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位推荐 -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 职位推荐
  • 2023-05-10 06:00
  • 龙泉小编

古语有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历史的长轮中,每个人都是渺小的,即便是当时的英雄,也无法一直屹立不倒,兴衰更替才是常态。

“玻璃大王”曹德旺亦是如此。

在早前的电视专访中,曹德旺曾表示不喜欢别人叫自己“玻璃大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叫我‘大王’不合适。”

如今,“玻璃大王”换了新赢家。

今年年初,随着胡润全球富豪榜和福耀、信义两家公司的财报公布,李贤义一举超越了曹德旺。

一时之间,“玻璃大王换人了”的消息甚嚣尘上。

而新晋 “玻璃大王”李贤义也被卷入了话题的漩涡中心。

那么,摘了曹德旺“玻璃大王”桂冠的李贤义到底是谁?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只身闯荡香港,怀揣“爱拼才会赢”信念

说来也巧,李贤义和曹德旺都是福建人,算是半个老乡。

1952年,李贤义出生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子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彼时的曹德旺还是个6岁的孩童,他想不到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代“玻璃大王”。

更想不到,在70年后,这个人居然抢了他的风头,还把他“玻璃大王”桂冠给摘下。

现在的石狮市经济十分发达,享有“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盛名和“小香港”的美誉。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然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国家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恢复和重建,人民物质生活普遍缺乏。当时的李贤义家境也很贫困。

因家庭条件困难,15岁的李贤义读完初中后,就辍学了。他早早踏入社会,在工厂打工。

在李贤义每日在工厂闷头干活的时候,距离石狮两百公里外的曹德旺已经做过放牛娃、数树坑、卖水果、卖烟丝的工作,此时准备娶媳妇成家。

和在工作上诸事不顺的曹德旺相比,李贤义在工厂稳扎稳打,赚到了一些小钱。

当然,对于怀揣着“干大事儿”梦想的李贤义来说,这种小富即安的日子他是断然看不上的。

此时的李贤义觉得生活看不到前景,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去改变现状。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于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李贤义用攒下的钱买了一辆拖拉机,开始做货物运输生意。熟练了运输业务后,他拉着家乡的亲友,在福建泉州成立一支“子英车队”,“子英”这个名字就出自李贤义出生的小村庄。

车队成立后,李贤义的运输生意越来越红火,赚到了不少钱。

而彼时的曹德旺已经率先进入玻璃产业,开始奠定他“玻璃大王”的地位基础。

“子英车队”的成立,也给李贤义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据称,李贤义当时的“子英车队”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福建和深圳之间往返运输货物,这使得李贤义的眼界也逐渐开阔。

渐渐地,他又不满足现状,想要去更大的世界闯荡一番。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香港,锦绣繁荣、灿烂辉煌、遍地黄金,是闻名世界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那时的香港已经遍布高楼大厦,整个城市灯火通明,吸引了无数青年才俊来港发展。比起内地的落后,李贤义打定主意离开家乡,去香港闯一闯。

李贤义来到香港之后,一边打工,一边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创业。

此时,他想到自己对汽车比较了解,决定开一家汽配维修店。

那时的香港地皮已经是寸土寸金了,李贤义花费了多年的积蓄,才拥有了一家规模极小的维修店。

他每天起早贪黑,亲力亲为,只雇佣了一个帮工。

也许是天生具有闽南人那股“爱拼才会赢”的独特气质,短短四五年,李贤义就把一个小小的汽配维修店发展成一家具有规模的汽车综合服务公司。

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回深圳二次创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大地迎来了巨变的前夜。正如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的:“神话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暖透了大江两岸”。

而且,邓小平非常重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作用。一直积极促进海外华侨华人帮助祖国架起通向世界的桥梁,支持海外华侨华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

“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

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越来越火的港商跨越罗湖桥,把眼光放在了内地。

1978年,以霍英东为首的一个香港访问团就来到了内地,包括李嘉诚、郭得胜、郑裕彤、李兆基、胡应湘等当时香港大富豪,从北京到各地,访问了不少城市。随后,很多香港富豪都纷纷在内地投下巨资,其中霍英东建造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酒店,胡应湘在广州搞建了中国大酒店。

