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智源研究院(2023中国技术成熟度评估曲线发布)

  • 人才百科
  • 2023-11-26 10:00
  • 龙泉小编

作者 | InfoQ研究中心


2022 年技术投资集中,热点聚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


首先从新闻热度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原生等话题成为了 2022 年技术热词。此外,根据 InfoQ 统计,按照中国软件专利的技术领域分析——截至 2022 年年底,专利数量最多的三个领域分别为网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3 项合计占比达 76.69%。从专利的角度,可以认为这三个领域发展更为成熟。



此外,技术领域的融资市场在 2022 年投资呈现集中化趋势。根据 InfoQ 研究中心统计,2022 年技术领域中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 A 轮和 B 轮,共占融资事件的 62.5%。整体而言,2022 年融资集中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融资金额占比达到 84.7%。


2022 年 1 月 -11 月融资金额与事件数量统计


2022 年 1 月 -11 月技术细分领域融资金融统计


值得关注的是,2022 年技术发展伴随着三大层面的突破共同出现,分别是理念、技术和产业突破。这三个层面的突破共同支撑着 2022 年的技术发展,也将持续延续,深刻影响各大技术领域的 2023 。


理念突破:2022 年技术服务理念转变,从技术先进到赋能业务


2022 年,从“技术先进”到“赋能业务”,行业理念有突破性进展,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技术采购企业在类型上的变化——由以技术实力较强的互联网公司为“绝对主力”的早期局面,逐渐转变为以互联网公司为引领,技术实力多样化分布的多行业公司为主体的现状。


其二是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环境相对复杂,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都面临较大的经营挑战,企业采购预算收紧,加速了理念的转变。


其三是 IT 部门在企业内定位的转变。IT 部门在公司内部逐渐由成本部门转为业务赋能部门,技术人员开始理解企业经营层面的策略,IT 部门由主要关注技术先进性转为对业务的实际赋能结果。


最后是技术服务商的战略变化。技术市场的供给侧厂商营收压力增大,同时受到技术采购企业的影响,纷纷开始选择技术研发和商业变现的平衡点。


技术突破: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与技术应用三大技术突破,全体系提效赋能业务


除了理念上的突破,技术突破也是 2022 年技术领域发展的核心关键词,InfoQ 研究中心从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与技术应用三大方面分别论述 2022 出现的技术突破。


基础设施:企业用云门槛再降低,更多云上应用受市场关注


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云厂商纷纷推出高性能、高可用、高性价比解决方案,以应对客户用云需求。这也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用云门槛,目前中国整体企业上云率已接近 30%。此外,云服务逐渐从互联网 + 金融政企类机构向多种产业结构类型企业升级。



在应用方面,Serverless 在去年凭借组装式研发、自适应弹性和高可用等特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部分头部企业 Serverless 升级带来更多的实际案例研究。除了 Serverless 以外,云安全、可观测性、低代码、FinOps 等云上方法体系也在风险管理和降本增效等需求频现的情况下,吸引了市场注意。



技术服务:算力应用领域获进展,AIGC 热议背后是国内企业蓄力 AI 模型库的积累和研发


伴随着中国算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算力总规模的迅速提升,技术的主要服务领域已扩大至制造、物流、建筑等传统产业,但采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东数西算”工程在解决算力地域结构性错配的同时,提升了算力度量、编排、分发以及算力交易的统一的关注度,为算力交易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启发。Stable Diffusion、DALL·E 2、ChatGPT 在 2022 年引发广泛讨论,为 AIGC 行业以及多模态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灵感与信心。此外,腾讯、飞桨、达摩院、智源研究院等企业与研究机构纷纷推出 AI 模型,开源也为 AI 在中国的加速落地奠定了基础。



技术应用:突破物理边界的想象力大放异彩,数字孪生、虚拟人数字人推进数实融合


在技术应用方面,2022 年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数字孪生工厂等行业不断深入实践,持续在垂直场景中得到应用。例如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交通规划的数字化、甚至产业大脑的建设中,数字孪生都发挥着明显的作用。此外,工厂端设备预测性维护与生产现场管理也逐渐出现了数字孪生的身影。



