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在香港《资本家》杂志公布的世界华人富豪榜上,菲律宾华人郑周敏名列榜首,以200亿美元的总资产,夺得了全球华人首富的桂冠。
从九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十年,郑周敏可是神一般的存在,连李嘉诚都要叫他一声“大哥”。
郑周敏
郑周敏1935 年出生于菲律宾吕宋岛一个华侨家庭,祖籍在福建晋江。
他幼年丧父,为了维持生计,13岁便辍学在一家衬衫店当了一名童工。幸好他的母亲龚抱月是个坚强而又睿智的女性,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在郑周敏辍学后,仍然要求儿子进入夜校学习文化,弥补中断的学业。
贫寒的出身,艰苦的生活,不仅没有压垮他,反而练就了不屈不挠、敢作敢为,不甘居后的个性,郑周敏回忆童年和母亲,感到十分自豪和幸运,这也成为他日后驰骋商界的楔机与财富。
成年后,郑周敏只身来到马尼拉寻找机会。由于没有本钱,他只能从掮客干起,为一些工厂寻找客户,替买主与卖主之间签订买卖契约,赚取一点佣金。
做了一年多的掮客后,郑周敏并没有赚到太多的钱,但却认识了不少工厂主。终于,他等到了一个机会。
一天,一位姓林的纱厂老板找到郑周敏,说自己工厂生产的纱管积压太多,要郑周敏帮忙寻找买主。郑周敏凭着敏锐的直觉,认为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于是果断地答应了。
急于处理掉积压的纱管的林老板,见郑周敏愿意接手,在价格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让步。林老板表示,只要有人要,可以按一块钱三个纱管的价格,由郑周敏进行处理。
郑周敏其实并不认识需要纱管的下家,但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找到买主。果然在他的努力下,找到了一个正需要纱管的纺纱厂,双方一拍即合,最后以五块钱一个纱管的价格,做成了这单生意。一进一出间,郑周敏赚了十几万。这在当时,可谓是一笔巨款了。
这笔生意的成功,让出身贫寒的郑周敏有了投身商海的本钱,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用赚来的十几万元,郑周敏创办了一家制衣厂,并凭借他经商的天才,很快便崭露头角。他的工厂经过几年的发展,终于挤进了菲律宾纺织行业的前列。
机会是留给善于捕捉的人的。1967年,事业有成的郑周敏决定到美国上大学,给自己充电。但是在赴美途中,经夏威夷转机时,郑周敏听说当地正在举行一场拍卖会,日本一家大纱厂将在这场拍卖会上,公开拍卖一批纺织设备。
郑周敏立刻决定要将这个纱厂的设备买下来,因为这将会使自己在菲律宾的纺织厂的设备实现更新换代,工厂的生产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拍卖会上,郑周敏并没有遇到多少竞价的对手,以很便宜的价格,将这家纱厂的设备收入囊中。把这家纱厂的设备搬回菲律宾后,郑周敏又在马尼拉郊外选择买下了一块荒地,建起了一间新的工厂,同时把工厂周围的土地也全部买了下来。
他的考虑是:自己的工厂兴旺起来后,周边土地的价格肯定会上涨,到时自己在这块地上建房出售,又能获利一大笔。
后来的事实,验证了郑周敏想法的正确。这块地在几年后大幅升值,甚至吸引来了菲律宾最大的地产商人何塞·罗哈斯。对地产行业不是特别精通的郑周敏,选择了和罗哈斯合作,对这块土地进行开发,建成了一个高档的住宅、商业一体的小区,赚了数百万元。
几次关键的决策,让郑周敏的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到70年代初,郑周敏已成为菲律宾的纺织业大王,拥有 5 千多台布机,20万枚纱锭,员工达两万余人。同时他还进军了金融、投资、地产等行业,创办了“亚洲世界集团”,其财富也呈几何数增长。
七、八十年代,郑周敏终于登上了事业的顶峰。“亚洲世界集团”的生意遍及菲律宾、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集金融、工业、地产、旅游等行业于一身的庞大王国。
仅在台湾,他就开发了天时地利、富华郡与台北香榭等房地产项目,市值高达960亿元台币之巨。
有人说郑周敏是个赌徒,因为他总是做一些一般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郑周敏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自己的成功,都是经过冷静、果断的思考后才制定的决策。只是自己和一般人比,可能更加胆大心细一点。
就比如是开快车,大家都说很危险,但郑周敏认为开快车不一定不安全,关键是要有技术,要小心谨慎,掌握好时速。
李嘉诚就特别佩服郑周敏。李嘉诚说,投资只考虑到“稳”,是平庸商人恪守的教条。对于郑周敏来说,他的成功主要在于他能审时度势,具有干练果断的魄力与勇气。
