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99年,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MO)参股富国基金,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又成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中第一家外资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
富国基金以固定收益、权益投资、量化投资为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品线。并且公司整体长期业绩一直稳居行业中上游水平。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总结了富国的投资十六字方针:深入研究、自下而上、尊重个性、长期回报。在这样的氛围中,富国认可多样化的投资文化,也基于基本面研究形成了共同的投资理念。所以,富国的核心投资团队很稳定,朱少醒,毕天宇,李笑薇,徐幼华等不少基金经理已经在富国连续任职很多年了。打造了一批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产品,值得长期关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富国天惠的基金经理朱少醒,他是市场上唯一一个十五年只管理一只基金并且年化收益达到23.29%的基金经理,富国出了朱少醒这样的基金经理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投资天才,朱少醒能够在富国持续进化且不奔私、不跳槽、不发新基金,这和富国的企业文化肯定有关系,这是一种鼓励踏实做投资、追求长远价值和把投资者利益摆在第一位的文化。
在过去的22年中,富国基金权益投资团队人才辈出,先后有朱少醒、毕天宇、王园园、李元博、许炎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受到广大投资者认可。
代表基金:富国天惠成长混合(161005)、规模278.98亿元,任职年化收益23.29%。
朱少醒:1973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管理学博士。自1998年开始从事证券行业工作,曾任华夏证券研究所分析师,2000年6月入职于富国基金,现任富国基金副总经理。从2000年加入富国到现在,一做就是20年,这在年年离职潮很高的金融圈成为一股清流。除了短暂地管理了1年的基金汉盛之外,他这15年就只专心管理了这一只基金,对自己的基金他也做到了15年如一日的专一。
在浮躁的资本市场,很多基金经理喜欢一战成名,喜欢追求财富自由,因此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少壮派喜欢较为激进的资产配置,并且稍有成绩就迫不及待的发行新产品。而朱少醒则长期专注于1只产品管理,在20余年的公募基金历史中成为行业内唯一的存在。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成长混合,2005年11月成立以来,截至2021年2月20日,15年3个月时间任职回报高达2335.40%,年化回报23.29%。
成立以来,有4个年度收益是亏损的,其中2008年回调幅度最大,下跌47.28%,2011年、2016年和2018年下跌分别是25.36%、15.28%和26.96%。2006年收益最高,达到133.96%
朱少醒投资风格稳健,偏好成长股,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淡化择时长期持股,均衡配置。个股选择层面,偏好投资于具有良好“企业基因”、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层优秀的企业,他认为分享企业自身增长带来的资本市场收益是成长型基金取得收益的最好途径。
朱少醒采用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并且属于“精挑细选型”,通过对公司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和分析,找出公司的关键特质,从而挑选出投资对象。他看中三个关键要素:公司基因、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管理。
朱少醒更倾向于做成长股投资,从中长期的维度来看,成长股更能代表未来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优秀的成长型企业可以获得更出色的业绩增长和利润回报。因而会成为他们的研究重点方向。