此外,作为虚拟世界重要支撑的内容部分,也在消费和产业两侧共同推进。在消费侧,PICO4 等一系列 VR 产品的更新使得硬件进展明显,但 AR 领域仍未出现现象级产品。此外,依托游戏、社交、会议等场景的内容生产也受到行业关注。而产业侧,VR/AR 在生产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公安、消防、生产制造等行业,行业层面的解决方案开始进入更多 CIO 的选择视野。


虚拟数字人在中国的认知度明显得到提升,多行业开始了应用上的探索。2021 年,36% 的消费者接触过虚拟网红或数字名人,较高的认知度引发了 2022 年 B 端的变化:45% 的广告主表示可能会赞助虚拟网红的表演或邀请虚拟人参加品牌活动。此外,官方媒体也在陆续加入,例如北京冬奥会就有包括数字记者“小诤”在内的 30 位虚拟数字人参与。


产业突破: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逐渐深入业务注重降本增效


工业互联网方面,相关专家正在通过多层次平台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工业互联网网络、数据、平台和应用试点的多层次体系建设已获得一定成果:网络层 5G 虚拟专网与混合专网已覆盖国内大多数城市,数据层“5+2”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已服务超过 20 万企业,平台层目前已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150 多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8 个,试点示范项目已累计 381 个。此外,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应用已提升近 5%,“5G+ 工业互联网”在线项目超过 4000 个。


此外,能源互联网新模式正在建设中,数据平台、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正在逐渐深入。2022 年,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弥补了以往“源网荷储”不平衡发展的状态,为能源互联网各环节的智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能源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也将为多品类、跨业务的能源互联网提供数据支撑,提高数据可用性,推动能源行业整体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敏捷性。此外,数据孪生与大数据应用的结合也将推动新兴电力系统的建设。



2023 年六大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此外,为了清晰展现中国前沿科技的发展曲线,InfoQ 研究中心通过收集并整理 130+ 细分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利数量、技术诞生时间、技术舆论指数、技术融资事件作为基础资料,结合专家访谈和公开资料绘制了中国技术成熟度评估曲线。



此外,在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与技术应用等方面,有些趋势将继续延续,有些技术则将加快收获的脚步。在结合案头研究与企业技术负责人等专家的访谈交流后,InfoQ 发布 2023 年六大技术发展趋势展望,希望为 2023 年的技术领域提供一些灵感与想象。


基础设施:云上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助力 IT 部门进一步赋能业务


对于云服务对象而言,云计算将助力业务创新,同时呈现多云、分布式云使用率提升,上云企业范围快速扩大的特征;对于云厂商而言,云算力大规模提升、云弹性不断升级、云开发门槛不断降低的同时,云应用生态也将日益繁荣。


技术服务:平台工程技术或将引领中国研发效能再升级


平台工程是 DevOps 和业务程序员之间桥梁,是供内部开发人员更快更好交付业务软件的自助服务平台。平台工程能够提供针对内部团队的自助式开发者平台的机制和架构。根据 Gartner 预测,到 2026 年,80% 的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其中 75% 将包含开发者自助服务门户,也有研究表明平台工程可以在 DevOps 的基础上优化开发者体验和加速团队的业务价值。


技术服务:超级算力拓展技术能量边界


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获得明显成效之后,将进入基础资源层优化与调度运营服务层算力交易市场的阶段。进一步降低算力使用门槛,高效配置优质算力资源。推动多元算力服务在除互联网以外的各类垂直产业的深度应用,激发算力生产力。


技术应用:从前沿科技到产业应用,AI 无处不在


量子计算或将引领算力再升级,为各行各业开辟飞速发展的巨大空间。多模态模型在 2023 年获得新进展的同时,AI 应用都将加速虚实共生世界的融合。


技术应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进一步打通


虚实结合,数实融合在 2023 年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消费级领域产品更新依然跟随内容(游戏、社交、旅游等),此外,数字孪生在工厂、农场、城市、文旅将获得进一步进展。


