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通讯员 艾文斌
梅兰芳古装新戏《霸王别姬》自1922年首演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目前,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摄影作品展全国巡展武汉站正在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展出。约210件珍贵老照片及30件实物展示,带领观众走进梅派《霸王别姬》的百年时光。百年时光中,也有梅兰芳以鲜活的艺术创作,塑造的众多经典女性形象。她们是坚贞不渝、生死相随的虞姬,怜花怜人、感花葬花的黛玉,“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又值几何”的晴雯,英勇杀敌、击鼓退金兵的梁红玉,等等。难得一见的剧照,将彼时舞台之美,重现于观众眼前。
扮演和塑造了百余位女性形象
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摄影作品展全国巡展武汉站由梅兰芳纪念馆主办、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承办。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介绍,“梅兰芳在戏曲舞台上,扮演和塑造了百余位女性形象,演出、改编和创排了众多的传统戏、新编戏和时装新戏,那些以梅派流传的剧目,打上了梅兰芳艺术鲜明的个性,也是最为观众和戏迷所喜爱的剧目。”
2022年,梅兰芳经典口述史《舞台生活四十年》典藏版出版发行,其封面设计正是以梅兰芳在舞台上的“男扮女相”为创意核心:护封上的水彩戏装,通过特质纸张,半透出封面梅兰芳的人像,将梅兰芳的舞台形象与生活人像进行了巧妙的融合。
极目新闻记者翻阅书籍,看到刘祯也在书中提到:“徽、汉等地方声腔剧种和昆曲孕育了京剧,京剧在地方戏中脱颖而出,并逐渐进入一个表演艺术炉火纯青的鼎盛时期。梅兰芳之前的京剧还是以生行为主的表演艺术,前有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老生‘三鼎甲’,继有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老生‘新三鼎甲’,长期称雄剧坛。梅兰芳所学为正工青衣,却不为其所拘,而是兼收并蓄,突破传统正工青衣只重唱工、不太讲究身段表情的不足,从人物的刻画和塑造出发,把花旦及刀马旦的技巧融会贯通,在京剧舞台上塑造了一批性格各异、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赵艳容、西施、虞姬、杨玉环、白娘子、萧桂英、韩玉娘、穆桂英等等,成为‘梅派’塑造的舞台代表人物。”
梅兰芳(右)
《霸王别姬》上演逾千场,共与七位“霸王”合作过
作为梅兰芳经常演出的经典剧目,在1922年-1959年间,《霸王别姬》上演逾千场,经过演出的不断锤炼,《霸王别姬》常演常新,终成经典。
展览现场,展现了梅兰芳不同时期在不同舞台上的“虞姬”扮相。梅兰芳纪念馆馆员柳青青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介绍,在梅兰芳出演的千余场《霸王别姬》中,他共与杨小楼、沈华轩、周瑞安、金少山、刘连荣、袁世海、汪志奎在内的七位“霸王”合作过。梅兰芳与七位演员合作演出的戏单原版复制品同时展出,具有历史意义。
《霸王别姬》,家喻户晓,虞姬舞剑是剧中尤为动人的重要情节。梅兰芳饰演虞姬时使用的双剑曾在展览现场与武汉观众见面,不过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现已提前完成“出差任务”。
展览现场,梅兰芳着便装在小院练习舞剑的珍贵影像展出。梅兰芳曾自述,在排演《霸王别姬》之前,他请了一位武术教师教授太极拳和太极剑,另外还学过《群英会》的舞剑,和《卖马》的耍锏,所以这套舞剑里也有这些元素。“当时小报副刊曾有人用骈体文挖苦我‘虞姬宝剑舞如叔宝之锏,嫦娥花锄抡如虹霓之枪’,也并非无的放矢。戏曲里的舞剑,是从古人生活中沿袭下来的一种表演性质的器舞。所以虞姬在舞剑之前对霸王说:‘大王慷慨悲歌令人泪下,待妾身歌舞一回,聊以解忧如何。’这说明了在剧情中它就是表演性质的,所以里面武术的东西我用的比重很少,主要还是京戏舞蹈的东西。”
1951年曾来汉口表演《抗金兵》
1917年北京《顺天时报》发起投票选举,梅兰芳当选“剧界大王”。
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号召大家为当时最出名的五位旦行名伶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云的新剧投票。随着徐碧云淡出舞台中心,四大名旦的格局渐定。
“京剧在梅兰芳之前是老生主导,青衣配戏。梅兰芳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且不只是京剧,包括我们汉剧在内的全国绝大多数剧种,深受影响,纷纷走上旦角主导舞台的新时代。”著名学者、中国戏曲学会顾问、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传寅在展览现场介绍。
除虞姬外,还原林黛玉、晴雯、洛神、杨玉环等女性舞台形象的珍贵老照片也一一展出。其中《抗金兵》里击鼓退敌的抗金名将梁红玉,让人不禁联想到梅兰芳与武汉的情缘。郑传寅介绍,梅兰芳曾经于1919年、1934年、1936年、1937年、1951年和1957年6次到武汉演出。“梅兰芳到武汉来,对武汉戏剧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他的到来为武汉戏码头争光添彩,可以说他对武汉情有独钟。”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展厅现场展有梅兰芳的个人收藏品,其中就有梅兰芳1951年《抗金兵》汉口演出特刊。
8
展览现场图,部分为《舞台生活四十年》内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