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之极,抱恨终天!”
得知父亲逝世后,周总理强忍悲痛发出了如此讣告。
一生无儿无女的周总理,自少年时期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舍小家保大家,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和苦难深重的人民。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
工作人员为其整理衣物时,在他贴身的衬衣口袋里发现了一个破旧的褐色皮夹,皮夹内最显眼的位置处,有一张颜色发黄但保存完好的3寸老照片。
这张3寸老照片的背后,有周恩来总理的亲手笔迹:爹爹遗像......
这张小小的照片,被周恩来总理贴身携带了整整34年,寄托着周总理无限的相思与哀愁......
周家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一户没落的封建家庭。
周恩来的祖父周起魁曾任安东、桃源等地的知县,后来举家从浙江绍兴迁往江苏淮安,谋得了一份师爷的活计,置办了一处宅子,在这里安了家。
周起魁膝下共有四子,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是家中次子。
对于这个儿子,周起魁寄予厚望,自幼便送其前往私塾读书。
周贻能最后也没辜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了“国学生”,获得了“主事”的正六品官衔。
但在那个清政府势力渐微的年代,周贻能并没能如愿当上大官。在考中秀才之后,周贻能便返回祖籍绍兴,拜亲戚鲁小和为师学习师爷,为自己谋得一份差事。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周贻能在父亲的说和下,与万十二姑成了亲。
万十二姑精明能干,把周家上下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而周贻能为人忠厚老实,也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日子过得也还可以。
成亲一年后,万十二姑便为周贻能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周恩来。
青年时期的周恩来
作为家中的长孙,周恩来自小就集家中长辈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没过多久,周贻能的弟弟病重,夫妻两人只能忍痛割爱,听从周家长辈的安排,将周恩来过继过去冲喜。
周恩来就这样被养在了叔叔膝下。
好在后来的五年间,万十二姑与周贻能又陆续生下了2个孩子,这让夫妻二人得到了一些慰藉。而周恩来这时也因叔叔过世,重新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一家终于团圆。
但是家中的孩子多了,日子也就变得越发艰难。周贻能只能使出浑身解数来赚钱养家。
周贻能为人过于忠厚,身在师爷,不愿与官场上的人同流合污,因此就被人排挤,失掉了饭碗。周贻能失去工作后,家中经济情况急转直下。
偏偏在这时,周起魁又撒手人寰,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为了养家糊口,周贻能只能选择外出谋生,做起了一些文书、家庭私塾的教书先生等工作。
如此一来,一家大大小小的事务便落在了万十二姑的身上。她不仅要拉扯三个尚且年幼的孩子,而且还要管理周家整个大家庭。繁重的家庭生活,很快便压得万十二姑喘不过气来,哪怕生病了也只能苦苦支撑着。
万十二姑画像
1907年夏天,万十二姑病故。
在外奔波的周贻能放下手中的活计,赶往淮安,没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的他,想将妻子好好安葬。可这时,岳母却提出了过分的要求:
这一要求对于当时生活困窘的周贻能来说,简直难如登天。
他又凑又借,最后只能拿出为妻子打造棺材的钱。
迫不得已,他只能撇下周恩来和母亲,再次含泪远走他乡。
他怀里始终揣着妻子的小像,20年里,从未忘却,甚至一生再未续弦。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
父亲走后,年仅十几岁的周恩来撑起了这个家,照顾着年迈的祖母和残疾的三叔。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他却从未怨过自己的父亲。
在周恩来的心中,父亲永远都是忠厚的老实人,是那个一如既往深爱着母亲的人。
在父亲的身上,永远有着令自己钦佩的品格。
正是这段艰难的日子,锻炼了周恩来坚毅的品质。让他明白:只要坚强的生活,总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而自己也终将会和父亲团圆。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十分渴望求学,于是便写信找到了自己的伯父周贻赓。
这时,周贻赓已经当上了科员,生活算是比较安定。在收到周恩来的信之后,便把他接到了身边,主动承担起了周恩来的学费,供他上学。
周贻赓
而这时的周贻能还在为了生计到处奔波,因为性子过于耿直,这么多年也只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只愿踏踏实实干活,不愿向恶俗之人点头哈腰。
这也是周贻能留给周恩来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迫于生计,周贻能并不能无时无刻陪在儿子身边,父子俩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面。在天津求学的周恩来,用日记的方式记载着与父亲的相见:“今早,生父以四点钟行,往南京去。”
寥寥数语,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周恩来前往东北进行学习。在东北,周恩来第一次接触到了当时的进步思想,学习了先进的革命理论。看着中国一片鸡鸣狗盗的现状,周恩来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疾呼!