产业应用: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间交融与业务需求融合更加深入


伴随着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与业务融合的深入,客户的要求会从“能用”向“好用”拓展,这要求工业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在响应客户需求时要更快速稳定,低代码、组装式工业 APP 程序、超自动化等成为厂商建立差异化竞争的重点。同时,客户对于能源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价值认同度提升,工业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会从强政策导向部分市场导向转变。


回顾 2022,我们经历了一些遗憾和不安,但也收获了更多的惊喜与信心。新的一年,我们也相信技术领域会持续革新,不断前进,InfoQ 研究中心也将继续伴随中国技术领域进步发展。


下载查看报告完整内容。


报告特邀专家(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 鲍 捷 文因互联创始人

• 贝春恒 金蝶云首席架构师

• 龚 银 超级猩猩 合伙人 & CTO , TGO 鲲鹏会(深圳)负责人

• 黄俊洪 腾讯云副总裁

• 蒋林泉(雁杨)阿里云 CIPU & 神龙计算负责人

• 刘道儒 星汉未来 CEO

• 李 昊 中科链源 CTO & TGO 鲲鹏会(北京)学员

• 孟曦东 博睿数据创始人兼 CTO

• 冯 嘉 华为云中间件首席专家

• 施继成 达坦科技 CTO & 联合创始人

• 施 兴 (叔宝)阿里云机器学习平台 PAI 产品架构负责人

• 陶征霖 偶数科技数据库首席架构师

• 王 斌 达闼机器人副总裁

• 王昕溥 大禹智芯 CTO

• 魏兴华 沃趣科技 CTO

• 朱浩齐 网易易盾总经理

• 于 游 ⻢泷医疗集团 CTO & TGO 鲲鹏会(北京)董事会成员

• 张 超 国环碳中和 CEO & TGO 鲲鹏会(南京)学员

• 朱伟彬 卓越瑞新 CTO & TGO 鲲鹏会(上海)学员刚刚过去的 2022 年,是充满可能性的一年,技术更加务实,云原生、DataOps 落地加速,AI 绘画以及年末“破圈”的 ChatGPT ,则向我们展现了技术的更多可能。InfoQ 研究中心关注到了技术领域正在发生的诸多变化,因此研究发布了《中国软件技术发展洞察和趋势预测报告 2023》,希望能够为你提供更多参考。


2022 年技术投资集中,热点聚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


首先从新闻热度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原生等话题成为了 2022 年技术热词。此外,根据 InfoQ 统计,按照中国软件专利的技术领域分析——截至 2022 年年底,专利数量最多的三个领域分别为网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3 项合计占比达 76.69%。从专利的角度,可以认为这三个领域发展更为成熟。



此外,技术领域的融资市场在 2022 年投资呈现集中化趋势。根据 InfoQ 研究中心统计,2022 年技术领域中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 A 轮和 B 轮,共占融资事件的 62.5%。整体而言,2022 年融资集中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融资金额占比达到 84.7%。



2022 年 1 月 -11 月融资金额与事件数量统计



2022 年 1 月 -11 月技术细分领域融资金融统计


值得关注的是,2022 年技术发展伴随着三大层面的突破共同出现,分别是理念、技术和产业突破。这三个层面的突破共同支撑着 2022 年的技术发展,也将持续延续,深刻影响各大技术领域的 2023 。


理念突破:2022 年技术服务理念转变,从技术先进到赋能业务


2022 年,从“技术先进”到“赋能业务”,行业理念有突破性进展,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技术采购企业在类型上的变化——由以技术实力较强的互联网公司为“绝对主力”的早期局面,逐渐转变为以互联网公司为引领,技术实力多样化分布的多行业公司为主体的现状。


其二是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环境相对复杂,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都面临较大的经营挑战,企业采购预算收紧,加速了理念的转变。


其三是 IT 部门在企业内定位的转变。IT 部门在公司内部逐渐由成本部门转为业务赋能部门,技术人员开始理解企业经营层面的策略,IT 部门由主要关注技术先进性转为对业务的实际赋能结果。


