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曾经在长春长百后面的北安路上,发现了一座废弃的庙宇,当时路边正在清理杂物的环卫工人告诉说,这是小日本儿建的庙。后来查资料发现,这是伪满时期,日本人建的一座庙宇,名叫东本愿寺“满洲”别院。后来,大连一网友留言说,在大连也有一个差不多的。是啊,大连那个比长春这个建得早,叫东本愿寺“关东”别院,长春因为建得晚,规模比大连的大一些,所以长春这个东本愿寺“满洲”别院就成了东北规模最大的一个别院。
话说,这个“满洲”别院,因为当时地理位置好,香火也很旺,但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个别院也跟着消声了。解放后,旧址成了学校,当时写稿时,网上所查到的资料不多,只知道最开始叫六一小学,后来改做市实验和市二实验。
没想到稿件已经发出(这里曾经是东北最大的日本庙?如今凄凉荒芜,淹没在长春闹市中)很多人说这两个庙宇像厕所,建议改成公厕,但更多人建议保留文物,更意外地收到一大波关于六一小学的留言,找到了很多当年六一小学的校友,他们回忆的点点滴滴,把我们带回了六一小学那个年代……
就像刚开篇那两位六一小学的当年学生,还有很多人回忆了六一小学的当年往事:
六十年代,这里是长春六一小学的卫生室和学校的手工劳动课的实验工厂,做面纱口罩。还做过体育教室,平时是锁门的,里边昏暗,六一小学时,它还没怎么被使用。后来就被充分利用了。
七十年代,这里是六一中学的体育教研室,里面还有个室内篮球场,还有校办工厂。
有网友从1958年到1960年在这里上幼儿园的,比六一小学的历史还久的回忆了。
能回忆到幼儿园,六一小学、六一中学往事的长春人,都是50岁以上了,回忆起来,满满的温柔岁月。
还有后来的市实验、二实验,很多人也都记忆深刻,这是又一代的长春人了。图书馆、室内体育馆、上学、玩耍,还有热盒饭的温馨场面。
更有人在这里得到了篮球的启蒙。
时间跳跃到2006年,还有人曾经在学校食堂工作过,直到学校都撤走那一刻。
更有人看到这个建筑,想起当年等待初恋女友的美好回忆~
不管是哪个年代的长春人,看到这个日渐荒芜的建筑,都勾起了自己满满的青春回忆,青春一去不复返,睹物思人忆青春。
时光不老,回忆不散,希望这栋老建筑也重新焕发出自己的青春。历史不容忘记,哪怕是耻辱也能催人前行,东本愿寺“满洲”别院遗址,这个淹没在长春闹市中,逐渐被淡忘的老建筑,风雨飘摇的沧桑样子让人心疼。
正如一位网友对这个建筑所持有的态度:历史发生了,就应该坦然面对,有些东西应该保存在我中华泱泱大国,知荣耻而后奋发图强!
这些图片还是在长春疫情前几天所拍,当时阴天,地上残留着雪,让这个东本愿寺“满洲”别院遗址更显凄凉,如今已过去2个多月,经历过一场疫情的长春已经是夏花绚烂,相信这里那棵据说是溥仪亲手栽下的松树也枝繁叶茂了。
今天还有人留言说,63年,六一小学落成时,学校的瓦是他装的,竟然还记得工长姓何!
这里是历史见证,这里更藏满几代长春人的年少和青春回忆,美好如昨,也希望让更多人知道长春有这样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