我是萧大业,名字非常好记,读起来就像“萧大爷”。人长得也比较着急,很小的时候大家就叫我“老萧”。小时候有一次和父亲走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大声叫“老萧”,父亲不断回头去找,找了半天也不见认识的人,他哪儿知道“老萧”站在他身边呢。
1.1 人生的重要决定
我自幼热爱体育和音乐,很小的时候就加入了学校的乒乓球队。打了几年没什么长进,正好个子突飞猛进,于是改打篮球,换到了校篮球队,从此和篮球结缘。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铁路系统,做了国家干部,步入国企生涯,开始接触真正的社会。为了让自己成长得更快一点,我在实习期间就去干了各种不同的岗位,甚至去跑车,做乘务员。那时每趟列车都可以称为一个江湖,鱼龙混杂,我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学习了也适应了在纷乱中理清头绪、果断下手的工作方法。
那时的国企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基本是一潭死水,对于一个立志想做好管理的人来说真是百无聊赖。于是我找了几个小伙伴组建乐队,开始把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乐队的排练和演出当中,每天乐此不疲,玩得十分开心。但我内心深处依然认为自己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搞乐队这些不是自己的正道,时间一长内心也感到有点空虚。
这时广东正好迎来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各种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横空出世,我的朋友、同学纷纷南下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洪流之中。我也跃跃欲试,有点心动。但那个年代我们这样的人要离开体制,会受到家庭、社会各方各面的压力,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革命家庭的孩子来说,内心一直在挣扎,没有足够的勇气走出这一步。
我开始不断收到去了南方的同学的消息,这个进了外资企业,那个发了财,某某已经买了房了……传回的消息十分振奋人心,南方形势似乎一片大好,勾得我心越来越痒,感觉自己越来越难以控制住内心的冲动了。
26岁生日的那个晚上,前半夜我和乐队的朋友在酒席中欢庆。结束的时候大家弹着吉他合唱了一首《真的汉子》,我感到热血沸腾,散场之后睡意全无,自己一个人躺在客厅的躺椅上,烛光伴着我度过了整个夜晚。我静下心来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我到底要什么?这一晚我找回了初心:想成为一个人才,想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想去看看世界上先进的管理到底是怎么样的。朝霞染红天边的时候,我做出了决定,跨出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我心里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更麻烦的路,从此就要靠自己了。
1.2 走上管理之路
南下广东进入了外企,我如饥似渴地开始学习管理,一切都使我感到新鲜,一切都和原来的企业不一样。后来公司组建了广东综合技术中心,我开始接受系统的管理技能训练,边学边实践,感觉自己提升特别快。不知不觉度过了八年时间,回头一看竟已做过几个部门的经理了。
这八年把我从一个学管理的变成了一个干管理的,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两点:一是自信心越来越强大,管理每个部门成绩都不错,感觉自己做什么都可以成功;二是各部门轮转下来,感觉对公司运营的每个环节都有所了解,可以自己打理一家公司了,这为我第一次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切准备就绪,创业似乎也就水到渠成了。2002年,我和我的老师——日本管理专家、1976年全球戴明奖获得者大野康——一起创办了咨询公司,开始为中国本土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它们提升产品品质、缩短交付期、降低成本。公司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忙不过来。这期间我因为工作关系接触了很多行业,对这些行业都有了认知,也开始总结一套管理公司的方法。有时候公司会接到一些培训订单,当大家在市面上找不到合适的讲师时,我只能挺身而出,站上讲台,这是我讲课的开始。
几年以后,老师上了年纪要回日本,我也有了新的想法,希望去实践一下自己总结出来的管理体系。帮人咨询是一回事,自己操盘又是另一回事,我需要亲自去操个盘子来验证一下自己的东西。我引进了股东,减持了股份,离开公司去了一家上市企业操盘,在那里验证了我的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开始更加自信。之后我再次创业,一路打拼。
1.3 人生中的又一次重要决定
2015年12月,我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做了思考和规划,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只做股东合伙人的角色,保留了一项工作,就是去全国各地给央企、上市公司以及一些大型民企的管理者做管理培训。从此,每年我有一半时间在旅途或讲课,每年飞行里程可能超过99.5%的人,经常早上在酒店醒来要想一下这是在哪个城市;另一半时间就在世界各地旅行。
