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忠良机械(中国领导品牌幕后推手)

  • 公司招聘
  • 2023-11-19 09:00
  • 龙泉小编

03 故事的世界

事实固然有趣,理念自然重要,但只有精彩的故事、精妙的论述、精心打造的叙述才会让人赞叹,永生难忘。就像穆里尔·鲁凯泽所说的那样:“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非原子。”

——凯文·凯利

读书的驱动力大概来自三个方向:求真、好奇和学以致用。我主要属于第二种,因此有足够的读书动机。然而让我困惑的是,尽管读的是自己喜欢的书,但还是读着读着就看不进去了。

累了?困了?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因为如果此时打开电视或翻阅微信里的八卦文章,忽然就又精神起来,再读几篇文章或看部大片不在话下。

这是怎么了?

进化心理学家给出了答案: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是要消耗大脑能量的,而保持连贯的思维和积极的思考,还需要付出额外的自我控制力,而控制力特别“费电”,以至于大脑会开启“节电模式”,甚至“自动关机”,就连获诺贝尔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也不例外——在持续一小时的写作中,会不断分心查看邮件和打开冰箱。

那么,面对故事呢?我们立刻进入了“一种将大脑注意力毫不费力地集中起来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的问题……”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将这种状态称为“心流”,这是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的“最优体验”。

我们不得不承认,喜欢故事是人类一种原始的本能。

何为故事

哈佛大学博士、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认为,故事就是对一件事或一连串事的陈述。故事的角色通常是人,“即使主要的角色不是人——如动物、神灵、组织,或暴风雨等自然环境特征——其行动仍旧与人类相似。”[32]这就是拟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故事都是文学化的叙事。

“尽管所有的故事都是叙事,但不是所有的叙事都是故事。”[33]美国叙事学者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提出了“最小故事”的概念,也就是“至少包含一个因果关系的叙事”。如,“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过度也跟着死了。”什么样的因果就有什么样的故事,因果一变,版本就变。“国王死了,王后因惊恐过度也跟着死了。”这不,爱情戏变成了宫斗剧。

故事的根本属性不是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而是叙述。

叙述中可以穿插必要的说明、议论、抒情和描写,但必须严格控制其数量和比例。说明的比例过多,叙事就像是说明所引用的案例,故事已然不称其为故事;太多的议论,不但会造成叙述的中断,还会有“借题发挥”之嫌,叙述的效果大打折扣;故事可以煽情,但要尽量避免抒情,抒情是讲述者的主观感受,太多太长的抒情会剥夺受众移情的快感,并因此心生反感;适当的描写是必要的,描写可以起到聚焦和渲染的作用,可以使讲述具体化和生动化,它相当于视觉手段中的特写,但过于冗长、琐碎的描写会影响叙事的流畅性,让人不胜其烦。

以人为主角或者拟人化,就是赋予故事以意义和情感。心系角色的命运,并由彼及己,是故事之所以扣人心弦的核心所在。

故事,顾名思义,就是过去发生的事。

那正在发生的事呢?随着你的关注,它正在一秒一秒地成为过去。当你回过头来讲述它的时候,它就是故事。设想中的事呢?当你在脑子里将这件事过一遍,它就已经在你的意识中模拟发生了一遍。焦虑症患者总是想象未来可怕的故事,老板则愿意描绘前景灿烂的故事。

过去发生的事,就意味着这是“事实”,所以,哪怕这个“事实”是虚构的,故事都具有让人“信”的天然因子。

至于说、写故事、讲故事,那就是用时空编排事件的艺术。在这里,时间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1.组织事件的顺序:如倒叙、顺序、插叙;

2.叙事涉及的跨度:如近代故事、当代故事;

3.时态:如过去时、正在进行时、将来时(就故事本身而言,都是过去时)。

至于故事发生的空间,广义地说就是故事发生的地点;狭义地讲则是故事发生的场景,也就是故事演绎的具体场面。

“千里路程眨眼到,百年夫妻弹指间。”由于故事可以对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裁切、组合,这就使故事具有了浓缩内容、切换角度、巧按情节等功能,故事也因此有了丰富性、戏剧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易中天先生对小说的定义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为什么?好看嘛。在我的理解中,好看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易懂,二是吸引人。

