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了。一铺养三代的概念出现的很早,90年代就已经盛行,只不过那会儿还没有什么产权商铺,除了商场就是属于各单位产权的门脸房,底商都不是很多。再有就是大量根本没产权的违章建筑了,只要街道办同意就行。真正能买卖的也就是私人的平房区门脸房了,但这数量很小,看着满大街都是,其实全加起来也没多少面积。
90年代中期之后北京开始大量开发商业地产,但这会儿出售的都是写字楼,比如最主要的万通新世界等等。而商场商铺几乎没有卖的,顶多是能独立产权的底商。至于那些市场则没法卖,比如木樨园雅宝路和动物园等等,基本都是合作模式,当地政府出地,开发商出钱,盖好了之后收租金,合作经营。
这些开发商也不是专业的,基本都是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经营者,几个人一集资就出钱盖商场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商场都无法分割出售,办不了手续。而且土地方也不想卖,人家指着长期收租金呢。所以说,最早的一铺养三代都是土地方的理想,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产业。
这和当时的理念有关。在人们的意识里,住宅是可以有产权出售给个人的,而无论商场市场都是要整体经营的,不能分割。
但从2000年之后,产权商铺的概念开始流行,开发商们觉得这是快速回笼资金赚大钱的好生意了。尤其是2001年女人街的成功招商,太火爆了,三天时间,恨不得连厕所都租出去了。
这也说明当时北京的商业市场太缺乏了。人们的财产开始快速增值,但供应量不足,所以那会儿只要是有个好位置的商铺就能赚大钱。
2002年,中关村科贸中心开盘,均价9.5万,最高价12万一平,震惊全北京。当时中关村的住宅平均也就7000块钱吧,即便把商铺还原为建筑面积,那也是住宅6/7倍左右。
可就算是这么贵,依然一铺难求,当天基本抢光了。因为人们算了笔账,那会儿中关村每平米使用面积的租金是每天每平米50,一年就是1.8万。那就算是10万一平,5/6年也就回本了。
那些年的生意虽然说也竞争激烈,但比现在可好赚钱多了。几乎是只要不怕辛苦,那就肯定能赚到钱,真赔钱的不是很多,除非真是运气不好或什么都不懂的。刘强东的第一桶金就是在中关村卖光盘赚到的,那会儿这种暴富案例比比皆是,他还不算是太传奇的,深圳的华强北规模更大,更疯狂。
那会儿甭说售价了,就是转让费都动辄几十万。像木樨园天雅大厦,5楼的10平小商铺,我经历过的转让费就达到30万。这还只是租赁权,租金另交的,放到今天都不可想象。像秀水的铺王拍卖就更疯狂了,2004年10个铺王,最便宜的30万一平,最贵的达到了80万一平。就算是折算为50%的使用率,那建面也在15-40万一平,疯狂不?
这种疯狂应该是在2009年达到了顶峰,那年秋天,三里屯Soho铺王拍卖,单价17万,100多平米2000万成交。之后似乎北京就没听到什么太过分的高价了,商铺市场逐渐进入了“三代养一铺”。
二、
很多人说之所以说现在的商品升值慢,主要是因为税费太高。契税3%,增值税5.6%,还有20%的所得税,再加上递增的土地税,让投资商铺的几乎无利可图。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这税费高是和住宅相比的,但如果和自身比,那商铺的税费一直这么高啊,从来也没变过。住宅市场可是一直打压的,层层加码,可商铺市场听说过政策打压吗?
