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3期封面
醇亲王奕譞朝服像
(采自清末宫廷摄影师梁时泰摄影并制作于1888年的《醇亲王奕譞及其府邸》相册,后收录于瑞典喜龙仁著,赵省伟、邱丽媛编译《西洋镜:中国园林》,台海出版社,2016年,第325页)
爱新觉罗·奕譞身为道光朝皇七子、咸丰朝醇郡王、同治朝醇亲王,在天家父子、兄弟、叔侄人伦关系构筑的成宪与定制内,实现了赐号封爵、郡王加衔、晋封亲王等一系列名位的晋封。同治帝驾崩无子、奕譞次子载湉被两宫皇太后以文宗继子身份迎立为帝,宗法关系骤变、君臣纲纪不易,亲子继统是奕譞一生所历最大变故。“子君父臣”是冲击清代家法的独特异象,奕譞因天子父的血缘事实成为清代亲藩诸王之异数,同时成为光绪朝议礼事件的核心人物。由此产生的名分与礼制问题,不仅是事涉皇家礼法、攸关朝廷重典的敏感话题,而且也是厘清奕譞在光绪朝所作所为、不作不为的根本出发点,是考察奕譞行事逻辑与心路历程的内在线索,同时也是解读光绪朝前中期统治集团内部权力分化与政局演变的一条明线。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3期看点分享,邀大家走近醇亲王奕譞,看光绪帝即位后的“子君父臣”现象。
太平湖醇亲王府之九思堂,为奕譞的书房兼客厅,堂名九思者是奕譞11岁时咸丰帝御书所赐,取“君子有九思”之义,奕譞自号“九思堂主人”,诗集名曰《九思堂诗稿》。
(此图采于清末宫廷摄影师梁时泰摄影并制作于1888年的《醇亲王奕譞及其府邸》相册,后收录于瑞典喜龙仁著,赵省伟、邱丽媛编译《西洋镜:中国园林》,台海出版社,2016年,第343页)
“子君父臣”现象中的礼制问题研究——以醇亲王奕譞为例
文 | 徐笑运
内容提要:
光绪帝即位产生的“子君父臣”现象,是清代政权统治中前所未有的特殊情形,更是光绪一朝时刻触动君臣神经的敏感话题。清廷在安置醇亲王奕譞的问题上,始终刻意回避本生父称谓,精心设计出以亲王世袭罔替、虚位优尊的一套礼制,暂时平定新帝即位引发的礼法冲突,却又不可避免地为日后议礼埋下隐患,后又借奕譞密陈的《豫杜妄论奏》巧妙化解吴大澂请上醇王尊号引发的礼法危机。奕譞作为整个议礼事件的核心人物,姿态备受时人注目,他不但严守亲藩体制、小心自处于帝后之间,固辞世袭罔替封号在前,积极配合慈禧化解礼法矛盾于后,极力排除尊崇本生的可能。生前未获本生父封号的他,身后却被慈禧以“皇帝本生考”名义治丧,其饰终典礼远超清代一般亲藩诸王。最终清代并未重蹈前明大礼仪政争的覆辙,不可不谓奕譞之功、清王朝之幸。
关键词:子君父臣 奕譞 醇亲王 皇帝本生父 饰终典礼
一 获“以亲王世袭罔替”封号
二 严恪亲藩体制、豫杜妄论
三 享“皇帝本生考”饰终殊礼
点击右边「链接」阅读文章全文
熙春堂寝室,正悬门联:古往今来前圣后贤同脉络,天高地下四时百物共流行
(此图采自清末宫廷摄影师梁时泰摄影并制作于1888年的《醇亲王奕譞及其府邸》相册,后收录于瑞典喜龙仁著,赵省伟、邱丽媛编译《西洋镜:中国园林》,台海出版社,2016年,第331页)
太平湖醇亲王府西花园之退省斋,为奕譞读书写作之所,王府陈设处处见其谦慎恭谨
(此图采自清末宫廷摄影师梁时泰摄影并制作于1888年的《醇亲王奕譞及其府邸》相册,后收录于瑞典喜龙仁著,赵省伟、邱丽媛编译《西洋镜:中国园林》,台海出版社,2016年,第334页)
醇亲王园寝碑亭,碑亭内的神道碑文由光绪帝亲制,碑亭瓦色俱用黄色琉璃
考古研究
墓志碑帖研究
书画研究
近现代人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