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深圳动力源(张燕生)

  • 人才百科
  • 2023-11-05 13:00
  • 龙泉小编

文丨李萍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创造的辉煌成就,精辟总结特区积累的宝贵经验,同时立足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变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对新时代经济特区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六项明确要求。” 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深圳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希望深圳在新时代迈出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继续发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用足用好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加快先行示范区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对新时代新历史起点的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寄予厚望。” 张燕生强调,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战略部署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打造推动治理现代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环境,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新的动力源和创新策源地,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


他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奋斗征程,深圳要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主线,创造新经验,作出新示范。首先是探索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如何在深圳落地生根,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其次是探索如何推动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的现代化,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创建法治城市示范。第三是积极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及创新链如何进入世界高端,并与全球网络接轨的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首个战略定位,而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引擎。过去深圳的体制创新驱动了科技创新,未来深圳要推动科技创新从开发试验研究,进入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从10到N的科技成果转化,进入0到1的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1到10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这个技术进步面临的挑战远远大于过去40年。”他特别指出,深圳应清醒地认识到,仍存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共性技术和公共技术研究、开放试验研究短板和薄弱环节。同时面对逆全球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科技竞争和脱钩的风险等,如何构建科技创新跨境网络是深圳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巨型书墙

他建议,未来深圳要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首先要培育和吸引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人才。其中,特别是要有一批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能够让科学家在深圳真正能做科学发现,工程师能做技术发明,企业家能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其次,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世界大脑”。这需要深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来深,形成科学家集群,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创新。第三,要形成一批未来高科技产业的领军人物,这需要深圳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包括创新的软硬件环境,全方位国际合作和开放创新的生态系统,更灵活、更有弹性的创新体制机制等。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他强调,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希望深圳利用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契机,实施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人才政策,吸引全球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到深圳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希望深圳从零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所需要的体制机制,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为深圳未来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他说。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率先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是新时代发挥好深圳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的重大举措,是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关键一招。”张燕生指出,40条首批授权事项包括六个方面,其中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共14条,数量最多。深圳要紧紧抓住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攻坚克难的契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率先构建有利于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他谈到,过去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更多涉及商品市场,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攻坚战还没有结束,服务、技术、数据市场化配置这一战仍在攻坚阶段。因此,此次首批授权事项更多涉及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改革,反映出未来我国改革的重点领域。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制约全局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40年来,深圳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做得较好。但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国劳动要素市场‘半城市化’、土地要素‘二元市场’等问题逐渐凸显,急需深圳为全国破题,蹚出一条新路,积累新的经验。”他举例说,如土地管理尤其是存量土地的调整,如何更好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在有效解决深圳发展空间不足的同时,为全国土地管理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2020年11月11日,第22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图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创新发展成果展。

他还表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也是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跃升至31位,较上一年提升15位。但在金融信贷、财政税收、跨境贸易、产权制度方面仍存在短板。希望深圳在进一步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特区立法方面,在未来五年取得新的突破。

深入推进大湾区建设,为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作出示范

深圳河沿深港两地蜿蜒而过

“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对深圳提出的六项明确要求之一。张燕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个极点有不同特色优势和差异化分工,“香港—深圳”是三个极点之一,要充分发挥深圳在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和强强联合的极点带动作用。同时依托大湾区平台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加快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力度,为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作出示范。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的一次会议上,我曾发言提出,特区的使命不是打造超大城市,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说,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深圳奇迹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使命、履行国家责任不动摇创造的奇迹,可以说,过去40年,深圳和香港成为世界进入中国和中国融入世界的教室和课堂、窗口和桥梁。未来,深圳应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区域一体化、同城化、高度化水平。同时,抓住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机遇,以规则衔接深化大湾区合作发展,充分发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深圳市前海自贸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

同时,张燕生表示,深圳具有科技创新优势,香港具有现代金融优势,深港目前的浅层次合作应走向深度融合,尤其是促进深圳的科技创新、实体经济、人力资源和香港的现代金融、国际化法治化优势深度融合,实现共同发展。深圳应以非常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环境,吸引香港的现代金融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人才、机构、市场体系延伸扩展甚至进入深圳。

“两地的合作还要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要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他说,希望深圳以大湾区为平台,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74795.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