之所以保留培训这项工作有几个理由。一是我很喜欢做培训,因为每次上课都能看到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你讲,每次讲座结束都有很多学生要求加微信,你知道他们喜欢你,知道自己的课程反响很好,这让人特别有成就感。二是这项工作特别有挑战性,因为每次你都不知道自己要面对谁,坐在下面听课的人里可能会有不少强人,甚至比你厉害得多,这会让自己有压力,但同样会转化成动力。你会感觉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需要不断向上努力。三是我感到这项工作是我做过的所有工作中最有社会价值的。有一位大公司的老总辗转找到我,他说十年前听过我的课,深深地影响了他。我当时十分激动,忽然就感觉,原来这份工作可以影响很多人,可以帮助年轻人成长,帮助他们成功。
神仙一样的日子一下就过了五年,来到了2020年的春节。年三十的晚上和父母欢聚一堂、推杯换盏之际,姐姐接到了医院的电话,要求大年初一就回到岗位,去应对严重的疫情。一个电话冲淡了节日的喜庆,我们都有点开始担心姐姐了。
随后就开始了大面积的隔离,只能待在家中。原定春节后的2月十分繁忙,年初六开始就要马不停蹄地去10家公司上课,在疫情的影响下全部调整,由线下转入了线上。
我之前一直在做线下培训,对线上培训比较排斥,觉得面对面才是最好的培训方式。面对面的培训中我可以看到每一位学员的眼睛,可以看到他们的表情和反应,可以充分地和他们互动。我喜欢那种感觉,一句话说出去就知道会笑声一片。因此,这么多年我一直既没有做过“二微一抖”(微博、微信、抖音),也没有做过线上培训。
这次没办法了,硬着头皮下载了小鹅通、腾讯会议、Zoom,极不情愿地开始了线上的培训。从极不适应到慢慢适应,自己也开始总结线上培训的心得和感受,逐渐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原来我开年后的第一场培训定在年初六,客户是一家上市公司,他们把我的培训当成开年的誓师动员大会,因此一直不愿意转成线上培训,坚持要等到复工做线下培训。
3月,企业开始陆续复工,该公司邀请我去培训。但家人十分担心,不想让我去。一直等到3月下旬,客户企业反复做工作,希望我一定去做一场。他们说当地早就零感染了,飞机可以订头等舱第一个位置,届时可以最后一个登机、第一个下机,公司会派消过毒的专车去机场接我,到酒店后住在房间里不用动,餐食会让酒店送到房间,上课时学员都会戴上口罩。我感觉他们真的很用心,决定要去,就拿企业的这些承诺去说服了太太。
一切按照预定计划推进,课程进展也很顺利。吃中饭的时候,客户企业领导邀请我一起就餐,我也就随他们进了包间,进去就坐才发现,他们吃的是围餐。来了也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坐下就餐,没想到这个时候该死的电话响了,是太太的电话,而且是视频电话。她从视频里看到了完整的一幕,十分不高兴,只说了句不是送进酒店房间吃吗?怎么吃上围餐了?就匆忙挂断了电话。
我很忐忑,回家的路上一直惴惴不安。深夜到家后发现门打不开,只好给太太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严厉的声音:“你把箱子放下,等下我来消毒处理,把自己剥光了去三楼。你要对家人负责,必须在三楼隔离14天,我会给你送水送饭。”
没办法,开始了居家隔离的日子。我的活动空间被限制在三楼,一间卧室,一间书房,一个洗手间还有一个大露台。我每天定时吃送来的饭菜,看书,睡觉,发呆,有时玩一下吉他,有时弄弄哑铃,常常站在阳台上看着夕阳西下,感叹人世沧桑。
1.4 萧大业视频号的诞生
有一天我偶然看到秋叶大叔的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了视频号,说视频号就像一个更大的朋友圈,可以看到更多牛人发朋友圈,你发的内容也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看到这里我有了点兴趣,感觉自己有信心做好它。因为我从2012年8月26日发第一条朋友圈至今,已经发了快8年,几乎每天都发,每次都有很多朋友点赞,有些朋友甚至会一直追着看。
我发了第一条视频号作品,那是我在贵州大小七孔旅行时走路的一段视频,配上了《真的汉子》的音乐,非常威武。发出去之后看到点赞不少,但并没有吸引别人关注我。第二条发了一段我现场唱歌的视频,歌声沧桑,颇有歌星范儿,点赞还是不少,但仍未吸引到别人关注我。第三条发了一段我在欧洲旅行时的视频,剪辑精良,画面优美,结果还是差不多。
2.1 视频号的第一个思考
每一位号主所展示的内容要和你的受众有关联,而不是只表现自己,如果自己表现得很嗨,受众完全无感,那就不太可能吸引人关注你。别人要关注你,自然是在你这里可以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一些知识,一些经验,一些愉悦,一些感动。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发这个视频号大朋友圈有时还没有发自己的小朋友圈点赞的多。想了很久想出了点眉目,小朋友圈都是熟悉我的朋友,我们在线下见过面,甚至一起喝过酒聚过餐,他们关注你的旅行,愿意跟着你的镜头一起去看看。而视频号这个大朋友圈的人,你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人,你活得再精彩可能和他们也没什么关系。
2.2 视频号的第二个思考
尽量真人出镜,不管你是口播还是做vlog,其实这正是短视频的优势。真人出镜给人的信赖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也的确符合视频号的slogan:展现真实的自己。
