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尤其是在竞争纷繁复杂的汽车制造业,更为凸显。
2014年,自主品牌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彼时,国内汽车中高端市场被合资品牌和外资全面占据,并且其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进一步价格下探。与此同时,自主品牌的销量比原计划下降24%,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步履蹒跚。
即便如此,国内的自主品牌也并没有被现实的困难所吓倒。2015年,吉利汽车开始向中高端市场发力,提出了“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品牌使命,聚焦打造高品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精品车型。
之后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随着吉利博瑞、博越等3.0车型的相继推出,销量实现了三级跳。从2017年开始,吉利汽车连续6年销量突破百万,前景豁然开朗。
作为造车者吉利,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才能以价值成就“好市场”。
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产销规模超过了680万辆,渗透率突破了27.6%,中国品牌以80%的市占率成为主流。
但随着新能源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特斯拉的大幅降价,让这个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当下,中国品牌早已突破了合资品牌的价格天花板,接下去的路将会按照什么样的趋势和规律走下去呢?
对于从来不缺乏价格优势的中国品牌来说,这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也是吉利汽车想要探究的最终所在。
2月23日,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正式发布。同时,吉利银河智能电动原型车“银河之光”也首次亮相。据悉,该系列2年内将推7款全新车型,首款智能电混SUV“吉利银河L7”同步全球首发,并正式开启预订,今年二季度即可交付。
此外,吉利还同步发布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以及全新汽车操作系统“银河N OS”等一系列具有颠覆实力的新能源电气化技术。如此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公布,在以往的发布会上是不常见的,这也将成为吉利汽车生态智能进化的新起点。
在产品层面,“银河之光”的亮相揭开了吉利新生态的序幕。作为银河智能汽车的原型车,其跳出了电动汽车同质化的泥淖,前脸的“光之涟漪”设计理念,将将品牌独有的韵律美用光电的手法重新诠释,再加上“飞檐虎视”前大灯组,令人眼前一亮。“飞翼重檐”的尾部设计,圆润大气,展现出余白之美与现代科技的和谐交融。
同时,依托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加通透的座舱格局和更宽敞的乘坐空间。在整个银河座舱中,贯通式巨幕营造出银河环绕的科技氛围,而“西子水岸”、“书山叠嶂”乃至“三潭印月”等西湖风景都被完美移植进座舱,而视觉、听觉、嗅觉等五感合一,则进一步触发用户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银河采用了全新标识。他是由6个圆角矩形组成,基于吉利盾标演化而来。以两种颜色的律动,表达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视觉,象征着从自然中取得的绿色能源,也象征着驱动汽车的新能源力量。同时也象征,吉利银河拥有“天地一体化”的高精时空信息系统,与智算中心的能力。
而作为吉利银河的首款产品,吉利银河L7基于e-CMA架构打造。该车造型传承了银河涟漪美学,全封闭式智能格栅搭配“飞檐斗拱”日行灯组,打造出同级独有的前脸造型。车侧型面则呈现出蓄势待发的伏虎之姿,而涟漪尾灯依旧采用当下流行的贯穿式设计。
银河L7的自在座舱由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组成,并标配高通骁龙8155芯片,在实现四屏智能交互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智能体验。此外,50w无线充电、晶耀星环光幕氛围灯、隐藏式门拉手、头枕音响等智能科技在新车上均有体现。
在动力上,吉利银河L7标配雷神电混8848“三挡变频电驱”,百公里加速6.9秒,支持弹射起步;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L,而CLTC综合续航里程更是达到了1370公里。
据悉,吉利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将在2年内将推出7款产品。其中,智能电混L系列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电混”架构,首款电混SUV银河L7、首款电混轿车银河L6将在今年二、三季度分别交付;而智能纯电E系列采用吉利银河智能“纯电”架构,首款纯电产品E8将于今年四季度交付。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先生所说的,“新时代”的智能电动车,只有兼具了颜值、体魄和灵魂才能给中国新能源带来“新超越”,给用户带来超越价值的“新选择”。
那么,吉利银河系列“新超越”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当下,新能源架构造车无疑是最具技术底蕴的领域。其中,架构铸就了智能电动汽车更强大的“体魄”,也赋予其更智能的“灵魂”。彼时,吉利汽车就投入近千亿元,打造了SPA、CMA、浩瀚以及新一代的e-CMA智能电混架构。
作为采用e-CMA智能电混架构的吉利银河,电池安全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核心技术上,吉利汽车通过与全球头部企业成立合资公司,通过电芯的规模化生产和热扩散技术的更新迭代,电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眼下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吉利汽车认为是“电池模块系统的安全问题”。
