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北京链家在线(深度剖析链家和58同城为何而战)

  • 公司招聘
  • 2023-12-31 06:00
  • 龙泉小编

第一章 一场关于真房源的殊死决战——从链家和58同盟的“战争”谈起

2018年注定会被载入中国经济发展的史册。人们一边在群体气氛的裹挟中,脸上洋溢着无法抗拒的喜悦,欢呼改革开放40周年,惊叹和感激着由中国模式造就的中国奇迹给民众带来的美好生活;另一边却经常不自主地从心底萌发出一丝不安和焦虑,敏感的神经时刻保持着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希望能从蛛丝马迹中捕捉到时代变迁的微弱信号。

虽然生活一如往日的平常,但人们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一些异样。特朗普的上台让美国彻底撕下了普世价值观的脸谱而直言不讳地奉行美国优先战略,他让美国相继跳出一系列的全球多边合作框架,另起炉灶构建起一系列的单边合作关系以确保其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地位。中美贸易摩擦在这一年不断升级,让世界认识到中美关系将是影响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不确定因素。

内忧和外患总是如同一对孪生姐妹相伴出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的10年,中国通过大规模货币投放实施了被戏称为“大水漫灌”的刺激政策,它让以供给端投资为主力引擎的中国经济列车在疲态中继续向前行驶了数年之久。但中国的精英阶层同样在过去的几年中达成了某种共识,即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不可能单纯依靠无止境的输血来维持。

大部分的民众虽然在一些经济学家的言论和媒体的发酵中偶尔心生对未来的忧虑,但此刻主要还是在享受着过去几十年增长和现代科技带来的经济繁荣。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让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活,幼儿园虐童事件、毒疫苗事件、性侵事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全民声讨浪潮。

无论是精英阶层关注的中国经济转型还是普通民众关心的社会民生,中国的房地产业始终是舆论的焦点。虽然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严控房价,以至于过去3年中各地出台的限购限贷政策达到200次之多,但在2018年的上半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仍然创下近年新高。中央不得不重拳出击,一方面坚持一线城市限购政策不动摇,另一方面收回三、四线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审批权,全方位压制地方政府在房地产政策上闪转腾挪的空间。

这一年的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酷暑中给中国房地产业浇下了一桶刺骨的冰水。在对2018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部署中,中央对长期以来坚持的表述做了重大调整,将“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修改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两字只差,天壤之别,中央的态度一目了然。

但中国房地产行业早已闻风而动:万科总裁郁亮在2018年上半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到,万科在10年后不应该再是一家房地产公司;万达开始抛售物业,转型轻资产经营;SOHO中国总裁潘石屹似乎多了一分看空中国房地产的底气。

大家都已确认喊了很多年的房地产白银时代此刻终于到来。但自古新时代的开启和旧时代的覆灭都注定要经历一番各方势力相生相斗的血雨腥风,从万科的“热带雨林”到绿地的“千亿综合产业投资”,再到碧桂园的“郊区大城”,中国房地产业的顶级玩家在高维度发起了一场围绕人们一站式生活解决方案的生态之战。而在这些千亿巨头们的连天炮火之下,一场有关房产交易平台的声势浩大的百亿攻防战同样在一片沉寂中突然打响。

第一节 房产交易平台的百亿攻防战

2018年6月12日下午的北京,乌云密布,紧张阴郁的氛围仿佛大战来临的前兆。

58集团CEO(首席执行官)姚劲波牵头全国房产中介机构召开“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麦田房产、万科朴邻等国内知名房产中介服务机构竞相出席。姚劲波在会上号召全行业共同誓约以真实房源和诚信经营服务用户,并承诺58集团将坚守平台定位,永不自营。

“永不自营”的承诺意味着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大会,而是一场宣战,战争的另一方是国内房产中介服务行业的领头羊、正从自营走向平台的链家。