每每回忆到这次东北之行,周恩来总会感慨:“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也就注定没有什么成就。”
周恩来
这段时间,周贻能也在兄弟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相对安定的工作,能够和周恩来有更多的团圆机会。每次见到父亲,周恩来才会难得地展现出与他年龄相符的孩子气。
是啊,又有哪个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呢?
每次和父亲的分别,总能让周恩来增加一份读书的信念,他明白贫穷不只存在于自己的家庭,还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在当时那个混乱的时局,只有奋起反抗才有可能改变现状。
于是,周恩来更加刻苦努力地读书,很快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学校。
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又变远了。
想着和自己异地相隔的父亲,周恩来也会难以压抑对父亲的思念。
周恩来
1916年除夕那夜,周恩来便在自己的作文中,表达着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他们此时也只是一对平凡的父子,也会彼此挂念,也会难以割舍。
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前往日本留学,踏上了救国图强的新征程。分隔大洋两岸的父子,也就只有在周恩来暑假时期才能相见。
每次见到父亲,周恩来总会热泪盈眶,与父亲分别时又充满了忧伤。
后来,周恩来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
周贻能虽然不明白什么是革命,却还是在背后支持着周恩来的选择,做着儿子坚强的后盾。
是了,周贻能对周恩来的父爱一向是深沉的,虽从未表露出来,但却一直在为儿子所从事的事业提心吊胆。
直到1927年,周贻能在报纸上看到儿子正在上海开展革命。出于对儿子的思念和担心,周贻能千里迢迢赶往上海。
当时正赶上“四一二”政变,时局动荡不安,甚至还有丧命的危险,但是周贻能还是选择陪在儿子的身边,做一些有益于革命的工作。
“四一二”政变
直到周恩来1927年6月从上海撤离之后,周贻能才回到了东北吉林,继续寻找差事谋生攒钱。回到东北的周贻能始终放心不下自己的儿子,时刻通过报纸关注着有关儿子的动向。
而周恩来碍于身份也不能随时联系父亲,两个人只能在心里默默挂念着彼此。
1930年,周贻能在报纸上看到国民党刊登的一则消息:竟是重金悬赏捉拿周恩来!
这让周贻能彻底坐不住了,自己的儿子有危险,做父亲的怎么能坐视不管。
于是马上再次前往上海。
抵达上海之后,周贻能又开始做起了地下联系工作,充当起了交通员,掩护周恩来,帮助儿子做转移工作。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最为无私,这在周恩来父子身上也不例外。
1931年,周恩来前往中央苏区时,周贻能没有一同前往。因为他害怕自己年纪大了,会成为儿子的累赘,最后还是选择离开,继续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
直到1935年,周贻能拿着钱回到淮安将自己的妻子安葬,一块心病在多年来得以祛除。人生中也就只剩下周恩来一个人值得挂牵了。
只要儿子平安,比什么都强......
看着周恩来这些年来的革命成果,周贻能一边看着报一边喝着酒,眼中的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他知道,儿子永远都是自己的骄傲。
1938年,分别了整整七年的父子终于迎来了团聚的那一天。
时局动乱,为了保证父亲的安全,周恩来决定将父亲接到武汉与自己一同生活。
或许是上了年纪,又或许是过够了这些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周贻能在收到儿子的信后,毫不犹豫地赶往武汉。
1938年5月,就在周恩来出席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二次理事会时,接到了父亲即将抵达武汉的消息。
他眼含热泪地对大家说:“我要失陪了,因为老父亲今晚10时到汉口,暴敌使我们受了损失,遭了不幸,暴敌也使我的老父亲被迫南来。生死离合,全出于暴敌的侵略。生死离合,更增强了我们的团结!告辞了!”