朱少醒金融工程专业出身,接受了系统的组合投资培训,他从不在某个行业或者风格主题上做极端的仓位。这么长时间,朱少醒每年很难排进市场前几名,就是因为采用了均衡组合,不可能有极端好的业绩。
从个股操作方面来看,朱少醒认为“买”的核心问题是定性判断,首先要定性它是不是一个优质资产,再看估值是否比较合理。
在“卖”的问题上,朱少醒认为卖出,尤其是成长类投资的卖出带有艺术成分,比较难量化、难有明确规则,需要不断去审视原来的投资框架,买入之后逻辑有没有发生变化。
历年来,不管是牛市、熊市,朱少醒都是满仓配置。当然朱少醒也因为长期的重仓付出过一些惨痛的代价,2008年金融危机时,自己一直保持90多的高仓位运作,到年底才直接砍下去。这是他在仓位管理上犯的最大的错误。
朱少醒奉行精选个股、淡化择时、长期持有策略,最大限度地赚取优秀公司成长所带来的收益,基金整体风格稳定,十几年来没发生过漂移,每年年度收益虽不是很亮眼,但长期下来却表现优异,喜欢慢慢变富,愿跟时间的做朋友的基民可以重点关注。
代表基金: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混合(100060)、规模53.79亿元,任职年化收益22.44%。富国创新科技混合A(002692)、规模100.01亿元,任职年化收益25.54%。
李元博,硕士,最早就职于英特尔,这为他奠基了最初的产业研究思维,在后续的个股和行业研究中,更容易理解产业的周期,避险投资上的陷阱。2009年9月开始,他先后进入湘财证券、天治基金、汇丰晋信基金做研究员,一直聚焦于TMT领域,后来在2015年7月加入富国基金。
威廉·欧奈尔的理念影响会比较多,这个理念其实是超额收益的来源。超额收益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市场会对差的东西过分的悲观,这是我们找到拐点有超额收益的来源;第二,对于好的东西市场是预估不足的,这是所谓趋势的力量。
投资风格上,李元博偏“细分聚焦”与“热点追随”相结合,淡化择时,持股适度集中。投资聚焦于他深耕多年的TMT领域,持股市值分布偏好中小盘。偏好高仓位运作,适度换手。属于“进攻型”的基金经理
虽然出身科技股投资,但他多次表示,并不会把自己的能力圈局限于此,通过构建价值趋势的投资框架,将自己的投资范围逐步向广义的成长股覆盖。
在多年的投资经历中,李元博形成了一套价值和趋势结合的投研体系,这种体系需要兼顾行业景气度、财务指标和业绩增速。
具体到选股,李元博最看重盈利状况,第二看财务指标,之后再看业绩增速。相比于过去更关注市场空间,现在更尊重基本面的变化。
代表基金:富国低碳新经济混合A(001985)、规模66.16亿元,任职年化收益30.79%。
杨栋,本硕均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其中本科为数学专业,研究生为管理学专业。2011年5月杨栋毕业后即加入富国基金,历任新能源、电气设备行业的助理研究员、行业研究员,此后跟踪范围陆续拓展至环保、公用事业。目前担任富国基金高级权益基金经理、兼任权益投资总监助理。杨栋是富国基金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堪称研究与投资领域的“佼佼者”。
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是杨栋最鲜明的投资理念。杨栋的自下而上,需要从一个更宽的视角去理解。虽然在任职研究员时,杨栋的研究领域聚焦电气设备、新能源、环保等行业,但这并未成为他担任基金经理后的思维定势。在实际投资中,他在保持自己优势领域的基础上,会宽泛地了解其他行业中的优质个股,综合各方面的基本面指标,按照自己对价值的理解来形成自己的投资组合。
杨栋说均衡配置是自己投资中的另一个特色,从较长时间维度去保障投资稳定性是自己的投资目标。基于此,杨栋在实际的股票配置中,对单一行业和个股都设置了比例上限,降低单一行业和个股的风险暴露度,做好组合投资的风控。
杨栋的持股集中度适中,不算分散,也谈不上集中。前十大重仓基本占比50%左右,有效持股数量约70只。因为以中小市值为主,随着规模增大以后,可能需要在选股范围或者选股的市值上做一定的调整。
在杨栋的投资框架中,他十分重视企业的成长性,在景气度向上的行业中,进一步优选具备护城河的个股,比如具备持续性竞争优势、高成长性和较高内在价值的企业,把握产业趋势向上和个股快速成长所带来的价值提升的投资机会。基于对全产业链的调研和判断,找到真正穿越经济周期、受益经济变革的公司。同时也注重“左侧布局”,去寻找行业和公司的拐点,挖掘一些尚未被市场意识到的成长股。在行业层面,注重适度均衡,以弱化单一行业带来的风险,从而获取更为稳健的长期投资收益。
代表基金:富国周期优势混合(005760)、规模36.67亿元,任职年化收益53.84%。
刘博,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国际经济学硕士,曾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行业研究员,2014年11月加入富国基金担任行业研究员,主要从事周期类行业的研究。2018年7月起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刘博以“中高收益、中低回撤”为投资目标,致力于创造让投资者“安心”的投资体验。