故事是用来“讲述”的,尽管在正式的定义中用“叙述”比“讲述”更确切。故事的原始形态本为口头说讲,所以故事天然具有生动、通俗、流畅的特性。这就提醒我们,即便用文字、视听等手段来演绎故事,也应该尽量保持“口头文学”的效果。

故事应该是有趣味、有意思的,否则就成了一般性的叙述。一个好故事是需要经过加工的,加工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一个创作故事需要以时间为线索,巧妙排布人物、事件出现的次序和时机,充分调动描写、叙述、对话、议论、模拟等手段,设定意义、创建场景、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制造悬念、形成冲突、渲染情绪。

简单地说:故事就是讲述一件有意义、有意思的事。

在现实生活和实际运用中,故事的呈现并非都是如此严谨而完整的,而是有着多姿态的式样,比如一般故事、文学故事、桥段、笑话、段子、佳话、八卦等等。

“桥段”这个词很有意思。它不是一个专业用词,也无法考证其为何时开始流行于世。它可以是一个场景,也可以是一段情节。“桥段”译自英语中的“Bridge Plot”。Bridge本意是“桥”,可引申为“沟通”和“过渡”作用;plot有“情节”等含义,译为“段”,则有“段落”“片断”的意思在里面。用“桥段”来描述电影,应该是指起过渡作用的小段落,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指新电影对老电影经典情节点的借鉴。如“听到噩耗,手上的碗一定会掉到地上碎掉”。换言之,桥段是观众熟悉的套路,虽然有“俗套”之嫌,但它可以起到转换情节,引入下戏的作用。借用桥段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将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生活琐事故事化。比如,两辆自行车不慎相撞,原本平淡无趣,但如果被描述成这样:“冷不丁被一辆自行车迎头撞上,小哥刚想发作,但张开的嘴巴猛然僵住了……”想吧,对方是……惊为天人的美女?多年不见的故人?凶神恶煞的大汉?反正,故事开始了。

相对于完整的故事,更广泛的现象是通过语言和符号赋予事物以某种故事的特性,它可以是一幅绘画、一个造型、一段叙事性音乐或者一句短语,它也可以是一个故事的局部或一种暗示,它能引导受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发展、补充、演绎相关的故事,换句话说:脑补,是故事的一大特性。如,在万宝路的“牛仔之乡”广告中引入“荡寇志”的音乐。如,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供应商——戴·比尔斯(De Beers)集团提出的口号:“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我把这种做法称为故事化。下面就是一则故事化的精彩案例——

巴黎,繁华的街头。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在乞讨。他身后的一块牌子上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

著名诗人让·彼浩勒路过此地,见老人所获寥寥,忍不住在那块牌子上加了四个字一个标点,改为:“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傍晚,诗人又从老人面前经过,问老人今天收获如何?老人说:“好像上帝开眼了,人们突然慷慨起来,给钱的人多极啦。”

“我什么也看不见。”只是对事实的简单描述。而诗人让在前面加了“春天到了”四个字,使之明显有了关于场景的想象和情绪的渲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柳绿花红,人们都被春色陶醉了,可失明的老人却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一个怎样的黑暗世界,老人的心里该有怎样的唏惶?更何况他还被贫困压迫着,连饭都吃不饱。

在营销传播中,大量使用的是平面广告、TVC、视频、短文、销售说辞,很少有机会可以长篇累牍地表达,所以各种形式的“故事化”就显得十分必须和重要。尤其是数字化时代,无论是自媒体运作还是平台发布,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系列广告,无论是自作怪还是蹭热点,都需要大量的桥段、片断式的小故事。

