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鸿星尔克、蜂花等国产品牌出圈之后,又一家中国企业被“野性消费”了,它就是“白象”。3·15土坑酸菜事件之后,统一、康师傅两大方便面巨头彻底塌房,各大超市及电商平台纷纷下架老坛酸菜方便面,统一、康师傅销量“断崖式”下滑。
然而,就在此时,这个低调到我们以为已经过气的国民良心企业“白象”竟一飞冲天,迅速崛起。很多消费者冲到“白象”电商平台,疯狂抢购“白象”方便面,小编本也想支持下良心国货也买点,结果进到“白象”天猫旗舰店发现很多商品都已经被抢购完了,页面显示缺货、缺货、缺货。
其实,“白象”这次爆火,不仅仅是因为“白象”产品质量过硬,其投资公司及分公司等涉及近300次抽检,结果均为合格。而是因为白象员工的三分之一都是残疾人,而且,白象并没有因为他们是残疾人就区别对待,歧视他们,白象残疾员工与正常员工同工同酬,平等享受一切福利待遇,这让一些残疾员工找到自己的价值,真的十分暖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视频截图,侵权删
对此也有人质疑,认为白象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善心,而是为了免交残保金,为了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小编,想说,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很多企业每年宁愿缴纳残保金也不愿意录用残疾人呢?
相关政策规定: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定。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
从这条政策,我们可以看出来:只要企业残疾员工的比例达到1.5%,企业就可以免交残保金。但是白象不管是河南总部,还是在全国各地的分厂,残疾人员工所占比例都在三分之一左右,远远超过1.5%,所以这种质疑根本站不住脚。
对于第二个质疑,白象招聘残疾人是为了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这更是无稽之谈了。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纳税人),实行由税务机关按纳税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
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例如,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每安置一位残疾人就业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为8,800元。
没错,“白象”的确是享受了这个政策,但是享受这个政策并不代表“白象”是因为这个优惠政策而聘请的残疾员工,请一些键盘侠不要故意混淆概念,偷换概念。政策这么好,为啥别的企业不接纳残疾人?就你自己是大聪明吗?
而且,“白象”还是国内四大方便面巨头中,唯一一家拒绝日资的方便面企业,哪怕后来被挤兑的难以立足,“白象”的脊梁也未曾向日本资本弯下过。
白象还一直低调地在做善事,汶川地震、新冠疫情、河南水灾……白象每一次都慷慨解囊。毫不夸张,只要有灾难的地方就会有“白象”的身影。退一万步,就算白象是为了节税才雇佣了那么多残疾人,又有何不可呢?“白象”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和残疾员工双赢,人家既没逃税又没漏税,还帮助了残疾人员就业,树立信心,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比那些一年赚几十个亿的铁公鸡和偷税漏税的明星强多了吧。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兼顾,白象打了个“样”。所以,仅仅只是从节税这个角度看待白象招收三分之一残疾员工这件事情,很显然,是你格局小了,老铁。
最后,小编再次呼吁:各位喷子请口下留情,别寒了良心民族企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