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个月,宁波实现进出口额1.09万亿元。这是宁波外贸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继上海、深圳、北京、苏州、东莞之后,全国第6座“外贸万亿之城”。
历经入世20年的风雨,宁波外贸“前一个万亿”已交出圆满答卷。那么,“下一个万亿”增量会在哪里,该如何发力?
事实上,早在2年前宁波就在积极谋划,制定了“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方案。根据方案,宁波不仅要在2025年实现进出口额突破2万亿元,还要让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等业态蓬勃发展,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
目前,这些新兴业态在宁波方兴未艾,是宁波外贸新的增长极,也必将是宁波进击“下一个万亿”的生力军。
宁波海关供图
01 “元宇宙”也能照进外贸
虽已年过七旬,中基宁波集团副总裁应秀珍依然活跃在外贸一线。每天晚上8点,她忙完手头工作,便打开知识付费频道学习财经课程,还在试着答题成为BiliBili正式会员,怀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随时保持“充电”状态。
在应秀珍看来,宁波外贸的“下一个万亿”,少不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应用。特别是当数字化在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势单力薄的中小企业如果“单打独斗”,难以承担数字化转型的高昂成本。这时,外综平台搭建好的“信息高速公路”就能派上用场:“我们外综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早就不局限于报关退税等基本功能。去年网上广交会,我们架起国际快线,帮助中小企业拍摄照片和视频,实现数字化营销。今年许多企业为订舱发愁,我们把跨境电商整条供应链都接好了,到美国海外仓的头程配送、仓储物流都能解决。”
中基宁波集团董事长周巨乐与副总裁应秀珍在第124届广交会。受访对象供图
应秀珍相信,随着“元宇宙”、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概念兴起,以及5G的广泛使用,今后的外综平台将成为“百变的孵化器”,助力更多中小企业搭上科技发展的“顺风车”。她密切关注技术的动向,希望不断冲破固化思维,实现模式创新:“我注意到最近的数字美学创意平台‘西湖一号’,消费者只要输入喜欢的图案,它就能生产相应的定制化围巾,每卖出去一笔,消费者也能分到利润。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制造和外商的距离会更近一步,而我们外综平台将发挥规模效益,参与到生产关系的变革中。”
目前,中基惠通外综平台已服务约1万家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去年出口额突破110亿元。公司已成立20余人的IT队伍,为宁波外贸搭建前置仓、海外仓、独立站、信息化中台等“基础设施”,未来还将衍生出更多可能。
02 “买进来”更要“卖得好”
今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基商贸(浙江)有限公司又有“大手笔”——和全球最大的肉类供应商巴西JBS集团开展优质牛肉供应合作,签下价值63.9亿元的采购订单。
“全球每卖出10块牛排,就有3块来自这家企业。”中基商贸总经理史伟说。
当然,让史伟下定决心,更大的理由还在于:“现在,宁波市民对进口食品的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在禁渔期,进口的冻牛肉、冻猪肉、海鲜成为‘菜篮子’重要组成部分,进口的菜籽油、棕榈油和蔬果也越来越受欢迎,我们有信心把生意越做越大。”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得益于宁波港通天下的优势,许多大宗商品和优质进口商品,正在把宁波视为进入中国的首站,并通过一系列营销“组合拳”销往大江南北。
按照史伟的设想,进口优质农产品,不光是为了满足宁波人的味蕾,更要把宁波定位为大宗商品集散中心,通过海铁联运辐射至华东乃至长江经济带。
史伟相信,在商务、海关、口岸等部门的支持下,扩大宁波的大宗进口规模、改善全市进出口不平衡的现状将水到渠成。今后,他们还将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运用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确保进口食品来源可追溯,并加强对食品进口的研究。
史伟(右二)参加进博会浙江省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省商务厅供图
03 “不卖商品,卖服务”
当中国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越来越多海外品牌希望打开中国大门。面对陌生的文化,这些世界名企自然需要一位本地“老司机”作顾问,帮助他们在中国市场“不迷路”,实现跨文化营销。
宁波科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专业“顾问”。公司成立10年以来,创始人缪静一直保持“空中飞人”的状态,在“北上广深”和海外各地拓展市场,对标一线咨询公司,帮助海外企业做市场竞调、战略规划、执行落地。其合作伙伴已覆盖近200家知名跨国企业和机构——
科友信息团队代表宁波参加服贸会,受访对象供图
科友曾为因“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闻名的英国戴比尔斯钻石集团撰写市场调研报告;为瑞士贸易与投资处搭建“瑞士机械、电气和金属工业”小程序,助力当地品牌对接中国采购商;近期,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设计的建筑设计企业——博普乐思也加入公司的“朋友圈”。
提及在家乡宁波创业的原因,缪静直言道:“宁波的开放型经济‘家底’很好,大量的外贸公司培养从业者的国际视野,很容易在这里找到有留学背景、熟练掌握外语、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宁波完全有机会、有潜力,形成服务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产业集群。”
目前,科友团队在宁波、上海、深圳、奥克兰、墨尔本、悉尼6地设立办公室,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同时,他们还希望为宁波企业的品牌出海提供营销战略、市场规划,一起把外贸“蛋糕”做大做强。
以科友信息为代表的服务企业的发展,正是宁波发展服务贸易的缩影。据市商务局统计,去年宁波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额1024.9亿元,同比增长7.7%。和传统的货物贸易相比,这种无形的“智力劳动”,将突破运输的限制,甚至为宁波发展高端服务业、培育总部经济增砖添瓦。
04 创业三年销售额近亿元
眼下,跨境电商正成为宁波外贸新的增长极,让不少年轻人找到逐梦的舞台。毕业于浙江万里学院的90后张超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他和几位朋友合伙创立宁波迈利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短短三年间,就实现近7000万元的年销售额,成为Wish平台名副其实的“大卖”。
“在宁波,跨境电商的创业氛围十分浓厚。这是一个轻资产行业,不像工厂需投入大量设备,非常适合年轻人白手起家。我们在时代红利下掌握先发优势,向欧美和韩国市场出售服装、鞋帽等产品,今后也会抱着谦逊态度寻找商机。”张超表示。
张超参加2021全球年度卖家峰会,受访者供图
去年疫情以来,涌入跨境电商的卖家与日俱增,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一赛道正在从“野蛮生长”的蓝海,变成“回归理性”的红海——部分涉嫌“刷好评”的卖家被大规模封店,想“走捷径”的企业被“秋后算账”,让张超思考行业的未来:
“只有把品牌搭建好,把供应链做到极致,再考虑获取流量,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已经从铺货转向品牌建设,联系工厂生产我们自主设计的产品,还提前布局TikTok准备电商直播,邀请一些在宁波的海外留学生做店铺模特,培育孵化自己的‘网红’”。
在张超眼中,宁波是一片跨境出海的沃土:“包括亚马逊、阿里国际站等在内的跨境电商平台,都希望在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布局,宁波正是他们关注的重心之一。现在跨境电商只占到宁波出口额的五分之一,相信依托宁波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港口优势,未来肯定能翻倍。”
动动手指,一起解救“秃然”焦虑
脱发一直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问题,但随着职场竞争和生活压力的加大,脱发年轻化的倾向愈发明显。早在2019年国家卫健委就公布过中国脱发人群超过2.5亿人,平均每6人就有1人脱发。为了进一步了解宁波相关人群的需求,透析宁波相关消费、服务情况,诚邀您参与我们的调查问卷——
END
文字:严瑾
一审:吴正彬 二审:诸新民
三审:殷浩 终审:刘雄飞
东南汇
一城三湾六片四向!宁波明确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特别声明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号原创稿件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