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出于供应链多元化的考虑,日本近期正大力呼吁海外日企回迁,还发布了相关补助政策,但却少有日企响应,该国电器巨头松下甚至"反其道而行"。
根据日经中文网8月20日消息,松下近日宣布,将在中国建设生产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新工厂,新工厂将落户广东省佛山市,投资总额达2.2亿,计划于2021年实现投产。松下还表示,公司此决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疫情下,大众开始重视杀菌,在华建厂有望达成2021年包括空气净化器在内的空调业务销售额较2019年翻倍的目标。
对于松下在华建厂,市场议论纷纷,需要知道的是,松下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企之一,曾是备受国民追捧的外资洋牌,但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下降,松下在中国市场一度面临退场危机。
回顾松下在中国市场的"沉浮",1979年,松下与中国签订《技术协作第一号》协议,向上海灯泡厂提供设备,握住了打开中国市场的钥匙;1987年,松下与4家中企合资成立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凭借248亿日元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中日合资企业;1995年,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成立,这时的松下凭借其家电业务,在中国市场如日中天。
到了2004年,在家电转型升级的浪潮中,由于错判市场,松下选择了等离子电视,这也为松下在中国市场的"失势"做了铺垫,由于等离子产业链的封闭,等离子电视的更新速度极慢,松下最终不敌后起之秀LED,在华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
松下并非没有挣扎过,等离子电视后,松下还进行了两次升级转型,分别是从以家电为主的黑色家电转型为以冰箱、空调为主的白色家电市场、从白色家电转型为以小家电为主的市场,但这两次转型皆收效甚微。转型升级失败的结果,便是松下在华市场份额的进一步丢失,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松下已连续亏损6年,2011年、2012年两年,松下的净亏损总额甚至超过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5亿元)。
随着在华业务接连被淘汰,市场"唱衰"松下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从各方面来看,松下在中国市场似乎已难以为继,为何又要斥资在华建厂?
对此,一位在华日企的高管给出了答案:中国市场在疫情下的迅速反弹,带动了销售,没有中国市场,我们就谈不上发展战略。除此之外,来自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消息人士也表示:中国供应链很重要,中国市场的首要关注点是建立一个无法动摇的供应链。言下之意,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及完整的产业链,对日企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
实际上,除了松下之外,还有其他日企也在不断加码中国市场。早在2月,日本电产便宣布将大连新工厂的投资计划从500亿日元提高至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5亿元);同月,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也确定了向中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小马智行投资4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的计划。可以看出,大多日企对中国市场皆抱着看好的态度,无怪乎松下锲而不舍地在中国市场深耕。
文 | 李银苏 题 | 曾艺 图 | 饶建宁 审 | 钟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