被尊称为“001小姐”的伍淑清,也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内地。1979年,随着父亲来到北京,打造了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开启了内地引进外资的序幕。由于公司注册编号为“001”,伍淑清就被尊称为“001小姐”。

背靠政策春风,以及内地丰富的劳动力,香港的工业开始大部分北迁。再者,回内地建设,是利于国家的好事,可谓名利双收。霍英东是这么说的:自己很高兴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到国家。

时代波诡云谲,但也正印证了那句话:“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1985年,身在香港的李贤义坐不住了。他敏锐地觉察到内地隐藏的巨大商机,便去了深圳考察发展前景。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重点实施城市,在1979年从农业县升为地级市,在1980年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1981年升为副省级城市。国家政策对深圳的大力扶持吸引了不少青年来务工打拼,深圳也成为了创业发家的首要场地。

李贤义认为,深圳这个新兴城市不仅各方面成本比香港低,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他毅然关掉香港的公司,回深圳再创业。

在之前做汽车维修的生意时,李贤义就发现了国内还没有一家比较成熟的汽车玻璃厂。当时的汽车玻璃,大部分是依赖进口的。所以,国内的汽车玻璃行业还是一片蓝海,发展前景好、发展空间大。

其实,早在一年前,在玻璃行业摸爬滚打数年的曹德旺也发现了汽车玻璃这个商机,已经建立福耀集团,进军汽车玻璃行业。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1988年,李贤义在深圳市龙岗区的橫岗镇,正式创立了信义玻璃公司。原来跟随他的“子英车队”内的九个成员则成为了公司的创始股东。

早期的信义玻璃只有三四万平方米的面积,招聘的员工也就几十人。李贤义虽是老板,但仍旧亲力亲为。此后,李贤义从台湾引进机器,又派人去国外学习,公司规模逐渐扩大。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

此时的深圳迎来了创业之年。人人都想当老板,办公楼和办公椅都供不应求。当时深圳大厦的办公桌月租600块人民币,不少创业者甚至拼桌”创业。

有着商人敏锐嗅觉的李贤义,认为这是进军房地产行业的大好时机,随即创办了信义地产。回头看来,现在深圳的很多地标性建筑,就是当时的信义地产一手建造的。

而曹德旺的“四不做”言论中就曾尖锐地提出不做房地产,这一项也成为李贤义最主要的争议点。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的玻璃市场渐趋饱和。曹德旺选择进军美国市场,李贤义自然也没放过这个机会。

2001年2月,在美的14家中国汽车玻璃厂商,包括信义玻璃、福耀玻璃在内,统统被冠以倾销的罪名,告上了法庭。李贤义的信义玻璃和曹德旺的福耀玻璃都没有退缩,两个闽商坚定地站在同一阵线上,最终胜诉。

不过,二者的经营思路却是完全不同的。曹德旺的福耀集团稳中求进、专心做汽车玻璃。而信义玻璃虽然一开始的业务和福耀玻璃一致,都是汽车玻璃。

但是,一直以来,李贤义都是发现机遇,就抓住机遇,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在开拓新的市场。

进军浮法玻璃、光伏玻璃新市场,将公司多轮拆分

2005年,信义公司在接连赢得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倾销官司后,开始寻求继续发展的路径。

这一年对于信义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先是第一台自主研发的机器问世,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更有董事长李贤义拍板:新建浮法玻璃产线、开拓光伏玻璃新市场。

浮法玻璃是用于汽车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材料,而建造浮法玻璃产线,则能有效把控主要原材料的品质和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利润。

这一点,比李贤义早一步踏入玻璃行业的曹德旺也看到了,早在一年前也开始投产。

光伏玻璃则是独立于信义公司主营业务的新产品。由于市场空缺,一直到2008年,信义玻璃在光伏领域的试水才正式落地。而曹德旺由于长期专注汽车玻璃,直到去年年底才宣布进入光伏玻璃市场。

不得不说,李贤义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

此后的信义渐渐改变了依赖汽车玻璃进口的业务模式,而是把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视为信义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二者的营收占比甚至高于原本的主营业务汽车玻璃,促使信义玻璃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其中,光伏玻璃的营收能力尤为显著。2010年,信义玻璃在光伏领域的营收就突破了10亿港元,是2009年的五倍之多。2013年的时候,这项营收甚至达到了20亿港元。

