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位推荐 -

衡水汇源果汁招聘(负债100亿)

  • 职位推荐
  • 2023-06-21 10:20
  • 龙泉小编

最近,汇源再次成为国民焦点。

这一切,源于它的公益壮举。7月22日,汇源集团与河南省红十字会联系协调,紧急捐赠价值100万元的饮用水、果汁等灾区急需物资,为当地灾民提供救助。

让人唏嘘的是,就在7月19日,身披23.3亿元被执行金额的汇源,已被第三方申请破产重整。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已经申请破产了,还心系灾区,用最后的力量帮助灾区人民,让人尊敬,瞬间泪目!

衡水汇源果汁招聘(负债100亿)

事实上,自成立至现在,“果汁大王”汇源的经历可谓起伏不断。早在今年的1月18日,停牌近3年的汇源果汁就被迫正式退市。

彼时新闻曝出,舆论一时哗然。没有人想到,曾经叱咤风云的国民饮料连续六年亏损,负债114亿元,一步步陷入黯然退市的至暗时刻。就在汇源果汁遭受风吹雨打之际,汇源果汁老总朱新礼也成了“老赖”,41亿资产被银行冻结。

复盘汇源整个发展历程,其重要转折点便是卖身可口可乐受阻。由于遭受国民反对,最终并购套现希望幻灭。

以至于时隔多年,深陷债务危机的朱新礼依然意难平:“如果并购成功,我们已经是千亿级的公司了。”

可惜的是,商业史上不存在假设。倒是汇源,时过境迁还是那个汇源。河南暴雨灾害下,昔日果汁巨头,再次展现了一个民族水饮品牌的担当。

只是,更多人好奇的一点是,曾经一手好牌在握,“果汁大王”是怎么走到破产重组这一步的?又能否摆脱至暗时刻呢?


01.从辉煌到陨落

“有汇源,才叫过年呢”。曾几何时,这句广告语家喻户晓,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这样一个民族品牌,最初诞生于1992年。彼时,山东农村青年朱新礼放弃了当官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决定创办一家企业,承接了一家三个多月没发工资、负债1000多万濒临倒闭的小罐头厂。通过引进国外生产设备,汇源聘请了高级食品工程师,做起了浓缩果汁加工。

不久,第一批汇源果汁研发成功,朱新礼开始远赴德国找销售渠道,一举敲下一笔500万美元的国际大单。

光国际市场崭露头角还不够,国内也得增加曝光,于是钱还没捂热乎,朱新礼就全都花了出去——斥资7000万,买了央视黄金时段5秒的广告位。

在央视的加持下,汇源果汁逐渐成为国民度高的民族品牌,2000年,汇源果汁以23%的市场份额高居果汁产业榜首。此后,汇源果汁连续十余年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

衡水汇源果汁招聘(负债100亿)

彼时,除了外来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就凭借纯净水和AD钙奶一类乳饮料的娃哈哈,能够与之抗衡。

随着汇源在果汁类市场掀起一阵热潮,其它竞品也想分一杯羹。例如,统一推出了自己的“鲜橙多”,紧随其后的还有康师傅推出的每日C100、可口可乐酷儿、农夫山泉旗下的农夫果园……但在当时,几家围剿下,也一直没能撼动汇源果汁的国民地位和强劲销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首家上市的果汁企业,汇源果汁于2007年正式登陆港股,风头正劲,上市当天股价暴增了66%,市值一度超过300亿港元。

但汇源果汁的高光时刻并不长久,转折点很快到来。

上市一年后,可口可乐欲以超出市值两倍的价格收购汇源果汁。若交易完成,朱新礼将以41.53%的股权套现74亿港元。

在一家公司最鼎盛的时候激流勇退,以求卖一个最好的价钱,或许缺乏长远格局。但对上游产业抱有执念的朱新礼来说,其初衷便是套现成功后转型为一个农场主,因此他动了心思。

衡水汇源果汁招聘(负债100亿)

毕竟在行业里,朱新礼是出了名的热衷种水果,在2011年播出的《乡村爱情4》中,他还在剧中本色出演了想要在象牙山(盛产苹果之地)建分厂的自己。

只是,国民饮料委身卖给外企,并不是一件拍脑袋的事。

彼时正值2008年,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些年度事件激起了人民高涨的爱国情绪。汇源卖身可口可乐一事很快传遍全国,引起广泛争议。当年9月初新浪发起的一项投票中,吸引了几十万人参与,其中80%网民反对这项收购,认为“这项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

毕竟,被收购后销声匿迹的北冰洋、被外资把控的啤酒业就是前车之鉴。

国民情绪发酵到极致时,朱新礼出面澄清:“企业确确实实要当儿子养,当猪卖。这是市场行为。

彼时,国家还颁布了《反垄断法》,恰巧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就是第一个触犯新法的案例。随着反垄断调查的启动,这一收购被商务部彻底叫停。

