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到国营背景的上市公司就直挠头,因为其成就一般不具备复制性;特别是有类公司,它开始是国营企业,后来在历史进程中又演变成私人控股的公司,这种情况也复杂。
不过写深圳的上市公司,却又不能避开这类公司,尽量以能查到的资料进行编写吧!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不能墨守成规,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公司存在的核心利益不就是为了挣钱么?
深圳华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月就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功,算得上是一家老牌的上市公司。
从它目前的市场成就来说确实不错,2021的营收有228.41亿元,其中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约190.99亿元;2022年也过去一半多了,上半年的营收也达到了132.26亿元;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总市值约146亿元;是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龙头企业之一。
这家公司独特的地方在于,原本它应该是“国”字头的企业,而现在,应该说是一家民营企业。
深圳华强实业母公司的一些历史变化:
虽然深圳华强实业正式注册的时间是1994年,但是相关历史却要追溯到1979年9月18日成立的深圳华强电子工业总公司,这家公司在1995年初正式更名为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当年可厉害了,在1995的就实现了41.6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当时的光环就不一一去列举了。
而深圳华强实业则是深圳华强集团的下属公司之一,而当年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自然深圳华强实业也是国有企业了。
变化来自于2003年9月30日的一次变更,从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变成了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从占比100%一下子只有9%;想必在当年的环境下这种变化都是合理的;因为当年是所在省圈定的整体改制试点之一,除了它还有另外3家当时也算大型企业也是试点成员。
据说当年有一个说法,只要规范、透明、不触犯政策界限,国有股可以卖给外资、民企,当然也可以买给个人。我不知道这段话是否真实存在过,但有网友记录下了这一段话。
时间来到2011年9月,这9%的国有股权也进行了置换,特别一提的是2010年,深圳华强实业的营收从2009年的21.97亿元下降到4.47亿元,2011年回了点血,不过也就6.83亿元,但是股权变动后的2012年,深圳华强实业又一下子增长到了15.59亿元。
最近一次大的变化来自于2016年13月30日,深圳华强实业的一则公告里说到:
“截至本公告日,梁光伟直接持有升鸿投资 11%股权,并通过其控制的深 圳华强资产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持有升鸿投资 49%股权,合计持有升鸿投资60%股权,形成了对升鸿投资的控制,进而控制了华强集团。”
当时这个要约收购的原因也很直接:“华强集团于2003年完成了改制,引进了管理层和员工共同持股,因历史原因形成了多方股东相对均衡持股、相互制约的无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上市公司十四年无实际控制人。”
从业务的角度来说,变化也很正常:
深圳华强实业上市之初其实是卖彩电产品的公司,当然也还有音响、电脑、塑胶产品、天线产品等。当年虽然销售得还不错,但是之后一度有些业务严重亏损,在2009年完成了一次资产重组。
2015年开始,深圳华强进行了战略转型,开启了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的整合,据公开的资料可以查到2015年-2018年期间,深圳华强耗资27.63亿元,对9家电子元件、电子设备类的公司进行了并购,从而打造出了一个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的龙头企业。
当然比起全国那些千亿级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还有差距,但有看好他们的人说,随着发展,说不定深圳华强实业也有迈向千亿级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现在深圳华强实业是妥妥的一个大公司,从深圳华强实业2022年中报可以看到,随便一个附带的物业管理租凭业务就带来了6.2亿左右的营收,你说厉害不厉害?
挠头啊挠头,这类公司太复杂了,其母公司下的成员企业动不动就是二三百家;不过能搞出《熊出没》的公司想必想法也是很丰富的吧?这种改制而来的民企,可能既有国营企业的资源,也有民营企业的市场拼劲。
这两年深圳华强实业拟拆分出来一个深圳华强电子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你猜能顺利不?
即然今天聊到的公司涉及到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顺带聊下他们的差异。
华为公司的任正非的知名度太高,内部讲话被传出来后,一股来自于国内企业的“寒气”影响了全球;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成就,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能影响到全球。
但估计将全文看完的不多,看完任正非讲话的全文后,更多觉得这就是一个公司的掌舵人,为了深化内部的危机感,增强业务水平、提升能力而进行的一些演讲。
这几年特殊情况下,至少出现了两个情况:
一、口罩什么时候能从家用常备清单中消失:估计在2020年以前,没几个人相信,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大家加油啊,相信最终我们能获得胜利。
二、对环境变化“体感”更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整体情况下,全球政治、教育、就业、房地产等事情的变化,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关注似乎比以往更高一些。
生活和工作中,困难什么时候都会有,自已却不能放弃努力,因为没有退路;建议当我们看到一些言论时,可以找全文来看看,说不定看到的可能是积极的态度。
员工、高管、老板对工作的态度、看问题的角度始终会有差异,华为也不例外;为了让公司和团队保持“奋斗者”的状态,任老爷子的“华为寒冬论”其实持续喊了快30年。
华为在大家心中是中国顶尖民企的代表,内部的讲话作为经营公司的管理行为,外界不需要过度解读,福耀的曹德旺不也一直有类似的“寒气”在传导么?
公司每一年都会遇到新的挑战,毕竟市场是动态变化的,业务需要不断开拓,不会有人送上门来。
就算是国企,因为其属性的原因,业务资源天然占有优势:办公场所、优惠政策、项目资源,包括人才,民营企业只能花高价钱请的技术人才,即便有这样的天然优势,也要去不断的开拓业务。
宁高宁这样厉害的人物,虽然在4家世界500强企业担任过董事长,但这些企业都是国营性质、是央企,并不像民企一样,从一穷二白开始发展,或是从市场中拼杀出来;他作为纯粹的企业家的成就,在商界中的地位,和稻盛和夫、任正非这些企业家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或许国营企业达成特定市场任务的属性更强、民营企业达成市场目标的属性更强,想必这就是最大的差异吧?
- END-
深圳上市公司系列-第110家-深圳华强实业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我是木木叔在深圳,一起研究、讨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