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热点 -

四川:4个省级新区落地3年多 经济增速均高于全省和所在市水平

  • 热点
  • 2023-05-05 12:59
  • 封面新闻

四川:4个省级新区落地3年多 经济增速均高于全省和所在市水平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此前, 四川规划布局了4个省级新区,分别位于成都都市圈和川北、川南、川东北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5月5日,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五区共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推动‘五区共兴’,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省西部开发办(攀西办)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邓长金表示,3年多来,省级新区发展保持强劲态势,经济增速均高于全省和所在市水平,投资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城市新区潜力百强榜单中,成都东部新区位居榜首,其余3个省级新区均进入前30。

在邓长金看来,省级新区是承担全省乃至全国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是支撑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高水平建设4个省级新区,将有利于统筹优化全省区域经济布局,增强成都都市圈、省域经济副中心对高端要素集聚转化能力,推动优势区域领先发展,更好带动“五区”整体提升、协同共兴。

对此,在推进新区建设中,聚焦坚持差异化发展。“一区一策”为新区量身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突出特色产业,安排省预算内投资支持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提升新区综合承载能力。特别是根据各新区比较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引导支持新区加快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比如,针对绵阳拥有长虹、京东方等一批电子信息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科技城新区发挥这些企业的市场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做深做细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封测等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提升参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分工协作竞争力。

在坚持集约化发展上。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编制新区发展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在保障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加注重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人均用地指标的整体控制,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比如,在南充临江新区推行“亩均论英雄”发展方式,2022年亩均投资同比提高30%以上。统筹已有编制组建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精简压缩综合管理类机构,建立大部门制运行模式,实行扁平化高效管理。比如,成都东部新区整合行政职能设置12个工作部门,机构数量远低于于成都其他区(县),政务服务体系依然保持了高效运行。

在坚持市场化发展上。组织新区参加全省制造业投资推介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活动,在新区举办国际科技博览会和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等重大展会活动,不断扩大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去年举办的首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宜宾三江新区签约引进了19户知名企业、总投资达452亿元,今年6月份将继续在三江新区举办第二届大会。支持新区开展聘任制公务员工作,采用市场化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提高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国家级新区,推动省级新区不断完善核心功能、提升发展能级,增强经济承载力、创新资源集聚力、改革集成力、人口吸纳力,为成都都市圈和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邓长金表示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dian/18150.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