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懋源(当懋源成了)

  • 公司招聘
  • 2023-11-28 18:00
  • 龙泉小编


懋源(当懋源成了)

原创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2022-05-31 20:46 发表于北京

懋源(当懋源成了)


龙湖、旭辉、合生、路劲、懋源、润泽,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之前摸排阶段有意向拿地的6家民企开发商,按销售额规模排名,懋源只能算倒数第二。


然而,6家民企实际只有3家报名,其中规模最大的龙湖只底价拿了0.5宗地就结束了,只剩下懋源和润泽“哥俩”面对一众不差钱的央企、国企竞争。


这时,懋源看向润泽,点点头,彷佛在说:“别怕!有哥呢!”


今天,北京第二批次集中供地线上竞价环节结束:7宗地块转入线下竞拍环节,另有7宗地块底价成交,3宗流拍。


懋源(当懋源成了)


本以为这是一次民企开发商“分一杯羹”的盛宴(参考阅读《北京市国企开发商集体雄起!》),但从结果来看,这次民企开发商参与的积极性和行动力都不及预期。


在本次集中供地中,民企呈现以下情况:


实际报名少


“意向摸排”阶段出现的旭辉、合生、路劲等民营房企均未出现在参拍企业名单中。


放弃导致流拍


3宗流拍地块中,前苇沟地块据媒体称是龙湖报名,最终这块地流拍,反映了企业信心不足。


龙湖本是第二批次供地中民企开发商的“带头大哥”,在起初流出的“意向摸排”结果当中,龙湖意向报名地块有7宗之多,但是从拿地结果来看,龙湖只联合建工拿下了丰台北宫镇东河沿村地块。


仅拿0.5宗地


在目前7宗底价成交地块的当中,只有北宫镇东河沿村地块有民企开发商龙湖的身影,其他均是央企、国企拿下。


集中于热点地块


转入线下竞拍的7宗地块,参与房企中只有懋源、润泽这两家是民企,懋源报名了奶西村、小瓦窑、薛大人庄村三宗地。润泽参与了小瓦窑地块角逐。


懋源(当懋源成了)


转入线下竞争的都是热点地块,民企角逐的决心和参与度很大,说明民企开发商还是谨慎投资的心理,关注销售前景较好的热点地块。


在明天举行的线下竞拍环节,最大看点是懋源能否成功拿地。这次,懋源放弃了太阳宫地块,这本是懋源最熟悉的区域。忍痛割爱太阳宫地块,集中于其他三个热点地块,说明懋源此次参拍的决心很坚定,誓要有所斩获才肯收兵。


懋源成了这次土拍民企开发商的“带头大哥”,其参与的三宗地竞争都很激烈。如果懋源和润泽明天能够有所斩获,大概也能终结今年第一批次供地时,只有旭辉一家民企拿地的尴尬局面。


其实,第二次土拍当中,政府让利幅度很大,很多地块地价和房价差较大,有不错的盈利预期,而且报名企业的规模和热点地块的竞争热度都高于第一批次供地。但是,为什么民营开发商这次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依然不高呢?


跟几家民企开发商的投资负责人聊过之后,我们将大家反馈的原因总结如下:


1、大家普遍缺钱


一家民企投资负责人坦言,公司为这次土拍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但是在最后关头放弃了。


北京的土地价值高、安全性高,这次政府又让利,很多民企开发商是很愿意参与的。问题是大家在这个时候都出现了“钱荒”。


一方面是民企开发商融资在5月份大幅度减少,发债很少能发出去。


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销售额大幅度下降。开发商拿地的资金是根据销售回款来确定的,现在公司为保证现金流安全,都是刚性规定只有销售回款之后才能从中抽取一定比例去拿地。


5月份销售回款大幅度下降,是民企开发商放弃拿地的主要原因。


2、拿地选择比较多


即将举行的上海土拍被很多民企开发商看好,尤其是总部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民企开发商,一向钟爱在上海拿地。