想清楚之后我就开始做调整,不再发自己生活、旅行的东西。那天正好某银行出了一个乌龙事件,特别业余地把客户的保证金都赔光了,我录了调整之后的第一条视频,当时用了机器人的声音和画面。这属于当天的热点事件,发完我就开始关心这一条数据怎么样。结果发现比之前两条是要好了一些,开始有点起色。继续发了两条机器人的作品,数据又开始下滑了,我觉得这样不行,又开始检讨。检讨的第一个结论就是:机器人的声音和语调实在是让人感觉不舒服。于是我发了一条讲目标的视频,用了我之前拍的视频做画面,然后配上了我的声音。这一条发出之后数据明显比前两条好了很多,更让我开心的是有些老朋友也点了赞。
再接再厉,又想提高,再提升就得真人出镜了,但每个人真要出镜的时候心里都会有点忐忑,即使像我这样身经百战、线下演讲超过了1 000场的人也一样。挣扎之中我去刷了一会儿视频号,想看看别人怎样。刷到了秦刚,刷到了龙东平,看到他们点赞有800了,好羡慕,好惊讶,于是把这两个人的视频统统刷了一遍。秦刚在讲营销,龙东平在讲创业,刷完之后我下定了决心:我要出镜,我要讲管理。
一番努力之后,终于拍了第一条本人出镜的视频,讲的内容是李子柒。那时候正好她如日中天,火得不得了,在讲她的时候附带了一个知识点:个人IP。这条反响不错,这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之后我又拍了谈刘强东的,说黄铮的,数据和流量都有了一点起色。
2.3 视频号的第三个思考
如果你内心已经很想来做视频号了,那就鼓起勇气开始吧。不要用一个网红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视频号本身只是微信生态里的一张名片,张小龙也说了:它更重要的是“号”,而不是视频,我们之所以焦虑困惑不是因为做一个视频有多难,而是因为那些数不清的犹豫和彷徨。
我觉得自己已经走上了正轨,开始讲一些线下上课时讲的管理内容。但事与愿违,数据并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如期上升,反而都略有下降,我再次停下脚步,开始复盘思考。想了很久想出了点眉目,我在线下上课,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to B的,听我课程的都是公司里的高层和中层,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标签:干部或者管理者;而视频号的受众是C,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五花八门的一群人,有很多人都不是管理者,他们对管理也不一定有兴趣,所以我的内容还需要改进,需要更贴合关注我的人群。
好在管理学是一门比较大的学科,其中蕴含了很多领域的知识和话题,包括心理学、教育学、职场、成长等,这些都与个人紧密相关,完全可以和大家分享。想到了就干,当天下午我一口气列出了100个标题,感觉几个月的弹药都备好了。
我开始在三楼的榻榻米房间录制。刚开始什么都不会,把手机架起来就录,后来发现有车路过的时候视频会有噪声,于是花139元买了一个麦克风,这就算我早期为视频号做的唯一一笔投资了。
当时我也不会用剪辑软件,而那时的视频号只能发一分钟视频,拍出来的视频经常正好是1分01秒或者多几秒,因为不会剪辑,每次就只能重拍。最初一条视频要拍几次,慢慢逐渐适应,后来拍一两次就能搞定,每条都基本控制在57、58秒。
这段经历现在看好像很傻很可笑,但回头想想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反复地拍视频正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它帮助我更快地适应了镜头,所谓镜头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精益求精的拍摄中逐步提高的。不仅如此,对时间如此苛刻的要求同样使我对口播时的语速和节奏非常敏感,为未来拍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段时间我在榻榻米房间拍摄了一些作品,内容都不错,开始有了一些粉丝。记得超过100个粉丝的时候我还截屏留了纪念,那天喝了点小酒,心想粉丝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14天的隔离时间就快到了,我早已渴望出去了。看着自己作品中一成不变的房间,想象着我能出门后,正好利用家四周都是公园的便利条件,可以到处去拍一拍,想想就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冷静下来我又想,环境改变了,内容也要精心筛选一下,于是开始仔细研究之前准备的100个小标题。
考虑了整整两天时间,挑来选去,最后选中了“钱分好了,管理的问题解决了一大半”。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我考虑了很多。从受众考虑,这一条覆盖的范围应该是比较广的,只要是领工资的人,大部分内心都会觉得在这一块公司做得不够好,他们愿意赞同甚至愿意转发,因为说出了他们平时不是很敢说的想法。发工资的老板可以借此意识到,分钱的的确确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可以检讨自己以往的做法。
解禁那天我去了家门口的小镇,选了一个街角,侧面坐着,后面有花,架起三脚架开始拍摄。第一次拍摄不是很适应,边上有人走过就会不自觉地打断自己的思路,反复试了好几遍,慢慢开始适应。正当自己感觉完全调整好,开始进入状态的时候,边上有栋房子装修的噪声又开始没完没了地吵起来了,吵得我完全没办法拍摄,只能停下来叹叹气把头摇。终于等到声音小了,要拍摄了,发现又状态全无了,只好调整再战,反复折腾了两小时才算完成。