人人爱听故事

人人爱听故事?是的。

蒂利说:“身为教书匠,我没有一天离得开故事。”本人有着30余年的授课经历,对此深表同感。课堂上,无论是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商人,还是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企业家、专业人士,一旦被数字、图表、概念、推理弄得昏昏欲睡,只要故事、案例开讲,个个眼睛发亮、精神焕发。

故事人人爱听。

平民百姓爱听,王公贵族也爱听。通俗杂志《故事会》一度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儿童爱听,成人爱看。阿凡提的故事脍炙人口,妇孺皆知;《格林童话》,成人愿讲,儿童爱听。过去,民间有个说法,叫“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女人不看《红楼梦》,儿童不看《西游记》。”怕的就是,老的看了更有心计;少的看了惹事生非;女的看了作天作地;小的看了无法无天。对故事,男女老少不但各有所迷,迷进去后还会学习、模仿。

说到中国文化,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儒、道、释。”其实,正统的“儒、道、释”文化是知识阶层的文化,是士大夫的文化。而真正深入老百姓骨髓的是“平民文化”“江湖文化”。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
……

以上的句子大家熟悉吧?它不是来自《论语》《道德经》,它出自《增广贤文》。该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推断,此书最迟成于万历年间的儿童启蒙书目。

为什么这些内容会深入人心?其一,书中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格言、谚语本身就是民间生活经验的结晶,是老百姓自己总结出来并信奉的价值取向;其二,正因为如此,老百姓在传播这些格言、谚语之时,总会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加以印证,或者在讲完一个“自己的故事”之后,用这些格言和谚语进行“提炼、概括和总结”。换句话说,每一条格言和谚语背后都有无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古时候,老百姓尤其是妇女,能识文断字的不多,能看懂“经典”的就更少了。他们基本是通过故事、戏剧来接受教育的。“陈世美”在民间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已然成为男人“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代名词,正是因为传统戏剧《秦香莲》的影响力。

平民文化是长幼有序,夫唱妇随,相夫教子,望子成龙,一切围着家转,家和万事兴。同时,中国人重视邻里关系、同宗同族、乡里乡亲,讲究相互关照、礼尚往来。

在这样的宗法社会里,一旦背井离乡,就没有了安全感,所以要“抱团取暖”,“抱团打天下”。在这个世界里,团伙最重要。这,就是江湖。

李慎之先生对“江湖文化”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概括:“游民是在主流社会失去容身之地的人。他们所托命的空间称作江湖,那里风波险恶,一饱难求。他们所追求的是‘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有朝一日能‘发迹变泰’。‘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是他们的最高理想。他们没有原则,‘有奶便是娘’,他们一方面显得很英雄豪迈,一方面也是鱼肉善良,全不觉得有何矛盾而于心有愧。他们醉心的是无法无天的自由,是‘哥不大,弟不小’的平等,然而一旦组织起来,中义堂上的交椅却不容有丝毫差池。他们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义气’,‘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靠不靠得住,全要看够不够义气了。代表义气的尊神就是‘义气千秋’的关羽。”[34]

按王学泰的观点,对中国“江湖文化”影响最大的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水浒”故事发端于南宋,元代成戏(如关汉卿的《单刀会》),明代成书(如施耐庵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不同,《三国志》讲的是正史,主要讲帝王将相的事。《三国演义》适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口味。在民间,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桃园三结义”这类的东西。这是江湖文化。在平民眼里,关公是“护法”,是“财神”;在江湖人士心中,二爷是“神勇”的化身,“义气”的符号。所以,义结金兰也好,纳“投名状”也罢,都少不了要说一声:“关二爷在上。”

这便是最经典版的中国民间故事。

说者有心。宋朝一降,“江湖艺人”兴起。江湖艺人讲给老百姓听的故事,自然有自己的立场。王学泰写道:“两宋时期,作为江湖游民的说书艺人在讲述三国时,必然有他们对历史的感悟,对于这段历史,他们要作出自己新的解释,以表达自己的感受,至于它是否符合历史实际,那是另外的问题。”[35]