链家在两个月前推出“贝壳找房”,定位于服务房地产行业上下游的综合平台。这对于58集团来说无异于兵临城下,在相继收购安居客、整合赶集房产频道后,58房产早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房地产信息汇聚和交易平台。2017年房产业务占58集团总营收的比重超过40%,是58麾下规模最大的业务板块,堪称58平台堡垒最为重要的战略腹地。腹地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在58同盟宣誓同仇敌忾的同时,链家创始人左晖在朋友圈发文感叹:“此时的北京,乌云密布。有会解天象的吗?”58同城总裁姚劲波回复:“相由心生,我看到的是阳光明媚。”

硝烟弥漫,大战一触即发……

第二节 进击平台的链家

贝壳的诞生

经过17年的品质坚守和起源于2015年的大规模兼并扩张,2018年的链家已经成为国内房产中介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如果按照现有的模式道路继续前行,覆盖全国28个城市、拥有8 000家门店和13万经纪人的链家当在良好客户口碑的保驾护航中一路所向披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直至取得国内房产交易行业的垄断地位。

但事实却并非人们设想的那么简单:

开始于2016年并不断趋严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使得国内二手房交易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房产交易几乎处于冰封状态,房产交易量的大幅下跌对房产交易产业造成猛烈冲击。一路高歌猛进的链家同样遭受到市场寒流的顽强阻止,难以避免的业绩下滑迫使链家在2017年实施了一系列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制度改革(例如取消经纪人底薪),但这些改革引发了组织的急剧动荡,一线经纪人甚至管理层团队的离职潮频发。

遭遇市场冷却的同时,链家发现市场份额的争夺也变得日趋艰难。以南京为例,2016年我爱我家的市场占有率为11.57%,链家的市场占有率为8.18%。而2017年1~11月这两个数字分别变化为11.93%和9.06%。虽然二者的市场占有率都有所提升,但不到一个点的增幅说明了市场份额争夺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不仅如此,在一线城市甚至链家的大本营北京,无法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已经成为链家长远发展的最大拦路虎。

兼并收购曾是链家大规模扩张的制胜法宝,但在2015年相继收购了四川伊诚地产、上海德祐地产、深圳中联地产、北京高策机构、杭州盛世管家、重庆大业兴、济南孚瑞不动产、大连好旺角、广州满堂红、烟台元盛等一系列区域型领导品牌之后,链家发现市场上剩下的玩家要么再无收购价值,要么就是同样志在夺取行业桂冠的角力对手。拿左晖(链家前董事长)的话说就是:市场上能收的靠谱品牌差不多都已经收了。

行业的周期性震荡调整、份额天花板的显现和兼并法宝的失灵使得链家遭遇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些都谈不上是链家长远发展道路上的致命威胁,真正让链家感到惧怕的是一把始终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房产交易平台。

房产交易平台一端聚合房源信息,另一端聚合买房需求,在房产交易中扮演中心化的撮合作用。由于对需求端流量的垄断性占有,房产交易平台逐渐在与线下房产中介的博弈中取得了不对等优势。线下房产中介不得不在平台上上传房源、向平台缴纳端口费以为实体门店争取流量,但这又进一步丰富了平台的房源并增强了平台对于需求端的吸引力。

房产中介公司与房产交易平台之间进行的是一场不同维度的竞争,前者依附后者而生存,后者却可以随时对前者开展降维打击。不过让链家感到庆幸的是,房产交易平台虽然出现多年并逐渐演变成产业中枢,但国内现有的几家平台公司却在产业内并无多大作为。

国内房产交易中介产业始终处于鱼龙混杂的状态,以房源垄断和带看转化为核心的粗放模式使得行业格局极其分散,区域性中介企业可以凭借门店网点优势和知名度称霸一方,但个体中介依然能够依靠独特房源和更低的交易费用在夹缝中寻得生存之地。

分散就意味着无序,行业缺乏基本的规则甚至底线,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给参差不齐的房产中介提供了巨大的不正当操作空间。利用并不存在的明显低价的假房源获取带看机会,在房源推介中有意隐藏不利的房源信息,甚至两头虚报价格以赚取中间差价几乎成为行业潜规则,“黑中介”的名声由此而来。