为了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信义玻璃的公司资金流动性,李贤义对信义的业务进行了第一次分拆。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李贤义把光伏玻璃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信义光能,并在年底于港交所上市。同时,为了增长光伏玻璃业务,李贤义还试水了光伏发电场,二者相互补充,并行发展。此后,李贤义着手扩大光伏玻璃生产规模,2016年时已经有分拆时的三倍之多,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制造商。

然而,李贤义的野心却不止于此。

信义集团在业界被称为“分拆上市大师”,因为信义玻璃和信义光能两个公司又分别进行了一轮分拆。

信义玻璃这个母公司在分拆出信义光能之后,主营业务还包括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由于浮法玻璃贡献了较高的利润,李贤义对它非常重视,接连在国内外建造了10座浮法玻璃厂。他尝到信义光能的分拆甜头后,又完成了第二次分拆。

2016年,李贤义又独立出汽车玻璃维修的业务,命名为信义香港,继续上市。

不过,信义香港在2020年更名为信义储电,公司业务转型为生产用于储能等领域的锂电池。

信义光能也在2016年进行了一次分拆。信义光能旗下的光伏发电场业务在几年的发展后已经初具规模。李贤义把光伏发电场的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信义能源,也进行了上市。

截至2021年底,李贤义的4家“信义系”上市公司已经分工明确、相互支持,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同比增长。尤其是信义光能,以1250亿港元的市值超过了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方面较分拆前分别增长了7倍和15倍。

尽管李贤义已经取得如此之高的成绩,甚至一举超越曹德旺,成为新任“玻璃大王”。

可是,他始终没有满足,他的分拆之路还在继续。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2021年年底,李贤义宣布由信义玻璃和信义光能共同出资40亿港元,成立合资公司“信义晶硅”。

多晶硅是光伏行业的核心原料,李贤义此举意在形成自家光伏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赢得“玻璃大王”美称,但慈善事业仍需努力

和其他的成功企业家一样,李贤义也信奉 “达则兼济天下”,热衷于公益事业。

小时候的李贤义迫于生活压力,早早辍学,这件事情一直是他埋藏在心底的遗憾。在他飞黄腾达之后,就回馈到教育事业上,让这样的遗憾减少。

1993年,李贤义就向深圳龙岗区横岗镇政府提出成立教育基金会,并捐款800万元。每年他都会拨出一定的款项用来奖励优秀师生,这件事他已经坚持至今。随后,李贤义还创办了多个慈善组织进行捐款,新冠疫情以来也多次向疫区捐赠物资,多年来累计捐款已逾10亿。

信义玻璃招聘(身家510亿)

今年年初,“玻璃大王易主”的消息沸沸扬扬,让向来低调的李贤义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信义玻璃这次对福耀玻璃的反超主要是因为两家公司的业务结构不同,但这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目前来看,“玻璃大王”的名号最终花落谁家,并不确定。在玻璃行业遍地开花的信义集团,和主攻汽车玻璃的福耀集团,仍将长期竞争。

但不可置否的是,虽然目前在生意和身家上,李贤义后来者居上,占了上风。但是,在慈善事业上,李贤义和已经捐款百亿的曹德旺比起来,还是逊色了。

曹德旺曾说,他的养老钱早就够用了:“相比起国家给予我们的东西,这算什么。再说了,我们拿这么多钱来做什么。钱嘛,够用就行了。多余的,为什么不可以拿出来帮助那些需要的人。”

虽然捐多捐少是一份心意,但曹德旺的精神更值得世人敬佩,在这方面,李贤义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本文由 财经十三叔 团队原创,作者 周萌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留言互动交流)

参考资料:

1.商将锦囊:《玻璃大王李贤义:15岁辍学打工白手起家,靠一块玻璃年入147亿》

2.四川王豆豆:《信义玻璃李贤义:曹德旺最强对手!(二)》

3.界面新闻:《李贤义,不只是玻璃大王》

4.长江商报:《李贤义身家510亿超曹德旺成“玻璃大王” 信义系资产13年增17倍多元激进风险悬顶》

5.机构投资者评论:《曹德旺“玻璃大王”易主福建老乡,低调豪门“信义系”现身?》

6.海西商界:《世界第三!比肩曹德旺的福建“玻璃大王”,坐拥4家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wei/21863.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