听者无意。老百姓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存体验来选择“听什么”“信什么”的。反过来这又影响到“怎么说”,用什么形式说。春秋笔法不好解,楚辞汉赋嫌深奥,唐诗宋词太高雅,反而是元曲、明清小说在民众间赢得了最大的“心智市场”(当然,讲故事的通俗形式可以追溯到更早期,如先秦山海经、六朝志怪小说、唐朝以来的传奇小说等)。

“说话的”是唐、宋民间说书人的自称。说话,是讲说故事的专称,相当于近世的说书、评书。

“说话有四家”,王学泰采取了陈汝衡《说书史话》先生的说法:(1)各种逗人发笑的谜语、隐语;(2)引发宗教情怀的“说经”“说参请”;(3)即兴发挥的“合生”;(4)小说。小说主要是讲故事。有演说文故事的“银字儿”,有演说武故事的“公案”“铁骑儿”两类。“银子儿”因同名伴奏乐器而得名,内容包括:“烟粉、灵怪、传奇”等;“公案”讲“扑刀杆棒、发迹变泰之事”,“铁骑儿”讲“士马金鼓之事”(发生在与外族之间的正规战争)。[36]

文故事所说多是小儿女的悲欢离合和社会八卦;武故事“公案”多是侠盗,《水浒传》是典型。基本套路是:或壮士怒目,除暴安良;或忠良遭陷,喋血沙场。最后,命运改善,发迹变泰,即便是死于非命,最后也是冤案昭雪,名扬千秋。

元朝以后发展起来的戏剧,更是流传广泛、影响巨大。如,张国宾的《高祖还乡》《衣锦还乡》;关汉卿的《窦娥冤》《单刀会》《救风尘》《望江亭》。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这些故事所形成的意义取向和艺术范式,一直以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并用“喜闻乐见”四个字来形容。

老百姓爱听故事,因为他们能从故事中获取经验、知识、智慧乃至价值观;正因为人人爱听故事,贩夫走卒都知道用故事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怒爱憎。

为了进化的发明

美国科普作家杰里米·徐(Jeremy Hsu)说:“讲故事是人类共有的少数特性之一,这种特性真切地跨越人类文明,贯穿所有已知历史。人类学家发现民间故事遍布古代文明的各个角落:梵语、拉丁语、希腊语、汉语、古埃及语、苏美尔语。从原始部落的说书人,到成百上千万殚精竭虑、落字成书及电视、电影剧本的作家,所有类型的社会人都在编织着故事。”据此,徐指出:“当一种特有行为在多种社会中屡次出现时,研究者就会提高警惕:这种行为的根源可能关乎我们的进化历程。”[37]

故事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最有效、最灵活的交流方式,至于是否应该加上“之一”,有待考证。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38]

以往,对故事感兴趣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是作家、文学评论家、戏剧学家;近几年来,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对故事的兴趣猛增。显然,他们关注的是故事与人类本性、社会进化之间的关系。

专门研究科学与艺术之关系的美国学者乔纳森·歌德夏(Jonathan Gottschall)说:“故事之于人的意义像极了与其他手指相对的大拇指,这个构造帮助我们的祖先生存下来并且绵延不绝”[39]

人类学家和进化论者们认为,智人进化到大约距今7万年前,发生了一场认知革命。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智人有了一种“新式的语言”,这种语言使智人可以相互警示风险,更大规模地协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能力,我们的祖先——智人不仅摆脱了由于体弱所造成的被边缘化的困境,同时也取得了针对其他人种的优势。

那么,智人们到底会说些什么呢?八卦!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对此有着精彩的论述。“对于个人来说,光知道狮子和野牛的下落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部落里谁讨厌谁,谁跟谁在交往,谁很诚实,谁又是骗子。”“如果一大群人想合作共处,‘说坏话’这件事可是十分重要。”“虽然所有猿类都对这种社会信息有浓厚的兴趣,但它们没有有效的八卦方式。”★★★〔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信出版社,2017年。★★★