搜房网、安居客、赶集网、58同城等平台型公司的出现不但没有通过产业整肃使得这一局面得到改观,反而为房产中介公司的不正当经营手段提供了效用最大化的平台。甚至,平台型公司成为房产中介公司不正当经营的助推器。在平台的现有规则下,中介公司只有变本加厉地上传假房源信息,才有可能在平台上争取到比对手更多的流量。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有德有能者居之。在行业遭遇政策性调整、传统自营模式面临增长天花板的黑暗时刻,为了整合产业资源共同对抗危机,为了塑造产业规则实现产业的标准化,更为了提前应对未来对手可能给自己造成的致命威胁,经过系统内部反复的沙盘对战演练,链家决定破釜沉舟,自主进军平台。

2018年4月23日,链家CEO彭卫东的一封公开信宣告了“贝壳找房”的诞生。贝壳找房定位于房产服务综合平台,将向全产业开放链家旗下的房源系统、运营管理经验、经纪人作业工具、人员培训体系等链家过去赖以取胜的核心资源和能力。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设想,链家希望借助贝壳平台向行业输出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帮助其他中介公司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和品质升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链家从自营到平台的商业模式升级。

为什么是链家?

链家可能是国内房产交易中介产业最有条件做平台的公司。

链家在产业内拥有最大的规模和最强的影响力。2018年的链家不仅在行业内拥有最为广泛的城市布局、最多的门店数量和最为庞大的经纪人体系,而且以二手房交易为核心形成了包括丁丁租房、自如寓、链家二手房经纪、链家新房代理、链家金融在内的枝繁叶茂的业务网络。链家在2016年的交易额就已过万亿元,当时是两大电商平台京东和美团交易额的总和。2012年后的5年间,链家估值增长40倍,股东包括万科、融创、百度、腾讯、经纬、今日头条、美团等国内房地产界、互联网界和资本界最为炙手可热的机构或个人。据说如今的链家一股难求,影响力可见一斑。

链家最早在产业内喊出“真房源”的口号,并围绕着“真房源”构筑了一整套标准化的能力护城河。在一个充斥着“假”的行业里,链家崛起的秘诀就在于“真”。早在2014年,链家就开始坚决贯彻真房源的方针——链家确保上架的每一个房源“真实存在、真实委托、真实价格、真实信息”。之所以敢冒这个险,源于链家长久以来的投入和积累——从2008年开始,链家开始着手建立“楼盘词典”系统,并成立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的品控中心,负责监管房源的真实性和经纪人的行为规范。如今这个系统已经耗资6亿元,记录了全国超过1亿套房屋的信息,成为国内房产交易中介产业巨大的数据宝矿。

链家的平台化野心根植于内心。野心源于使命——“推动行业进步,让房屋交易不再难,帮助房产经纪人赢得职业尊严”。对于行业、客户和房产经纪人的巨大责任感注定使链家不会停留在房产交易中介层面,从2010年的链家在线到2014年的链家网,再到后来的掌上链家App(应用软件);从二手房买卖到进入租赁市场、到新房代理、到链家金融,再到和万科合资涉足装修领域,链家始终在多维度不断拓展自身的业务边界和实现模式的升维升级。贝壳平台的诞生对行业如同惊天巨雷,但鲜为人知的是链家平台化的念头在2014年就已萌生,甚至在那时就已在“蜗牛”和“贝壳”两个备选项中敲定了贝壳作为未来平台的名称。之所以会产生这两个备选项,是因为它们都能给人以“家”的联想,而成为“家的入口”时至今日仍然是链家根植于心的愿景。

从链家到贝壳的五重进阶

左晖曾经这样模糊地描述国内房产交易平台的前景:“房产领域会孕育一个非常大的平台,这个平台是线上强,线下也强,这样才能给用户最优质的体验。”朝向这一目标,链家的平台化大体经历过以下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界面