最后是技术服务商的战略变化。技术市场的供给侧厂商营收压力增大,同时受到技术采购企业的影响,纷纷开始选择技术研发和商业变现的平衡点。


技术突破: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与技术应用三大技术突破,全体系提效赋能业务


除了理念上的突破,技术突破也是 2022 年技术领域发展的核心关键词,InfoQ 研究中心从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与技术应用三大方面分别论述 2022 出现的技术突破。


基础设施:企业用云门槛再降低,更多云上应用受市场关注


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云厂商纷纷推出高性能、高可用、高性价比解决方案,以应对客户用云需求。这也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用云门槛,目前中国整体企业上云率已接近 30%。此外,云服务逐渐从互联网 + 金融政企类机构向多种产业结构类型企业升级。



在应用方面,Serverless 在去年凭借组装式研发、自适应弹性和高可用等特点引发市场广泛关注,部分头部企业 Serverless 升级带来更多的实际案例研究。除了 Serverless 以外,云安全、可观测性、低代码、FinOps 等云上方法体系也在风险管理和降本增效等需求频现的情况下,吸引了市场注意。



技术服务:算力应用领域获进展,AIGC 热议背后是国内企业蓄力 AI 模型库的积累和研发


伴随着中国算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算力总规模的迅速提升,技术的主要服务领域已扩大至制造、物流、建筑等传统产业,但采用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东数西算”工程在解决算力地域结构性错配的同时,提升了算力度量、编排、分发以及算力交易的统一的关注度,为算力交易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启发。Stable Diffusion、DALL·E 2、ChatGPT 在 2022 年引发广泛讨论,为 AIGC 行业以及多模态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灵感与信心。此外,腾讯、飞桨、达摩院、智源研究院等企业与研究机构纷纷推出 AI 模型,开源也为 AI 在中国的加速落地奠定了基础。



技术应用:突破物理边界的想象力大放异彩,数字孪生、虚拟人数字人推进数实融合


在技术应用方面,2022 年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数字孪生工厂等行业不断深入实践,持续在垂直场景中得到应用。例如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交通规划的数字化、甚至产业大脑的建设中,数字孪生都发挥着明显的作用。此外,工厂端设备预测性维护与生产现场管理也逐渐出现了数字孪生的身影。



此外,作为虚拟世界重要支撑的内容部分,也在消费和产业两侧共同推进。在消费侧,PICO4 等一系列 VR 产品的更新使得硬件进展明显,但 AR 领域仍未出现现象级产品。此外,依托游戏、社交、会议等场景的内容生产也受到行业关注。而产业侧,VR/AR 在生产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公安、消防、生产制造等行业,行业层面的解决方案开始进入更多 CIO 的选择视野。


虚拟数字人在中国的认知度明显得到提升,多行业开始了应用上的探索。2021 年,36% 的消费者接触过虚拟网红或数字名人,较高的认知度引发了 2022 年 B 端的变化:45% 的广告主表示可能会赞助虚拟网红的表演或邀请虚拟人参加品牌活动。此外,官方媒体也在陆续加入,例如北京冬奥会就有包括数字记者“小诤”在内的 30 位虚拟数字人参与。


产业突破: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逐渐深入业务注重降本增效


工业互联网方面,相关专家正在通过多层次平台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工业互联网网络、数据、平台和应用试点的多层次体系建设已获得一定成果:网络层 5G 虚拟专网与混合专网已覆盖国内大多数城市,数据层“5+2”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已服务超过 20 万企业,平台层目前已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150 多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8 个,试点示范项目已累计 381 个。此外,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应用已提升近 5%,“5G+ 工业互联网”在线项目超过 4000 个。


此外,能源互联网新模式正在建设中,数据平台、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正在逐渐深入。2022 年,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弥补了以往“源网荷储”不平衡发展的状态,为能源互联网各环节的智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能源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也将为多品类、跨业务的能源互联网提供数据支撑,提高数据可用性,推动能源行业整体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和敏捷性。此外,数据孪生与大数据应用的结合也将推动新兴电力系统的建设。



