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三大攻坚战”的最后攻关之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克服疫情对非遗保护和非遗扶贫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会同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电子商务司,国务院扶贫办于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3日)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首次采取非遗+电商的模式,帮助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企业拓展“朋友圈”,探索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新途径。
为充分展示四川“非遗+扶贫”成果成效,我们推出了【四川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专栏,介绍四川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商家和产品,讲述四川非遗扶贫故事,用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通知精神,文化和旅游厅、省扶贫开发局在我省贫困地区建设了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全面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就业增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扶贫车间的重要形式,由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会同扶贫部门认定和管理,并由扶贫部门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今天,为你推荐
甘孜州郎卡杰唐卡文化有限公司
工坊名称
甘孜州郎卡杰唐卡文化有限公司
非遗项目名称
郎卡杰唐卡
项目类别
传统美术
所在地址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
为了传承和发展唐卡技艺
向更多的人宣传郎卡杰唐卡
甘孜州郎卡杰唐卡文化有限公司开设了
“观唐·郎卡杰”微店
店铺好物
极乐世界唐卡
莲花生大师
长寿佛坛城
和气四瑞唐卡
方寸之间,有景有情,有心有意,精细入微,须眉毕现。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宝。其中,炉霍郎卡杰唐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炉霍县郎卡杰画派唐卡作品
炉霍是一代唐卡宗师郎卡杰(约公元1610年生)的故乡。郎卡杰历代弟子风格一脉相承,最终形成郎卡杰唐卡绘画流派,至今已有约400年历史。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无专门机构开展收藏、保护和传承工作,使得郎卡杰唐卡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鉴于此,炉霍县委、县政府于2007成立了炉霍县郎卡杰唐卡绘画艺术协会。2008年,炉霍县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唐卡绘画艺术之乡”,郎卡杰唐卡也于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为更好地传承发展这一非遗项目,甘孜州郎卡杰唐卡非遗工坊从培养技艺传承人、文化挖掘研究、宣传推广等方面入手,创办了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郎卡杰文化研究院等,着重培育以郎卡杰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集群架构,初步建立了“郎卡杰”文化IP雏形。
目前,工坊有泽仁达吉、白马泽仁、雍珠洛吾、多吉桑召、曲久泽仁等多位优秀画师。其中,特级画师曲久泽仁曾获“国际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释迦牟尼佛 手绘唐卡 郎卡杰派
唐卡的制作流程,需经研制画料、绷展画布、打磨布面、起草构图、造像度量、绘制背景、染色勾线与唐卡开眼等数道工序。与其他画派的唐卡作品不同,炉霍郎卡杰唐卡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构图法进行创作,呈现较强的三维立体空间效果,画面细致而精美。2018年7月,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办的“一带一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全球展” 文化交流活动中,展出的郎卡杰唐卡被蒙古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并颁发证书。
绿度母 手绘唐卡 郎卡杰派
近年来,随着四川藏区旅游业的兴起与繁荣,作为艺术收藏品的唐卡逐步实现了市场化。炉霍郎卡杰唐卡已初步形成教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郎卡杰唐卡在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也在进行不断尝试和探索,将文化传承保护和群众就业增收有效地结合起来。2017年,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与炉霍县教育体育局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书》,双方共同探索“校企结合”办学新路子,同时以“学会一技,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宗旨,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
炉霍县郎卡杰画派唐卡作品
炉霍郎卡杰画派唐卡协会会长雍珠洛吾介绍,目前,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共有4个班级、学生100余人。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自主创业绘制唐卡,也可以作为专职画师与工坊签约。除了“育智脱贫”模式外,工坊还主动吸纳当地劳动力,带动他们增收致富。已帮助100余名牧民(其中包括残疾人5名、贫困家庭学员18名)解决了就业问题。
来源:中国旅游报、网络
编辑 | 张颢琳 排版 | 张颢琳
校对 | 刘 念 责编 | 韩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