不仅没有打压,反而在2006年出台了“工商14号令”,禁止民宅注册和经营。更是几度严厉打击拆墙打洞和违章建筑,这几年拆了几千万平米,对商业市场是绝对的利好。
其实商铺当年之所以被炒到天价,还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毕竟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供应量和价格成反比。
商铺写字楼等商业地产,和住宅是完全的两码事儿。住宅是自用的,可以完全不考虑租金,只要是自己喜欢就行,这个价值很难用数字计量。而商铺类不同,是必须用数字价格来考量值不值的。
其实当年买商铺也不是太在乎升值,想的主要都是租金回报率。一般起步就是8%,高的能到12%,投资人的理想状态则是达到20%。之所以早期的商铺开发商不愿意出售,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他们觉得既然租金很划算,缺钱的话也可以去银行抵押,那何必非得卖掉呢,留着收租金不好吗?享受租金上涨的升值就够了,卖不卖的意义不大。
人们还有个误区,就是总觉得商铺的开发商是炒作者,是他们操纵了市场行情。这同样是片面的,确实有的开发商这么干,但都是不专业的,他们根本就没想着长期经营,考虑的都是赚一把就跑。
而专业的经营者呢,也就是最早盖市场的这些人,他们大多数本身就是商家,非常了解市场的运行模式。所以他们的第一目标是把商场经营好,促使租金上涨,这样才能赚的更多。
这可以参照木樨园的天雅大厦,老板程氏兄弟,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姓赵。这些人本来就是商户起家,非常了解商场的运作,所以从一开始制定的模式就是“严禁炒铺”,必须是经营者才可以租或买。如果你是个纯粹的外行投资人,那出多少钱人家都不给你。
这个道理其实所有的商业经营人都懂,所以他们并不欢迎炒房客,顶多是拿炒房的当补充罢了。只有那些外行的开发商,纯粹抱着炒作的目的入行的,才发明出了什么“售后返租”和“包租”的模式,表面上看他们也要好好经营市场,其实从一开始打算就是卖完了就跑,至少是看情况早跑晚跑而已。
那在初期,认真经营市场的开发商是占多数的,再加上整体经济环境确实好,商业供给缺乏,所以租金水涨船高,商户们相对容易的赚到了大钱。因此,全国在那个年代的商铺市场都非常红火,经营者多商铺少,那租金和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三、
但是这些商户和开发经营者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你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商场,却无法控制整个的大环境。别忘了,土地和规划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的,你不想挣快钱是你的事儿,人家可等不及。
那政府见到商业地产如此红火,市场缺口这么大,那自然就大量的批租土地啊,商场写字楼等各种商业地产天量的供应,几乎没有上限。那还是这句话,商品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东西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这问题来了,政府知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们难道不怕商业用地批的越多就越不值钱吗?当然知道,中国自古就是精英治国,虽然会有一些笨蛋,但绝大多数都是人精儿。开始可以说不懂市场,但时间长了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啊。
但是你要明白一点,开发商和商铺投资人眼中只盯着这一个项目,顶多是一个板块,投资之后更是属于孤注一掷,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而政府呢却是从全盘考虑的,商业用地可以说批的越多越不值钱,但是人家还有住宅用地呢,还有其他的教育医疗工业绿化等各种用地呢,不可能为了这一种形式而耽误其他的吧?
就算是商业用地的价格跌了,对人家也根本无所谓,因为住宅用地的价格起来了,总的板块价值同样是提升,何必为了你赚钱而耽误人家自己的生意呢?
而且,在政府眼中,并不看重短期的收益,毕竟政府行为都是要考虑长远的。卖地是一锤子买卖,只有在政府缺钱时才注重这个。比如那些小城市,不卖地简直就没法发工资了。近期的鹤岗财政重组和霸州乱收费闹的全国关注,根子就是土地卖不出去,政府实在是没钱了。
而大城市呢,像京沪深这种的一线城市,根本不拿卖地当回事儿,政府考虑的是更长远的税收。只有税收增长才是长期的,短期的土地卖多少钱无所谓,不影响大局。
所以,政府根本不在乎商业地产的价格,他们只考虑总盘能收入多少税收。而无论盖三个还是五个商场都行,盖的越多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商家。反正社会总体消费额是不会变的,谁管你在哪个商家消费的呢。
