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亚前海证券 郑倩怡)
1.1.铝型材行业龙头,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铝型材业务
公司是国内铝型材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铝型材、工业铝部件和建筑铝型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少数具备全流程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工业生产体系完整覆盖了从原材料研发,到模具设计与制造、 生产加工、表面处理,以及精深加工等。
深耕铝型材领域,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铝型材业务。
公司创始人于 2007 年成立鑫发铝业,开始主营建筑铝型材。
2013 年,公司前身安徽银盾斯金铝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在 2017 年更名为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公司收购鑫发铝业,并成立多家全资子公司以扩大公司的业务种类和规模。
2021 年 2 月,公司于深交所上市,募集资金部分用于年产 7 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
2021 年 12 月,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不超过 7.8 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年产 10 万吨光伏铝部件项目及其他,进一步扩大光伏铝部件产能,提升市场份额。
公司股权较为集中,唐开健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唐开健、莞湖高新毅达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和李正培,持股比例分别为 41.54%、6.51%、5.08%,其中唐开健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持有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天长市天鼎企业运营管理中心 12.25%股权,为该员工持股平台的实际控制人。此外,李正培为唐开健妹妹的配偶,二人互为关联方。
1.2.专注铝型材和铝部件,产品产销量双双提升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工业铝型材、工业铝部件及建筑铝型材。公司生产的工业铝型材主要应用于工业装备生产领域,通常用于加工成某种工业装备的零部件所需的铝合金材料。
工业铝部件是对工业铝型材进一步精加工形成的铝合金部件,可供下游新能源、轨道交通及电子电器等领域的终端客户直接使用。建筑铝型材则指主要应用房地产、建筑行业的铝合金材料。
2021 年公司铝制品产销量均大幅增加。
产量方面,2018-2021 年公司铝制品产量持续增长,其中 2021 年产量为 11.57 万吨,同比增长 63.75%。
销量方面,2018-2021 年公司铝制品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 2021 年销量为 11.27 万吨,同比增长 62.86%。公司 2021 年产销量均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产能的扩张,使得新能源光伏铝型材和铝部件的产销量均大幅提升。
1.3.整体费用率持续下行,公司收入高速增长
2021 年公司收入高速增长,主要收入来源于工业铝型材。
营收方面,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25.97 亿元,同比增长 101.72%,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84 亿元,同比增长 76.81%,营业收入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为新能源光伏板块产品销量持续增长。
营收结构方面,2021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铝型材,其营收占比达 55.46%,其次为工业铝部件和建筑铝型材,其营收占比分别为 32.61%、11.51%
2021 年公司毛利润大幅增长,毛利率略有下滑。
毛利润方面,2018-2021 年公司毛利润保持增长,其中 2021 年公司毛利润为 3.41 亿元,同比增长 73.10%,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润 3.40 亿元,同比增长 40.91发展势头强劲。
毛利率方面,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11.03%,较 2021 年的 13.12%有所下降。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费用总额上涨,费用率整体持续下行。
从费用总额来看,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费用总额为 2.09 亿元,同比增长 51.13%,公司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为管理人员薪资及人数增加、研发投入增加以及利息费用增加。
从费用率的变动情况来看,2018-2021 年公司整体费用率呈下降趋势,2022 年前三季度费用率为 6.77%,较 2021 年的 7.55%下降了 0.78 个百分点,近年来公司降本控费措施实施效果明显。
2022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净利率小幅下降。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21 亿元,同比增长 33.01%,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30 亿元,同比增长 59.58%,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净利率方面,2021 年公司净利率为 4.66%,较 2020 年小幅下降,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 4.22%,略有下降。
2.1.概述:铝型材是铝的精深加工产品
铝是一种较软的易延展的银白色金属。铝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在所有元素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氧和硅,且是丰度最大的金属,在地球固体表面 中约占 8%的质量。
目前全球已发现超过 270 种含铝矿物,其中铝土矿是最主要的含铝矿石。铝型材生产与精加工处于铝及铝制品产业链中游。
铝加工产业链上游为采矿及冶炼,指从铝土矿提取氧化铝,而后制成电解铝,中游为铝型材 生产及精加工,下游则是将生产的各种铝材应用于各个行业。