其实每个人第一次可能都会不适应,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不管怎么说,克服困难跨出第一步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这第一步,就不会有后面的任何成绩,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喜欢这句话,“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2.4 视频号的第四个思考
尽快取得一场战役哪怕是局部战役的胜利非常重要,它将大大坚定你的信心,让你更努力地投身于工作中。做视频号的人大多有着不短的生活和工作经验,集中自己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努力先做好一条视频应该都能做到。
作品发出去了,开始等待反馈,拿着手机每一分钟都盯着屏幕。因为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视频,所以有了很多期待,恨不能看到每一个赞、每一条评论。
功夫不负有心人,反响大大超出了预期,从发表开始就不断有人点赞评论转发。在这之前,我的视频最高浏览量也就不到4万,这条发出以后每一天数据都在暴涨,一周之后竟然来到了30万浏览,点赞早已过千。更让我高兴的是粉丝数一下就来到了3 000,不仅如此,因为有了粉丝基础,之后的流量和点赞数都稳步上了一个台阶。
这些数据对于当时还是小白的我来说都是天文数字,使我非常兴奋,像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坚定了要做下去的决心,甚至开始爱上了内容创作。创意不断地在脑海里翻滚,有时候在跑步的过程中都会有灵光忽然闪现,每天都沉浸在作品的思考和打磨中,对自己发出去的作品都充满了期待,心里有了无穷无尽的动力。
2.5 视频号的第五个思考
回复留言、和粉丝互动是一种运营,它有助于你和粉丝建立强链接,巩固你的实地。
接下来的日子充满了阳光,身心愉快灵感四溢,我在这期间精心创作了大量作品。每天晚上8点发完了作品,我都守候在手机旁,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留言,我真诚地想和他们沟通,于是见到一条就回复一条。有一天,我看到一条留言说,“我给很多人都留过言,各种咖位的人都留过,就从来没见过你这样每一条留言都回复的,你真的很好”。我看了挺高兴,同时也深深地意识到和粉丝互动很重要。每个人留言后其实都会期待着一个回复,如果一直没有回复,那可能以后他也不会再留言了,甚至会慢慢不再关注你了。所以我回答大家:只要时间允许,我肯定会尽最大努力回复你们,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没办法回复太多留言,希望你们也理解我。
其实我认为这也是运营的一部分,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很多号主都在学运营,还有很多在教运营,但他们很少谈到这一点。很多人学来的运营就是去混各种各样的群,然后在群里到处扔作品,扔完就跑,乐此不疲。我甚至看到有些群禁止扔作品,扔了要被移出群,依然有人奋不顾身地扔,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去统计过结果。
2.6 视频号的第六个思考
人生路很漫长,路口很多。每到路口不知道怎么走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他会带你打开另一扇崭新的窗户,看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做视频号也是这样,要主动去结交一些成功的号主,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一天晚上,有人在我的视频号下方留言说,“花总的视频号在介绍你,快去留言互动一下”。看到这条留言我有些懵,因为我压根不知道谁是花总,也不知道去哪里可以留言。于是我问身边认识的朋友花总是谁,朋友告诉我她视频号名字叫花总Jasmine。我正想去搜一下,就看到了Jasmine给我的留言,说她就是花总,也是我的粉丝,很喜欢我的视频。我当时感觉有点受宠若惊,然后打开她的视频号看了她当晚发布的视频。
那一期视频她介绍了五个号主,我就是其中之一,花总说她很喜欢我讲的东西。我看完忽然内心有些感动,因为我们素不相识,她就开始向大家推荐我。我是个特别感性的人,从那个时候心里就认定她是我的朋友。花总,就是我通过视频号结交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
我看了她所有的视频和介绍后,才知道她在香港,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女性,靠着自己的奋斗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后来我加了她微信私聊,越聊越投缘,在之后做视频号期间,我们也经常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有一天,她问我要不要加入她所在的一个视频号社群,里面有很多视频号头部大咖。我看了花总发我的群成员截图,发现里面确实有很多行业大咖,我也挺想进去,但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当时我的视频号粉丝只有4 000左右。于是我跟花总说,再等一段时间。
一周后,花总又来找我,聊到那个视频号社群,她说那个群质量很高,经常会有一些视频号相关的经验交流和分享。当时我的粉丝数也差不多6 000了,于是欣然答应。