现在知道了吧,为什么八卦人人喜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女性的八卦大多与人际关系有关,男性的八卦则大多与资源竞争有关,如战争、政治、黑社会等。因为雌性动物要照顾“家里”的幼崽,所以对周边环境特别警觉;而雄性动物要外出获取资源,所以格外关注竞争者和地位获得的方式以及可能的代价。八卦是最随意、最常见的故事,但其“历史功绩”不容小觑。

接下去,赫拉利对故事展开论述,令人脑洞大开。

他指出,社会学研究表明:“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只要超过这个数字,大多数人就无法真正深入了解、八卦所有成员的生活情形……即使到了今天,人类的团体还是继续受到这个神奇的数字影响。”

赫拉利引用的这个“社会学研究”,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邓巴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这个数字在现实中得到了多方的印证。如军队一线作战的基本单位为连;一个人能保持热络关系的“圈子”大约在100到150人之间。Facebook内部社会学家卡梅伦·马龙(Cameron Marlow)表示,Facebook社区用户的平均好友人数是120人。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朋友圈,包括传统媒体,建立和维系连接的最主要的内容不还是八卦吗?朋友圈大了,超过150人,不照样维护困难、交流寡淡吗?

“究竟智人是怎么跨过这个门槛,最后创造出了有数万居民的城市、有上亿人口的帝国?这里的秘密很可能就在于虚构的故事。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赫拉利继续推论,“无论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象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40]

对于经营者来说,赫拉利的这些论述足以引起对组织故事的重新想象。故事强,则组织强。

有关故事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宗教和神话,不仅仅是因为它亘古久远,也因为其意味深长。赫拉利说:“教会的根基就在于宗教故事。”

宗教本身是个故事,宗教传播靠的也是故事。狭义地看,《佛本生经》是南传巴利文佛经中的一部,共有佛祖生平故事547个;广义地说,它就是释迦牟尼生前故事的全部,规模庞大,流传极广。本生故事既建立了佛教的基本框架,又成了弘扬佛教最有效的形式。事实上,翻阅各大宗教的经典,无不是故事大全。歌德夏指出:“当时世界上牧师与僧人早已经懂得那些后来获得心理学证实的真理:如果你想要打动人心传递信息,那就要通过故事来完成。”[41]

美国社会学家谢尔登·所罗门(Sheldon Solomon)等写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42],书中讲到,人类为了抗拒对死亡的恐惧,发明了许多方法,如:发展自尊,故意忽略,寻求长生不老,拼命繁衍后代等,其中最古老而影响深远的是创造出“超自然”的故事。

“大约在10万~25万年前,我们的猿人祖先完成了向智人的巨大飞跃——智人的语言能力更强,可以构造并传达更加详细的一连串复杂想法,可以讲述复杂的故事。”

所罗门等认为,大约4万年前,关于超自然的故事就已然存在,精心豪华的墓葬就是证明。“否则,为何不怕费事,为通往虚无死寂的旅途精心打扮呢?”在超自然故事中,死亡是可以避免或者改变的。“这些早期人类的群体虚构了最令人折服的故事,因此,最好地应对了对于死亡的恐惧。”★★★〔美〕谢尔登·所罗门,杰夫·格林伯格,汤姆·匹茨辛斯基:《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超自然的故事,关乎于鬼神,关乎于宗教。人类的祖先用符号、仪式、语言来表达他们这方面的想象、期盼与心情。

读图时代,并非始于今天,而是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远远没有到来”的远古。法国南部阿尔代什峡谷肖维岩洞里的壁画,是目前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洞穴壁画,大约有3—3.5万年的历史。壁画里,包括猛犸象、犀牛、野牛、熊以及野猫等在内的数十种动物,栩栩如生,动感十足,甚至具有3D效果。有专家认为这是人类原始的动画,史前的“电影”。最令人震撼的是,岩画上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各种人的手印。研究人员推测,当年这里应该是人们举行神圣仪式的场所。