在传统线下实体门店布局的基础上,2010年链家上线“链家在线”,尝试将业务从线下向线上迁移。2014年,链家已经在全国成立9个分公司,并将“链家在线”全面升级为“链家网”。链家网在内部被认为是链家从“大公司”到“大平台”的二次创业,而这次创业的目标直指10万亿级的房地产O2O(线上到线下)交易与服务市场。几乎与此同时,链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兼并,这让它在短短数年内将线下门店渗透到全国28个城市,门店数量也实现了从1 000多家到8 000家的跃迁。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界面,链家不仅拥有了行业内最具规模的流量入口之一,更实现了房源数据、服务标准和流程、产品开发、经纪人培养等产业资源和管理体系的高度集成,从而为链家的平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不断开发互补性产品和服务,拓展平台的业务边界,丰富平台内容

基于链家的数字化界面和足够的客户流量,链家将业务范围从过去的单一二手房经纪,相继延伸至新房代理、租赁、海外置业、链家金融等领域,甚至与万科合作进军装修产业,并一度在掌上链家App端开放了“家居频道”的内测窗口。除了业务端的开发外,链家还设立了当时行业内唯一的“1亿元购房先行赔付基金”,为客户在买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风险提供安全保障。“购房指南”的推出更是在内容端极大提升了链家对于用户在交易之外的价值,那些从未买过房的新手可以在购房之前就在这里获得买房的基础知识并得到一些专业问题的解答。产品、服务和内容的丰富让链家平台的客户黏性不断增强,同时也使得平台的流量有机会得到最大化的沉淀和变现。

第三个阶段:开发标准化工具并实现能力的平台端集成

包含1亿套真实房源数据的“楼盘词典”是链家平台最为核心的资产。链家可以用300个字节对每一套房源在各个维度上进行细节描述。除此之外,为了提升看房效率,链家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出VR(虚拟现实)看房、VR讲房、VR带看三大数字化工具。客户可以利用VR看房在App端获得沉浸式看房的体验,经纪人可以利用VR讲房为客户提供博物馆式的语音讲解服务,而客户和经纪人都可以在VR带看中获得全新的交互场景体验。基于自主研发的VR设备和遍布全国的1 000多名专业摄影师,链家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完全数据化为三维模型,供客户在家查看和体验房源的真实空间。一线经纪人既是平台数据的收集者又是平台工具的使用者,为了实现对经纪人的持续培养,链家成立了“经纪人学院”,在教授标准化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每年还组织两次“博学大考”,以不断提升经纪人在服务客户时的专业能力。

第四个阶段:基于数字化界面、标准化能力和丰富的产品、服务及内容,实现内部的平台化

链家在行业内部首推ACN模式,即经纪人合作网络模式。ACN的核心在于细化整个服务链条,然后根据经纪人在各个环节的贡献率进行分佣。具体而言,经纪人在房源端的工作可以细分为录入、维护、实勘等,在客源端的工作可细分为带看、成交和金融服务等,经纪人在每一个环节上的投入和价值创造都能在买卖双方最终成交后的利润提成中获得对等的收益。链家曾经在2017年将这一套机制继续发扬光大,让经纪人、摄影师及其他一切参与房屋交易流程的价值创造方都能参与最后的利润分配。

第五个阶段:进一步升级能力、开放平台,实现对行业的全面赋能

“贝壳找房”的推出宣告了链家平台之剑的最终出鞘。与链家相比,贝壳在平台能力上实现了进一步的升级。以楼盘数据库为例,贝壳在“真房源”的基础上实现了“真管理”,即借助平台强大的数据支持,贝壳对平台上的所有房源实现“7× 24小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使房源未交易,贝壳也会根据客户的评价、客户与经纪人的交互不断更新房源的数据,继而对房源进行精细化的、动态的分门别类,以提升客户与房源之间匹配的精准性和效率。除能力升级之外,贝壳将赋能的对象从链家内部拓展到全行业。链家之外的房产中介品牌或经纪人都可以接入贝壳平台,上传新房源或者利用平台上的既有房源,并在平台工具的赋能下实现房产交易的全流程。根据贝壳的规划,贝壳将在2020年赋能100个以上的经纪品牌,连接10万家门店和100万名经纪人,并向它们进行涵盖营销、金融、经营、数据和供应链的全面赋能。