进群后,看到群成员星光熠熠,没多久,十点林少也被邀请进来了,之后进群的个个都很厉害。我经常刷到他们的视频,比如十点林少,其实我很早就关注了十点读书,但真的这么近距离接触到创始人的时候,心里依然还是有些激动。线下的大佬见得多了,线上的大佬我还真是第一次见。进群后我用一周时间观察了群里的情况,发现这个群非常活跃,有些人经常发红包,还有些人很乐于分享,而我没事就去研究这些人的视频号,发现这些人真的很厉害。
一周后我开始陆续加他们的微信,和一些在群里比较活跃的人私聊,发现大家都很友好,而且很虚心。他们当中很多都是互联网老兵,全网有几十万几百万的粉丝,而我听着他们的介绍,开始逐步对互联网有了全面的认识。群里时不时还有大咖用语音分享,讲的都是在视频号上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我开始逐步适应并融入这个社群,同时也链接到了很多做视频号的大咖朋友。
有一天花总私信说她正好要来上海出差,想见个面交流交流。我说要不要把上海熟悉的号主一起叫上?她说可以,于是我就开始联系群里上海的号主。结果群主知道后说干脆搞大一点,我们把包邮区的都叫上!就这样促成了群里的第一次聚会,筹备阶段他们问我能不能做个分享,我爽快地答应了。
见面的那一天大家都很亲切,看到了屏幕上经常看到的很多人,热烈地聊了起来。到了分享的时候,群主开了直播,这次的聚会可能是视频号有史以来众多大号主的第一次聚会,直播收看的人不少。我做了一个演讲,效果不错,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
2.7 视频号的第七个思考
涨粉靠爆款,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大部分大号都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所有的视频加起来所吸引的关注,都不如一条爆款视频带来的关注多。打造爆款就是每个号主应努力做的事情。
6月的一天群里来了一位大人物——同程集团董事长吴志祥。吴总很忙,在群里也基本不发言。有一天忽然看到群里说吴总有一条视频爆了,我赶快去看了一下,视频标题是《为什么要关注我》,果然很火。当晚吴总发了红包,说观看量已有100万了。大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有人提议我们也可以拍,于是几个群友也跟着拍了《为什么要关注我》,但没有出现很厉害的爆款,这个话题渐渐也就没有人提了。
那时候进群门槛提高了,新号主要粉丝量达到10 000才能进群,但老成员没达到不要紧。这时我的粉丝数刚过9 000,离10 000还有距离,对于脸皮很薄的我来说,心里开始暗自着急。群友静子是一位拍插花的号主,有一条视频爆了开始狂涨粉,先是一夜之间涨了10 000多粉,之后根本停不下来,2万、3万,直奔6万去了。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惊呆了,心里又羡慕又焦躁,多年的经验告诉自己,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冷静下来。
我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要尽快冲上万必须拿出一个特别爆的视频。我的基础已经很好,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小爆款了,按我的眼光看绝对应该更火爆,只苦于流量太小了,如果能有静子一样的爆款就会有大流量进来。我那些小爆款被这些新的流量看到,说不定也会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我陷入了苦思之中,没有什么方向。有一天早上看电视,一个摄影师的采访触动了我,我忽然就有了灵感,马上想起了那条视频《为什么要关注我》。我知道该怎么讲了!我相信可以吸引到一些人!
我去书房坐下,拿出笔和纸,破天荒地写起文案,写完以后又改了两稿,读了好几遍都觉得很通顺。出门到小镇选了水晶餐厅做背景,那里空无一人,方便拍摄。
可能是之前准备得实在太充足了,拍得非常顺利,一次就拍好,几乎没怎么剪辑就发了。发完我放下了手机,没有像往常那样马上去看点赞、看留言,给自己泡了一杯茶,装模作样看了一会儿电视。本想1小时之后再去看,结果到40分钟的时候实在忍不住打开看了。
形势一片大好,40分钟已经超过了平时一晚上的点赞数。我有点高兴但又有点担心,担心能否持续,惴惴不安地度过了一个晚上。早上起来一看,长舒了一口气,一路长红,数据节节攀升,关注数已经超过10 000。此后一周数据都不断攀升,而且非常平均,之后拉了一个长尾。更让人欣喜的是,这条视频爆了之后引来了一波流量,这些人进来后就去翻了前面的视频,前面的视频也如我所愿开始一个个小爆起来,合在一起声势巨大。进入7月,也就是我做视频号3个月不到的时候,关注数突破了7万,当时放眼视频号也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
2.8 视频号的第八个思考
真正好的作品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有情感的流动。
我开始变成一个大号,就是在群里也从一个中下游的小号一跃成了头部大号,收获了很多赞誉,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添加我的私人微信。创作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脑子非常灵活,看到什么马上会有想法,拍视频也越来越自信,常常是想到就拍。每天都有很多陌生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引一些流量。
我从来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能够帮到的人,于是我拍了一条视频《利他就是利己》,对所有人说:我并不介意你@我,我也愿意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号主。你们@我,只要有空我会去看,如果内容好我会点赞,但内容如果不好,我不会被你绑架来点这个赞。这段视频在圈内产生了一些影响力,更多人知道了我。