周恩来就在一片掌声中奔向了他的父亲,那还是周恩来第一次在大会上失态。
在武汉的团聚依旧让这对父子聚少离多,而周贻能依旧一如既往地理解自己的儿子,对身边所有的人都十分亲和,没有一点架子。
无论是辗转多地饱经风霜,还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周贻能都毫无怨言,从不给周恩来添麻烦。因为在他心里,能陪着儿子便是最好的事情。作为周恩来的父亲,更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1940年秋,周贻能被转移到了重庆,在重庆红岩村落了户。
重庆红岩村
这里也就成为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落脚点。
在这里的生活虽然安宁,但也缺了点味道,于是劳碌多年的周贻能便开始看管仓库,打扫院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公事日夜操劳的周恩来,时常因为不能守在父亲身边尽孝而感到愧疚。想着父亲年迈,少不了孤独,于是他便委托一个名叫张颖的女同志,没事的时候帮自己到红岩村陪陪自己的父亲。
当周贻能知道是儿子让这个女同志来的时候,顿时老泪纵横,感慨万千。
周贻能对这个女同志说:“我这个当父亲的,从未尽过当父亲的责任,对于恩来心中满是愧疚。他这么忙都是为国为民,即使不能来看我我也不怪他。告诉他,不必挂念我,我一切都好。就希望他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是,不要太过操劳。”
其实,周贻能又何尝不想儿子能陪在身边,周恩来又何尝不想念自己的父亲。
只是,这在一般家庭中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这对父子的身上却难如登天。
周恩来总理
1942年6月,周恩来因病住院手术,众人怕周贻能年纪大了难以承受,选择闭口不提。
谁知道7月5日,周贻能竟突然发起了高烧入院治疗。
邓颖超得知消息后,马上赶往医院照顾周贻能。
而周贻能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儿子为什么不来看我?”
现在这种情况,怎么能把恩来住院的消息告诉父亲呢?面对周贻能一遍遍地追问,邓颖超只能找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而这边,周恩来却还在为父亲即将到来的生日做打算。
他写信给邓颖超说:“本周六出院的计划是打破了。再过两三天出院也是下星期三了。所以我请你和爹爹商量一下,如果他愿意二十八号那天请人吃面,那就不必等我回来,免得他老人家不高兴。如果他希望我在家补做,那就等我回来。不过他这个人最是迷信,你还要好好担待呀!”
但是眼看着周贻能的病情越来越重,邓颖超也就不敢再隐瞒,于是马上写信给周恩来。
告知他,爹爹从周日便开始生病。
得知父亲竟然生病,周恩来担心地难以入睡。10日便给邓颖超回了信,在信中叮嘱父亲的病情,注意饮食,病不能专当疟疾治,要好生照顾。
谁知道,就在周恩来写信的这一天,周贻能去世了。
周贻
弥留之时,周贻能还在念叨着周恩来的名字,希望见到儿子的最后一面,可惜还是没能如愿,抱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邓颖超和董必武等人,都打算隐瞒周恩来父亲去世的消息。因为周恩来是出了名的孝子,如今刚做完手术,大病初愈,受不了刺激。
为了不引起周恩来的怀疑,邓颖超还是告知周恩来,父亲的病已有好转,不必挂念。
蒙在鼓里的周恩来自然喜不胜收,马上给邓颖超回信:“闻爹爹病体已痊愈,甚是放心,也谢谢你的偏劳!”
直到在一个小报童的口中,周恩来才真正得知父亲逝世的消息,当即脚下一软,泪水涌了上来,马上让人安排出院。
7月13日,周恩来回到了红岩村,提到父亲时,邓颖超才把一切和盘托出。
这时周恩来才知道原来父亲已经去世三日,悲痛欲绝,恸哭不止。斥责邓颖超:“别人不了解我?你还不了解我吗?为什么要瞒着我啊,那是我的父亲啊!”
得知是组织上的安排,周恩来才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为父亲守了一夜的灵。
在讣告中发出了“悲痛之极,抱恨终天!”的痛呼。
而父亲安葬后,这张小照片就成为了周恩来唯一的念想,被周恩来贴身携带了34年,直到去世。而那张照片的背后,则写了三个字:爹爹遗像。
这样一对“饱经风霜”的父子,几十年来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彼此,却在最后留给了彼此最深的遗憾。
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们不能得知,有多少个日夜,周总理在想着自己的父亲。对于自己没能在父亲身边尽孝,甚至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心中又有多么遗憾和愧疚。
可能在周总理的心中,自己没能成为一个好儿子。
但是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他永远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敬爱一生、万古流芳的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