仪式,可能就是故事开始的地方。人们围着篝火舞蹈,握紧拳头,高举双臂,或大声叫喊,或念念有词。“仪式是人类文化行为的根底,是人们用行动表现美好梦想的体现,它支撑着我们继续生活,赋予我们阻止死亡、控制宇宙的力量。它确保我们在爱和战争中获胜,并决定了我们的身份……仪式通过取代自然过程,给了我们控制自然过程的幻觉,帮助我们克服了关于存在的恐惧。”

与符号、绘画、仪式相比,神话更加具体、丰满与完整,它是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诞生并流传的。所罗门等写道:“和艺术及仪式一样,神话给灵魂或长生不老等抽象概念提供了具体形式。”所罗门等引用了认知心理学家默林·唐纳德(Merlin Donald)的观点:“复杂语言的原始功能,可能是创作神话,而非回答诸如‘我该怎样给山羊挤奶’之类的实际问题。”[43]

尤瓦尔·赫拉利也说,原始人类的故事,有“小心!有狮子!”这样简单的警告,也有“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这样的神话雏形,这对始祖们的生存与进化极为重要。

历史学家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真理只有一个,圣人用各种不同的名字称呼它。”坎贝尔认为,人类各处的古老神话和传说具有共通性,世界从源头上拥有同一个故事。

所罗门等继续指出:“神话为仪式提供了叙述性的正当理由,经艺术装饰之后,便形成了宗教,继而约束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44]

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总是密不可分的,人们信奉神灵,畏惧神灵,向神灵祈求,借助巫术与神灵沟通。众多的学者认为,宗教是在神话和巫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经产生便对人类的道德和行为提出了要求。这种要求是至高无上的,在特定的时期和区域甚至等同于法律。

当代杰出的社会科学家蒂利指出:“故事是一个伟大的人类发明,在自己的领域——社会关系的安排——可以和犁在农业中的地位相提并论。”[45]英国的卡罗尔·帕特曼(Carole Pateman)博士认为:“讲述各种各样的故事是人类努力使自己及社会具有意义的主要方式。”[46]

《动物精神:看透全球经济的新思维》一书中提出:“人类之所以产生许多动机,不仅是因为我们经历了一些故事,这些故事给了我们启示并为动机勾勒出了蓝本。如果没有这些故事,生活很可能只是‘一桩接一桩该死的事情’。这个理论在解释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一个机构的信心时也同样适用。成为伟大领导人的首要条件就是会编故事。”

赫拉利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中写道:“历史上不断围绕这个问题打转:究竟某个人是如何说服数百万人去相信神、民族或者是有限公司这些故事?然而,只要把故事说得成功,就会让智人拥有巨大的力量,因为这能使得数以百万计的陌生人合力行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中信出版社,2017年。★★★。赫拉利的这个故事原理,不就是后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模式”“愿景”和共同体的“价值观”之类的东西吗?

回想起来,我们真的是小瞧故事了。今天,一提到故事,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通俗”“虚构”“八卦”,殊不知,故事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担当着凝聚社群、分工协作、传承经验、战胜恐惧、规范行为等至关重要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故事也许就是人类为了自身进化而做出的最伟大的发明。

故事思维

在一次美国国会答辩会上,某委员粗暴地打断了正在回答问题的巴菲特:“不要再讲故事了。你能不能直接回答问题?”

巴菲特的回答干脆利落:“对不起,我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的。”

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Graham Swift)认为,人类就是会讲故事的动物。

既然事关人类的进化,那么故事思维就应该是人类DNA的东西,是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就如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和罗伯特·J.希勒(Robert J.Shiller)所论证的那样,人就是一个故事动物。什么推理思维、批判思维、论证思维、统摄思维、核心思维等,都是后天训练出来的。只有故事思维是人的本能,是人类最根本的思维。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故事思维呢?