因为铝及铝合金具有质量轻、易加工、导热导电、耐腐蚀以及可回收性强等优良性能,故而广泛应用于建筑、消费电子、轨道交通、汽车以及光伏新能源等领域。
铝型材行业历史悠久,发展快速。
1904 年,全球第一台铝挤压机在美国铝业公司投入使用,标志着铝型材工业的开始。随着铝型材种类增多,其应用领域也逐渐拓广。
二战期间及结束后,铝型材先后用于制造军工产品以及住宅建筑,同时铝型材在门窗、幕墙的应用逐渐普及,全球铝型材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铝型材生产工艺水平的提升,带动铝型材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和深度进一步提升。
铝型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种类。
按照加工方式不同,可分为铸造加工和变形加工,其中变形加工的轧制工艺可生产铝板带和铝箔,挤压工艺生产建筑铝型材和工业铝型材;按照表面处理工艺不同,铝型材可分为阳极氧化铝材、电泳涂装铝材、粉末喷涂铝材、木纹转印铝材、氟碳喷涂铝材和抛光铝材等;按照合金中的其他元素主要成分不同,可分为 1-8 个系列的合金牌号铝型材,其中 1 系列表示纯铝,即含铝量不少于 99%。
2.2.供给:行业集中度低,我国铝材产量逐年增长
全球原铝产量稳步提升,2021 年中国原铝产量居全球第一。
随着铝制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拓宽,全球原铝产量逐年稳步增长,据国际铝业协会数据,2021 年全球原铝产量为 6,724.3 万吨,同比增长 2.94%。
从原铝的生产地区来看,据国际铝业协会估算,2021 年中国原铝产量约 3,883.7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57.76%,位居全球第一,其次为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亚洲(除中国以外),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为 8.76%、6.69%。
我国铝型材行业集中度低,高端铝型材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铝型材行业低端产品门槛低,相对饱和,小企业众多,竞争激烈,大中型企业则主要面向门槛较高的中高端市场,但数量较少且每家企业的市占率较低,整体铝型材行业集中度较低。国内铝型材主要生产企业包括中国忠旺、兴发铝业、亚太科技、豪美新材、鑫铂股份、闵发铝业等。
目前我国铝型材行业面临“中低端产品大量出口,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的格局,随着大型企业逐步扩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等,行业集中度和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内铝材产量逐年增长。
受环保政策调整的影响,2018 年我国铝型材产量有所下降,但随着光伏产业复苏以及铝型材在汽车、电子电力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对铝型材需求的扩大使得产量水平快速恢复提升,连年增长,2021 年国内铝材产量达 6,105.20 万吨,同比增长 5.64%, 2022 年上半年铝材产量为 2,999.40 万吨,同比增长 1.13%,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逐步摆脱了环保政策调整的影响。
2020 年及 2021 年我国铝及铝材进口量大增,出口量保持稳中有升趋势。
进口方面,我国为铝及铝材生产大国,铝及铝材进口量一直较少,2020 年和 2021 年进口量大幅增长,主要因需求从疫情中迅速复苏导致国内铝价高于海外,2020 年我国铝现货均价达 14,190 元/吨,LME 铝现货结算均价为1,704 美元/吨,铝价内强外弱提供了套利机会。
2022 年国内铝价回落,上半年铝及铝材进口量较 2021 年同期下降。出口方面,我国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出口量多年来稳中有升,2021 年出口量为 561.91 万吨,同比增长 15.68%,2022 年上半年出口量为 350.91 万吨,同比增长 34.13%,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3.需求:应用广泛,光伏与汽车市场将带来持续增量
我国铝及铝材销量连年增长。我国铝型材下游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包括家电电子、建筑行业、医疗环保、轨道交通等传统应用领域,以及新能源光伏、汽车轻量化等新兴市场。随着下游各领域需求提升,铝材销量逐年增长。
据计算,2021 年我国铝及铝材销量约为 9,714.97 万吨,同比增长 4.78%,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
2.3.1.新能源光伏高速发展,铝型材需求空间广阔
铝型材可用于光伏固定框架和支架等组件,使用率高达 95%。太阳能组件边框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密封太阳能电池组件、增强组件强度以及便于运输与安装等,其性能对电池组件的寿命有影响。
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可将太阳能组件边框分为铝型材边框、不锈钢边框和玻璃钢型材边框。铝型材具备重量轻、易成形、易切削和加工、强度高、可回收、耐蚀性强等优点。
根据工信部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铝边框在目前电池组件市场中应用最普遍,使用率高达 95%。
环保政策支持下全球各国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
一次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温室效应增强,导致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核心议题之一。截至目前,全球超过 130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的目标。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快速上升,将拉动全球光伏组件市场需求增长。
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是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的首要选择,光伏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力量。
根据 BNEF 数据,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 183GW,同比增长 27.08%,2016-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9.53%,处于快速发展期。
