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国纱线网总编王果刚一行十余人走进福建新华源发展集团。
新华源集团是纺纱行业的一个特殊的存在。福建新华源发展集团是在2017年成立的,其发展之初是长乐华源纺织,创建时仅3万纱锭规模,主要生产纯涤纶纱线。新华源集团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纺纱行业特别具有代表性意义。创始人陈宗立言谈非常自信,真知灼见,大概这也是业内一些成功企业家的共性,其对纺纱行业的发展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2007年,当长乐很多企业还在生产纯涤纶纱的时候,陈宗立董事长已经把眼光放在了纤维素纤维上,华源的粘胶纱成为行业的一股旋风,产能迅速占到全国的15%左右。集团所属的华源纺织公司、恒源纺织公司、新华源纺织公司、立华智纺公司先后荣获了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粘胶纱特色产品生产基地”、“中国粘胶混纺产品生产基地”、“中国粘胶纱线精品基地”和“中国智能化纺纱生产示范基地”称号。集团连续几年在中国棉纺织行业综合竞争力排位名列前茅,在中国非棉纤维应用排名第一。
到目前为止,新华源发展集团拥有120万纱锭、200台高端倍捻机的生产规模,在粘胶短纤纱生产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成立的福建立华智纺科技有限公司80万锭项目已经投入建设中,智能纺纱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万锭用工目标在18人以内,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项目征地364亩,总投资约30亿元,预计2021年全部投产。
陈宗立董事长非常重视技术进步,对纺纱技术的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认为粗细联、筒纱包装、专家系统等先进技术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必须要投入的技改项目。在设备更新改造的方式上,他采取了“置换法”,即在设备使用故障率略高,但整体运行状况不错的情况下,就进行更新置换,既保证了设备新度系数,又能保持在最佳生产的状态,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在企业管理理念上,陈宗立董事长说道,西方的管理理念是“以事为本”,其特点看得见;中国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看不见,但更具人文关怀,陈董认为两者结合是最理想的。融合中外两种管理模式精华的企业文化在新华源集团落地生根,反哺到企业竞争力,优势非常明显。
陈董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基本技术要领,更要求他们必须攻克书本上没有的、百度上找不到答案的技术难题。这种高标准的学习要求看似高压,但对于员工的成长非常有益,我们担心这种“高压”的学习要求会不会导致员工熬不下去离职,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新华源集团的员工不仅迎难而上,而且对企业认可度很高,在近几年技术类人才日趋缺乏的大环境下,几乎没有离开的,也证明陈董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之处。
新华源集团在陈董的带领下开拓创新,开发了很多新型纱线,如经编用纱线,这是一种有着特殊要求的纱线,按常规的纺纱思路和技术标准是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的,但新华源集团做到了。近几年,新华源集团更注重向终端延伸探索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如无缝无感、自然环保的内衣裤推向市场后,惊艳了终端消费者。
陈宗立董事长是行业内公认的虚心好学的楷模,在他的带领下新华源集团也成长为一家学习型企业,他们经常组织员工外出学习,员工不仅善于学习,而且善于利用各项新技术。陈董认为资源应该互惠,而不是共享。因此正确对待新新技术,首先要评估好自己,看是否适合自己的企业,不盲目跟风,同时新华源集团也不保守,他们愿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行业,愿意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华源集团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纺纱行业发展的缩影。他们在缺乏资源、缺乏人才、缺乏技术的情况下,依靠一颗奋发向上的心,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发展成拥有4000多员工、120万纱锭、在行业中极具影响力的大集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们还了解到:新华源发展集团将新增建设80万锭的配套智能化生产流水线和大数据管理的“立华智纺”新概念工厂,该项目建成后标志着新华源发展集团的总规模将达到200万纱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