值得玩味的是,2008年8月底刚和可口可乐签完协议,朱新礼就提前做了谋划布局,利用自己控制的北京汇源在湖北钟祥、河北隆化、宁夏平罗等地建立果蔬基地,对上游产业链大举投资。

然而,这几块项目的资金来源全都是预支公司股权收入。

卖身交易受阻之后,原本计划引进的大笔资金没了着落,汇源撤回大部分农业基地投资,也陷入烂尾局面。

同期,汇源还大幅裁员,原本9200名员工,到了年底就剩了5000人。其中销售岗位裁员尤其严重,2007年底,汇源的销售人员总数为3926人,到2008年底仅剩1160人。

201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 朱新礼充满唏嘘:“如果2008年交易成功,我们已是千亿级公司了。当然这些事就叫命中注定,我一点都不埋怨。”


02.危机下的盲目自救

收购计划泡汤后,汇源元气大伤,步入了全面晦暗的新阶段。

尼尔森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果蔬汁销量增长9.5%,而汇源果汁只增长了0.9%,汇源的股权回报率仅有4.9%,摊薄每股收益为-0.069元。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此后汇源的利润率长期徘徊在8%以下。

从2009年起,汇源果汁首次亏损,并一蹶不振。2011年-2016年,汇源连续六年亏损。wind数据显示,2011年-2016年,汇源果汁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亿元、-3.18亿元、-4.79亿元、-5.75亿元、-5.53亿元和-2.08亿元。到2017年,其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亿元,是连续六年亏损后第一次转亏为盈。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汇源果汁的营业总收入54亿元,同比下降6.24%。这是自2011年起,营业收入同比第一次出现下降,此后由于停牌等原因,2018年之后的财报一直都没有披露。

衡水汇源果汁招聘(负债100亿)

另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政府补贴其实一直占据汇源利润的大头。

2011年,汇源拿到的政府补贴为2.01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64%;而2012年和2013年政府补贴的额度甚至超过净利润总额。2013年,汇源果汁的年报虽然显示业绩净利2.29亿元,但扣除出售成都和上海工厂的收益4.26亿元和政府补贴2.25亿元,汇源实际业绩仍为亏损。

面对资金压力和业绩危机,汇源果汁并没有坐以待毙。2009年后,汇源开始了多品类作战,先后推出了对标农夫山泉的“水溶C100”的 “柠檬ME”、果汁可乐和纯净水,可惜水花并不大。

2011年,汇源花费1200万买下旭日升凉茶,起初视它为另一个主力品牌,可做了三年之后,又完全放弃。朱新礼对此还公开表示:“对于茶饮料只是随便做一点点,未来还是一根筋做果汁。”

2014年,朱新礼在女儿的劝说下斥资30亿元入股中石化销售公司,占股0.84%。在他看来,花30亿与中石化扯上关系非常值。

然而,种种做法成效不大,反倒加剧了企业现金流的紧张状态,让汇源从“国民饮料”沦为了其他品牌的代工厂,一步步深陷债务危局,停牌长达一两年之久。

而和汇源同期崛起的民族标杆企业农夫山泉、怡宝等,在几年前就已经奔着千亿销量的目标而去,钟睒睒还在去年坐上了中国首富的位置,同一时期的汇源却始终停留在几十亿元销量上下。

衡水汇源果汁招聘(负债100亿)

为挽救现金流紧张的颓势,汇源曾一度准备以36亿元的金额“卖身”天地壹号。

2019年4月,汇源果汁宣布与天地壹号合作发起合资公司,共同拓展汇源果汁饮料市场。由天地壹号以现金方式向潜在合资公司出资36亿元,占股60%;汇源果汁则以资产出资方式出资24亿元,包括汇源果汁商标等。

衡水汇源果汁招聘(负债100亿)

按理说,论体量和品牌知名度与市场份额,天地壹号还远远比不过汇源果汁,当时汇源的困顿程度,可见一斑。

可惜,最终这次合作在三个月后提前终结。2019年7月,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公司认为进一步推进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的条件可能尚未成熟。”这也意味着,汇源果汁在继可口可乐收购案之后,第二次“卖身计划”再次受阻。

从2009年开始,汇源可以说是一直在拆东墙补西墙。不仅卖旗下的子公司、卖厂房,还想方设法卖身,以换取现金流,印证了他所说的那句“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

被动的局面持续不了多久。2019年12月11日,朱新礼作为有权代理人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招商银行向法院申请查封、扣押、冻结德源资本持有的股权、银行存款及其他价值,共计约41亿元资产。朱新礼作为德源资本董事、有权代理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截至2021年1月15日最后一个交易日,汇源果汁每股仅2.02港元,总市值仅54亿港元。

从国民果汁到濒临破产,从农场守护者到欠债老赖,朱新礼的身份随着汇源集团的起伏动荡变化,引人唏嘘。


03.家族企业之弊

美国兰德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世界上每1000家倒闭的企业中,85%是因为管理者决策不慎。

