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 公司招聘
  • 2023-11-17 18:00
  • 龙泉小编

这几年,国产芯片的发展,可以用“狂飙突进”形容。

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芯片领域涌入了海量的资金。

来自智造前研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半导体领域的投融资事件高达596件。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押注国产芯片的不止资本,更有各大科技厂商。

以华为为例,2019年3月,华为成立哈勃投资布局芯片产业链的投资。仅仅4年时间,其投资布局的半导体公司已多达70余家,涵盖半导体产业链、5G产业链各个环节。

在其加持的半导体公司中,已经涌现出唯捷创芯、天岳先进、思瑞浦、东芯半导体、灿勤科技、炬光科技、东微半导、长光华芯等8家上市公司。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其中唯捷创芯,可能是最为特殊的公司了。

因为这家芯片公司,不仅得到了华为的撑腰,还得到了OPPO、Vivo、小米等手机厂商联手支持。

四家国产手机厂商,入股同一家芯片公司,这在半导体领域也是极为少见的。

而这一切的背后,与一个名字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就是荣秀丽。

“山寨机教母” 三次创业 化身芯片大佬

说起荣秀丽,可能部分人没有印象,而说起天语手机,想必多数人都知道。

在功能机时代,天语手机堪称站在手机界金字塔尖的存在。一度硬刚诺基亚,反超华为、金立,成为国产手机销量的TOP1。

而打造出天语手机的荣秀丽,也被人称为“山寨机教母”。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其实,与天语手机一样传奇的,还有荣秀丽的从商生涯。

出生在河南新乡一个小山村的荣秀丽,打小就有股子不服输的狠劲。

1993年,芬兰最大的手机代理商百立丰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彼时,百立丰委托荣秀丽所在的公司做市场调研。

在调研中,荣秀丽发现,虽然当时BP机风行,但通信非常不方便,相比“大哥大”手机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于是,在荣秀丽的建议下,她所在的公司拿下了百立丰的手机在中国的代理权。

但谁能想到,刚开始就出师不利,手机卖不动,她所在的公司还倒欠了160万的债务。

彼时,荣秀丽的老板正在准备移民,这一下子不但打乱了他的计划,更是让他背负了巨额债务,想着要不然放弃算了。

但荣秀丽却坚持要将这项业务坚持到底,甚至不惜对她老板说:赔了这么多钱算你借给我的。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1995年,荣秀丽接过了公司的库存和百立丰的代理权,正式开启了她的创业时代。

为了卖出手机,荣秀丽想尽了各种办法,又是做北电代理,又是搞大批发,又是做三星代理,经过8年的摸爬滚打,赚到了从商后的第一桶金。

2003年,拿着8年攒下的全部身家1000万元,荣秀丽再次投入到手机领域,成立天宇朗通公司。也就是从这时候天语手机正式出炉。

刚开始,荣秀丽也想做手机研发。公司成立后,荣秀丽四处挖人才,一度跑到美国硅谷挖来了中国第一代手机研发专家詹军,准备在手机市场上大干一场。

谁成想,他们研发的第一款手机,由于一个工艺细节没有达到把控好,直接导致手机不良品率高达22%,一时间差评无数。而这次手机研发,也一次性让天语损失了8000万元。

从此之后,荣秀丽就把手机研发、生产的活,全部外包了,只专注于销售上。

由于在渠道上特殊的供货模式与“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短短3年,天语手机就打开了手机市场的局面。

2006年,天语手机冲出1000万台销量大关。2008年,更是以2400万台的销量,创下国产手机销量的记录,成为稍弱于诺基亚的手机。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荣秀丽的“二次创业”,巅峰可以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2009年,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大幕拉开,功能机迅速进入末日时代。天语手机的销量也出现断崖式下跌。

2010年,荣秀丽更是转而投入微软阵营,彻底放弃了安卓,进一步将天语推向了市场边缘。

虽然天语落寞了,但荣秀丽没服输。也就是在这一年,荣秀丽嗅到了国产射频前端芯片的商机,着手布局射频PA芯片,成立唯捷创芯,开启个人的“三次创业”。

而经过13年的谋局,昔日的“山寨机教母”,也成为了日后的芯片大佬。

国产射频PA芯片老大:逆袭与挑战

唯捷创芯,并不是国内最早的PA芯片公司,也不是最具光环的公司。

在它之前,早在2004年锐迪科(RDA)就扎入了国产PA设计中,在2G PA时代,成为当仁不让的国产射频PA的老大。

到了3G PA时代,唯捷创芯还是没什么存在感。当时,中普微一举超过锐迪科,坐上了国产第一的宝座。

但唯捷创芯胜在眼光超前。当时,3G PA正当火热时,荣秀丽果断放弃了,转而投身4G PA的研发。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2014年,国内4G手机开始风靡,销量快速攀升,对4G 射频PA芯片的需求量也在不断飙升。而先一步布局于此的唯捷创芯,才终于开始在业内大展拳脚。