70年代初郑周敏进军台湾时,恰逢联合国刚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将台湾踢出了联合国,一时间台湾岛内人心惶惶,不少投资者纷纷把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而郑周敏却在此时逆流而上,进军台湾。因为这个时候,台湾股价直线下降,就连台北黄金地段的土地也无人问津。
郑周敏却在此时调集300万美元到台湾,投资台北"亚洲世界"工程和有"台湾迪斯尼乐园"之称的石门"亚洲游乐园"工程,还乘机买下了台湾的许多黄金地段。
事实又一次证明,郑周敏的眼光之毒辣。
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台湾以高科技产业赚取外汇优先,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利用本地廉价而良好的劳动力优势,经济发展迅速,与香港、新加坡及韩国并列成为“亚洲四小龙”,跻身发达地区之列。
趁着这一轮东风,郑周敏的商业帝国又一次得到了飞跃式的大发展,那些之前笑他傻的人,一个个纷纷闭上了口。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郑周敏再一次显示出了他的商业天才。他的亚洲世界集团在1998年1月17日金融危机最为肆虐之时,新开设了注入资本高达16亿比索的泛亚银行,是菲律宾新开设的银行中市场规模最大者。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他不但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还扩大了其企业王国的势力范围,同时也为菲律宾的金融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童年至二十岁为自己,二十岁至四十岁为家庭,四十岁开始为社会,从此,一切为社会"。这是郑周敏的信念。郑周敏信奉"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原则,多年来做了许多慈善事业。
特别是在将商业帝国交给女儿郑绵绵打理后,郑周敏逐渐将重心转到以他母亲名字命名的"郑龚抱月国际基金会"上,专注于慈善事业。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女儿,一定能接过自己的接力棒,将他的商业帝国发展壮大。
郑周敏一共娶了三个老婆,生有3个儿子和9个女儿,但郑周敏却并没有把自己的产业交给儿子们,而是交给了女儿郑绵绵。这个深受郑周敏宠爱的郑绵绵,是怎样一个人呢?
郑周敏对外解释过他的决定,他说自己之所以选郑绵绵当接班人,是因为在子女中,她的能力最强,度量最大。同时,郑绵绵也是她祖母郑龚抱月生前指定的继承人。
郑周敏极为尊重母亲郑龚抱月。1984年郑龚抱月去世前,明确表示希望由郑绵绵继承家族业务,郑周敏自然不会不从。提起这个女儿,郑周敏也是特别地自豪:“绵绵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骄傲,把她创造出来,是我这生最感安慰的事。”
郑绵绵生于1958年,在兄妹中排名第二,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商业天赋。从15岁起,她一面读书,一面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工厂管理。
郑绵绵
19岁时,她就担任了有15000名工人的一家纺织厂的董事长。一边工作,一边读书,郑绵绵的大学,就是这样在半工半读中完成的。
从郑绵绵年轻时的表现来看,她无疑可以很好地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将郑氏家族企业发扬光大。当时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郑绵绵年少得志,但却并不狂傲。大学毕业后,她先是负责"环亚饭店",后又接管"亚洲信托投资公司",在工商界开始一展飒爽英姿。
媒体评论她“似乎一下子脱离了少女的形象,而增添了一份独挡一面的权威感。郑周敏家这个昔日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成为了横跨台湾和菲律宾的工商界的女强人。”
1988年,郑家的“亚洲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上出现了问题。郑绵绵上台后,长袖善舞的她仅花了不到半年,便让亚洲信托投资公司扭亏为盈,实现盈利80亿元台币,创下了台湾有史以来金融工商界盈利的奇迹。
台湾媒体评论说,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台湾银行、交通银行、土地银行、工商银行,都没有过这样的好纪录。
郑绵绵的长处,是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重用。她并不仅一味地加大人才的劳动强度,而是手下的人才工作一段时间后,便会让他们进修深造,从而能更好地充电,以便发挥更大的创造性。
正是这种独特的用人思路,才使得她在 面对“亚洲信托投资公司”发生挤提事件而阵入险境时,能充分发挥手下人才的优势,仅用了几个月就使"亚洲信托投资公司"走出困境,创下了世界金融史上的奇迹。
