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 职业人才
  • 2024-04-13 12:00
  • 龙泉小编

那是1964年的四月份,邓公和彭真前往兰州的一家工厂视察。然而就在视察过程之中,邓公从人丛中忽然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再仔细一打量,正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人,邓公当即主动上前,热切地拉起对方的手进行问候。

“承书同志!你怎么会在这里啊?”一时间,两人相顾无言。

而这位被邓公称为承书同志的女工只是微笑看着他,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这名女工到底是谁?邓公又为何会主动上前问候呢?

这件事情还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说起。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右)

最艰苦的时期

在上个世纪,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却令中国被置于极其尴尬的位置。美国多次向中国炫耀其武力,并以此威胁、讹诈,希望借此找回在朝鲜战场上因我国遭受的沉重打击。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甚至声称,将采取一切手段来扳回朝鲜战场中的败局

于是,毛主席下令:中国必须要搞出自己的原子弹!

要知道在当时,苏联已经造出了自己的原子弹,而两国当时还处于友好时期,有苏联专家的帮扶,对于造出原子弹这件事,大伙儿都很有信心。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但世事难料,因1956年赫鲁晓夫“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进行了批判。

而我党并不否定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却也对其“不打招呼”的行为感到不妥,并对对方罔顾事实,全盘否定斯大林同志的行为进行反对

此事过后,我党与苏共已有裂隙之嫌,再加上此后的一系列事件,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苏方在1960年要求撤走全部苏联的在华专家

这导致我国的技术发展立刻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窘境。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右)

可正所谓不靠天、不靠地,更不靠别人。中国人决定凭自己的力量造出独属于我们国家的原子弹,轰轰烈烈地“两弹一星”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期间,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他们的名字至今仍家喻户晓,为人民传颂。

王承书,正是这群优秀团体中的一员,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那么她究竟为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少年天才

王承书出生于1912年的上海,她的家庭可谓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从她起往上数四代,个个都是人才

她的父亲不仅是清末进士,更是公派留学中的一员,可谓学贯中西。

至于她的外公则更是不得了,曾在光绪年间就任清廷要职。扬州城里赫赫有名的寄啸山庄便是出自她外公之手。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使得王承书从小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但说来也怪,小时候的王承书既不爱看小说绘本,也不爱国学传统,而是一门心思抱定了数学资料孜孜以求,再加上她天赋异禀,几乎每一次的数学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于是,王承书通过自己的努力在1930年考进了燕京大学物理系。在之后的岁月里,王承书展示出了过人的能力,她34年毕业,36年又获取了燕京大学硕士学位,41年赴美留学,并在44年成功斩获密歇根州立大学物理博士学位

据说,密歇根大学当时设立了一笔专供给有志留学的优秀女青年的奖学金。王承书知道后十分心动,后来却了解到这笔奖学金似乎只供给未婚女青年。

而当时的王承书已与燕大的物理学教授张文裕结婚两年了。尽管条件并不符合,但她还是选择了据理力争。

一封写给奖学金委员会的信中阐明了自身的情况,并表达了自己志于求学的决心。最终,凭借着自身过硬的科研水平,王承书破格获取了奖学金。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众所周知,留美博士钱学森大学时期玩儿火箭,同样身为学霸的王承书也不遑多让。

她不但在1951年和导师合作创建了“WCU方程”还在1952年证明了索南多项公式,并成为了第一个求出了它的“本征值谱”之人。

而这份成绩也使得她从此享誉美国学术界,大家都认为,未来她斩获诺比尔奖也只会是迟早的事情

王承书的身份与地位除了在学术界的日益显赫,在美国的待遇也变得十分优渥。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燕京大学

至少,作为“灯塔国”的美国,当时能够给予王承书的福利,一定比当时刚刚从“解放战争”中走出,正百废待兴的中国要好得多。

然而,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遍世界的那一刻,王承书便渴望着回归祖国的怀抱。

可当时的美国明确禁止,凡在美国从事理工、农学、医学的中国科学家都不允许出境。因此,美国不但多次驳回了她的回国请求,还对她们一家进行了严密的监视。

一直到周总理“日内瓦会议”上的作为,才使得美国终于解禁。王承书一家也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怀抱。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从祖国离开赴美求学的记忆历历在目,而那却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王承书的心情如何?究竟是的激动?还是兴奋?

我们从她的日记中,或许能够窥测一二。

在日记中,王承书表达了对重归故土的兴奋和喜悦,尤其是飘扬的五星红旗带给她内心难以抑制的激动。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与丈夫

因此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国家做点什么。无论是什么,国家需要什么,她就奉献什么。

而一个人写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后一一做到。

隐姓埋名

1958年,北京成立核武器研究所,并于同年四月,将新疆罗布泊西北地区定位核武器试验场。

而就在下一年,发生了前文提到的苏联交恶事件。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中苏交恶后,苏联开始停止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单方面终止了中苏之间的协定合同,并拒绝了向中方提供技术援助。

但箭已在弦,不得不发。

同年七月,毛主席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最终决定了中国要自己动手做出原子弹!

