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卫才(从甘肃镇凉州卫走出的明朝首科进士帝师学者叶砥)

  • 人才百科
  • 2024-01-05 10:00
  • 龙泉小编


从甘肃凉州走出的明朝首科进士帝师学者叶砥

作者:杨鉴旻 编辑整理:振武扬威 来源:中华新闻网 

各位看官(读者),当您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时,一定会大吃一惊!明朝甘肃镇凉州卫有【叶砥】这个人吗?他是进士吗?是学者吗?是帝师吗?清代、民国、共和国加起来快380年了,怎么谁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呢?西北的文史专家学者也没有写过【叶砥】这个人呢?甘肃人、河西人、武威人与凉州人只听说过或看过有凉州文史写手写过清代两江总督牛鉴是“两朝帝师”的说法。今天,笔者负责任的说:牛鉴是“清代真翰林,两朝假帝师。”(文章之后刊发)。叶砥才是“明朝首进士,一代真帝师!”


言归正传。明朝初年的甘肃镇河西十二卫有没有学术?答案是肯定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夏咸淳著作《明代学术思潮与文学流变》,着眼于学术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升降变迁,兼涉文史哲诸学科,以此观照明代三百年文学发展历程,揭示阐述流变原理和内在演化逻辑,观点材料互证,理路脉络清晰,兼具学术性、思想性、工口不识性和可读性,为我们认识明代文学打开了扇新的窗户,提示了一条新的思路。


明代甘肃镇

明初,蒙古与西北帖木儿帝国的侵扰于明廷而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遂统治者在西北地区依次设立甘肃镇、宁夏镇,作为九边军镇之一的甘肃镇,下辖十二卫三所,处于西北边陲,地跨河西走廊,北遮蒙古,南抵诸番,西控西域,在保障北方边境安全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甘肃镇的军事镇戌长官,在其设立后的一段时间,甘肃总兵群体充分发挥了其地方军事职能外,还发挥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水利、城建等职能。比如明朝陕西行都司(甘肃镇)总兵的文化功能,组织撰写了一套十二卷本的《陕西行都司志》(此书在满清乾隆时代被消毁)。

吴浩军张力仁在“《陕西行都司志(甘肃镇志)》存佚考”一文中说,包节所撰《陕西行都司志》是明代唯一的一部行都司志。《包侍御集》卷5收有《甘肃志六序》,此《甘肃志》即《陕西行都司志》。该志《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史部地理类存目”中,后世诸家目录即不见载,《陇右方志录》断定已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也没有收录。但其资料被大量保存在清顺治十四年重刊的《西镇志》、《凉镇志》、《甘镇志》、《肃镇志》和〔乾隆〕《甘肃通志》等地方志及顾炎武《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典籍中,其他如《禹贡锥指》、《水经注疏》等地理学著作也有引用。《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之《陕西行都司部汇考》即由《陕西行都司志》删削篡改而成。该志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们期待着辑本的成书出版。


杨鉴旻近十年来挖掘研究西北明朝史料,最近偶尔看到这么几篇明朝首科进士、帝师学者叶砥与明朝甘肃镇凉州卫文化有密切关系的珍贵史料,真是欣喜若狂!因为这是过去百年在西北、在甘肃、在河西、在武威、在凉州学术界、文史界从未被文史专家学者关注过的珍贵史料!笔者大喜过望!


杨鉴旻查阅了《山西通志》,书中记录曰:叶砥,浙江山阴人。洪武初以进士任定襄县知县(县长),当大兵后,境内萧然,砥悉心招抚残黎,乃有起色,雅善属文,一时碑版多出其手,擢考功郎中与修永乐大典。


又查阅《浙江通志》,记录曰:叶砥(万历上虞县志),字履道,洪武辛亥进士,永乐初为考功郎中,出知饶州府,虚心延访,悉民利病而兴除之郡。故有知(缶+兹)□窑铜冶,而丁调不减他郡,砥奏减四分之一,民困以苏。


再查《万姓统谱》:(叶)砥,字周道,一字履道,上虞人。有学行。洪武三年进士,除定襄县丞。建文元年诏求贤,召为翰林编修,修《国史》。或又荐砥才任风宪,改广西按察佥事。永乐初,坐修史书靖难事多微词被逮,改考功郎中,寻副总。裁《永乐大典》,侍讲东宫。(叶)砥请郡得饶州知府。年八十,卒于官。