汇源果汁一直被外界所诟病的一点,就包括其一贯的“家族式管理”。

早在汇源深陷泥沼时,朱新礼其实有想过引进职业经理人实现企业内部的创新转型,但事实证明,这似乎更像是治标不治本的姿态性举动。

由于汇源是朱新礼一手打下来的家族企业,在招人用人上他展现出了极强的个人专断色彩。一个被媒体广为传播的细节是,他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整个公司里的山东人占到了7成,就连招聘的时候,朱新礼都会事先询问应聘者的籍贯,并且会优先聘请山东籍的老乡。

由于这种老旧的家族式管理思维,被请来的高管大都短暂停留便黯然离开。

譬如,从可口可乐挖来的陈志强曾一腔热血,带着妻子一起入职汇源负责营销业务,准备大干一场,却因为在一次会上公开指责朱胜琴在与广告公司的合作中吃回扣,三个月后被迫离职。

负责帮朱新礼与德隆、统一牵线进行资本运作的董秘路长青,在汇源成功上市第三天就被朱新礼质疑“功高震主”,随后路长青便离职去了忠旺集团。

达能派驻到汇源的负责战略规划的副总裁毛天赐也曾公开自嘲“我是汇源的首席模特,除了一些需要露面的场合,在汇源并无用武之地”。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据统计,空降汇源集团的职业经理人中,几乎没有一位任期超过2年。自2007年至今,从汇源离职的副总级别经理人就有十余位,且每一位职业经理人离职时,都会带走一批跟随者,使得汇源的人才流失进一步加剧。

以至于,权力在握的朱新礼始终缺乏让他信赖的得力助手。茫然四顾,陪在身边的只剩女儿朱圣琴,就连曾经看好的女婿高勇,最终也因经济纠纷退出了公司。

直到去年,背着巨额债务和利息朱新礼才无奈退出了管理层。2020年2月12日,在停牌近2年后,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创始人朱新礼辞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等多个职务,彻底退出汇源的管理事务。同时辞任的还有他的女儿朱圣琴和职业经理人王巍。随后,汇源内部老员工鞠新艳被委任为董事会主席。

只是,这种老旧的管理思维施行已久,逐渐成为汇源发展受困的桎梏之一。

衡水汇源果汁招聘(负债100亿)

除此之外,其营销思维同样跟不上时代。

汇源果汁主打的中高浓度果汁是高端产品,但汇源产品的营销、广告却没有针对目标用户去做优化设计升级,产品包装几十年如一日,基本没有做过大的改变和创新,广告投放或还是以电视为主。债务缠身的情况下,汇源还极力争取“2018年CCTV春晚指定饮品”的冠名,巩固其国民度地位。可惜这一保守营销举措,反倒远离了年轻消费者的眼球。

要知道,历经十多年,果汁行业早已换了江湖。

根据中国饮料协会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饮料行业产销量中,瓶装水、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分列前三名,占比分别为40.5%、18.56%和16.08%,到了2020年,中国饮料市场开始呈现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饮料和碳酸饮料为主的新格局。据最新数据,三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34.55%、21.12%、14.93%。也就是说,果汁饮料的市场严重萎缩,市场地位俨然已被茶饮料所替代。

衡水汇源果汁招聘(负债100亿)

尤其在消费升级、健康至上理念倡导的今天,饮料领域细分也更加明显。

这届年轻人,更愿意购买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无糖饮料,或者豆奶等植物蛋白饮料。那些对身体有益的“益生菌”、“乳酸菌”旗号的酸奶,也占据了饮品市场不少的江山。而像汇源这样的果汁类饮料,却由于主力产品单一陈旧而被不少年轻人边缘化。

有业内人士称,虽然汇源果汁已然摘牌退市,但这仅涉及资本市场,短期内对汇源果汁的业务运营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是,真正失去了上市公司的身份,企业的品牌价值无疑会明显下滑。在去年12月召开的华糖万商大会上,记者注意到汇源旗下乳酸菌饮品和果肉饮品并非由汇源负责运营,而是授权给多家第三方企业,长此以往品控无疑会受到影响。

外加其盲目扩张、激进投资,接连不断的战略失误引发的财务危局,种种操作给这家民族企业的长足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

中国的果汁饮品市场正掀起一场新一轮的大洗牌,汇源还能撑多久,不得而知。

而据天眼查数据,从2020年9月至今,汇源先后7次被强制执行,执行标的达23.17亿元。最新一条则是7月19日,汇源被传出了破产的消息,新增破产重整信息。

种种迹象表明,汇源终局已定、似乎很难翻盘,毕竟资本市场不相信眼泪。

但就像我们每个人看到的那样,这家民族企业即便身陷困局,还是心系灾区、有民族担当,是一家当之无愧的良心企业。

这样的企业,在双循环、国货潮等一系列背景下,未必没有一线生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wei/45352.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