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光明针织厂(邯郸联纺路)

  • 人才百科
  • 2023-10-28 16:00
  • 龙泉小编

1953 年城市规划总体布局采取“依托旧城,由内向外,由近及远,集中紧凑”的原则,将联合生产为主的纺织工业区布置在联纺路北部区域,其它独立纺织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农林路以南,陵西大街以西,渚河路以北地区内,此时邯郸的城市性质为“以纺织、造纸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城市”

之后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建筑,邯郸的棉纺企业已经星罗棋布于整个邯郸主城区内。国棉一厂、织袜厂、毛巾厂、经编厂、色织总厂,位于市区东南部,第二纺织机械厂、织染厂、国棉二厂、三厂、四厂、丝绸厂、印染厂,位于联纺路北侧,西从京广铁路东侧依次往东排列至南苏曹村。毛纺厂和针织厂分别位于邯郸市西南和中心位置,织带厂和制线厂位于和平路繁华的商业区。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棉纺织企业被兼并、停产或破产,越来越多的老厂房和厂区被拆除或者废弃闲置,不论是拆除还是闲置,都与新时代的城市化建设产生重重矛盾,大拆大建不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策略;但是长期闲置不用又严重影响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率,使原本紧缺的土地资源更加日甚一日。而今,邯郸市织袜厂、毛巾厂等一批在上世纪就宣告破产的棉纺企业,已然在这个城市中销声匿迹,厂区被变卖,厂房被拆除,大量的住宅取而代之。

2012 年国务院批准的邯郸市第四期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邯郸市的城市性质定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经由建国初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转变为“历史文化区域性中心城市”,针对这一城市结构的转变,位于主城区的传统棉纺织工业必将退出城市建筑的主角地位,成为配角迁移至城市周边区域,将历史舞台留给新时代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一条联纺路,串联国棉二厂、国棉三厂、国棉四厂,邯郸人心中一个温暖的情结

联纺路是邯郸市城市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除了承担东西流向的主要交通外,更重要的是缠绵在邯郸市民心中的一个温暖的情结,因为邯郸主要的棉纺厂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内,国棉二厂、国棉三厂、国棉四厂、邯郸市印染厂自西向东从建设大街依次排开延至光明大街。在棉纺织企业都走向低谷的现在,住在一路之隔的纺织工人仅能从那些被遗留下来的旧厂房里回忆当年的辉煌。

邯郸市国棉二厂

位于联纺路西段,紧邻国棉三厂。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曾经轰轰烈烈的国棉二厂也于2009年8月终于资不抵债而宣告破产。

1959 年 9 月 24 日,毛泽东主席来这里视察工作,在厂西侧的大道上亲热的接待了当时的工人们,从此西侧的道路改名为幸福路,9 月 24 日也作为该厂传统纪念日延续至今。因为这段难忘的历史经历,邯郸市国棉二厂在 2011 年被邯郸市人民政府认定为历史文化建筑。现厂区整体风貌保存较好,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使用价值。国棉二厂整体规划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精毛车间、布场车间、联合厂房。

精毛纺织车间位于国棉二厂生产区的前部偏右。北与建厂初期的单层联合车间相邻,东与新建的布场隔路相望,厂房建筑面积 15461 平方米,长 101.3米,宽 61.12 米.高 13.2 米,系两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砖墙封闭,柱网间距为 10.5 米×9 米。该厂房主车间内部装修为轻钢龙骨水泥石膏板吊顶,平口式有机玻璃日光灯带,采用铜条分格彩色水磨石地面,主车间东、西、北面建有附房,东、西侧辅助用房为二层,东侧主要用作材料库等,西侧为空调及动力设备用房。北侧为四层的综合办公用房,内设办公室、会议室、更衣室及工具室等。附属建筑外墙为水泥抹面白色涂料涂饰,其余为清水墙。

布场车间采用全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15876 平方米。主车间为两层封闭空间,附房为四层全框架结构,主立面采用露白棕黑色瓷砖贴面,墙面处理采用虚实对比的处理手法,用钢窗横向分割,连续排列的钢窗重复交替出现强烈的韵律感。

邯郸市国棉三厂

兴建于 1958 年,也是我国“一五”时期兴建的大型纺织企业之一。现已转变其经营模式命名为邯郸第三棉纺织有限公司,也是现存大型纺织企业中效益相对较好者。

三厂最主要的建筑是联合厂房,占全部厂区面积的 2/3。联合厂房呈长方形,南北长 334.4 米,东西宽182.9 米,总建筑面积 54094.04 平凡米,是一座单层锯齿形厂房,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排架结构,柱网为 12米*12 米,独立的混凝土基础,外立面均为清水砖墙,厂房内部功能从北向南依次为:清花车间、精并粗车间、细纱车间、南布场、准备车间、宽幅织布、车间,浆纱车间。

邯郸市国棉四厂

国棉四厂兴建于 1956 年,厂区内主要由联合生产厂房、仓库、综合办公楼及附属用房等建筑。综合办公楼位于厂区入口处,楼东西总长 255 米,采用单廊式平面布局形式,建筑总共 5 层,楼顶的大笨钟是四厂标志性的构筑物,综合办公楼的总建筑面积 11000 平方米,采用砖混结构。立面开大型钢,上下层窗间用浅黄釉面砖装修,材质的变化、色彩的对比以及钢窗与墙的虚实对比,是 80 年代建筑立面设计最主要的手法。

厂区的最前面有一尊白色的纺织女工群雕,洁白如玉,栩栩如生,正对厂区大门入口。群雕下部为方形台基,台基四周为浅灰色大理石。这一尊纺织女工的雕像与国棉四厂人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岁月,代表着一代代纺织工人的青春与热血,从一个侧面也能折射出当年国棉四厂的影子,它具有较高的历史纪念价值。

布场车间是原国棉四厂中典型的建筑,建于 1985 年 12 月,位于生产区的前右方。车间南北总长 207 米,东西宽 156 米,总建筑面积达 50183 平方米,为单层北向锯齿形厂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

厂区的职工医院被拆除后改建成德源大厦,相继位于厂区西南侧的职工单身宿舍也被拆除,原国棉四厂的单身宿舍楼是上世纪 60 年代建造,为苏联援建期间的建筑,其风格采用当时苏联的红墙坡顶样式,从建筑学角度而言发,曾经的这批建筑群的研究价值也相对较高,但因厂区面临经济等方面的种种原因,其未能被完好的保留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71969.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