此次上海土拍也降低了门槛,加上疫情影响的市场需求积累,大家都看好上海楼市的发展,因此都预留资金准备去上海拿地。


北京和上海的土地价格都很贵,动辄一块地几十亿元,对于当下缺钱的民企开发商来说,要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市场选一头,就看谁能够向总部争取到资金。


但是总部往往根据过往市场的表现来确定资金的投向。从过往市场表现看,上海和长三角市场对民企开发商更具诱惑力。


3、地价太高


与其他城市横向对比,北京的单宗土地总价高出很多,例如太阳宫地块起拍价就超过58亿元,亚林西地块底价成交也达74.7亿元。


这么多钱,在二三线城市可以拿10多块地了。而且现在很多省会城市推出了土地优惠政策,开发商在二三线城市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


最主要的是,动辄几十亿元的地价,将大部分民企开发商挡在门外。如今有能力拿地的多是央企、国企开发商,民企开发商相对而言融资难、融资贵。在此条件下,再去承担几十亿元的高地价,风险高、收益不高。


如开头所言,大家最关心的是接下来北京楼市民企开发商是不是会越来越少?


很无奈,房小评认为这可能是大概率的事件。


分析如下:


1

“黑铁时代”的价值逻辑


这些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整个行业的开发业务变得越来越简单。客户同质化、产品平庸化,尤其是价格倒挂的区域,投资性买房需求主导,开盘就售罄,专业能力价值不复存在。


试想,这样的行业逻辑下,民企开发商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民企从来都是做“难而正确的事儿”。当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越来越普惠化和金融化,民企的创新和效率就没有用武之地,而国企的融资成本优势就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2

集中供地的游戏规则改变


集中供地制度实行之后,一线城市土拍竞争激烈,土地价格越来越高,限价之下,开发利润率越来越低,多数民企开发商承受不起。


之前民企开发商还通过联合开发来实现“要规模不要利润”的拿地,如今资本市场规则已变,利润变为首要追求目标,合作拿地越来越少,但要拿到赚钱的项目却不容易。


3

国企的竞争性进入


去年以来,随着集中供地制度的实施,中建系、中铁系等央企建筑企业大举进入北京土拍市场,并且拿下不少优质地块。


中海、华润、保利等老牌央企也不甘示弱,首开、城建等北京市国企也开始发力。


这些央企、国企开发商对民企开发商形成很大的竞争压力。它们融资成本低,资金实力雄厚,而且在竞争高品质建设方案的时候,更有优势。


与此同时,银行、信托等房地产融资渠道也偏爱央企国企,使其在融资能力上更具优势,缴纳动辄几十亿的土地出让金不眨眼,这让民企开发商艳羡不已。


4

勾地时代不再


民企的竞争优势除了产品创新和管理效率较高外,还有在地方政府缺钱的时候通过“勾地”,形成一二级联动式的合作。


老牌开发商如粤系房企在北京的发展都是靠早期勾地做大盘,赢得深耕北京的土地储备基础。


鸿坤、润泽等民企的新锐力量代表,也是早年在北京拿下大规模土地之后,随着房价和地价上涨,赚了第一桶金,赢得发展的基础。


但是北京如今已经进入后城市化阶段,土地资源稀缺而且宝贵,城市能级很高,民企开发商几乎没有和地方政府进行勾地谈判的可能,只能通过招拍挂市场拿地。在价高者得的游戏规则下,民企的高利润时代一去不返。


房地产行业是时代的行业,房地产开发商也是时代的企业。时代能够成就一批企业,也会让一批企业退出舞台中央。当历史条件发生改变时,民企开发商们不得不考虑另选战场。


实际上,在黑铁时代,民企开发商肯定不是全国化一条路走到底,滨江等区域型房企活得不错,已经给民企开发商指明了一条路,那就是深耕区域。


全国化是一个管理成本高昂的发展模式,也是历史性的(参考阅读《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大江大河的时代在房地产行业宣布结束,每家民企开发商都该抓紧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


祝愿民企开发商明天更美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83254.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