最后查阅《明外史·循吏传》:(叶)砥,字履道,上虞人。好学,有志行。洪武三年,举进士,为定褒(襄)县丞。兵燹之馀,民未安业,砥勤于抚字,流亡来归。八年,坐累,【谪徙凉州,处之怡然】。曰:吾无愧于心,足矣。杜门为学。士大夫迁谪者,咸宗之。【大将宋晟知其贤,延为子弟师】。建文元年,群臣交荐,且言其学宜任史事。乃诏为翰林编修。又有荐其堪任风宪者,改广西按察佥事。用法平恕,狱无冤滞,吏畏而民爱之。行部迁江,有言峒獠入寇者,众汹汹奔逸,讽砥少避。砥曰:我去县,官必遁,城谁与守。下令料丁壮联保伍以待,獠亦不至。永乐初,又坐诬,被逮,籍其家,止故书数箧。事白,还之,仍命与史事。书成,改考功郎中,为尚书蹇义所倚。会修《永乐大典》命为副总裁。仁宗在东宫,又简侍讲幄。九载,秩满,锡四品服俸。砥以年老求去,不许。乃自言于尚书曰:砥老矣,愿得一小郡自效。遂用饶州知府。先教化,后刑罚,兴利去弊,推奸植良,咸尽其力。每水旱,斋沐致祷,必获有年。谓饶风俗厚,民易治,讼者必以理谕遣,不付法曹。久之,政清民安,户口滋息。士之取科第者,亦视昔增倍。以十九年八月卒官,年八十。郡人闻之,无少长,皆哭尽哀。所著有《南行》《芝山》诸槁(稿)。

经查询,洪武三年(1370),这是明朝开国第一次开科取士,叶砥参加考试后,是浙江乡试第十二名,洪武四年(1371)会试第八十七名,殿试三甲第五十一名,被朝廷选授为山西太原府定襄县丞(常务副县长)。定襄县经元末明初战乱后,境内一片萧条,人民尚未安居乐业,叶砥到任后,勤于抚绥百姓有方,使逃亡的流民纷纷返家。


洪武八年(1375),当时的凉州卫还是凉州土卫,叶砥不知因什么事而受连累,被朝廷谪徙到西北的陕西都司凉州土卫了,当时迁移到凉州土卫的汉人很少,除了一些保家卫国的少数汉族军人。33岁的他倒是处之怡然。曰:“吾无愧于心,足矣。”于是叶砥就在破败的凉州旧城闭门谢客,把书房命名为“坦斋”,安心学习深造,他坚信诗仙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作为一个大明朝开国首科进士,以后一定会有重用的!古代士大夫被朝廷迁谪之人比如韩愈、苏轼,全都是如此。这样,在明朝初年,位于西北边疆的河西凉州卫就有了一位姓叶的首科进士高人。这是凉州卫人民之幸!


明代凉州卫城

洪武八年(1376),大明政府废除了凉州土卫,重新设立了凉州卫,首任凉州卫指挥使是大明名将濮英,指挥佥事是昭勇将军杨义。之后,濮英以战功荣升任陕西行都司都指挥,杨义将军升为凉州卫指挥使。

