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最早的几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大连曾为自己定下"北方香港"的目标;如今的大连经济数据却越来越"难看",甚至被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赶超,很难相信曾被誉为"北方明珠"的大连,竟在发展过程中露出如此"窘态",可昔日的大连曾辉煌万分。
近代,从1842年鸦片战争到1902年大连这座城市出现之前,是大连经济的酝酿与准备时期。那时候大连尚被称为"青泥浦",但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清廷在洋务运动之后,为了提高东北的整体防务,不断的加强辽东半岛的防务建设,更是直接在大连内的旅顺口建设军港。
只不过这里的发展是从旅顺为起点,青泥浦却因此迅速衰落。虽然青泥浦地位下降成了东北亚贸易体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港口,但与之对应的是东北这片土地整体的地位上升,只不过这样的重视仅仅是出于军事考虑,大连的发展任重道远。
大连真正在近代的转折,来自于1899年沙俄的重视。
一直以来,沙俄想要这在中国寻找一个"不冻港"。在1898年沙俄强行租借旅大之后,沙俄人发现了青泥浦这个地方,他们眼前一亮,不禁为其投入巨资,更是想要将其打造沙俄位于远东的核心战略支撑点,而当时的尼古拉斯二世更是为其命名"达里泥"。
在此之后,沙俄全力建设大连城市。1902年,大连作为一座新城市初具规模。
后来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从这里撤离,大连变成了日本的属地。如果说沙俄只是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动力,那么日本是真正的为这座城市打下了基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沙俄与日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连这座城市呢?
首先,大连地理位置极其占有优势。对于沙俄、日本而言,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出海极为方便。而且周边海岸线极长,若是选择此处为侵略核心,那么将可以打开渤海大门,再加上大连东有大连港,西有旅顺口,不管是商贸,还是军事,都极易开展工作。
其次,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大连是中国的沿海城市,对于沙俄、日本来说,这个城市利用沿海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国外联系便捷,发展外向型经济,俄日就地从东北内地获取廉价原材料,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在大连当地进行生产和加工。
之后,凭借自由港制度,或减税大米销往东北,或免税运往本国满足需求,也有一小部分免税输往其他国家以赚取外汇。即资源来自于国际市场,最终产品再销往国际市场。
大连是作为沙俄、日本侵略东北的桥头堡而存在的。对于他们而言,是通过大连来掠夺以东北为主的广大中国人民,用以满足它们国内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不过,在这一时期之中,尽管俄日最初对大连图谋不轨,想要发展自身,但是在日本蚕食中国的这一过程中,也是对大连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大连更是一举成为中国沿海第二大港口城市,到了三十年代,大连的进出口货物更是达到了全国总量的23%,这也让其成为辽东半岛的宠儿。
虽然在这一时期,大连的地理位置不是最优,但是大连也却凭借着日本在这个地区的带动,逐渐发挥出自身天然的优势,成为了中国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外国人也逐渐从中国撤出。此后的大连依托日俄侵占时期建起的大钢、大化、造船、码头、机车等重工业基础,逐步建立起以石化、装备制造、海运等为支柱的产业。
在这一时期,东北恰当好处的利用当时留下的完整的铁路网,海运、河运条件,有力地保证了本地区资源的开发及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铁路交通,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除了基础设施及交通建设之外,东北地区还拥有着大批劳动力,为东北重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这也成为了国家大量投资东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解放后,国家有计划的安排部署向东北地区进行移民,而这也为东北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第一生产力因素。
后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大连在1984年便与上海、广州共同跻身于沿海港口城市之列,成为了最早享受政策红利的领跑者,除了开放港口、引进外资之外,大连更是从1985年开始获得直接搞进出口的权力。成为了中国计划单列市之一,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更是无需上缴省级财政。
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更是落户于此,除此之外,日本东芝公司在大连投资在华的第一家独资企业,雄厚的工业基础再加上开放的对外环境,大连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势态极好,更是一度在中国城市经济数据排行中稳居前十。
1992年的大连,GDP达到了270亿元人民币,而当时的香港GDP是1043亿美元,巨大的差距激发了舆论上的斗志,大连市委直接公开表示,要用二十年的时间,把大连初步建设成为北方的香港。
而这除了要向中央积极争取重建自由港之外,更重要的是改造大连的经济体系和城市面貌,以实现弯道超车,一举将自己变成一个金融、商贸、信息等高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这样的"宏图壮志"在当时看来很是惊心动魄。
