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在万人瞩目之前,创始人在获得成功之前,他们又曾经历过什么呢?
近日,阿里接连公布两个重磅消息,刷屏许多人的朋友圈:
1、联合数十家房企宣布天猫好房成立。未来,买房就像逛天猫!
2、公布酝酿了三年的“新制造”项目--犀牛工厂,准备掀起制造业的革命!
消息一经公布就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大家谈阿里的实力,谈企业的创新,谈资本的运作,谈商业模式的架构,谈马云身价又将翻倍......
对于企业来说,新项目、新产品,一经问世之后就能得到这么多的关注,那一定最满意的结果;但对于项目/产品研发团队以外的人来说,那些项目成立之初的重重艰难,产品研发过程中的一次又一次推翻重来,却是我们看不到的。
其实,不管是企业成长也好、个人成长也好,一开始可能都比我们想象中要更惨,尤其是许多创业者,一开始的处境也许远不如当下的你!
所以真心的建议你花点时间,认真看一看这些创业故事。
看完后你会对接下来的大环境有更多的信心,你会对目前的困境有不同的理解,你会得到振奋,会信心倍增....你会知道,没有什么挺不过去的事情!
曾因4次创业失败而痛哭
曾因相貌“超丑”2次求职被拒
马云第一次高考落榜后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被拒绝。
1994年,海博翻译社诞生,当时所有员工加起来只有5人
翻译社是马云初次创业,当月营业额只有200多块钱的时候,他们的办公房租就要700元。
马云为了支撑它,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袜子来卖,还上门推销商品,学生们也帮他四处发传单做宣传,受尽白眼。
而马云,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就是用这些买袜子的钱,养了翻译社3年。
随后他又创办“中国黄页”,本来以为可以做得越来越好,却在半路“杀”出个杭州电信局,也做了一样的产品,无奈之下只好卖身。
1996年,马云带着团队来到北京,还曾做过政府项目,可一切也没有这样顺风顺水的走下去,最后马云决定回杭州再次创业。
离开之前,马云想着在北京14个月,也从没带团队一起去游玩,于是在京最后一天,他们去了长城。
当天晚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唱着《真心英雄》抱头痛哭!
1999年,回到杭州的马云再次创业,成立了阿里巴巴,最终打造出了他的商业帝国。
34岁一夜愁白了头
从用奢侈品“大哥大”,到赔的底朝天
许多人都知道,家境贫寒的刘强东刚进大学时,身上只带了亲戚朋友凑的500块钱。
然而大三时,他已靠给别人写编程拥有了一部2.6万的“大哥大”。
大四的时候,刘强东靠编程积累的第一桶金,刘强东开了一家小饭馆,但由于缺乏管理和监督,钱几乎被员工贪光了,最后亏损20多万。
1998年,刘强东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京东公司,定位为传统渠道商,自己担任总经理。
公司早期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并在短短两年内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光磁产品代理商。
而从创业到上市,京东起起落落,困难重重。
2008年,正好是京东创业的第十年,第一轮融资用光后的京东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正值金融危机。
当时没有人愿意掏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那个时候,刘强东自己都觉得京东真的要倒闭了。
所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刘强东愁白了头,直到现在也没有重新变黑。
丢掉铁饭碗和坦荡的仕途
带着80块钱的“创业资本”下海
1982年,潘石屹考入位于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两年后他从石油管道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经历过艰辛童年的潘石屹从此捧上了铁饭碗。
对数字天生敏感的潘石屹很快就得到了局里领导的赏识,潘石屹的仕途看似一片坦荡。
但对于2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样“单调且枯燥”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
1988年春节一过,潘石屹毅然辞职南下深圳。
当潘石屹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
到了深圳之后,一切并不如潘石屹想象得那么美好,迫于无奈他进了一家做咨询的皮包公司,顶着各种不适应坚持了2年。
1989年公司要在刚刚建省的海南设办事处,还接收了一个砖厂,于是他自荐去了海南做厂长。
但一切并没有好起来,管理不易、小偷光顾、民工工资等等问题,让他疲惫不堪。
所幸后来几经辗转,在1991年时,潘石屹与人合伙注册成立万通公司,随后认识了在华尔街高盛银行工作的张欣,同年10月两人结婚。
1995年9月,潘石屹离开万通与妻子创办红石实业,随后开创出SOHO中国的大局面。
创业不易,更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