河西走廊大郡凉州城

凉州府【武威县附郭】

  旧城唐初李轨所筑周一十五里髙四丈八尺眀洪武十年都指挥濮英改筑周一十一里一百八十步旧有东南北三门宋晟增辟西门共四门濠濶三丈深二丈万厯二年甃城以砖増筑东闗厢城长里许

昭勇将军杨义

公 讳义,字方外,其先浙之慈溪人也。高祖九州岛公 宋理宗淳佑间进士,任福州知府。解组后遂隐居巢。父兴,叔旺公生广,文,能及公,素有远志。值元末政微,四方烽起。岁乙未《1355》,太祖高皇帝起兵过和州,收俞昭以将水军。昭公之姊丈也,以书招公,公乃从龙渡江。越12年丙午《1366年》,以公充随侍舍人。丁未七月,随方指挥往武安《徐州》听调,十月随常平章征山东。洪武元年戊申二月随征东昌,取乐安,四月取汴梁。七月随施指挥征汝州,九月随冯都尉《冯胜》督征,取怀庆、泽渌等州。已酉随谢指挥从常平章进征西京鹿台、西安凤翔固闗秦州巩昌临洮袁州等处。庚戌同横海卫千户缪奇从徐丞相征取定西王保保营,五月由一百八渡征取兴元。辛亥五月随宋国公前往西安听调。九月随王都督前进平凉、黒城,追赶元兵。壬子随施指挥从曹国公征取沙漠。癸丑随徐丞相前往临清听调。甲寅随徐丞相驻札西京。乙卯奉徐丞相令差往白杨关口,修理桥梁,栽种树木。丙辰洪武九年,除授横海卫左千户所镇抚。丁巳,钦授癸字一千四百二十三号 敕命忠武校尉横海卫镇抚执事。十二月钦赏一表三里。戊午,调授凉州卫职事。己未,钦授实职。是年《洪武十二年》公兄广公昭武将军河州左卫指挥使随西平侯沐英征洮州矢伤左胁战殁于西羌《杨广,征陕西阵亡,朱元璋御封弘农郡侯》,奉旨勅有司归其柩,赐葬于柘皋郷先茔之侧。庚申从汉佥(qian)都督征取甘肃等处。辛酉十二月复征甘肃,壬戌洪武十五年,换授余字四百三十九号,世袭勅命忠武校尉横海卫所镇抚职事。癸亥奉都督令领马军从本卫庄指挥进哨苦寺等处。甲子五月授致字二百九号世袭。勅命昭信校尉凉州卫职事。丙寅往陕西听调,丁卯从宋国公《冯胜》进征辽东金山,亦迷河纳合归附,戊辰回京,勅赏元宝二十五锭,红袍一领。洪武二十八年二月,《钦授凉州卫指挥佥事》。洪武二十九年正月公以屡征力伤、年老气衰喘病,不时举发,将嫡长男淋奏乞替职,二 月命淋比试获中兵部引赴。洪武三十年三月,公病愈入京,复命兵部引赴奉天门具本自陈。洪武三十四年钦调福建都指挥佥事。永乐十年九月初六日公以疾告终于原籍。

奏闻;上以公忠勤报国,历战立功,优典宜颁。谕有司照例施行。

永乐十五年丁酉秋八月 郷晚生奚铨谨

三年之后的洪武十一年(1379),明朝开国功臣红二代、怀远将军宋晟被明太祖朱元璋贬到西北,与凉州杨家将始祖之一的杨税战友等人,一起来到凉州卫,担任卫指挥使,开始了西宁侯、平羌将军的先后二十年驻甘肃镇与凉州卫的一番西北伟业。



杨税原籍直隶徐州壹乡人,丙午年(1366)四月於徐丞相下归附从军,拨守徐州操偹,洪武四年正月拨彭城卫右所马军头领,随大将军徐达宋国公冯胜各处克战有功,累进都指挥使。洪武三十二年七月内,有奸臣齐泰等变乱祖宗成法,调兵杀害亲王,随驾奉天征讨,跟宋都督克遵化等处,接应密云,八月克雄县漠州,破真定城,南圈子,九月接应永平克刘家口,十月克大宁,十一月郑村坝大战全胜,十二月取广昌,洪武三十三年正月取蔚州,攻围大同,四月白沟河大战全胜,五月攻围济南,陛本所小旗,十月攻克沧州,十二月东昌大战回还,洪武三十四年三月夹河大战全胜,查勘节次有功,歴陛本所实授百户。洪武三十五年正月克東阿東平等汶上等处,三月肥县大战全胜,四月小河大战阵亡。曾祖杨忠係税祖嫡长亲男,永乐二年四月十六日,准袭前職,为父阵亡,本月二十四日,钦陛彭城卫右所正千户,全俸优给,永乐三年二月改常山中护卫右所,永乐九年四月初八日,钦准袭授武德将军,本卫所世袭正千户。