我以为,故事思维首先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叙事思维。故事包含了人类最基本的理解方式(我们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人类是听着故事进化的)、记忆方式(从壁画到各种叙事性的记录)、思考方式(从事实的追问到想象的发挥)、交流方式(从事务到情感)、娱乐方式(从八卦到文创产品)和再现方式(从模仿到模拟)。

从理论上讲,叙事就是说出事实。

事实是事物、事件的“本体论”,是事物与事件的本来面目。然而,任何语言、符号都难以完整而确切地描述“事实”,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但凡言说,必然出错”。

故事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将“事实”的真相性转化为真实性。“真实”在于逻辑,而并非是事情百分之百的“原样”,可以是“意料之外”,但必须在“情理之中”,才是故事思维所追求的。

所以,即便是以还原事实真相为使命的历史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也试图用故事思维去解决“真实”的难题。比如,黄仁宇先生提倡用“大历史观”去看历史和写历史。所谓“大历史观”就是以“宏观视野”审视历史,以“因果关系”分析历史,对细枝末节不做过多的纠缠,对人物评价不拘一言一行。“新新闻主义”主张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不遗余力地刻画细节。在这种新闻报道方式里,洋溢着浓郁的小说化气息和主观性色彩,甚至走着由事实转向虚构的道路。美国作家、记者、新新闻主义鼻祖汤姆·沃尔夫(Thomas Kennerly Wolfe)认为,“传统的客观性报道已经无法真实地展现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在此之前,美国许多伟大的作家早已开始尝试用文学的手法写作新闻。“新新闻主义”代表亨特·S.汤普森(Hunter S.Thompson)认为:最好的小说远比任何一种形式的新闻更为真实。

正是这种将事实的真相性转化为真实性的特性,故事才具有了巨大的创作、创造空间。哪怕这是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只要具有逻辑的真实,它依然可以令人信服。正如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在其被誉为“全世界编剧第一经典”的《故事》中所说:“理解和创造故事的能力对在这个纷杂的世界成功地生存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从事实到真实,从真实到合乎逻辑的创造性构思,奠定了故事独一无二的非同凡响的叙事能力。

故事思维的第二大特性就是对传播性的追求。

毫无疑问,吸引注意、受人待见是人们爱讲故事的根本动机之一。在社交聊天中,“谁有故事谁胜出”就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所以把故事讲得好听、动人,是讲述者本能的追求。然而一个故事是否真的好听、动人,更具考验的是它能否被人自觉地复述和转述。

好故事会像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一传十,十传百。

为了让故事富有传播性,有经验的讲述者会在题材和情节上下功夫。在技术上,巧合、悬念、冲突的安排,都是为了让故事更好听、更动听、更富有侵略性和传播性。在形式方面,从一些归类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传播性的强弱,比如传奇、佳话、趣闻的传播性就强。

据此,我对故事思维的定义是:追求传播效果的叙事思维。

当然,故事的属性是丰富的,其丰富的属性吊诡地决定了故事具有惊天的能量,只不过叙事性和传播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

不动的东西是物,东西动起来了叫事。比如,石头掉下来了;乌龟探出头来;你哭了而他却笑了。有生命的东西叫生物。自己会动的生物叫动物,有一种会命名的动物把自己称为“人”。人把事搞大了叫事件。人把事搞砸了叫事故。人觉得这事值得和别人说说,那大概就是故事了。我们生活在故事的世界里。

依照故事思维来定义故事,故事的类型和形式极为广泛:生活见闻类的经历、趣事、段子、八卦是故事;文学作品类的小说、戏剧、影视、神话、寓言是故事;社会事务和研究中的构想、蓝图、事件、案例是故事;艺术领域叙事性的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是故事。

故事来自生活,故事帮助我们理解生活、表现生活、丰富生活、创造生活……最小化的故事,有个“主谓宾”结构的短句足矣,比如“人咬狗”(潜在的追问是人为什么会咬狗?),而最大化的故事就是生活本身。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漫长的演出?命运的剧本边演边改,边改边演。在整个生命的旅程中,我们无非活在三个世界里:清醒时的现实世界;睡眠中的梦幻世界;故事所营造的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79830.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