链家五重奏共同宣告了贝壳时代的来临,也意味着链家在从产业到平台的道路上已如离弦之箭无法回头。

链家与贝壳的悖论

虽然链家将“链家”定位于线下经纪品牌,将“贝壳找房”定位于开放的房产交易与服务平台,期望通过两个品牌的独立经营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但事实上却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二者的分割。

“贝壳找房”如今面临不小的尴尬。为了搭建贝壳平台的基础流量,同时吸引其他经纪品牌入驻,链家选择将“链家”的房源、门店和经纪人先期全部纳入贝壳平台。这造成如今的贝壳和链家不仅在房源数据上大体相同,就连业务板块分布甚至网页版界面设计都趋于一致。

贝壳平台或者说链家的平台化之路面临两大悖论:

1. 如何处理链家自营经纪业务与贝壳平台之间的关系

在羽化成蝶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关注蝴蝶的美妙,而遗忘蝉蛹的孤寂消亡。贝壳平台的推出可以视为链家自杀式的变革,意味着链家自营经纪业务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投入都将向竞争对手开放,甚至接受业务主体的不断萎缩直至归零。链家如今正在鼓励自营体系的经纪人离职创立经纪品牌以加入贝壳平台,那么它在未来如何看待自营经纪业务的存在?如何说服自营经纪业务接受自身的解构?如何在利益上实现从自营到平台的引导?以及如何回应投资人对于左晖借由贝壳平台掏空链家主体业务的质疑?它都有赖于贝壳在未来进行澄清和解答。

2. 如何消除其他经纪品牌和经纪人的担忧和质疑

按照平台发展的理论推演,贝壳作为房产交易产业的开放赋能平台将最终主导产业,并吸附产业内的经纪品牌和经纪人不断加入平台。所有经纪品牌和经纪人未来一方面将依附贝壳平台生存,另一方面在彼此之间形成相互争夺平台资源的竞争关系。那么,作为脱胎于“链家”的“贝壳”,未来在“链家”与其他经纪品牌或经纪人发生竞争关系时如何保持平台的公正立场?如何让其他经纪品牌或经纪人相信贝壳不是链家吸附产业资源和实现吞并的工具?如何说服其他经纪品牌或经纪人接受来自链家自营业务的标准并心甘情愿地在贝壳平台上共享资源?这同样需要贝壳在“全民公敌”的指责声中逐步验明正身。

“放眼全球房产交易产业,没有人可以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这是行业对于链家和贝壳的评价,也是如今被58集团等现有平台攻击的软肋。在做自营还是做平台的战略选择上,链家已经做出了取舍;在如何构建未来平台模式的问题上,链家已经形成了面向未来的系统构想;但在从自营到平台的具体进化路径上,还需要链家和贝壳在未来平台化的实践过程中给出足以让所有相关方都信服的解决方案。

第三节 58同盟的反击

58同盟的形成

2018年2月,我爱我家、麦田房产和链家等房产中介机构结成“抵制58同盟”,联合起来用下架旗下所有房源作为威胁,对抗58集团通过流量垄断收割房产经纪公司利润的行径。这时候的58集团是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口中的饿狼:“养自己的儿子(自有线上平台)一定比喂饱外边的狼(58同城系)要强。”

但在4个月后,由于链家的平台进击,我爱我家、中原地产、麦田地产等房产中介机构与58集团走进了同一条战壕,它们结成“58同盟”,宣布联合打造“行业首个‘真房源’标准公约”。58集团借此重申:58同城将坚守平台定位,永不自营。此时的58摇身一变成为房产中介机构的朋友:“我们是中国房产流量最大的网站,我们愿意跟大家做朋友。”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统战路线正在国内房产交易中介产业进行现实版的演绎。

为什么是58同城?

