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位推荐 -

厦门电工招聘(2021年厦门新增就业33)

  • 职位推荐
  • 2023-06-04 06:00
  • 龙泉小编

截至2021年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07万人、引进柔性人才9615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6.63万人……深改革、兜底线,稳就业、育人才,增收入、促和谐,2021年,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持续巩固拓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各项工作又实现新提升。一起来看看2021年市人社局工作“成绩单”。

厦门电工招聘(2021年厦门新增就业33)

亮点1

坚持就业优先

立体施策稳就业保用工

出台扩岗留工稳就业工作十五条措施、实施稳岗返还政策……立体施策稳就业,大大增强了企业稳定用工积极性。

厦门电工招聘(2021年厦门新增就业33)

厦门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以保障居民就业、提升就业满意度为出发点,厦门市2021年实施了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开展企业用工服务,积极推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创业,优化精准就业帮扶,千方百计稳定就业,让更多劳动者不仅“好就业”,还要“就好业”。

2021年,在家待业的李女士,被长青社区的社区网格员通过市人社局打造的“精准就业帮扶平台”找到了她,李女士希望新工作能兼顾照顾家庭,网格员刘雯耐心寻找,为她找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厦门电工招聘(2021年厦门新增就业33)

长青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讲解就业政策。图片来源:厦门人社

精准就业帮扶送的是岗位,暖的是人心。为促进重点人群就业,市人社局开展“131”精准就业帮扶,全面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同安区同新社区、海沧区未来海岸社区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继续做好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有关工作。

与此同时,市人社局还注重扶持自主创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一项项政策的出台,也为创业者、就业者带来了另一番天地。包括印发实施加强创业支持带动就业促进工作相关政策,鼓励吸纳就业,落实创业优惠政策,2021年认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5家,发放各类创业扶持资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银行奖励金4112.49万元。

亮点2

坚持民生为本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

2021年,有4.16万人收到疫情生活补助金2078.25万元,有力的减免了企业负担。市人社局主动应对疫情影响,助力稳就业保民生,积极落实助力企业纾困减负相关政策要求,针对疫情影响出台举措支持企业稳岗招工、减免企业负担、实施疫情生活补助金等政策。同时稳妥做好政策调整衔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牵头拟制并平稳实施厦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过渡衔接方案,开展工伤、失业保险纳入省级统筹相关工作,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

厦门电工招聘(2021年厦门新增就业33)

亮点3

坚持引育结合

多措并举加强人力资源工作

企业HR直播推介岗位,求职者在线投送简历,“校园云招聘”全天候滚动招聘信息。线下同时配备“留厦来·更精彩”系列引才活动、“毕业生专场交流会”等同步发力,让更多人选择留“厦”来。

2021年,市人社局紧扣厦门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需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招才引智工作合力,为厦门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人才支撑。

厦门电工招聘(2021年厦门新增就业33)

厦门举办人才政策与发展环境悦享会。图片来源:厦门日报图片中心

厦门市不断创新招才引智举措,将自主引才与城市推介相结合,并于2021年首次策划举办厦门金砖创新基地人才赛道暨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体系,积极推进落实“留厦六条”引才政策,优化“双百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申报认定条件,认定高层次及骨干人才共896人。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扩大2020年新增专业的评审范围,优化提升两个行业职称改革试点,协同做好一级教师及以下职称改革试点工作,新增工程系列两个职称评审专业,完成11万条数据信息的职称证书信息化采集。并出台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暂行办法,首期评定“火炬园”“海沧园”为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厦门创新创业园的火炬新科广场选定为金砖人才创业基地。

亮点4

坚持技能夯基

积极推进技能提升行动

出台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以工代训、“马兰花”创业培训等好政策、提高技能培训补贴标准,让厦门市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强。同时,依托厦门技师学院现有办学资源,厦门市还将建设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和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培养更多国际技能人才。

厦门电工招聘(2021年厦门新增就业33)

市人社局将依托厦门技师学院建设金砖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图片来源:厦门人社

201年,厦门市还研究出台《厦门市技工院校管理办法》,让技工院校更加规范发展,并积极提升办学层次,完成厦门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的申报工作。

亮点5

坚持主动创稳

有效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021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处理工资纠纷案件补发工资728人603万多元,实现涉案人数及金额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较大幅度下降。在省根治欠薪工作考核中,厦门市已连续四年获得全省考核A级第一名。

好成绩的背后,是厦门市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加强劳动关系风险防控,积极防范化解受疫情影响企业规模性裁员等劳动用工风险。

亮点6

坚持服务大局

认真落实劳务协作和乡村振兴

从2017年临夏州在厦务工人数仅有261人,到2021年新增一万多人,从“动员来”到“主动来”,从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到稳定的劳务用工输转基地,如今,厦门已经成了临夏人民外出务工的首选地之一。

2021年,市人社局继续做好东西部劳务协作,保持对临夏州的帮扶力度不减,落实闽宁协作两省区交流座谈会精神,重点做好闽宁劳务协作,分批次向临夏地区和宁夏推送企业招聘信息,两地共计14887名务工人员来厦就业,其中脱贫人口6415人。

亮点7

坚持优化完善

加强事业单位服务管理

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2021年全市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优化区域教师资源配置,提升全市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出台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评委队伍建设、人员流动办理流程等工作文件,并采取适当提高工资项目标准和建立岗位等级工资晋升机制等措施,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和表彰工作。

亮点8

坚持深化改革

积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厦门市认真办好16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高质量编制厦门市“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和“八五”人社系统普法规划,切实提升人社服务质效。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进186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提速办,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审批,压缩审批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应届高校毕业生及外来人员落户审核实现“秒批秒办”。推动社保卡“省内通办”,积极推动实现10个打包“一件事”线上办掌上办。开发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厦门考后审核系统,开启福建省会计专业考试资格后审先河。

“厦门人才服务月”获评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首批十大优秀案例。

【链接】

节后外出招工启动更早

记者了解到,今年厦门市外出招工工作将比往年更早启动——大年初四便出发前往第一站临夏州,大年初六第一趟包机就可抵达厦门,输送第一批临夏务工人员来厦就业,为厦门企业实现“开门红”。据介绍,共计将有十条路线,预计十架包机,仅包机人数便可为厦门带来三千多名务工人员。

厦门电工招聘(2021年厦门新增就业33)

市人社局秉承倾听民意、服务民生的理念,用心用爱服务好窗口办事群众。图片来源:厦门人社

据介绍,2022年市人社局将继续发力,包括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精准服务企业用工,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人力资源建设,积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才引智活动,扩大金砖创新基地建设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金砖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全民覆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妥做好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调整衔接过渡;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技能人才素质,落实“技能厦门行动”,深度推进产教融合,鼓励各类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扩大技能人才队伍规模;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推进劳动关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加强根治欠薪、主动创稳工作,有效规范劳动力市场监管,全面加强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防控;强化管理服务,增强事业单位活力,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点。落实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建设人事考试面试基地,争取2022年底前投入使用;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放管服”改革成果,深化优化“快办行动”,继续深化“减时限、减环节、减跑动、减材料”等便民快办行动,推进更多服务事项“自助办、掌上办、跨省通办”。整合服务窗口设置,争取将现人社分中心事项调整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构建更加集约、高效、便民的人社政务服务窗口。

来源:投资厦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wei/36241.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