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3月15日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升,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而地处长江通道、沿江高铁和京广京九十字路口的湖北,多地将迎来发展良机!
湖北有13座城市入选长江中游城市群,占所有城市的42%。这13个城市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其中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全部入选,另外湖北的老二老三老四都在,另加一个实力不弱的荆门。
可以说湖北毫无保留地加入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因为对于湖北来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都太远,我们自己建群玩。安徽曾经也加入过长江中游城市群,但后来主动退出转身便加入了长三角。湖南南部靠近广东,江西东部和南部分别是沿海强省,浙江、福建和广东。湖南和江西或许有更多选择,但湖北别无选择。
湖北总共17个省直辖的行政区,仅剩4个没有入选,分别是随州、恩施、十堰和神农架。十堰和神农架太偏远,方案提到支持恩施等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接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但随州没有加入一直让人不解,难道是因为随州太年轻啦?
武汉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唯一国家中心城市,唯一副省级中心城市,唯一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10的城市。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方案中,武汉被提及次数最多(40次),长沙和长株潭被提及28次,南昌被提及26次。很显然,武汉被寄予厚望,其中科技、交通、产业等领域均处于C位。
武汉城市圈未来五年重点发展武汉都市区。方案提到,武汉将聚焦先进制造业,将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辐射周边地区,同时逐步降低武汉市江汉区等人口密度过高城区的人口密度,武汉都市区将重点承接武汉产业专业。未来五年还要编制武汉都市区的发展规划。
那么哪些地区是武汉都市区范围内?方案提到"加快武汉与鄂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同城化进程,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而根据武汉最新城市规划,武汉都市区范围包括以上6个城市再加上仙桃市、大冶市、汉川市、嘉鱼县、团风县以及洪湖部分地区。大冶市和汉川市刚被省里赋予和省直管县级市(天门、仙桃和潜江)一样的权力。以上提及到的地区将是未来五年,武汉城市圈重点发力的核心区域。
那么有人问天门和潜江呢?其实天门、仙桃和潜江虽然组建江汉市失败,但一直都受到省里特别关照,是除了鄂州之外受益最多的“特区”。翻开近半年的政策,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百强县“三百”战略哪一个没有他们?湖北十四五城镇体系规划中,三地也是和普通地级市一样的定位。
总结,未来五年,鄂州、孝感、咸宁、黄冈和黄石几个城区将积极拥抱武汉,实现同城化,做强大武汉。地级市概念将被弱化,天门、仙桃、潜江、大冶和汉川将崛起,有能力挑战一般地级市,力争百强县进位,引领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发展。
荆襄是荆楚大地传统行政和经济中心,方案提到:夯实襄阳、宜昌、岳阳、衡阳制造业基础,增强人口吸引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荆门、荆州、常德、益阳、景德镇、抚州等差异化发展,努力形成新增长点。
襄阳、宜昌已经是省域副中心,GDP均超过5000亿,全国排名49和53名。对于宜昌和襄阳,夯实制造业基础,增强人口吸引力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宜昌人口问题应该还是很严峻。宜昌的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在前几年宜昌是除了武汉外唯一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但近几年,老龄化趋势明显,生育率下降明显,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有人口减少的风险。去年宜昌实施了人才引进计划,还是有点影响。
荆州今年GDP即将突破3000亿,近几年工业、交通补短板效果很明显,方特文旅大型项目,荆州机场等建设,以及荆荆高铁推进,再加上荆州拥有庞大的农业人口潜力,荆州第四的位置应该可以坐稳。荆门即将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加上不错的工业基础,去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长有点慢但人均还是挺高。
宜荆荆襄一带的县域经济比鄂东县域整体明显要强。前几天,宜昌和荆州代管的4个县级市(宜都、枝江、当阳和松滋)组成了"当枝松宜"联盟,目的是要创建首个百强县市聚集区。要知道这4个县(市)GDP合计约2500亿,而人口却不足200万,人均相当于武汉市的人均GDP,如果组建一个地级市,人均GDP有可能全省第一!
总结,未来五年,襄阳、宜昌、荆州和荆门有望和湖南几个地级市连片发展。该区域的县域经济将被激活,宜都、枝江、当阳、松滋、钟祥、监利、京山、枣阳、谷城有望进一步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