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海柔创新(东莞)

  • 人才百科
  • 2023-11-12 07:00
  • 龙泉小编

东莞松山湖,这个隐秘地方又跑出了一只独角兽。

投资界获悉,知名机器人公司海柔创新不久前宣布完成两轮超2亿美元融资。其中,C轮融资由五源资本领投,红杉中国、源码资本、VMS鼎珮集团、华登国际、势能资本跟投;D轮融资由今日资本领投,红杉中国、五源资本、源码资本、联想之星、零一创投跟投。截至目前,海柔创新已经完成七轮融资,并在一年内完成B+、C、D三轮融资,令人咋舌。

鲜为人知的是,这家总部坐落在深圳的创业公司,最初却是从东莞松山湖孵化而来。海柔创新创始人兼CEO陈宇奇是一位理工科学霸,本科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系。2015年,他在筹备机器人创业项目时就拿到了一笔来自东莞松山湖的种子轮投资,这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参与发起的XBOTPARK基金。后来,陈宇奇从香港北上东莞,于2016年在松山湖创立了海柔创新。

海柔创新只是一个缩影。2014年,李泽湘联手一众学者创立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同时配套了一支孵化基金。截至目前,该基地孵化60余家科技企业,云鲸智能、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卧安科技、Eco Flow正浩、希迪智驾.....一个机器人创业军团正从松山湖走向全国。伴随着机器人赛道火热,国内一波又一波VC正组团去东莞,这座昔日“世界工厂”正在悄然间完成一次史无前例的蜕变。

32岁理工男创业,离开香港去东莞

刚刚红杉、徐新都投了

身后同时出现红杉中国、今日资本、五源资本、源码资本的身影,海柔创新究竟有何来头?

资料显示,海柔创新(HAI ROBOTICS)成立于2016年,专注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的研发设计与方案规划。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为库宝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主要应用在有柔性自动化改造需求的物流仓库和工厂。

海柔创新掌门人陈宇奇,本科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电子系,硕士就读于苏黎世联邦理工机器人专业。2015年,陈宇奇已经研发出全球行业排名第一的产品,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公司,小有成绩。但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社会解决重大问题。当时,他与经营快递公司的朋友一同走访了北京周边仓库,调研30多个仓库,当看到仓库还在靠人工搬运的时候,他坚定了进入仓储物流机器人领域的决心。

同年10月,陈宇奇参加了当年的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这是全球物料搬运和物流技术行业最具规模的国际展会之一。在展会上,这位26岁的年轻人看到多层穿梭车和箱式自动化立体仓库,突然萌发一个念头:“如果将移动的货架机器人和箱式的立体库结合起来,形成箱式的移动机器人,从搬运货架变成搬运箱子,会不会提高整个系统效率呢?”自此,海柔创新的雏形初现,并于2016年底正式成立。

硬科技创业并非易事。幸运的是,在项目启动阶段,陈宇奇收到一笔来自东莞松山湖的种子轮投资,这正是李泽湘教授的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基金。于是,陈宇奇将重心从香港挪到了东莞。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陈宇奇团队花近半年的时间,就把样机做出来,这也是海柔创新“库宝”的初级版。截至目前,库宝机器人能在一周内将传统仓库改造成为自动化仓库,其存储密度提升80%~130%,效率提高3~4倍。

成立两年后,由20个机器人协作操作的库宝系统HAIPICK A41诞生,并正式应用于百世快递佛山服装仓。时至今日,海柔创新已在全球落地超200个项目,累计机器人出货量超2000台,市场占有率超90%。今年,海柔创新还获得京东、优衣库、联想、国家电网等大客户的订单,据陈宇奇预计,今年的业绩将是去年的10~12倍。

这5年,陈宇奇和海柔创新一直专注机器人这件事。红杉中国合伙人郭山汕评价:“海柔团队定义了料箱机器人这个品类,产品创新能力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全面认可,并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而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对陈宇奇印象深刻,“他是个‘一根筋’,死磕到底的人,花了整整4年时间打磨产品,做到真正好用。陈宇奇对客户特别好,不管多难交付的项目,他都严格把控,做到100%交付,没有一个项目烂尾。”

从李群自动化到云鲸智能

松山湖,一批机器人军团正在崛起

从深圳宝安机场出发,开车50分钟就可以到达东莞松山湖高新区一个占地6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创业园区。这里,承载着至少60个与陈宇奇类似的创业梦。他们有的已经实现,有的还正在实现的路上。

而背后的造梦者,就是李泽湘教授以及他创办的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

说起来,香港科技大学“3126”实验室是故事的起点。“3126”原本是李泽湘在港科大创办的一个实验室,但在这个实验室里却孵化许多创业项目,其中包括大疆的无人机、逸动科技的电动舷外机等,这些项目都源自李泽湘学生的实验课题或者毕业设计。

但“产学研结合”这条路并不好走,最大的挑战是高校没有产业落地的基地,一些研究成果往往只能停留在纸面。于是,李泽湘开始考虑为学生寻找资金、提供技术孵化的基地。后来,他通过考察发现,以深圳科技园为圆心,周围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距离画圈,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畔的高新区是最佳选择。

2010年底,俞春华和师姐石金博一同跟随老师李泽湘来到东莞参观,当时他们就被松山湖的环境所吸引。次年,俞春华和石金博等五位小伙伴来到松山湖,在导师李泽湘的指点之下创办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有限公司,聚焦轻量型机器人领域,解决“手工”痛点。