吉利银河的产品,将配备吉利独创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该系统基于电池,又融合了架构、整车、智控以及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而从架构十宫格的专利,到整车笼式防护;从快充安全无忧,到母婴级防辐射等等,神盾对于电池的安全守护,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比如,在与顶级高校研究所与医疗机构深度研究电池辐射等级对于人体干细胞的成团率和干细胞老化相关问题后,吉利汽车制定了电池辐射安全设计标准,并将辐射安全设计分解到系统层级,有效避免了电磁辐射对于人体健康的损害。比如,得益于结构安全开发体系的加持,吉利银河已率先实现30公里时速拖底冲击、20公里时速整车拖底都无损伤,解决了电动车因“托底碰撞”导致电池损伤和安全事故的致命问题。再比如,依托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81亿亿次/秒的云端算力支持,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可以实时保护200多项电控条目,预警50多种故障类型,让电池寿命提高20%。
可见,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让电动汽车更安全;而吉利银河专属的“新一代雷神电混”,则通过三大方面的升级进化,令人刮目相看。
在热效率方面,新车将首搭目前量产热效率高达44.26%的新一代雷神电混引擎B-Plus,其超高热效区间扩大了30%、扭矩提升12%,而功率则提升9%,成绩斐然。而下一代热效率突破46%的雷神电混引擎,目前已处于验证阶段;在智控系统方面,行业首发的预测性能量管理系统,将结合用户的出行习惯和出行路径进行智能控制,实现超低能耗和电能回收效率的提升,节能率最高提升15%;而新增的X·System智能健康管理功能,将通过车、云、端的结合,时刻保障电混系统安全运行。
此外,雷神独创的三挡电驱则继续进化,是全球首个实现P1+P2双电机超频驱动的智能电驱,两驱的综合功率达到287kW,实现了性能与节能的平衡,后续还将发布综合功率达到488kW的超级性能版。
以上种种,构成了吉利银河强大的体魄。而强大的体魄,则更需要有趣的灵魂。
我们常说,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灵魂,而灵魂则需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随着“智能吉利2025”的快速落地,不断完善“端到端”的全栈自研体系。而吉利银河的灵魂,也正是诞生于这样的科技智能生态中。
在智能驾驶领域,基于吉利卫星的“天地一体”版银河智驾方案将很快推出。目前,90km/h高速巡航,面对静止的目标能够及时刹停。与此同时,吉利自研的厘米级卫星高精度定位模组,已经通过了车规级认证。通过融合吉利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从城市到没有信号的无人区,该技术可实现精准定位永不失联。预计2025年,吉利将完成72颗低轨道卫星组网,届时吉利银河智驾将实现全球无盲区的定位能力。
除了银河智驾系统的加持,智能化下一个科技突破的关键就是操作系统。
作为吉利全栈自研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银河N OS于现场同步亮相。该系统既能满足汽车安全性要求,还通过架构层、系统层与应用层实现了多端融合。架构层面部署国密算法,显著提升用户隐私保护能级的同时,系统层面则实现了更快、更强、更温暖的交互体验,全新语音引擎实现毫秒级响应,为用户带来了识别更准、全场景可见即可说,离线也能说。同时,与手机、平板同样的交互习惯,不但容易上手,而且一触即达。在应用层面银河N OS带来了全新的UI风格和优美丝滑的银河微动效,为用户接入万物互联的精彩生态,创造浸润式体验。
让电动更智能,让智能更安全。
在拥有出众的颜值,强大的体魄和有趣的灵魂之后,吉利银河具备了想象不止、体验不止的生命力。而首款低碳制造的智能电混产品银河L7,或有望成为20万级智能电混SUV的新选择。
实际上,在吉利银河发布之前,传统车企们早已纷纷布局高端新能源,比如比亚迪的仰望、长安的阿维塔、长城的沙龙等等,而吉利仅落子极氪一枚。
吉利此时再度布局中高端新能源,是否会有资源重复浪费之嫌呢?答案还要从销量上找。
2022年,吉利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328,727辆,新能源渗透率约23%。较2021年实现翻三番,远高于行业平均增幅。新能源产品的强劲表现,已经成为吉利汽车销量的有力抓手。
2023年,吉利新能源汽车目标是实现双倍增长,即达到60万辆。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得有产品的支撑。
从吉利目前的产品布局来看,几何、睿蓝、Smart、极氪以及极星品牌,构成了由低到高的品牌梯队。但仔细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品牌林立,但在15-3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吉利的产品几近空白。在主流家用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吉利汽车竟“毫无还手之力”。
而吉利银河的“智能电混”和“智能纯电”两大产品线,能够覆盖从A级到D级最主流的新能源产品区间,也正是15-30万元之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届时,几何、银河、极星三个品牌序列的布局,将完全能够满足燃油、混动、纯电各自细分市场用户需求,各产品矩阵实现相互补充,相互赋能。
产品空白一旦被补齐,吉利2023年全年新能源60万辆目标,那就是指日可待。
写在最后
“打破边界,实现超越”,吉利银河有备而来。也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所说的,“吉利银河汇聚了吉利全体系的技术力量、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体系,天地一体的尖端科技生态体系”。它能否引领中国新能源进入价值向上的第二发展“新阶段”,着实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