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突破和全球各国大力支持绿色低碳能源转型的政策的驱动下,全球光伏市场规模预期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保守预测,2025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将达到 270GW。
国家政策支持大力建设光伏发电。
2021 年 10 月,发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
此外,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 2022 年 5 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要实现到 203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2021 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建设的高速发展将促使光伏组件用铝型材需求大幅提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新增光伏装机量自 2013 年以来连续 9 年位居全球首位。2021 年中国光伏发 电新增装机量为 54.88GW,同比增长 13.86%,2022 年上半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为 30.88GW,较 2021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137.32%,继续保持高增态势。
在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2025 年我国光伏发电年均新增装机量将达到 83-99GW。
2.3.2.汽车轻量化拉动铝材需求增长,轨道交通贡献一定增量
汽车轻量化趋势明显。由于汽车重量每降低 10%,可降低油耗 6-8%,在全球致力于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是大势所趋。
铝的密度仅为钢的 1/3,且具有耐腐蚀、易加工、可回收等多重优点,是理想的汽车轻量化材料,铝及铝合金在变速器箱体、车身、底盘等区域使用率逐渐提高。
2020 年底,由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 2.0》发布,指出到 2025 年、2030 年、2035 年新能源乘用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 15%、25%、35%,到 2035 年燃油乘用车轻量化系数降低 25%。
我国汽车销量较为稳定,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
2021 年中国汽车销量为 2,627.5 万辆,同比增长销量为 352.1 万辆,同比增长 157.6%,2016-2021 年 5 年 CAGR 为 47.34%,2022 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260 万辆,同比增长 115.6%,继续保持高增态势。
汽车轻量化叠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用铝需求量持续增长。
根据 2016 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 1.0》设定目标,2025 年、2030 年我国单车用铝量将分别达 250kg、350kg,而 2020 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 2.0》预计,到 2025 年、2030 年我国汽车年产销规模将分别达 3,200 万辆、3,80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比例分别约为 20%、40%,计算得出 2025 年、203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规模将分别为 640 万辆、1,520 万辆,由此测算,到 2025 年我国汽车用铝需求量约 800 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用铝需求量将达 160 万吨。
铝型材大量应用于轨道车辆车体。
在地铁、轻轨、市域快轨等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铝型材可用于车身(车顶、侧壁、地板等)、配件(空调部件、结构板、列车门、上落踏板等)、装饰件(座椅骨架及部件、行李架等)等多处。
在高铁领域,高铁及动车的座椅、门窗、行李架、车体等大量使用铝合金,按照相关规定,运行速度大于 250km/h 的列车必须采用铝合金车体,大于 350km/h 的列车车厢除底盘外全部使用铝型材,目前国产和谐号动车组中 CRH2、CRH3、CRH5 均为大型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
城市化和铁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将持续带动轨道交通铝型材需求增长。
城市轨道交通方面,2021 年我国地铁、市域快轨、轻轨的运营线路分别达到 7,210 公里、1,011 公里和 263 公里,整体均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铁路方面,2021 年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 15 万公里,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 4 万公里,高铁建设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铝型材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
2.3.3.消费电子与建筑行业稳步发展,提供基本需求支撑
铝材广泛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全球及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铝合金具有易加工和着色、散热效果好、材质轻便等特点,可用于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外壳、支架、结构件等。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全球及中国的消费电子行业均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
全球市场方面,据 Statista 数据,2021 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超过 1 万亿美元,并预测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 1.11 万亿美元。