你买的这个商铺赔了,那也就是这个商场赔了而已。可是你赔钱就肯定有人赚钱,没准儿傍边板块的商场就赚了呢。交税总额是不会变的,消费者反正会把钱花出去,对政府来说根本无所谓。
四、
再有一点,从常理来讲,或者说是全世界大城市的惯例。任何一座城市,人均商业面积的极限就是在1-1.2平米左右,一旦超过,那就会有大量的商家赚不到钱。
但是,这只是一整座城市的平均值,意义不太大。比如现在北京的商业面积总量肯定已经超过这个数值了,但政府又规划了新区,比如朝阳金盏、大兴瀛海、亦庄河西,以及海淀山后等等,那要不要规划商业面积?还得规划啊,市区的面积饱和了,人家周边新区还处在起步阶段呢,总不能都轰到市区去吃饭娱乐消费吧。
所以,政府的商业用地规划一定是大量增加的。哪怕已经是成熟地块,人家也愿意先规划商业,然后再考虑住宅。毕竟商业是长期的收益,万一将来都火起来了呢。而住宅怎么都是一锤子买卖,将来的房产税还远着呢,太远的事情现在还没必要太认真。
而商户,也就是真正的经营者,他们是会用脚投票的,流动性非常的强。反正都是租房,哪儿能赚钱就去哪儿,今年海淀明年大兴后年顺义的根本不叫事儿,只要能赚到钱,从黑龙江跑到海南都无所谓。温州人之所以能走遍全世界,凭的就是资本的嗅觉,人也是随着金钱而流动的。
商家很喜欢买房吗?未必。如果真喜欢买房,那开发商就都不卖房了,租房不是赚的更多吗?对商家来说,最重要的是现金流,持有的资产必须是能变现的才重要。这点对于大商家来好说,比如商场持有者,可以随时用商场写字楼换到钱。而散户小商家呢,你可以那商铺去银行试试,看他们是否愿意要。
任何一种商品,只有银行才能评估出最准确最稳定也最保守的价格,不能抵押的一概属于不良资产。银行为什么无论商铺市场多红火,最多也只提供6成10年的按揭贷款啊?这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大多数国家的行业惯例。因为银行经营了几百年,早就知道这种产品风险大,也难于持久收益,所以为了降低风险才短周期低额度。
商户是流动的,那就意味着商圈和商铺的价值不稳定,一旦跌落就很难回升。而且,全世界的商业利润有个惯例,就是都必须围绕银行利率而波动。那投资商铺其实就是做生意,其利润率就不能超过银行利率。前些年商铺的租金回报率之所以高,那是因为买卖好做,银行和民间借贷的利息都高,所以作为出租业的商铺也回报率高。
而这些年不同了,市场趋于稳定,每个行业都有寡头出现,暴利甚至是高额利润只短期出现在新兴行业。而整体经济呢,无论GDP还是平均收益率都在下降,那商铺自然也随之下降,不可能超出社会平均值。近期银行利率又下调了,说明市场上赚钱更难,那商铺的租金和价格也要随之调整,必定下降,至少是不涨。
五、
说了好几千字了还没说到核心,那就是住宅市场会不会出现商铺的这种情况。也就是不仅不升值,反倒会收益率下降?
有可能,太有可能了,房子是商品,自然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如果政府大量的供应土地,鼓励开发商盖房,那住宅价格必定下降,跟商铺一样。
还有就是持有成本和交易成本。前面说了商铺的交易成本很贵,其实持有成本更高。每年都有0.84%的房产税,还有比住宅小区高的多的商管物业费,这让商铺写字楼的业主根本不敢空铺,因为空着也得叫高额的持有费,从侧面上也打击了商铺的升值。
但是,税费在投资市场上是不起决定作用的。投资人会算账,只要能赚到钱,连掉脑袋的风险他们都愿意冒,何况税费呢。还是前面的话,商铺的各种成本从来就是这么高,但在十多年前依然被炒出了天价,因为在当年当时,就是能赚到钱。说别的都没用,所有人都只看眼前,不关心长远,小商家散户更是如此,很容易跟风的。
虽然税费不起决定作用,但同样会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税费是本质是什么?就是瓜分投资人的收益,税费增加,那就意味着收益减少,投资人的兴趣自然下降。所以,从理论上说,税费增加,至少在短期是会影响商品价格的。长期则没谱儿,至少是不会鼓励价格上涨。
那回到问题,政府会不会大量增加土地供给,还有提高税费,也就是增加持有和交易成本,强行分走利润?
六、
理论上当然有可能了,如果房价再一次非理性上涨,那自然就会出台各种政策打压,不能让房地产绑架了整体经济。但是,如果没出现房价暴涨的情况,那出台这些政策和行为则没必要。
政府就是个大型经济体,也是需要赚钱盈利的。在他们很缺钱的时候,自然要招商引资卖地赚钱。比如1992年,北京市由当时的张市长亲自带队去香港招商,非常欢迎地产商们来北京投资。当时是真的缺钱啊,没有钱什么都干不了。
可如果政府不缺钱了呢,他们还有必要大量卖地吗?没必要了。大概从2003年之后,北京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就快速降低,地产商再也不可能成为贵宾了。除非是能做出对城市形象有重大提升的项目,否则无论多大的开发商,在北京这种规模的城市领导层面前,顶多就是个补充。想到北京来赚钱的开发商太多了,而政府却不再依赖土地,那为什么要大量供地呢?