58同城,是国内知名的分类信息平台。

经历数次的淘汰整合,58集团如今形成三大业务板块:房产、招聘及自营业务。由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竞争的同质化,“一家独大”成为产业可以想象的最终格局,因此58同城的壮大过程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兼并整合史。

在房产领域,58同城于2015年相继并购安居客、赶集网,并与58同城房产频道整合,成为国内最大的房产信息平台。2017年,三网合并之后的58房产业务覆盖超过600个城市、近5万家经纪公司和130万名经纪人。而在58内部,房产业务贡献收入超过40%,成为占比最大的业务板块。

在招聘领域,58同城于2016年收购中华英才网,成为在蓝领和白领招聘领域都绝对领先的招聘信息平台。58集团招聘业务板块2017年实现收入大约40亿元,相比之下其蓝领招聘信息平台的主要竞争对手百姓网总体营收仅4亿元,而专注于白领招聘业务的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猎聘网在2017年的营收分别为29亿元、19亿元和8亿元。

在自营业务上,58同城如今在垂直领域的布局企业超过50家,其中包括独立分拆的58到家、58速运、瓜子二手车和参股投资的途家、e代驾、土巴兔、庞大集团、58月嫂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真房源誓师大会上宣誓“100年不自营”的10天后,58同城宣布以10.68亿元入股房产中介我爱我家,获得后者8.28%的股份。

之所以兼并整合会成为58同城崛起之路上的撒手锏,是由于互联网信息平台之间的争夺都围绕着同一个关键词:流量。如果说房产交易平台是时刻悬在链家等房产中介公司头顶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么流量就好比是房产信息平台时刻可能被新兴对手攻击的阿喀琉斯之踵,因为新兴流量入口对现有平台的颠覆就如同海明威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描述的那样:“慢慢瓦解,顷刻崩塌。”

所以,平台之间对于流量的竞争向来都是你死我活的争夺。阿里巴巴与腾讯在支付、打车、零售等众多领域的寸土必争如此,微信、微博与今日头条围绕社交与信息流量入口的锱铢必较如此,滴滴、摩拜、ofo小黄车在出行入口的反复争夺如此,58同城曾经与赶集、安居客围绕房产信息入口的兼并战争如此,58集团如今面临新平台贝壳表现出的势不两立的姿态同样如此。

58同城的软肋

布局28城、拥有8 000家门店和13万名经纪人的链家的平台化刚刚起步,覆盖600城、5万家经纪公司和130万名经纪人的58同城为何感到如临大敌?

因为贝壳的定位如同一把尖刀直插58同城的软肋——“海量真房源,省心上贝壳”。

由于58同城始终坚持信息平台模式,即为房产交易流程中的买方、卖方、经纪人和其他参与方提供信息直接交互的平台,而不涉及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自主经营,因此平台上所有参与主体的行为都是出于行业自律,除此之外不会受到任何制约和监管。

为了在向平台缴纳“端口费”的基础上最大化地争取客户流量,房产中介需要尽可能多地在平台上上传高品质、低价格的优质房源。优质房源有限,上传假房源就成为无奈的必然之举。事实上,从房产信息平台诞生伊始,假房源便像夏日潮湿墙角的苔藓一样如影随形,从未根除。

当然,作为房产信息平台的58同城并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去实现房源的去伪存真。58同城作为信息平台的主要收入来自向房产中介公司收取的端口费和竞价排名费用,无论真假房源都可以给平台带来房源数量、用户端流量和平台收入上的提升,因此58同城对于平台上的假房源始终保持无视甚至默许的态度。同时,由于缺乏对房产交易环节的控制,58同城也并没有方法和能力去对房源是否真实存在、是否真实委托、是否真实描述和是否真实价格等全方位的信息真假进行鉴别。