暑期到了,我又和往常一样去父母那里陪他们住一段日子。平时工作太忙,并没有太多时间去陪伴父母,总认为未来很长。今年因为疫情,和父母在一起度过了疫情最严峻的那两个多月。在朝夕相处的80天里,我突然发现他们真的老了,爸爸走路都吃力,妈妈再也不像从前那样不睡午觉,从早到晚做事了。当时我就有了想法,就想以后只要有时间就多多陪伴他们。
有一天我在剪视频号的时候,抬眼看到两人正在烧菜,配合默契,非常和谐,我突然就起了念头,要给他们做个视频,把他们的生活记录一下,也许可以留给后人看看,于是就开始了《相濡以沫》的创作。我选了之前随手拍的照片,每一幅都感觉很温暖,照片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
有一天他们去菜场买菜,问我去不去,我佯装不去,跟踪拍摄了他们买菜的全过程。回来以后就开始剪辑、配音,发之前还给爸妈看了一下。老爸说你什么时候拍了这么多照片?老妈笑着说你这条可能要火,谁都有父母嘛,只不过有点太平常了,大家都是这么过嘛。
现在这条视频(《相濡以沫》)浏览量已经超过了2亿,点赞730万,转发120万,评论有6万多,如果不算重复观看,每7个人就有1个人看过这条视频。自媒体平台很少有这样惊人的数据,绝大多数号主所有作品相加也没有这条视频的数据。它激起了很多人的情感,看评论可以知道,有人羡慕的是爱情,有人看到的是孝顺,更激发出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让爱回到了每一位观看的人身上,有着极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浙江卫视播出了这条视频,各类媒体都有报道。
现在回头看,这可能是我这一生为父母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这条视频感动了真正意义上的亿万人民,并有可能一直流传下去。更让我感到侥幸的是,父亲不久后过完生日,身体状况急转而下,竟已难以行走,如果我当时没拍,可能再也拍不了了,那我真的会抱憾终身。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一定抓紧去做,想去看看父母就赶快去,避免发生子欲孝而亲不待的事。
拍摄这样一部短片也靠平时的积累,十几年来的照片,每一张背后都有故事,这些都要靠平时的积累。就像其中一张窗边看书的照片,就是我突然回家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走进门看见这一幕,就觉得好温暖好和谐,我足足站了快10分钟才拍下这张照片,那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一个瞬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很多瞬间,有的人留意了,有的人没有;有的人被感动了,有的人没有反应。你留意过夕阳吗?你听过花开的声音吗?你看到父母的白发了吗?留意过妻子娇羞的表情吗?知道孩子什么时候换的牙吗?这些细节就是优秀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一个优秀的创作者一定是沟通高手,要把自己的情感表达给受众,必须自己有人的味道,才能创作出被人欣赏的作品。
我们家是个和谐的家庭,记忆里父母就没怎么吵过架。和谐的家庭氛围得益于良好的沟通,得益于父母都是沟通高手。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参与家里很多事情的讨论,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妈妈非常勤劳,是一个极品沟通高手,可以和任何人良好沟通,为家庭付出很多。她也是个有大格局的人,经常教育我要凡事做到心安,诚心待人,吃亏是福。她退休二十多年,也不住原来的老房子了,每个月依然有以前的同事、朋友大老远跑来看她,这都得益于她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
爸爸话虽不多,但表达很好、很幽默,再复杂的事情三言两语他就能说清楚。他常年忙碌,和我们相处的机会并不多,可是每次沟通都给我带来深刻影响。他偶尔也会严厉地教育我,让我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做人做事底线在哪里。
说了很多《相濡以沫》背后的故事,大家可能也能看到我在视频中表现出来的很多东西来自家庭,来自我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影响,你甚至可以看到我父母家人的影子,当然也可以看到我身上的很多印记。
2.9 视频号的第九个思考
号主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形象,营造出让人非常容易记住的记忆点。我的称呼、头图、帽子和墨镜能让人很轻易地记住我。
8月,同程旅游在苏州举办了首届大规模的视频号峰会,公开售票。同程董事长吴志祥亲自出马,销售情况非常好,看得出视频号的号主都跃跃欲试。我受邀做演讲嘉宾,认识的很多号主都确定要出席,看来可以成为视频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线下聚会了,大家都很期待。
群里的号主文清在苏州开民宿,邀请我去住,同时也邀请了一些做视频号的朋友,于是我们提前一天到达苏州,在文清的民宿聊到很晚。大家虽然都是初次见面,却像一群老朋友聚会一样,这种氛围和感觉让我很欣喜。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去了会场,走进同程大厦,看到各处都是视频号的宣传海报。其中有一面墙挂满了出席会议的大号主的照片,我第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同伴们也说,你那个照片太显眼了,一面墙扫过去最先看到的就是你。我忽然感觉到那张照片真的很显眼,特别有识别度。