中国市场方面,2021 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估算约为 1.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4.42%,据 Statista 预测,2022 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达 1.86 万亿元,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消费电子市场持续活跃,铝合金等铝材制品需求广阔。
手机方面,2021 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43 亿部,同比增长 15.88%,其中 5G 手机出货量为 2.66 亿部,同比增长 63.19%,占全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 77.55%,随着 5G 通信的建设加快,5G 手机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
平板电脑出货量稳步增长,2021 年出货量为 0.28 亿台,同比增长 21.74%。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发展迅猛,2021 年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近 1.40 亿台,同比增长 25.4%,据 IDC 预计,2022 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超过 1.6 亿台。
铝材用途扩展及房屋竣工面积快速增长,驱动建筑业用铝量持续提升。
用途方面,随着铝材轻量化、易于缩短工期等特点被发掘,铝材在建筑行业的用途逐渐扩展至活动板房、网架结构、建筑模板等多个领域。
从地产竣工情况来看,房屋竣工面积相对房屋新开工面积具有 3 年左右的滞后期。
国内房屋新开工面积从2015年的15.45亿平方米连续增长至2019年的22.72 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0.12%。2020 年竣工面积受疫情影响有所下滑,但 2021 年竣工面积回升,预期未来 1-2 年国内房地产竣工面积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3.1.掌握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定位于中高端铝型材及铝部件市场,掌握多项核心技术。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掌握差异化挤压工艺技术、表面处理工艺技术、温度控制技术和合金成分配比等多项核心技术,可全流程独立生产工业铝型材及铝部件,以及建筑铝型材。截至 2020 年底,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 32 项已授权专利,其中 27 项发明专利,5 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大增,并呈现出持续加大趋势。
研发投入方面, 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为 1.13 亿元,同比增长 145.65%,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 1.16 亿元,同比增长 43.14%,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从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来看,2021 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4.33%,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77%,小幅下降。
客户资源丰富,主要为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铝型材和铝部件产品覆盖建筑领域和多个工业领域。在新能源光伏领域,公司已成功进入光伏行业第一梯队企业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的供应商体系,产品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此外,公司的主要客户还包括轨道交通领域部件制造业领先企业今创集团和康尼机电,汽车领域的全球最大的半挂车制造商中集集团、汽车整车厂的铝部件主要供应商无锡宏宇,医疗及电器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美埃集团、英飞特,以及建筑领域的知名企业金鹏集团、美沃门窗等。
3.2.募投扩产提高市占率,进一步打开盈利空间
IPO 募集资金拟主要用于铝型材扩产和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2021 年初,公司拟将 IPO 的部分募集资金用于建设“年产 7 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约为 3.74 亿元、0.3 亿元。
“年产 7 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建设期为 12 个月,将引进更先进的挤压设备、氧化设备和精加工设备等,提高中高端铝型材产能;“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建设期 为 18 个月,将为公司引进更多高端研发人员,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这两个项目均已完成建设并已验收交付,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项目投产后可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年产 7 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预计 2022 年可投产,根据公司经济效益分析,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约为 12.31 亿元(不含税),年均净利润可达约 0.82 亿元, 投资回收期为 6.57 年(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8.36%(税后),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可大幅提升公司在新能源光伏和轨道交通领域高端铝材的产能,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增发募资以扩张太阳能组件边框产能。
2021 年 12 月,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拟募集不超过 7.8 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年产 10 万吨光伏铝部件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年产 10 万吨光伏铝部件项目”建设期为 1 年,建成后将实现年产 10 万吨太阳能组件边框。