永乐十五年十月十八日,钦调陕西行都司凉州卫右所,到任管事,正统五年四月十一日授勉字九百六十三号,诰命一道,高祖杨税,褒赠宣武将军世袭正千户职事

宋晟将军到凉州卫后,得知有一位首科进士、37岁的叶砥,有德有识,便聘请他为凉州卫将校子弟学校的老师,专门教育凉州卫军事将领子弟。这说明明朝凉州卫文化教育事业的起点非常高。由于凉州卫学(文庙)还没有建立,至于当时在什么地点办学,叫什么名称,教出了多少学生,教出了什么得意门生,由于明朝凉州卫史料被满清统治者消毁,所以具体事迹与情况,无从考证。但是从洪武八年(1375)到建文元年(1399),时间有二十五年,叶砥进士在凉州卫施教,肯定是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同时,叶砥在凉州卫写下了《坦斋文集》。叶砥是最早迁居到凉州卫的县级官员、文化人,在凉州卫定居二十五年,算不算凉州人?笔者认为算!因为明朝前几十年迁移到西北各地的定居二三代的居民,有军户、民户户籍的人都算。叶砥33岁到凉州卫,二十五年间,肯定在凉州有妻有子女有土地房产,也许还有孙子辈呢?大凉州(大凉州指甘肃武威的古浪,镇番,平番,永登,景泰,永昌)的叶姓极有可能就有叶砥的后裔。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驾崩后,孙子建文帝上位,由于朝中群臣互相推荐首科进士叶砥,并且说他所学适宜担任编史工作。于是,建文帝就下诏书,聘请叶砥为朝廷翰林院编修。这样,在凉州卫工作生活、教书育人二十五年的叶砥进士,1400年58岁时才带着家人,离开了连年战火的西北边疆、河西走廊、依依不舍的凉州卫,回到了首都南京。

靖难之变之后,明成祖朱棣又当上皇帝了。《殿阁词林记》中记载,“(明)成祖常恐东驾(太子朱高炽)亲近匪人,每北巡必训戒之。又广求名儒与之讲学。于是,命侍读学士王达、洗马杨溥、修撰梁潜、典籍金寔、郎中叶砥等,分直讲读,亦有选自教官者,惟在得人而已。故仁宗之为皇太子也,监国视朝之暇,专意文事,手不释卷,被服宽博大类,儒者蓄经籍法书富甚云。”这样,62岁的叶砥考功郎中身份又当上了东阁太子朱高炽(以后的明仁宗)的老师,历时九年,被封为四品官。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号洪熙。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

再后来,叶砥被明成祖朱棣任命为《永乐大典》副总裁,编纂《永乐大典》,历时6年。《永乐大典》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叶砥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元年(公元1403),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才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这个明朝的凉州历史与人物,是老杨这些年钻研明朝历史时,挖掘出来的一段凉州历史中从来没有的重要史话。老杨深感荣幸!

明朝解放大军在大将冯胜的指挥下,在洪武四年(1372)收复了被吐蕃、西夏、蒙元三个游牧族群统治了六百年的河西走廊,第三年凉州卫就来了一位高水平学者进士,教书育人。下谪基层教将校子弟,上升朝堂育东阁太子。

明清改朝换代(1644)之后的68年后,康熙五十一年(1712)凉州卫才考中一个进士——孙诏,这是清代凉州卫(还未改为凉州府武威县)第一个进士,并且他在考中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就改任为外省的知县了,最后官虽至湖北布政使(因死亡未报到)。

明朝第一次科举考试是在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为了凑出一个完整的官僚系统,必须加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于是,洪武四年,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科考拉开了帷幕。那一年的状元名叫吴伯宗。当年从高丽来了三个人参加了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科考,其中一个名叫金涛的人,获得三甲第五名。金涛在120人中位列25名,以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因此次优异成绩吸引了开国皇帝的注意,朱元璋不在意其外国人身份。亲自任命金涛为山东安丘县县丞,职权相当于常务副县长。不过,金涛并没有接受明朝皇帝的好意,而是以不会说中国话为理由,婉言辞官,要求回国。回国后也的确混的不错,镀金成功的他后来在高丽国甚至当上了宰相。

大明洪武三年,明朝进行了第一次开科取士,科举制起于隋朝,兴于唐宋,发扬于明清两代,开科取士选举人才乃国之根本,殿试是古代学子最高殿堂,据说由武则天所首创,意在亲自选拔人才为自己所用。

作为开国之君的朱元璋首次参加科举,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视,为表示对天下贤才的尊敬在南京修建了一座可供几百人一起考试的奉贤殿,意在供奉贤才,其用意可想而知,总考官是明朝第一大儒宋濂,是太子朱标的经学师傅,刚刚建国,百废待兴,各部门急缺官吏填充。通过史料,由此才见到叶砥首科进士这个明朝初年的政治与学术人物。

叶砥一生爱好吟咏,著述甚丰,学术水平高。著有《銮坡稿》《溪居集》等,其孙叶绶在《行状》中更有“著《坦斋集》十帙”的说法,《光绪上虞县志校续·经籍志》亦录其《经筵讲义》《南行稿》(卷数均不可考),另有《重建陶朱公庙记》《寄刘坦之》《题诸葛原良悠然楼》《寄陈公贵隐士》等诗文载于县志。