会议开始后,我的名字被反复提起,这让我倍感荣幸,显然,和形象一样,“大爷”这个谐音名太容易被记住了。
2.10 视频号的第十个思考
不管做什么,都应该努力去结交一些业内人士,尤其是高手,虚心向高手请教学习。一个人学习很孤独,成长很慢,一群人则很充实,前进的步伐都可以加快。
会议结束我们就赶回了民宿,这天晚上就更热闹了。又加入了好些人,知名视频号主香港金融侠侣、宏涛和亭子、小舟妈妈、郭郭、ViVi、小隐,民宿一楼的大厅几乎坐满了。文清坐在中央主持晚间大会,大家热烈地交流,每个人都如饥似渴地学习。直到后半夜,大家都收获满满,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2.11 视频号的第十一个思考
线上和线下结合,人和人的链接才牢固。
这次视频号峰会让我真正认识了好多号主,感觉线下见面真的也很重要。线上早已深交,线下一见就把友情夯实了。也正因为这次见面,让我陆续与很多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是命中注定我们要共同走过一段路,一直到现在我们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系。
2.12 视频号的第十二个思考
直播的威力很大,让你直面受众,给大家很强的亲近感和既视感,有助于加强受众的黏性,同时也使你和关注你的人沟通更有效率。直播这个工具值得好好用起来。
进入9月以后,我的视频流量又上了一个台阶,每一条都可以达到10万这个级别。越来越多的人加我微信,有好多伙伴都在问我怎么和我学习,有没有课程,他们想报名,甚至有人说要带着团队找我学,但我并没有什么想法。我依然陶醉在创作内容的喜悦之中,反正也没想过靠它去挣钱,就这么一直拖着。
有朋友专门和我讨论这个问题,说你本来在线下就授课,那么多课程都是现成的,做知识付费是最容易的。我开始有点心动,但想着线上培训我并没有搞过,心里没底。我知道这时人气高涨,可能会有大量的人来报名,但万一搞不好出问题怎么办,依然很担心。
国庆节过后,微信推出了直播和小商店,有一天我和朋友讨论做知识付费课程的一些顾虑,经过分析后,有了新的想法。
如果担心学员太多,完全可以开一个不是太热门的课程,定位相对高端,这样提高了门槛,招的人想必不会太多。视频号的课程目前不能开,太热门;我想到自己沟通的课程很适合。首先这个课程很成熟,每年都在线下上很多遍。其次这个课程在线下收获的评价非常高,学员评价分数都很高,接近满分。最后这个课程相对没那么热,加上并不算低的价格,肯定没有那么多学员,开课的同时也可以筛选出微信好友中哪些人是“真粉”。
我们设计了一个以前没有人用过的方法,确定了整个日程。10月20日我在视频号发布视频,预告我将在10月26日举行个人第一次直播,连续三天,每天都有抽奖。预告中邀请大家预约,看直播进群;小商店挂上要上的课程,直播时就挂在直播间,感兴趣就可以在观看直播时直接下单,非常方便。
预告视频发出,没多久,我看到微信群已热闹非凡,十几分钟时间200人的1群就已经满了,随后2群、3群、4群、5群……一直不停地开新群,还一直有人说加不进群,最后统计共建了32个群,非常火热,完全超乎意料。
更意想不到的是,我发出一条朋友圈寻求抽奖礼品赞助后,一夜之间竟然有53家企业和个人要求提供赞助,品种五花八门,吃的、用的、穿的一应俱全,我花了不少工夫来筛选礼品,最终选定了15家。
10月26日,我开始了首场直播。虽然精心准备良久,但依然遇到一些困难。直播一开始就上线了很多人,可能因为是人数太多,也可能是网络或设备的故障,导致直播严重卡顿,但因为专心直播未及时注意观众反馈,直到看见在线人数不断往下掉,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经过一番紧急处理,问题解决了,但这样一折腾,我心里也有点慌乱,花了不少时间才把思想和精力重新聚焦回来。这对我的状态影响很大,心里一直隐隐约约担心,虽然最终观众都觉得还不错,但我自己并不满意。
直播一结束,我就和团队做了复盘,我们总结了好多原因,提出了第二天一定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在直播的时候要把手机调整到飞行状态,我们怀疑直播期间的电话或者信息提示音会影响直播效果;二是要把直播手机周围的手机全部调成静音;三是我要把语速放慢;四是要在我面前增加一部手机,注意和观众多互动。
开完会就很晚了,深秋的上海,深夜已经有点凉意,但我毫无睡意,走出家门在小区里散步。那天晚上月光皎洁,看着月亮,想着第二天要讲的话题,我忽然感觉又跃跃欲试了。
第二天一开场,我就刻意暗示自己淡定从容一点。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好多了,全程从容发挥,观众互动不少,我一一作答,越讲信心越足,到最后都有点不想结束了,在依依不舍中完成了第二天的直播。
三天的直播以非常“单纯”的方式结束了,建了这么多群并认真运营,没有去卖课,也没有任何宣传,就像一场大戏,敲锣打鼓轰隆隆开了场,却戛然而止。开始我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后来就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这么大的流量,我们却像开了个大水龙头,咕嘟咕嘟把水全放跑了。
水是不应该浪费的,要么储存起来,要么把它用起来。可是我们在直播前并没有考虑清楚,既没有建立适合储存水的池子,也没有用水去灌溉良田。尽管如此,还是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动静,后续也有大咖在模仿我们的方式,整个直播的运营还是非常成功的。
