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达的青年时代,他是那一辈中少有流利掌握英语的人。这既得益于他的父亲英若诚“翻译家”的身份,也受益于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涯。不过,即便如此,当他开始筹拍那部“不朽”的《我爱我家》时,还是为如何翻译Situation comedy犯了愁。
他向王朔求助,这位中国当代文化的大师级人物替英达拍了板,“就叫情景喜剧”。王朔还告诉他,可以去一个叫电子城的地方取一些外景。于是,位于北京东北方向的一片工业建筑和住宅小区的俯瞰外景,时常穿插在《我爱我家》中,和这里一并出现的,还有复兴门、国贸以及摄影棚所在的广播学院。
电子城年代久远,这里其实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丽都。于《我爱我家》中穿插的俯瞰外景中,依稀可以辨别出一个低矮的、带有花园的建筑群。那就是著名的丽都饭店。那里,曾是这个城市中,最时髦、最有钱也“最见过世面”的人出入的地方,那里被奉为北京涉外生活的重要发源地。
因《我爱我家》而声名鹊起多年之后,英达将在丽都买下一套房子,从那套房子,可以俯瞰到丽都饭店。这套房子有一个即便在今日也颇具洋范儿的名字——和乔丽晶。
英达在和乔丽晶的房子,应该是用美元外汇买的。那时的北京,一切刚刚起步,用来对市场销售的商品房,被分为“内销楼盘”与“外销楼盘”。后者顾名思义,是要卖给外籍人士,和乔丽晶便是最早的“外销楼盘”之一。
当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与今时今日不可同日而语,能用美元买得起房子的人,自然是那个年代里这座城市的精英。与今天的状况不太相同,那时的北京,最早的财富人群与精英,基本都是北京人中的先知先觉者,在那时的丽都,你时常可以遇到京腔与英语交相辉映的场景。
据说,在长城饭店地下那个著名的欢场里,在2003年以前,大部分也都是北京姑娘。
在丽都,英达应该很容易遇到一些文艺圈的熟人。比如因为《涛声依旧》红遍大江南北的毛宁;因为《我的眼里只有》而俘获无数粉丝的景岗山。很多丽都的“老人儿”们都见过,毛宁开着红色的敞篷宝马跑车,在路上飞驰而过。
还有那个有名的she’s酒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那里都是臧天朔登台献唱的所在,他是在中国摇滚界享有独特地位的“老炮儿”。如今,他在天堂里,唱着他的那首《朋友》。
他们大都会在丽都饭店出入,即便在今天,那里也是丽都这个名利场的中心所在,尽管酒店走廊两边是成衣商铺的布局,多少已经显得老旧,但这并不影响她在丽都“居民”们心中的地位。这似乎已经是一种传统了。
丽都饭店,其实指的是北京最早的国际连锁品牌酒店——丽都假日酒店,后来,更换了管理方,变成了丽都维景酒店。以如今的眼光看来,无论是“假日”还是“维景”,都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连锁酒店,但是,要知道,在首都北京的那个“草莽”年代,“假日”这个国际连锁的酒店品牌,意味着太多。
在北京刚刚打开大门的年代,因为“假日”是国际连锁品牌,又地处于使馆区和首都国际机场之间,这里成为了外籍人士、海外归国人士来到北京的聚集点,他们或许没有听过“建国饭店”、“国贸饭店”,但是,他们一定知道“假日酒店”,这就是“国际连锁酒店”,对于那个年代的北京,所拥有的特殊意义。
当这里成为外籍人士进入北京的“首站”之后,北京迎来了外企的到来。于是,丽都饭店又成为了外企驻华代表处的首选,这也就是在酒店里“开房办公”的缘起,这种办公模式,在日后,将深深地影响最初一代的中国商人。后来,在丽都的酒店里“开房办公”成为了一种彰显地位与面子的手段。
由此,初代的生意人开始了向丽都聚集的进程。明星和文艺界人士成为了人际关系的枢纽。通过明星,老板可以认识老板;通过老板,老板也能不断认识明星。在这个特殊的生态中,他们相互帮衬,还有不少传为佳话,甚至写就一段传奇。