但是郑绵绵也有着致命的缺陷,她好大喜功,急于求成,遗传了父亲的“胆大”,却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谨慎”。这也为她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92年,郑绵绵基于“菲律宾经济即将复苏,不用10年,就会成为亚洲第六条经济小龙”的判断,不惜巨资在菲律宾马尼拉湾畔,购买了2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准备利用15年的时间,建造总投资额高达227亿美元的跨世纪工程一——“亚洲世界新城市的卫星城”。
这个庞大的卫星城包括一座拥有300间豪华客房和一座万人礼堂的“莎士比亚文化中心”,一间贝多芬音乐厅,一家豪华游艇俱乐部和一家全世界最大的“马尼拉环球饭店”,以及一间拥有500张病床的“郑龚抱月医疗中心”。
雄心勃勃的郑绵绵,谈到这项“跨世纪工程”时,从来来掩饰内心的激动:“新城落成后,将带动菲律宾经济的全面发展,这将标志者非律宾和亚洲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
郑绵绵还喜欢做慈善。她不止一次地强调:“只有多行善事,才能获得与付出难以相提并论的丰厚回报。”她上台伊始,便向以其祖母名字命名的“郑龚抱月国际基金”捐款25亿,用以进行更大规模的慈善活动。她的这一举动,轰动了金球工商界。
对于女儿的大手笔,郑周敏也表示了支持:“我有过这个想法,绵绵替我做到了!”
除此之外,仅在菲律宾,郑绵绵每年都会为菲律宾的60 个城市和 156个乡镇的华侨学校提供1560万美元的助学金。这一举动也被《菲律宾时报》以"人类史上最大公益捐款"为题,在头版整版报道,并配发了《亚洲地区的光荣,炎黄子孙的骄傲》的社论。
从此,郑绵绵头上多了一顶光环:“全球捐赠女皇”。
相比于商业上的高调,郑绵绵的私生活一直非常神秘。有传闻他是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但很快被证明这是一个假新闻,因为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是汪长诗,第二任妻子是蔡惠媚,并不是郑绵绵。
郑氏集团由于盲目扩张,造成债务重负,银行坏账丛生。加上他们本就是以信贷业务为基础,动用信托投资的钱,盲目进行大投资以及大手笔进行慈善活动,让郑氏集团本就不多的现金流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
2008年元月,由于位于台湾的郑氏集团旗下的“亚洲信托投资公司”未能按要求筹集新资本,台湾方面接管了该公司。
台湾《经济日报》称,如果政府未能通过拍卖将破产的亚洲信托投资公司(Asia Trust & Investment Corp.)卖出,则该公司可能将由台湾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Financial Holdings Co.)接管。
台湾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湾金控,成立于2008年1月1日,为台湾一家由公营金融机构共同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以台湾银行为主体。
依2007年12月的资料估算,台湾金控的资产总额新台币5.12兆、存款3.88兆、放款3.24兆,市占率约18%,位居全台各金控公司之首。
2008年2月,郑绵绵宣布“亚洲世界新城市的卫星城”项目无限期停工。此时距2002年3月12日郑周敏的逝世,尚不足六年。
也就是说,父亲去世后,由于新兴地产的崛起对郑氏集团的冲击,加上郑绵绵做出了一些的决策,让郑氏集团这个庞大的商业王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遥想1992年4月15日,郑周敏应邀参加洛阳牡丹花会时,曾意气风发地表示:洛阳地处中原腹地,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劳动力密集,水电充足、物产丰富,有十分雄厚的工业基础。
郑氏集团会考虑不久后来中原投资,计划在洛阳总投资逾百亿元,兴建五星级环亚大饭店和10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购物中心,开发 150万平方米的全球华侨新村和洛阳金融中心等等。郑周敏当时还说,自己年龄大了,这个心愿,可望在女儿郑绵绵手上实现。
他万万没有想到,数年之后,自己用一生精力打造的庞大商业帝国,也会有倒塌的一天吧!
郑绵绵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外人很难讲清楚,她到底错没错,以及错在哪里。我们只有祝福她,希望有朝一日她能东山再起,复兴父亲曾经的商业帝国,再创辉煌吧。
傅竣琳:《郑周敏与他的工商王国》
郭伟峰:《“企业皇后”郑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