看看北京周边,都甭说郊区,仅在东四环和东南三环就有大量的土地储备。政府根本就不着急开发,既是从整体规划考量,也是要为后代子孙留下资源。
谁心里都明白,一旦大量供地,房产价格必定下跌。但这是政府希望看到的吗?自己虽然赚了点儿一锤子买卖的钱但也不多,开发商未必赚到钱,但让全体居民都资产贬值赔了钱。而且关键的是自己还不缺这点儿钱,那这买卖何苦来的卖地啊。
税费也是这种情况,是政府手中调控市场的手段,并不是主要的收入途径。如果房地产市场过分火爆或低迷,那政府可以出手调节。但如果没出现暴涨暴跌,政府为什么要出台这些政策啊。这就像股市里的印花税,都是在想刺激和打压市场的时候才会调整的,目的是让市场平稳发展,避免暴涨暴跌。虽然没起到太大的作用吧,但没必要动不动就使用,或者打压起来没完吧?
所以说,住宅和商办本身就不是同类的产品,在政府眼中更是不同。商办从一开始就是投资品和经营用品,政府也非常看重长期的税费。另外这种产品的投资人也不多,无论鼓励还是打压都不影响大局。
而住宅最开始是消费品,只是发展成了投资品,可这东西是关系到绝大多数公民的切实财产的,无论鼓励还是打压都影响巨大。快速上涨不是政府想看到的,必须尽量做到平稳发展。但暴跌也是政府不想看到的,相当于打击了全体公民的信心。
打个比方吧,房子就相当于一家公司让员工买的股票。从公司角度讲,暴涨暴跌都对自己不利。暴涨虽然是做大了市值,但带来的暴跌风险也很大,弄不好能把公司弄垮。而暴跌呢,公司员工还能有好心情干活儿吗,这上班还不都得跟上坟似的?既然暴涨暴跌都不好,那就稳稳当当的吧,握着手段别轻易出手,冷静观察灵活调整就够了。
七、
再举个例子吧,不是太合适的,说说商铺和住宅的不同。我常用娶媳妇和雇佣员工来打比方,并非侮辱女性,只是个比方。
面对同样的女人,如果是你打算娶过门当老婆,会衡量成本吗?会的,如果彩礼要的太高就娶不起了,而且门当户对最重要。但是在偏远小城市,彩礼动辄几十万也是正常的,男人们真的考虑过性价比吗?考虑过,但并非最重要,因为娶老婆是生活,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更大多数的方面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那在男多女少的情况下,彩礼会越抬越高,直到有人出不起价格退出竞争为止。
而雇佣个员工呢?则必须完全从商业角度出发,能出多少工资,能从她身上赚回多少的回报,这都是经营者所必须计算的。雇佣员工谈不上什么感情,就是单纯的做生意。一旦工资要的高了就拉倒,宁可不雇人,也绝不能赔钱。
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这就是住宅和商铺的不同。别看很多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都在乎住宅的升值,但实际上他们潜意识中更注重的是生活。所谓的升值只是副产品,反正大多数人就这一套房,也没打算动不动就卖。
而商铺不同,无论多火爆的行情,投资人都会至少在潜意识里计算投入产出的,觉得赚不回来就打死都不会掏钱。而且甭说什么一铺养三代,只要觉得不赚钱了就立刻会想着卖掉。这跟雇员工一样,不赚钱不划算的必定会被开除,没什么生活感情好谈。在这种情况下,商铺的潜在流动性要比住宅大的多的多,而商铺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在持有者不坚定持有的情况下,市场供应量就会随时快速增加,价格自然受到重大影响。
八、
有点儿写多了,最后说一句,我不太看好小城市的房产,无论商铺还是住宅。尤其是某些没有支柱产业支撑的城市,那里必定对房地产的依赖极大,也就是土地财政严重。那后果就是大量批地,造成各种产品供大于求。如果不能留住本地的年轻人,再无法持续的吸引人才流入,那其住宅都无法保持住价值,更别提商铺了。
而大城市就不提了,哪怕是在日本这种房价低迷了30年的国家,东京都保持了10年的连续上涨。这还是在他们的土地掌握在私人手中的结果,而中国的土地是供给,银行贷款是需求,都掌握在谁手中自己知道,就看人家掌控者是否希望涨跌了。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