东阁大学士是什么来头呢?其实,东阁大学士是明朝就开始存在的官职。殿阁大学士包括“四殿”“两阁”。四殿指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两阁指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叶砥,字周道,一字履道。《万历府志》选举作上虞人,乡贤传中误作萧山人,致使《萧山县志》也误收,清《粤西诗载粤西文载粤西丛载》又误作括苍人,《山西通志》又误作山阴人。叶砥为上虞人,毋庸置疑,曾师从永嘉陈文昭,后又与夏时兄弟过从甚密,夏时《守黑稿》即由其收录刊行。叶砥在《守黑稿》跋文中自记:“余自知读书,即相从二先生间,于守黑师事之,于居贞(夏孚中斋号)则友之也,交甚习、谊甚笃,教益甚谆,至无故未尝一日暂相舍。”因此,学有根柢。叶砥中洪武三年浙江乡试第十二名,洪武四年会试第八十七名,殿试三甲第五十一名,授太原府定襄县丞。定襄经战乱后,境内一片萧条,叶砥到任后,抚绥有方,使逃亡的流民纷纷返家。洪武八年,因事坐累,被谪凉州,仍处之泰然,更号“坦斋”,杜门力学。建文元年,下诏求贤,叶砥以史才被荐,召为翰林院编修,与修国史。后又被荐才能堪任风宪,于是改授广西按察司佥事,期间用法平恕,狱无冤滞。永乐初年,叶砥因史书中写靖难之事多有微辞,被捕入狱,抄家时仅薄田、敝庐及古书数箧。事白后复官,仍参与修史。书成后,改授吏部考功郎中,召入文渊阁,任《永乐大典》副总裁,又担任东宫侍讲。后以年老辞归,未获准许,出任饶州知府,到任后虚心延访民间疾苦,兴利除弊,刑清讼息。饶州有瓷窑、铜冶,百姓夫役繁重,叶砥力言于布政司,得减四分之一,使民困得以缓解。任内重视教育,使饶州文风大盛。年八十余卒于官,饶民哭巷罢市。祀上虞乡贤,著有《坦斋集》等。

现收录叶砥在凉州卫城写给老友的四首诗《送乡友王俊杰南归》,诗中提到了:故乡、越王台、崆峒山、青海湖,还有写诗的时间“旃泊天涯十五秋”,笔者推算应该是洪武二十年(1388年)左右。


其一


故人喜自故乡来,便促归程转恼怀。


载雪拟过扬子渡,望云直指越王台。


几家乔木询无恙,诸老流风愧不才。


想及到时春酒熟,黄萱堂上寿觞开。


其二


白云狼藉旧林丘,旃泊天涯十五秋。


壮气崆峒三尺剑,浮生滟滪一扁舟。


栖栖无乃骥伏枥,郁郁有如鱼中钩。


造物倘于人借便,掉头卸却虱兜鍪。


其三

猎猎霜风洒鬓华,停车话别柳边沙。


尔兄新调话关戍,老我先淹青海涯。


天际朔云分雁影,江南春事迫梅花。


封题不了羁孤意,一一相烦说到家。


其四


君来备达乡闾讯,君去凭传旃寓情。


世世纷纷秋后叶,亲知落落晓来星。


中年鬓怯风霜白,先陇松怜雨露青。


妻子伶俜深在念,临歧无怪太叮咛。


明代甘肃镇凉州杨家将后裔杨鉴旻


壬寅年初冬写于广州白云天波楼子居斋


【作者简介】杨鉴旻,男,60后。现居广州。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生于天水市秦州区。

香港中华时报社副社长、广州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名字收录在《甘肃省志(54卷)》《武威通志》《武威市志》等书籍。曾当选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文化使者”。

社会兼职: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文化教育总支副主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杨家将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华杨氏联合总会副会长、甘肃武威市凉州杨家将文化研究会(筹)主任。德国德中文化经济联合会中国事务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制造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广东省产业发展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广东省体育产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东方谈判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等社会职务、香港甘肃同乡会副会长。

著有《杨鉴旻新闻作品集》、《杨鉴旻摄影作品选》、《杨鉴旻诗词选》、《杨鉴旻篆刻作品集》,中国旅游文化专著《天马赛风神一一论中国旅游标志的新称名与文化象征意义》等作品,作品收录进《武威年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96545.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