以如今的眼光看,他们既是那个年代中的“精英”,又是这座城市的“老炮儿”。例如,他们会把赛特中心称为“卢堡”,会把长安街对面的建国饭店叫做“黄楼”,至于一度是北京最为昂贵的写字楼国际大厦,则被他们叫做“巧克力大厦”。
生意场本身的事情,并不发生在丽都。他们会在昆仑饭店的酒廊谈事儿,他们会在老保利大厦的茶室里面谋划,在和怡茶馆里砍价儿。在昆仑饭店的阳光酒廊里,时常可以看到腋下夹着皮包,身着花衬衫站立的身材壮实的男子,在那里,也可以时常听到,一个总价值1亿元的工程,如今只差1万块就能开工的生意。
这些,都不属于丽都。这里像是一块“飞地”,在文化上与她的母体北京有着无可割舍的联系,又以国际化的方式,与他的母体北京保持着合理的距离。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这里是北京“尖端豪车”的聚集地,这些豪车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挂着海南牌照。
那是海南走私车最为兴盛的年代。那些年里,丽都市场可以见到在北京也不多见的阿尔法罗密欧、红色敞篷宝马以及“虎头奔”。
丽都并非商务谈判的所在,这决定了她的烟火气,这与“洋范儿”一点都不冲突。如果说随着北京日益的国际化,国贸、燕莎乃至朝阳公园,都开始朝着“高大上”方向一发而不可收的话,那么,丽都,一直到今天,都保持着她独有的亲和力。
丽都区域面积不大,却有多达四个公园。公园带来的“乡村感”,对于归国的、文化界的、商业界的精英,意味着一种闲适的、现代的、带有美国情调的生活环境与氛围。除了旧城的四合院,丽都是北京“院子”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这里,大道酒店,小到咖啡馆,几乎没有一处没有院子。
这是一种情调的传承。那个存在了超过20年的estore-station,有着纯正的北美乡村俱乐部风格,这一点,即便是后来崛起于朝阳公园的蓝色港湾,也望尘莫及。
这里多年以来,还是空姐尤其是国际航线空姐精神家园。她们“流行”的伴侣,从早年的“黄金职业”出租司机,到后来的大款商人,再到如今的创意人士甚至画家,一旦他们的爱情结出硕果,她们通常会在丽都买下一套房子。于是,在影视明星之外,在这片看似北京“飞地”的土地上,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然而,这也是在释放另一种时代的信号,属于房子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房地产不可能忽视丽都所蕴含的巨大价值,抑或说,当有人已经活成丽都的一部份,有人把丽都这样的生活,当做目标时,房子,是满足他们精神与物质需要的不二选择,与其说他们买下的房子,不如说,买下的是关于丽都所拥有一切的一张门票或者永久有效的入场券。
外销楼盘已经很难做到继续一枝独秀,直到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实现了内外销并轨。很多来自香港、台湾,或者拥有香港、台湾或者国外背景的华人,成为了丽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供应者。再到后来,更为我们当今熟知的开发商,开始进入丽都的视野。属于丽都自己的“草莽时代”,行将结束。
阳光上东、丽都水岸、再到后来的综合体商业颐堤港等,成为了丽都对外更为知名的名片。当大商业时代到来之时,资本的力量,令丽都按下了快进键,如今,这个北京最有魅力的区域之一,想要买到一张货真价实的入场券,已经十分不易。
不过,当2019年已经过半的时候,一个名叫 “丽都悦府”项目,终于行将入市。
这恐怕是丽都最后的住宅了。而且,即便把丽都悦府项目的产品置于当前整个的北京楼市之中,也是稀缺的大户型产品。160㎡-220㎡的大平层,以及260㎡-360㎡的复式产品似乎是丽都愿意留给她的拥趸和追随者们的遗世礼物。
希望当你归来,丽都仍是少年。这里,是帝都最后的名利场。
(感谢攸克君的地产老友宝成、袁欣对本文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