2023 年六大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此外,为了清晰展现中国前沿科技的发展曲线,InfoQ 研究中心通过收集并整理 130+ 细分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利数量、技术诞生时间、技术舆论指数、技术融资事件作为基础资料,结合专家访谈和公开资料绘制了中国技术成熟度评估曲线。



此外,在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与技术应用等方面,有些趋势将继续延续,有些技术则将加快收获的脚步。在结合案头研究与企业技术负责人等专家的访谈交流后,InfoQ 发布 2023 年六大技术发展趋势展望,希望为 2023 年的技术领域提供一些灵感与想象。


基础设施:云上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助力 IT 部门进一步赋能业务


对于云服务对象而言,云计算将助力业务创新,同时呈现多云、分布式云使用率提升,上云企业范围快速扩大的特征;对于云厂商而言,云算力大规模提升、云弹性不断升级、云开发门槛不断降低的同时,云应用生态也将日益繁荣。


技术服务:平台工程技术或将引领中国研发效能再升级


平台工程是 DevOps 和业务程序员之间桥梁,是供内部开发人员更快更好交付业务软件的自助服务平台。平台工程能够提供针对内部团队的自助式开发者平台的机制和架构。根据 Gartner 预测,到 2026 年,80% 的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其中 75% 将包含开发者自助服务门户,也有研究表明平台工程可以在 DevOps 的基础上优化开发者体验和加速团队的业务价值。


技术服务:超级算力拓展技术能量边界


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获得明显成效之后,将进入基础资源层优化与调度运营服务层算力交易市场的阶段。进一步降低算力使用门槛,高效配置优质算力资源。推动多元算力服务在除互联网以外的各类垂直产业的深度应用,激发算力生产力。


技术应用:从前沿科技到产业应用,AI 无处不在


量子计算或将引领算力再升级,为各行各业开辟飞速发展的巨大空间。多模态模型在 2023 年获得新进展的同时,AI 应用都将加速虚实共生世界的融合。


技术应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进一步打通


虚实结合,数实融合在 2023 年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消费级领域产品更新依然跟随内容(游戏、社交、旅游等),此外,数字孪生在工厂、农场、城市、文旅将获得进一步进展。


产业应用: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技术间交融与业务需求融合更加深入


伴随着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与业务融合的深入,客户的要求会从“能用”向“好用”拓展,这要求工业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在响应客户需求时要更快速稳定,低代码、组装式工业 APP 程序、超自动化等成为厂商建立差异化竞争的重点。同时,客户对于能源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价值认同度提升,工业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会从强政策导向部分市场导向转变。


回顾 2022,我们经历了一些遗憾和不安,但也收获了更多的惊喜与信心。新的一年,我们也相信技术领域会持续革新,不断前进,InfoQ 研究中心也将继续伴随中国技术领域进步发展。


下载查看报告完整内容。


报告特邀专家(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 鲍 捷 文因互联创始人

• 贝春恒 金蝶云首席架构师

• 龚 银 超级猩猩 合伙人 & CTO , TGO 鲲鹏会(深圳)负责人

• 黄俊洪 腾讯云副总裁

• 蒋林泉(雁杨)阿里云 CIPU & 神龙计算负责人

• 刘道儒 星汉未来 CEO

• 李 昊 中科链源 CTO & TGO 鲲鹏会(北京)学员

• 孟曦东 博睿数据创始人兼 CTO

• 冯 嘉 华为云中间件首席专家

• 施继成 达坦科技 CTO & 联合创始人

• 施 兴 (叔宝)阿里云机器学习平台 PAI 产品架构负责人

• 陶征霖 偶数科技数据库首席架构师

• 王 斌 达闼机器人副总裁

• 王昕溥 大禹智芯 CTO

• 魏兴华 沃趣科技 CTO

• 朱浩齐 网易易盾总经理

• 于 游 ⻢泷医疗集团 CTO & TGO 鲲鹏会(北京)董事会成员

• 张 超 国环碳中和 CEO & TGO 鲲鹏会(南京)学员

• 朱伟彬 卓越瑞新 CTO & TGO 鲲鹏会(上海)学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82356.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