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宜宾兼职招聘(年轻人如何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

  • 人才百科
  • 2023-05-23 06:00
  • 龙泉小编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12期

教育部公布,2022年预计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比2021年增长167万人,数量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调研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显示,受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仅一半毕业生选择找工作,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进一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今年6月8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来到宜宾学院,向教师、学生、招聘会上的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招工的需求和毕业生签约率等情况。他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习近平对同学们说,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他勉励同学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对于正在人生十字路口四处张望的“社会萌新”而言,也许如今无论面向哪一个方向,都有不确定性,但这一步总归要迈出来。走着走着,方向就会清晰起来。

为此,《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12期推出《2022毕业季:挑战不确定》专题。

策划/《中国青年》编辑部、网络编辑部

统筹/本刊记者 彭姝疑

“2022毕业季:挑战不确定”系列道④

从学校到社会,职场新人还需学界业界共同托举

@文/ 裕山

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如何帮助年轻人在求职大潮中尽快靠岸,走好就业第一步,成为关注的焦点。

与严峻就业形势共同存在的是,“找到工作”只是第一步,年轻人如何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在新的环境里站稳脚跟,才是更让人挠头的社会课题。

很多年轻人发现,自己似乎正卡在一个尴尬的过渡期。一位应届生为了争取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岗位,写了上千字的自荐信,却被招聘者吐槽是“学校就业中心教的八股文”;很多新闻学子走上职场的第一课,是学会接受“读了这么多年书,连导语都写不好”的现实。这些年轻人不乏漂亮的学历、超高的绩点、优质的学术成果傍身,但“学校那一套”,在职场上似乎不太行得通。

有人习惯于将职场新人的“水土不服”归结为从重理论的学校迈向重实践的社会的必经之路。但事实上,年轻人感受到的这种艰难和不适,并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接轨问题,更是因为长期以来,教育界与职业圈在思维方式、行事规范、培养理念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错位。年轻毕业生的职场之路,还需学界和业界共同托举。

学界:“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豆瓣所有以“大学后悔学XX”为格式命名的小组中,“大学后悔学新传”最为热门且活跃。新闻专业博士研究生陈璐认为,这大概是因为,很少有行业像新闻业这样,学界和业界存在如此巨大的分野,“其他专业的学生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薪资低等原因后悔,但是新传人的后悔,多半是因为走上职场后发现,学校里学的大多没什么用。”

研究生毕业后,陈璐曾短暂地在一家地方媒体担任记者,她把那一段经历概括为“遍体鳞伤,自尊全无”。在校期间,她是同门中发表学术论文最多的人,老师评价她观点独到,文笔老练,课程作业还曾被作为范文留传给学弟学妹。但在媒体工作时,她的稿件经常是部门最低分,领导的批示简单而沉重:“多说人话,多接地气。”

陈璐的遭遇其实是很多文科毕业生初入职场的缩影——语言体系水土不服。无论是课程作业、评优评先还是毕业考核,高校大多以学术论文为评价标准。长期泡在文献里的学生,动辄是“博弈”“嬗变”“解构”“意涵”,下笔就是句式复杂的长难句。这样的语言体系在知识背景相似的学术圈无可厚非,一旦到了职场上,产出需要抵达更广泛的受众,就难免显得佶屈聱牙、格格不入。

比语言体系更难改变的,是其背后的思维方式。读书期间,陈璐写过很多关于新闻伦理的文章,批评新闻业的媒介审判、二次伤害、不平衡报道。可到了职场上却发现,业界对于学界的批评常常不以为然,认为那不过是一群学究在真空环境里的吹毛求疵。

幼教专业毕业后,小佟顺利成为一名幼师。她熟记课本上的条条规则,书上说,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启发式提问。她便下意识使用问句,“刚刚这首歌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呀?”“谁能帮老师数一下教室里一共几个人?”一扭头,却发现孩子们都忙着闷声砸玩具。几节课下来,愿意与小佟互动的小孩寥寥无几,课程进度也远慢于其他老师。