当时俞春华还只是一位在读学生,过去他们觉得只要在实验室学到本领,以后找工作时留在香港或者去海外深造都行。然而,当时李泽湘时常鼓舞学生说,不要沉迷于港科大的美景,要干一番事业,应该到一线工厂去,到深圳、松山湖去。后来,很多同学毕业后都没有留在香港,而是北上去往东莞。

凭借过硬的研发功底及港科大高材生的盛名,李群自动化迅速打响名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明势资本、赛富投资基金以及参与C轮投资的天鹰资本和粤科金融。

2014年11月,李泽湘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原院长高秉强、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等一众优秀创业导师联合发起了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XBOT PARK)。与此同时,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相关领域投资的创业孵化基金“XBOT PARK基金”应运而生。它以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布局工业4.0、交通/物流、智能家居、消费类硬件、大健康等方向,投资阶段以种子轮、天使轮、A轮为主。日后,一批知名的机器人创业公司从这里走出。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独角兽云鲸智能。2015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的张峻彬向李泽湘教授的公众号投递简历,打算来东莞松山湖创业。2016年,张峻彬在松山湖总部一号17栋创办云鲸智能,致力于开发一键清洁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并成为李泽湘引入松山湖的首位人才。次年,云鲸智能获得清水湾基金(XBOT PARK基金的前身)天使轮融资和Pre-A轮融资。

成立之初,云鲸智能并未受到创投圈的过多关注。2019年8月,云鲸智能完成由大米创投 , 盈峰资本参与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那一年双十一,云鲸智能正式发布一款“能够自动洗拖布”的扫拖一体机器人,仅仅一天销售额就突破千万,迅速蹿红。

2020年4月,云鲸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源码资本、字节跳动领投,老股东盈峰资本、大米创投等跟投。不到两个月,该公司再次宣布完成C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源码资本、高瓴创投、字节跳动跟投。2020年的双十一,云鲸扫地机器人依旧火爆,销售额突破两亿,估值随着猛涨15倍,成为从松山湖走出的一只独角兽。

现今,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已经从最初简单的“3126”实验室,成长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之一,孵化的创业项目成功率接近80%。在中国的机器人创业江湖,松山湖俨然成为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当VC组团去东莞

机器人赛道大爆发,一笔笔融资诞生

在疫情刺激下,曾一度被遗忘的机器人赛道再次火热起来。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到如今,中国机器人赛道融资数量超90起,总融资金额约百亿元;融资金额达亿元以上约30笔。红杉中国、IDG资本、高瓴创投、软银愿景、高榕资本、源码资本、五源资本、君联资本、DCM中国、启明创投、光速中国、中金资本、华登国际等在内的数十家VC/PE,还有字节跳动、美团等互联网巨头都将触角伸向了机器人赛道。

期间,一大批投资人都涌现了东莞。今年伊始,东莞机器人企业频频传出融资消息——3月,逸动科技宣布完成亿级B轮融资;同月,海柔创新完成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五源资本、源码资本、华登国际入局;5月,本末科技宣布完成Pre A轮数千万级别融资,五源资本领投,老股东奇绩创坛、大米创投;7月,松灵机器人完成了亿元级A轮融资,红杉中国、五源资本、祥峰投资中国和HKX等一线顶级基金机构出现其中。

为什么是东莞?这要从东莞悠久的制造业历史讲起。曾几何时,东莞被称为“世界工厂”,曾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但技术门槛并不高,主要还是流水线式的工厂。即便如此,多年下来东莞还是形成了以电气机械、电子信息、家具、玩具、纺织服装、造纸业、饮料食品、化工等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实东莞是一个适合硬科技创业的地方,这里能造出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一位创始人感叹。在东莞,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而且每个产业既有专业的市场和各种类型的加工厂,也有完成的产业配套设施,这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实验场地。据东莞市科技局透露,除减速器等极少部分器件需要在周边城市采购以外,驱动电机、伺服系统、运动控制模块、传感器等零部件都可以在东莞找到生产厂家。

一位80后医疗机器人创业者向投资界透露,他在创业前考察了深圳、上海等城市,最终选择了东莞。原因很简单,“我们与东莞的硬件加工企业有深入的合作,把生产基地设在这里,往来会比较方便。”

正因为曾走过劳动密集型的历史,如今东莞成了一个天然的机器人试验场。一位刚刚从东莞看项目回来的硬科技投资人告诉投资界:“在东莞考察项目期间,无论是在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行业等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工厂,还是在纺织、家具、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都能看到机械臂或者移动机器人的身影。”

过去五年,中国人口尤其年轻人正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迁移,东莞的工厂也同样面临着招工难的窘境。从2014年开始,东莞创新性地出台一系列扶持举措鼓励企业大范围进行“机器换人”。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东莞共有66%的企业投入资金开展了“机器换人”工作,92%的企业表示未来两年将继续加大投入或准备开展相关工作。

眼下VC组团去东莞背后,恰好是机器人产业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在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大背景下,自动化需求日益明显。中国作为全工业品类都有、世界上最大、迭代速度最快的机器人市场,势必会有大的独角兽出现。”一位长期关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人如是表示。

当机器人走上生产线,昔日“世界工厂”东莞也在悄然蜕变。走在东莞的街道上,你可以看到的是五金、机械等配件门市和大大小小的工厂。在那些其貌不扬的厂房内,一排排机械臂和自由移动的机器人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主力军。

但硬科技创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往往更需要耐得住寂寞。正如李群自动化联合创始人俞春华所言,“除了大环境之外,松山湖生态好、地处僻静,正是搞研发的好地方。这种远离大都市的‘田园环境’,让工程师更容易专心埋头做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77198.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