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历史上的阳谋,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诸侯王明知是坑,却不得不跳。因为汉武帝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和私欲,即便是父子和兄弟,在利益面前也会争得你死我活。而汉武帝就坐山观虎斗,看这些诸侯王一步步削弱自己的实力。除了“推恩令”外,王猛的“金刀计”同样毒辣,堪称千年无解。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金刀计”的实施者王猛是南北朝时期前秦的丞相和大将军,前秦皇帝苻坚对王猛很是信任,将他比作自己的“诸葛亮”,将国事都委托给王猛。而在王猛的治理下,前秦也兵强马壮,国泰民安,大有统一南北的趋势。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前来投奔,他就是前燕吴王慕容垂。
慕容垂自幼跟随父亲在战场长大,不仅能征善战,而且文武兼备,是前燕不可多得的人才。建熙十年(369),慕容垂在枋头之战中率领前燕军队大败东晋桓温,避免了慕容氏政权退回龙城的命运,再加上太宰慕容恪临终前的极力推荐,让慕容垂在战后威名远扬。
慕容垂的崛起让前燕政权中两个人感到心中不安,他们分别是太傅慕容评,以及太后可足浑氏。尤其是太后可足浑氏,之前借巫蛊案害死了慕容垂的妻子段氏。为了避免日后被慕容垂秋后算账,二人决定抢先对慕容垂下手。没想到风声走漏,被慕容垂父子逃了出去。
一开始,慕容垂和长子慕容令商议,打算借打猎之名逃回龙城老家。结果途中被小儿子慕容麟出卖,只好更改计划,投奔了前秦的苻坚。对于慕容垂的到来,苻坚很是欣喜,握着他的手说:“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後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
苻坚的态度让慕容垂也很是意外,原以为他们这丧家之犬,能找到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没想到苻坚竟如此看重他们父子。不仅给了优厚的赏赐,而且在国民和百姓面前也给足了他们面子,连前秦百姓也很崇拜他们父子。看着苻坚对慕容垂父子的重用,王猛实在坐不住了,他劝谏苻坚杀掉慕容垂,否则就是养虎为患。
苻坚平日里很尊重王猛的意见,但这次却说啥也不听。他认为慕容垂父子千里迢迢来投奔,就是信的过他。更何况这对父子并非庸人,日后肯定有能用得上的地方。所以并不采纳王猛的主张。而王猛也并非怨贤妒能的小人,他之所以针对慕容垂父子,是因为他看得出,慕容垂并非久居人下之人,而且在民间威望甚高,如果长期将他们留在前秦,日后必有反客为主的一天。所以为了前秦,他必须要干掉慕容垂父子。
不久后,机会来了。苻坚命王猛率大军攻打前燕,王猛趁势提出让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当向导,出任参军。一来可以试探他们是否真心投靠,二来也让他们为前秦的统一之战出一份力。对于这个要求,苻坚没法拒绝,便点头同意了。
在出征的前一晚,老谋深算的王猛特意去了慕容垂府上。慕容垂见王猛到来,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下人准备盛宴,为王猛践行。二人推杯换盏之后,慕容垂吹捧了王猛几句,希望王猛能多多照顾他的儿子慕容令。王猛笑道:“都是自家子侄,好说好说!”随后他话锋一转:“咱俩很是投缘啊,但我不久就要远行,再见面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你看有没有什么东西,送我一件,等我思念你的时候,也好睹物思人。”
王猛都开口提要求了,慕容垂又岂好拒绝?但他手头当时并没有趁手之物,便将跟随自己几十年的一把金刀送给了王猛。出了慕容垂府上,王猛看了看手中的金刀,阴冷地笑了笑。之后,便是他实行“金刀计”的第二步。
由于王猛在拜访慕容垂前,已经将慕容令调到了军营,所以慕容令并不知道父亲送王猛金刀之事。王猛重金贿赂了慕容垂身边的亲信金熙,让他手持金刀到慕容令帐中传信,鼓动慕容令再次叛逃前燕。慕容令本就对前秦没有多忠诚,听到父亲的亲信说王猛将会迫害他们父子,苻坚也对他们心存怀疑,而且父亲也已经动身逃亡了,慕容令便假借打猎为名,重回前燕。
慕容令叛逃后,王猛立刻将这一消息传回了长安,慕容垂也吓得惊慌失措,连辩解都不敢辩解,仓皇出逃。此时王猛的金刀计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只要在皇帝心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不管慕容垂是走是留,都难逃一死。而慕容令那边逃回全是敌人的前燕,估计也是凶多吉少。
只是王猛错估了苻坚的心胸,在慕容垂逃走又被捉回来后,苻坚竟然原谅了慕容垂,认为思念故土是人之常情,对慕容垂既往不咎,依旧像往常一样对待慕容垂。导致金刀计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而慕容令那边在回到前燕后,立刻被流放到了沙城。此时的慕容令还不知道中了王猛的计,还幻想与王猛里应外合拿下沙城。但出卖过父亲的慕容麟,再次出卖了他这个哥哥,导致慕容令被杀。
灭掉前燕几年后,王猛病死。而在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也分崩离析。不出王猛所料,慕容垂果然趁势起兵造反,建立了后燕。只是慕容垂的嫡子中,仅剩下一个草包慕容宝。为了给儿子扫除后患,慕容垂发动了与北魏的战争,最后病死军中。而慕容宝庸碌无能,才能无法服众,没几年,慕容氏建立的后燕也灭亡了。这样看来,金刀计也并非没有奏效。因为如果是慕容令继位,以他的能力和手段,后燕一定不会轻易败在北魏手中,到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