时间长了,小佟逐渐意识到,学界和业界推崇的可能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界讲究高屋建瓴,要宏观,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距离,要寻求最优解,要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业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讲究的是实用便捷、高效低耗,贴近目标群体。可站在两者的交汇点上,到底该如何取舍,很遗憾,学校没教过。

为了打破学界真空式研究、教学的现状,很多高校专业,尤其是学界和业界之间存在较大分野的专业,开始尝试引入业界的师资、视角以及评定标准。

几年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专业就借鉴国外高校创意写作的教学模式,在国内率先实行“双导师制”,规定由校内导师教授文学创作理论,聘请李敬泽、格非、严歌苓等知名作家教授写作实践。在考核方式上,既要求学生能创作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也规定学位论文必须选择与文学创作有关的论题。在该专业学界与业界联动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虽然,对于部分高校引入业界的复杂情境和评定标准等做法,也存在“向市场低头”“尚未打好地基就急着盖房子”的风险和质疑声,但高校愿意反思以往关起门来坐而论道的习惯,亮出“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的态度,也为促进学界与业界的接轨,缓解学生的就业焦虑提供了新思路。

业界:警惕“业界中心主义”

当然,减轻职场新人的迷茫和阵痛,弥合学界与业界之间的鸿沟,不能只依靠教育界的吸纳兼容,业界也需反观自身的傲慢和局限性。

每到应届生入职高峰期,社交媒体平台上就不乏职场前辈的吐槽,小到做不好PPT、不会使用打印机,大到操作不标准、行文不规范、不熟悉市场情况、太过于理想主义。对于一些起源于实践的应用类学科来说,很多业内人士甚至认为高校教育对于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毫无意义,“在学校四年还不如来企业实习三个月学得多。”

业界人士对于职场新人的不满意,确实与高校教育改革往往滞后于实践发展、部分专业理论脱离实践有一定关系。但同时,这里也隐含着业界工具化、功利化、短视化的人力管理理念。很多用人单位轻视综合素质,希望学生进入职场后能“拿来就用”。如果满足不了这一需求,便批评学生能力不够、高校教育形同虚设。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业界人士也开始反思这种职场中的苛刻和功利。媒体人认为,业界的吐槽和抱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业界中心主义”的批判性凝视和俯视,以是不是有益于、有助于、服务于业界实践为标准去评价高校教育的成果。在他看来,这种思维倾向很容易造成人才的“跛足”——为了毕业后快速适应职场,在校生将实习视为最重要的提升途径,整日忙着外出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几年后,又发觉自身知识体系支离破碎,再寻求途径到课堂上充电。长此以往,年轻人很难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和路径,只能任由职场这根鞭子在身后抽打,学些皮毛应对眼前的问题。

这位媒体人很认同一位学者的看法。学者认为,既然很多技能在职场几个月就可以学到,那高校就没有必要通过四年去教授那些东西。“实习、工作几个月就可以上手”的论断并不意味着高校教育没有用,而是恰恰证明了高校不用花太多时间教授实践中可以习得的技能,而应该专注于为学生打基础,为就业做好知识上的充分储备。

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术教育为一个人的知识框架、审美、品质作奠基,职场教育则负责强化职业技能和具体专业方向。但在现实中,很多年轻人的困惑在于,用人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

上任财务岗第一天,小朱就被文件里遍布的英文缩写和完全搞不明白的新系统击溃了。她觉得百度完全救不了她,同事都在忙自己的工作,请教了几次对方也开始变得不耐烦。下班后她一个人呆坐在办公室,无奈之下跑去豆瓣小组“新入职社畜培训基地”发帖:“心态好崩,职场新人好难。”

对于很多职场前辈而言,小朱的困难大概可以用“时间长了就好了”“多谦虚请教一下前辈”“还是要自己多钻研”来化解。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职场新人成长的最优解。事实上,很多国外企业都有着制度化、体系化的员工培养方案,身处其中的年轻人也能获得更多的成长助力。