不过,超越大陆对手后,唯捷创芯很快就遇到了另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联发科旗下的络达。

络达原本是明基公司的半导体部门,2001年就在台湾成立了。2015年,络达和唯捷创芯都加入了联发科的公板认证,两年后,络达加入了联发科麾下。

而此时,为了争夺PA市场,唯捷创芯与络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价格战,双方宁愿亏本,也要斗到底。

这场战斗一打就是两年,直到2019年,联发科都受不了了。当年4月,联发科一边宣布战略入股唯捷创芯,变成了它的第一大股东,另一边直接将络达的PA部门原地解散,这场大战最终尘埃落定。

少了络达这样的一个对手,在4G PA时代,唯捷创芯不仅拿下了OPPO、Vivo、小米等厂商的订单,更是受到华米OV四大手机厂商的联合加持,一跃成为国产4G 射频PA芯片的老大。

2022年,唯捷创芯更是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PA第一股。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不过,上市倒是成功了,但摆在唯捷创芯面前的新难题与新机遇又出现了。

前段时间,唯捷创芯发布业绩快报称,2022年其营收22.87亿元,同比下滑34.79%,营业利润8868.34万元,同比增长524.27%,归母净利润5516.59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从这份业绩快报可见,关于唯捷创芯的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当然是营收的下滑。相比于2021年35亿元的营收,下滑幅度可谓不小。

那么为何在4G射频PA领域都打遍国内无敌手,唯捷创芯的营收却不增反减?

分析来看,两个原因可能是关键:

而唯捷创芯作为国内射频芯片的龙头,其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手机领域,像OPPO、Vivo、小米等厂商都是其主要客户。所以,当手机卖不动了,射频芯片也就牵一发动全身了。

唯捷创芯主打的是4G 射频PA芯片产品,主要在中低端领域保持强劲的实力。而在5G射频芯片市场中,美日系厂商还是占据了绝对垄断性的地位。根据 Yole2021年的数据,Skyworks、村田、Qualcomm、Qorvo和Broadcom等5家国际厂商占据了射频前端芯片85%的市场份额。

由于射频前端芯片的工艺壁垒、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都非常高,短时间内,国产射频前端芯片很难扭转这种局面。在这种形势变化下,唯捷创芯的营收下降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而好消息是,唯捷创芯的并没有止步不前。

这几年,唯捷创芯一直在大手笔投入研发。仅在2022年上半年,其研发已经投入2.41亿元,同比增幅13.88%,占营收比例已经达到18.42%。

正因如此,唯捷创芯也收获了不少核心技术,目前已经拥有37 项发明专利、5 项实用新型专利和 101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同时,由于唯捷创芯的5G射频PA模组已实现量产销售,这正是其营业利润翻了5倍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上半年,它的5G产品营收已经可以达到射频PA模组总营收的36.05%,同比增长7.15%。这说明唯捷创芯突破困境,已经开始卓有成效了。

而从长远来看,唯捷创芯还需要在5G高端领域继续发力,助力5G射频前端芯片的国产化,才能真正迎来更大的爆发。

国产射频前端芯片 突围进行时

实际上,唯捷创芯要走的路,与中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要突破的困局是同频的。

这几年,很多人注意到射频前端芯片,是因为华为。

按理说,华为作为全球5G专利拥有量最多的企业,做出5G手机本应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但当华为被打压围堵时,人们才蓦然发现,射频芯片也是芯片“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当时,不仅华为缺少5G射频芯片,国内甚至找不出任何一家完全自主的5G射频前端芯片厂商。

天语手机公司(暴赚22亿)

射频前端芯片被誉为“模拟芯片皇冠上的明珠”,但对中国芯片产业而言,它却更像是“阿喀琉斯之踵”。

之所以国产射频前端芯片,出现如今的局面。

一方面是由于国产射频前端芯片的起步较晚。由于仍处在起步阶段,技术积累有限,市场话语权有限,在竞争中很难短时间内弥平与国际厂商的差距。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射频芯片工艺壁垒、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较高。目前,前五大射频芯片国际厂商采用的都是IDM模式,而国内厂商由于无法覆盖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封测的全产业链布局,只能采用Fabless模式,同时结合国内产业链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软IDM。但相较于前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当然,好的迹象也在一点点发生。近几年,射频芯片的国产化正在稳步推进中。

2020年唯捷创芯就实现了5G 射频PA模组的量产销售;

2021年,卓胜微则打造出一款纯国产5G射频芯片;

2022年,富满微也宣布已打造完全自主研发的5G射频芯片;

此外,飞骧科技表示将带来一套完整支持所有5G频段、采用国产工艺实现5G性能的射频前端模块。

尽管目前国产射频前端芯片还很弱,但透过这些国产化的案例,也可以说,已经看到了一些曙光。

未来,国产射频前端芯片产业要成功转身,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聚沙成塔,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通力协作。既然很难走出IDM这条路,越多的射频选手在专业细分领域突围,越多的生态供应链完善,或许也能早一天看到国产射频前端芯片冲破樊笼!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79282.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