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几份工作不需要付出辛苦,尤其是在节奏如此之快的时代,很多人可能面临着压力。挤地铁成了当代年轻人上下班的常见方式。
有时候看到地铁站里的员工,简单地卖卖票、看看监控也能度过一天工作,可能不少毕业生会心生羡慕。而在家长们的眼里,地铁系统规模庞大,是很不错的单位。
笔者就有一位同学的母亲,在得知当地有招聘的时候,极力劝说做销售的儿子去应聘,一旦成功被录取就辞去眼下的工作,安心地做一个窗口售票员。
可同学认识的人比较多,也跟“内行”打听了一些现状。其实现在这类岗位,并不像以往那么受到热捧了,很多毕业生工作两年就主动放弃了。
当地大学生毕业后,差不多是4千起的待遇,地铁普通安检员、窗口员没有超过这个水平。而笔者的同学做业务,基本可以在8千元以上,所以最后他没有听从家长的劝说。
不过事实上,让毕业生选择放弃的理由,并非只是工资。有离职的大学生,曾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总结了几个主要原因,原来这类工作和我们想象中有点不一样。
地铁工作环境良好,但同在一起上班,不同岗位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像管理人员、司机、调度和控制人员、技术维修人员,基本属于公司直接招聘和管理。
这些岗位无论是薪资还是休息时间都有很好的保证,当然,对大学生的要求也相对更高。不少员工是交通类高校的优秀学生,而且要经过严格培训后才能上岗。
而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安检员、服务人员等,常常是外包给劳务公司,由第三方进行招聘和工资的制定及发放。所以标准可能就下降了,而且也都是临时工。
所以不是所有在这里上班的毕业生,都有家长眼里的“铁饭碗”。而且虽然工作内容看似简单,只需重复即可,但涉及到与乘客打交道,会有很多条条框框,还需要很多的技巧。
不难发现,其实地铁跟很多行业相似,相比之下知识密集型的技术类职位,在待遇和福利保障方面,一般都要优于服务类职位。想进地铁,最好是能在这种部门任职。
那么就需要大学生在专业背景和能力方面,都有不错的基础。一般来说轨道交通类、机电类、通信工程、计算机等专业,在应聘中有一定的优势,属于比较对口的。
好的院校在学生的学习末期,也会主动与公司合作,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观和实习的机会。这时候一定要好好把握,争取在实习时可以了解更多实践经验。
而交通类院校在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层次都有办学,客观地说,想要进入技术部门,一般还是至少要大学学历,比较关键的岗位可能还需要业内知名院校毕业。
轨道交通专业在高校招生时,通常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国内排在前列的院校包括:东南大学、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等。
主要学习信号基础设备维护、通信设备维护、连锁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会涉及一些相关的专业资格证。同学们需要在读期间努力准备。
此外,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也是直接对口并需要人才的新增专业,大学生不仅能去地铁,也可以在高铁等系统,参与设计和管理等工作,前景很不错。
而这方面比较突出的院校,是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兰州交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大学生最好可以在当地找工作,这样认可度会更高一些。
【笔者寄语】大学生面临择业问题,难免会有一定的迷茫,当家长的期望与自己的想法不相符的时候,既不要全盘否定父母的经验,也不要完全认可。
工作的稳定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在选择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大学生在离校之前,要充分利用好在校及实习的时间,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样才能获得好岗位。
话题:你向往地铁工作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理由哦,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