投资风格上,用刘博自己的话来讲叫做“均衡价值为主,成长趋势为辅”。具体的投资策略而言,他“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做好生意的好公司”作为投资的核心策略,擅长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持仓集中度适中;辅之以均衡行业配置的组合策略,在大消费、科技、制造业和金融地产等顺周期板块间均衡配置,抵御市场上的结构性不平衡带来的基金净值大幅波动的风险;并以“大颗粒度”的择时作为仓位策略,会针对市场极端情况做仓位调整,但不频繁择时。整体在追求可持续性中高收益的基础上,提供中低回撤。
大颗粒度的择时,什么叫大颗粒度呢?他把市场分为两种状态,一种状态叫有系统性风险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大幅下跌。这种情况有一个共性,就是大多数公司的估值都处于非常高的一个位置,或者说它未来一年的预期收益率是非常低的。在这种时候它有可能出现系统性的风险,仓位就得往下降,这种是大颗粒的走势。还有一种是没有系统性风险的情况,有可能涨,也有可能横盘。在这种时候,保持一个相对中高仓位,充分暴露股票的成长性所带来的收益。
在行业选取上,刘博表示,首先,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要判断行业需求是否有大幅下行风险,这决定了行业内的公司持续经营假设是否成立。此外,行业特征要有利于优秀公司构筑竞争优势,以争取超额回报。
对于个股选择,刘博表示要从可持续的盈利能力、现金流、治理结构、增长空间、当前所处的周期位置、估值等方面进行筛选。
代表基金:富国互联科技股票A(006751)、规模63.06亿元,任职年化收益76.38%。
许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加盟富国基金前做了两年卖方通信行业分析师。从通信行业研究员到擅长科技股投资的基金经理,许炎一直在科技成长类的赛道上前行,不断打磨和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在科技创新的大浪潮中展现超群的投资能力。
许炎追求在“正面战场”展现自己投资的核心能力,“正面战场”指的是配置那些兼具市值、流动性和成长空间的公司。他认为,指导投资的是内在的信仰,好公司才是真正能够长大的,而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自己要伴随着这些好公司一路成长。
个股选择上,壁垒是第一的,其次是空间,第三是景气周期,最后是估值。
选股方面,采取“守正出奇”的策略。“守正”即选取市场上壁垒深厚、成长空间巨大的优质成长类公司作为核心持仓;“出奇”则是对于一些受益于短期市场热点、周期性波动等的品种,用较少的仓位进行灵活配置,以增加组合的攻击性。许炎坚持在科技各细分领域行业均衡配置、精选优质个股的策略。
代表基金:富国沪港深价值混合A(001371)、规模74.86亿元,任职年化收益29.65%。
汪孟海,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2010年6月在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任银行/外汇业务部研究员。2014年加入富国基金,担任过一段时间的QDII基金经理助理,从15年10月份开始管理基金;目前任海外权益投资部海外权益投资副总监。
大型保险机构的工作,职业初期就培养了一定的风控意识。
汪孟海在股票仓位上是会做一些择时的,同时,他的持股集中度并不算高,集中在40%左右,这是因为他是做海外投资出身,投资风格上相对偏保守(港股普遍存在做空),因此他的集中度不高。
身为富国基金“港股一哥”,汪孟海做港股投资出身,随后将投资领域拓展至A股市场,对港股和A股的优势行业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他选股是非常注重公司基本面,比较在意公司的成长性和稳定性,看好港股互联网、金融地产等板块,同时看好A股食品饮料、白色家电、医药生物、电子等板块,换手率较低,持股周期长。
另外他非常注重风险控制,会进行适当的仓位择时,持股相对分散、行业集中度也不高,所以基金的回撤和波动控制得非常不错。他的两只沪港深基金表现都比较不俗,选择上可以从基金港股占比来考虑,希望港股占比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需要提醒的是,尽管港股目前配置性价比较高,依然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