任务一经下达,各方立刻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恰逢这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回国,组织没有理由不找到他们。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不过造核武器可不是平地起高楼,说起就起的,前期需要进行铀井开采、热核聚变研究等一系列操作,最终才能引爆核弹。

而王承书负责的,就是热核聚变研究室的建设。当时这一块领域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也是王承书自己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不仅如此,当时的王承书已然四十有六,在自己专精的技术领域深耕多年。

大伙儿都知道,不同学科之间的顶尖领域隔行如隔山,要王承书突然转型去做热核聚变的研究无异于从头学起。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可就像电视剧《功勋》中,我国的氢弹之父于敏说的那样:“研究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爱国主义压倒兴趣。”

面对国家的请求,王承书欣然应允。

于是,在1958年的一天,王承书正式开始热核聚变的研究,并被公派前往苏联学习。

据说,在苏联学到了新知识后,王承书往往利用通勤的时间将所学知识手写下来,交回国内出版。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这些资料不仅填补了国内关于热核聚变领域的空白,而且帮助一大批年轻人了解并认识了热核聚变,为国家培养出许多相关人才。

就这样,在王承书的带领下,仅仅两年的时间,我国在热核聚变领域的研究便有了长足的进展。她本人更是带出了许多的优秀科研人员。

而就在这时,后来身为“两弹”元勋之一的钱三强找到了她。

原来,当时我国关于原子弹的研究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但是却始终提取不出原子弹核心燃料——高浓铀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钱三强

于是,钱三强找到了王承书,希望她能够为此事出一份力。

但看过《我和我的祖国》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在当时,参与制造原子弹是最高级的机密,非但要绝对保密,而且将会和家人分离,长时间不能相见

不仅如此,他们将会消失在我们所有人的视线当中,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

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64年的那一声“龙吟”。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钱三强

而王承书听完了钱三强的请求,只说了一句话。

“我愿意!”

鞠躬尽瘁

告别了家人,王承书便独自一人来到了位于兰州的504工厂,也就是后来她与邓小平碰面的地方。

刚到这个地方,王承书就立下了军令状,将按时生产出能够供给原子弹的高浓铀。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钱三强

后来,在504厂,王承书究竟进行了怎样的研究,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她军令状的结果,那就是在1964年1月14日这一天,504工厂提取出了可以投入使用的高浓铀

从那一天起,中国正式成为了全世界第五个,可以自主提炼高浓铀的国家,为之后的原子弹生产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支持。

而面对上级领导的夸赞,王承书只是云淡风轻地表示,都是大家的功劳。

同年的四月,来视察的邓公一眼认出了她。原来,两人早在1959年时就在“全国群英会”上相识了。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连你的先生都找不到你,原来你在这里啊!这五年里,你过得怎么样?”王承书却只是微笑地看着她。

邓公知道王承书工作性质特殊,所以也不便再多说什么。

随着1964年10月16日,平底一声惊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成功。

那一天,每一个在现场目睹了原子弹爆炸的科研人员们都喜极而泣,这样的画面,或许从影视作品中,我们仍能窥见一二。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那不但意味着中国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还有另一层含义:功成归故里,亲人终相聚

毕竟人生在世,家人总是难以割舍的牵挂,不过王承书是否这样想过,我们却无从得知。

因为她并没有因为这一声爆炸获得解放,更多的责任和重担找到了她。钱三强再次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够继续从事核弹方面的相关研究。

而这无疑意味着,继续隐姓埋名,但王承书没有拒绝。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王承书的所有的成就与辉煌都被隐藏在黑暗中。

对大众来说,她是一个隐形人,她所有的工作都不能获得世俗中推崇的名利,甚至不能享受家人的陪伴。

直到1978年,王承书从核武器研发一线退下,被调任至科学技术局任总工程师,才终于结束了隐姓埋名的生活,而那年,王承书已经66岁了。

尽管岁月侵蚀了她的身体,但她的精神却从未停止脚步,并在多个科学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一家

譬如,她回到了曾经最熟悉的物理学领域,将目光对准了世界上最前沿的离心技术与激光技术

她仿佛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经过十余年的呕心沥血,这两项技术在我国被成功推进至工业应用阶段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王承书凭借着自身过人的天赋以及不懈努力,在多项领域做出突破,并于1980年成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直至晚年,王承书罹患白内障,替她诊病的医生建议她使用进口药。至少在医生看来,这样一位中科院院士,不至于连每支600块钱的进口药都用不起吧。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

谁知道王承书从入党那一天起,便时刻保持着最高的觉悟。

因为国家刚起步,她便每次都从自己两百八十元的工资里取出两百块用于缴纳党费,自己只剩下八十块,即便是这样,她还要从这里面拿出一部分资助别人,就连丈夫去世留下的积蓄,王承书也并不打算自己留着。

在她看来,比起自己,祖国还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地方需要这一笔钱。

于是,她将丈夫的遗产尽数捐给了当时的希望工程,为西藏的一所县城修建起一所希望小学。

诺比尔(隐姓埋名只为祖国荣耀)

王承书与钱三强

王承书一生都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过去,这样的人被称为英雄。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享年82岁。

王承书为国家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这样的人物又如何不让人去敬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114410.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