2.13 视频号的第十三个思考
当流量起来的时候,要尽早考虑建立流量池,流量要有归处,不能让它轻易流走。另外要有足够多的产品去承接这些流量,不然流量没有用武之地。
不管运营和招生工作有多少欠缺,萧大业21天沟通训练营的招生还是比预想的要好很多,达到预期人数的两倍,大家欢欣鼓舞,精心开始准备。学员报名后一般都会微信和我说一声,简单沟通发现,其中竟有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更让我惊讶的是,几乎所有学员在报课之前,和我的链接都是比较弱的。
他们当中很少有人在报课之前和我深聊过,大多数名字我感觉比较陌生。但有一点我能够强烈地感觉到,这第一批人是真正喜欢并信任我的人。
其实在这之前有很多人深度链接过我,我甚至花过很多时间去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还有很多人曾信誓旦旦地说,你一开课我们一定会来,但真开课的时候,这些之前所谓的强链接几乎没有人来报。甚至还有几十个以前留言说开课一定要通知他的,最后通知了也音讯全无。
2.14 视频号的第十四个思考
最先成交的往往是弱关系的关注者。应该全面关注你的关注者,努力为他们服务。其实你并不知道谁才是愿意为你付费的关注者,这些成交的弱关系者最后往往都会转化成强关系者。
大家都怀着期待的心情等着开营的那一天,11月9日终于开营了,反响之热烈超出了想象,大家迸发出了强烈的热情、鼓励、赞美,漫天下着红包雨。每个小组都选出了组长,甚至有的小组成员为了做组长进行了PK。每个小组都晒出了各自的口号、目标、队名,看得出都经过了充分的讨论,花了不少心思。我被学员的热情感染,变得非常激动,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喜爱,心里想着我一定要尽力,决不能辜负他们。
最后我向学员们寄语:我们来自世界各地,从今天起有了一个共同的标签,就是萧大业沟通训练营的学员,你们以后就是同学。我希望通过21天共同的努力和学习,我们都成为一生的朋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第二天开始了第一堂课,中心主题为“沟通就是爱愿的表达”。在我讲案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发信息说他们流泪了。我讲得很动情,自己也沉浸其中,看到这些文字差点没忍住泪水。结束之后,大家又在群里进行了极其热烈的讨论,一直到午夜。我的心情一直无法平静,一夜之间,把大家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次日,很多学员都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有的人已经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我也不禁反思一个问题:以前总觉得线下的培训因为面对面,有即时的回应和反馈,对于我们讲课的人特别重要。线上隔着屏幕没法即时反馈,一人唱戏会越唱越没劲,这也是我之前一直排斥线上上课的原因。但今天一看线上同样会有互动反馈,同样可以反应热烈,甚至还有延迟,影响更深远。
上课期间我去北京出席新视力主办的年度视频号大会,拿到了教育博主金奖和最有影响力博主大奖,并在会上作了主题演讲《视频号之道》。那一天北京下大雪,知道我到了北京,沟通训练营的北京学员甚至石家庄学员都冒雪赶到了现场。我放弃了组委会安排的午餐,和学员们一起共进午餐,大家亲密无间,欢聚一堂。
一期训练营进行得十分顺利,每一位学员都非常努力地完成作业。有时为了讨论作业,一晚上好几个小组都起了几千层楼,随着讨论的深入,学员彼此之间也越来越熟悉,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最后一堂课结束的时候,我放了一首自己唱的再见,大家突然感觉怎么就结束了,都依依不舍,好多人说心里涌起了莫名的惆怅。
后来好多学员都用视频记录了他们的心情,大家真情流露说了不少感人肺腑的话,其中有些人说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发言。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视频号这个工具的强大,通过它我吸引到了世界各地这么多同频的人。
第一期沟通训练营结束了,但学员们之间以及我和他们之间联系更紧密了。之后我们又顺利地举行了第二期和第三期训练营,并分别在深圳和广州开了两次线下见面会。
2.15 视频号的第十五个思考
线上需要有一定频次的反复接触,如果能够加上线下的活动,关系会变得更紧密。
年底了,各个机构都在搞年会、搞活动,2020年是视频号元年,活动特别多。年底我到厦门出席十点读书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视频号年度峰会,此次会议的规格很高,与会者基本都是短视频这个赛道的知名人士。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收获很大,所有人都非常看好视频号的未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视频号的决心。
进入2021年,视频号越来越红火,微信也加快了推进的步伐,版本做了很多更新。很多人都开启了直播,我认为,直播一定是未来用得最多的方式,高效简洁,操作简单、门槛低,和关注者距离更近、更好沟通,信任感也更容易建立。如果说2020年是视频号元年,那2021年就应该是直播元年,直播带货的人会越来越多,这一年视频号直播会产生巨大的销售额,视频号的未来很美好。
让我们一起投身于视频号的创作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