公司与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晋能集团、无锡尚德、通威股份及正信光电等光伏 行业主要组件企业已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2021 年公司光伏铝边框产能均处于满负荷状态,随着下游光伏组件企业不断扩充产能,此项目将有利于公司突破产能瓶颈,抓住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经测算,此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7.03%,经济效益良好。
3.3.募资布局再生铝业务,优秀生产体系再完善
定增募资布局再生铝业务。2023 年 1 月,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 13.45 亿元,用于“年产 60 万吨再生铝项目”和“数字化建设项目”等。
其中“年产 60 万吨再生铝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额为 8.93 亿元,投资总额约为 20.40 亿元,计划建设周期为 3 年,预计可实现再生铝铝棒年产能 60 万吨;“数字化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额约为 0.49 亿元,建设周期为 2 年,项目将推进公司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发展。
再生铝项目产能可内部消化。
据测算,再生铝项目内部收益率为 12.52%,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10 年。下游光伏、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需求增长拉动铝型材产量提升,保障再生铝的内部消化。项目达产时,预计公司铝型材产量可达 60 万吨,原材料约为 70 万吨铝棒,本项目再生铝铝棒新增产能可内部消化。
公司是少数具有全流程生产、一体化供应铝型材能力的企业之一,布局再生铝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在铝型材行业中,仅少数企业具备从原材料开发到精深加工的全流程生产工艺体系,公司是拥有完整的铝材生产体系的企业之一。
再生铝项目将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向上延伸,形成包含材料研发、模具研制、生产加工以及废料回收等的完整产业链,可保证原材料质量,降低成本,实现产业链协同。
国家各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再生铝行业发展,2021-2025 年我国再生铝产量 CAGR 或达 9.5%。
2021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再生铝产量达 1150 万吨的目标。
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
2021 年 12 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鼓励企业建立再生铝回收基地和产业集群区。2022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要完善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再次提出,到 2025 年再生铝产量 1150 万吨的目标。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测算,2021-2025 年我国再生铝产量 CAGR 有望达 9.50%。
再生铝节能环保优势显著,生产单吨再生铝较原铝节约 3.4 吨煤、14 立方米水,减少排放固体废物 20 吨。
据欧洲铝业协会的数据,生产 1 吨再生铝仅排放 0.5 吨 CO2,所需能耗仅为原铝的 5%;据我国的数据,生产 1 吨再生铝较原铝节约 3.4 吨煤、14 立方米水,减少排放固体废物 20 吨。
从铝生命周期来看,2016 年我国铝的电解环节能耗占 76.0%,而铝的回收预处理和再熔铸能耗仅各占 0.4%。
从铝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来看,2020 年,生产 1 吨再生铝仅排放二氧化碳 0.2 吨,远低于电解铝的 11.7 吨;2020 年我国电解铝 CO2排放量占铝行业排放总量的 76.6%,而再生铝仅占 0.2%。
当前光伏及其他下游领域需求旺盛,公司扩建项目逐步落地。
我们假设:
(1)公司年产 7 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以及年产 10 万吨光伏铝部件项目,新增产能将分别自 2022 年、2023 年起逐步释放;
(2)公司所处铝型材行业普遍采取“铝锭市场公开价格+加工费”的定价模式,主要以加工费为盈利,毛利率较为稳定。
则公司 2022 年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工业铝部件业务板块的毛利水平将分别为 3.33 亿元、0.51 亿 元、1.83 亿元
光伏等下游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扩产项目逐步释放产能,预计公司未来业绩将持续增长。
我们预期 2022/2023/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3/3.62/4.87 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1.51/2.45/3.30 元。以 2023 年 1 月 9 日收盘价 51.8 元为基准,对应 PE 分别 34.29/21.11/15.70 倍。
环保政策调整风险、下游光伏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扩产项目建设和产能释放进度以及收益不及预期。
环保政策调整风险:若环保政策趋严,或将影响公司生产从而影响产品产销量,进一步影响收益。
下游光伏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下游光伏、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等行业发展或不及预期,从而降低对铝型材等产品的需求。
扩产项目建设和产能释放进度以及收益不及预期:年产 7 万吨新型轨道交通及光伏新能源铝型材项目于 2021 年底已达预定可使用状态,若 2022 年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年产 10 万吨光伏铝部件项目尚在建设中,若因资金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收益。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藏经阁-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