一直以来,宝洁的员工管理和人才培养体制都颇负盛名。在该公司,上至CEO,下至生产线工人,每个人都有一份《个人发展计划》,包含直属领导与员工共同制订出的下一年个人工作计划和成长方案。因为员工离职率低,且培养出了大量优秀人才,甚至被业内称为“黄埔军校”。德国的西门子股份公司,则拥有庞大的企业教育体系。早在1910年,西门子就为员工开设了培训课程,涵盖新员工培训、精英培训、在职员工培训等多种形式,涉及业务技能、交流能力、管理能力等多个范畴。目前,该公司拥有11个综合培训中心,700多名专业教师和近3000名兼职教师,在18个国家设有39个培训中心。

在国内,华为、格力等头部企业也在逐步建立自己的员工培养机制。但在市场主体中占据99%以上席位的中小企业也应该意识到,企业培养员工的决心和能力,是帮助职场新人顺利完成身份转换的关键。这不仅关乎于年轻人的职场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也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升级发展。

职场新人:寻找“武器”与“掩体”

有人认为,学界的问题是习惯于把头伸进云里,业界的问题则是倾向于把头埋进沙子里。二者隔绝太久,奋斗目标、评价标准、视野和经验皆有差异,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思路,合力构建教育共同体。因此,站在两者交汇点上的年轻人,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界力量,还需要尽早为自己谋得披荆斩棘的“武器”和“掩体”。

社会学者项飚在回忆自己大学时代的焦虑时,曾表示自己一度对于北大社会学系开设的课程很不满意。在他看来,课本上的很多概念都是舶来品,既与国内实际情况不符,也滞后于时代发展。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怨自艾,而是花了两个晚上给系主任写了一封《关于课程设置的若干建议》,希望能与老师们进行交流,为课程改革提供一点参照物。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他从本科期间便开始在北京的“浙江村”进行田野调查,因为材料扎实,意义深刻,该研究也从他的个人学术兴趣逐步发展为学校的获奖项目、北大爱心社的落地试点。项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对精英阶层的反思和草根主义的理解、糅合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建立关系的能力,也成为他此后升学、就业的重要依傍。

与项飚类似,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同时缓解初入职场时的不适,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尝试“一鱼双吃”。

陈璐认为,其实学界和业界拥有很多相通之处。即使是经常被视为纸上谈兵的文科,或是当下相对冷门的学术研究,也有可能为现实的发展提供很多深刻、独到的解读,“2020年热门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就从一些高校学术团队的研究成果中借力颇多。学术界的民族志、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与媒体进行深度报道时的方法策略也有很多共通之处。”

陈璐发现,现在,她的很多学弟学妹开始尝试同一个选题两种写法,“一种写成学术论文,完成学校的要求;另一种写成新闻报道,可以作为求职时的作品。”这样一来,既减轻了调研压力,把一手材料运用到极致,也为自己的就业之路提供了一个备选,“日后不论是在学界继续做研究,还是去业界搞实践,都有傍身的作品和经验。”

当然,准备好“弹药”之外,年轻人也要转变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的心理。事实上,人一生中很大一部分教育是要在职场中完成的。初来乍到,就当作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轻装上阵就好。不会用打印机不丢人,EXCEL只会简单的加减乘除很正常,被批“学生思维”也没什么,没有人一上班就能游刃有余,很多技能,一边用一边学,效率往往是最高的。

爬坡阶段难免觉得有些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自己的过往和未来;从学校到职场,难免遭遇阵痛期,但也不妨碍重新寻找被认可的渠道和个人价值的多元面向。

这种心态不是逃避现实或者自欺欺人,而是年轻人从相对静态的学校进入情境复杂的职场后,为自己寻得的一块“掩体”。在尚未练就十八般武艺时,它或许能抵御一些飞沙走石,保护大家不至于因为无措焦虑和自我苛责陷入精神危机中。

“2022毕业季:挑战不确定”系列报道

疫情下的高校毕业生:先毕业,再就业

疫情第三年,我的工作在哪里?

学会和不确定相处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董铁莹 李昊达(实习)

宜宾兼职招聘(年轻人如何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转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29532.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