不愿和无法鉴别并继而杜绝假信息,成为几乎所有信息平台的软肋。在收购中华英才网后,58同城的招聘业务蒸蒸日上,在集团内部的收入占比大有赶超房产业务之势。但与高收入、高份额相伴的,是媒体对58同城招聘业务“虚假信息”“诈骗陷阱”的不间断报道。据《法制晚报》统计,2008—2017年的10年间,国内11个网络招聘平台涉及的261起刑事案件中,58旗下平台占据了其中的252起。媒体的另外一项统计表明,近3年有超过5 000人遭遇58同城上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涉案金额上亿元。

建立平台的护城河

贝壳正在以“真房源”为突破口大举进攻,58同城的防御重点自然也简单而明确,提升并加固房源的真实性堡垒成为58同城的必然之举,而这也正是58同城联合全行业举办“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的初衷。

58同城在大会上宣布2018年不会再有任何端口费涨价的举动,以此安慰和团结它过去的客户和未来的伙伴——国内除链家系之外的其他所有房产中介机构。

更重要的是,58同城宣布向“假房源”开战,并计划实施一系列围绕“真房源”的举措以构建58平台的护城河。这些举措几乎件件与贝壳针锋相对,包括:成立1亿元的“真房源”基金,用来推动58同城的一切真房源行动;发布“临感”VR看房、房源全息字典、房产经纪大学等一系列工具,为房产中介机构和经纪人提供全面赋能。

虽然58同城在大会上宣布不自营的期限为100年,但在大会结束的10天后,58同城即宣布参股我爱我家。这既可以被视作58同城深度理解房产交易中介产业的尝试,也可以被认为是58同城在告别过去纯线上房产信息平台之后,正在寻找和培植未来新型赋能平台模式的试验田。

无论是一系列赋能平台的构建还是直接参股线下中介机构,都意味着58同城正在蜕变成为一个新58同城,而这个新58同城从平台进入产业已经是大势所趋。

58同城与新58同城的悖论

由于第三方平台的定位,58同城不会与线下中介产生太过直接的竞争关系,因而使得新58同城在行业资源整合上相比脱胎于链家的贝壳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自营业务的缺位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同时也造成58同城由于缺乏产业能力而使得新58同城赋能模式的构建面临重大的障碍。新58同城目前在房产业务上对于未来模式的规划等同于贝壳的翻版,但从来没有丈量过一个房子的58同城如何开发VR看房工具?从来没有鉴别房源真假能力的58同城如何开发房源全息字典?从来没有培养过一个房产经纪人的58同城如何建设房产经纪大学?这些都是新58同城未来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参股我爱我家等线下中介机构是新58同城熟悉产业和培植赋能模式试验田的一个积极尝试,但这会让新58同城陷入新的悖论,这个悖论类似于链家与贝壳间的悖论,也类似于数年之前搜房网的转型悖论——2014年,搜房网宣布从房产信息平台转型成为房产交易平台,上线“房天下”App并大规模入股世联行、合富辉煌、同策房产等线下房产营销机构,但当时的搜房网遭遇了包括链家在内的传统线下中介机构的集体围剿,直接造成搜房网随后连续7个季度的净利润下滑直至巨额亏损。如今的搜房网仍然没有挣脱转型的泥潭,而又将面对贝壳与新58同城的重创,搜房网的未来可能会更加艰难。

链家向左,以产业进阶为平台;58向右,从平台进入产业。但我们从链家和58的试探中隐约看到了一个共同的未来模式,这个模式兼具平台的开放性和产业经营的专业性,我们可以称之为产业赋能平台。

本章链接

链家与58同盟的战争本质上是两种平台思维和路径的竞争,链家是从自营出发,升级开放产业能力打造平台;58是房产界的互联网交易平台,为加强监管渗入产业。

目前,两种模式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和优势,也暴露出一些可能被对手攻击和利用的短板,双方在竞争中不断取长补短,相互赶超。

链家向左,以产业进阶为平台;58向右,从平台进入产业。看似水火不容,实际却在走向共同的商业模式,该模式可被称为产业赋能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94879.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