而大连之所以敢做出"北方香港"的设想,是因为当时大连传统的工业和经济基础在中国名列前茅,两座城市对比相差不大。
本以为大连一鼓作气,发力建设"北方香港",但没想到从此之后,大连就与高速增长的广东、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分道扬镳,走上了一条实属罕见的失败之路。在笔者看来,造成大连发展滞缓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1.大连受到自身地形限制
因为地形的制约,大连是一个"孤独"的城市,整个城市呈"横向细腰型",上下都是海,而且两侧被山包围,没有城市腹地,这也造成整个城市辐射力不强,城市发展很受制约,只能在现有的空间里进行建设,甚至如今的大连还要跨过老工业区延伸发展。
就拿大连机场为例,大连周水子机场位于甘西,但因为大连城市陆地短缺,如今该机场已经成为市内机场,虽然大连也想将机场"挪"出去,但是因为自身地形条件的限制,这个机场筹划整整十年也没能建好,还停留在填海那一步。而这在国内实属罕见。
2.东北经济的滑落,人才流失对大连影响不断加重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经济地理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东北的衰落也是不可避免。
如今中国经济重心越来越向东南流动,中国的城市核心群就是珠三角与长三角。珠三角凭借着香港与深圳的信息、资本发展,长三角有着上海和杭州商业、交通运营,但对比之下,东北只有重工业和资源,在竞争中就显得很是苍白了。
再加上如今的人们更多的看重高收入、高生活服务,南方地区就成了他们心中最佳选择,这造成了大量的东北人口开始南流,人才的流失不仅对东北来说是个难言的"伤痛",对于大连而言更是长时间难以喘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人才流失,大连政策变动后动力不足,诸如高新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更是不愿入驻,但这些新兴企业的缺失,失去了重要的国民收入来源,大连的发展进一步滞缓。
与深圳对比,深圳早已突飞猛进,产业逐渐以高新科技为主,诸如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都纷纷来此,就这样,深圳超越了香港,而以其作为目标的大连却停滞不前,而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停滞无异于退步。
3.大连宏观经济政策多变,主体产业飘忽不定
制定好"北方香港"目标的大连极度迷信"大城市转型",力图将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以香港为目标,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以金融服贸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虽然有着重工业基础为其托底,但这样"作"却让自己的GDP连年下降,在2000年时就被青岛超越,后来更是苦追不上。
经济乏力并没有给大连警醒,反而大连仍然我行我素,为了城市转型,在这一时期不惜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维护,所占用财政支出高达30.8%,要知道在这一时期,全国地方财政中,用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维护的费用平均占用15%。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而兴起的"环保热"与"基建狂潮"虽然让大连拥有了现代化国际城市所必需的城市形象与外部环境,但是由于大连依旧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所以多年以来的工业基础,突然从大连的优势变成了其转型的"障碍",许多重工业更是被迫迁出市区。
然而日新月异的市容市貌和环境指标,并没有让大连变成香港,香港特有的普通法体系和资本、人才、货物、信息全流通的商业环境,远远超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内地城市的想象边界。
弯道超车的产业转型并没有到来,而大连却在折腾和挥霍中失去了当时中国如火如荼的高经济增长潮流,被其他招商引资大搞外向型加工企业的城市远远抛下。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大连再次开始改弦更张,表示要再次回归重工业的路线,更是在这一时期提出了"大大连"的理念,更是以石化产业基地、船舶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基地为发展目标。
忽然之间,传统工业重新成为了大连产业政策扶持的对象,新建的各大工业园区更是重新以重化工业牵头。至少一开始,这种做法看似潜力尚可。
然而,这个在山海关外的城市,营商环境根本无法与中国其他的沿海城市相比,即使在东北亚地理位置优越,对日资韩资十分具有吸引力,但若是长久的在此发展,他们也难以忍受。
后来的大连,再工业化战略终于也难以为继,随着"十三五"时期到来,大连又再次调转方向,提出新的发展战略。而这次,大连又准备重新定位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但几次三番的折腾之下,大连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了。
此时,大连迎来了东北整体经济衰退的时代。不但GDP排名越跌越惨,就连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城市面貌,也在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基建和环保潮流中越来越显得平凡无奇。
宛若"翻饼"的政策下,大连作为一度走在改革开放前线的城市,变成了如今没什么有名的在地企业的城市。
而"超过"香港这一目标,大连也只有一点与竞争目标相似——诞生过房地产行业的传奇富豪,只不过随着大连风光不再,这些企业也早已把公司总部搬走了。
这个曾经在三十年前,最有希望超过香港,成为北方明珠的城市,仿佛一下子就变得黯然无光了。大连虽一路赶超,却节节败退,大连的未来要如何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