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不要考研?这问题不仅只属于应届毕业生,而是针对所有职场人士。
女硕士
说来奇怪,2006时,我在德尔福同一部门的同事,大概十来个人,都不约而同报考了上海交大、复旦、同济的在职硕士。我当时还没这悟性,问一个同事为何要报考,这种在职硕士周末上课,多辛苦啊!他说“学着玩玩。”我问学费多少,他说3万。但是,没有学历证只有学位证,我觉得不值得,不正规,所以就没报。
2008年底,新加坡领导支持中国项目的三年时间期满,要回国了。留下的这位置我力争自己能内部提升上去,还自信满满的,因为我业绩优秀,各部门有目共睹。结果没轮到我,给了另一个同事,老外总监说是HR推荐提升这同事的,因为他有个硕士头衔,我才本科。于是,2009年初我愤而辞职。
2010年,几个老同事聚会,其中一个入职了一家大型央企集团,汽车行业,在上海有30来家子公司,包括各整车、零部件的独资、合资和自有品牌工厂。他的抬头是Managing Director,中文叫做“执行董事”,薪水比德尔福涨了一倍。这个职位的主要工作就是在集团公司(上海汽车)培训一年,然后派驻其中一间分厂做董事,参与重大事项和项目的决策,类似总部特派员。
我问他,这么好的工作能够面试得上,有没啥秘诀?他说了三点,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一,全天候面试1天,总共7个面试官,你得入他们每一个人的法眼;二,全英文面试,你得英文流利;三,交大复旦同济任一大学的硕士学位。”
2015年,新单位待了6年半了,下半年我尝试跳槽,结果简历投出去杳无音信,面试电话少得可怜。2016年春节后,想到自己在职硕士(MBA)的论文即将过关,我将简历做了一个小改变,此后,在招聘网站和简历投递频率都不变的情况下,面试电话较之前暴增了很多,十倍是夸张,五倍肯定有。
总之,在2016年8月1号之前,我面试了苹果(Apple)、奎斯特(Quest Dianotics)、西门子医疗(Simens)、林克斯设备(Lynxx)、英格索兰(Ingersoll Rand)、溯高美索克曼(Socomec)、丹纳赫(Danaher)、德国杜尔涂装(Durr)和飞利浦(Philips)的经理岗位,也去面试了瑞典奥托立夫(Autoliv)、德国欧司朗(Osram)的总监职位,并尝试过民企米高、贝斯特的副总,还包括德国公司吉徕(Gira)的中方负责人一职。
这简历上所做的一个小变化就是,我将学历“本科”改成了“硕士(在读)”。刚刚那十几家公司的面试过程中,有三家外企的外国面试官跟我确认是不是在读这个硕士,其中一个美国副总问过我对MBA的哪几个课程特别感兴趣。
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的在职硕士报名费,十年以来,从3万元到10来万,再到现在的价格,见下图,是我截取的同济大学的学费指导价。报名费也不是啥秘密,每家大学的类似费用都是公开的,学校主页和公众号都可查,都可以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了。
从德尔福就职期间,我就不断收到若干朋友和网友的跳槽就业、职业规划提问和咨询,至今有上万咨询量了。我确实为此耗时不少,尽管这不是我的主业。其中关于咨询者的悟性来看,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就同一个职业问题的解释,专科应届毕业生大多会继续再问几个为什么;本科应届生会有少部分不明白继续问为什么;硕士应届生基本每一句都能懂,一点就通,鲜有需要重复解释的。
这第5点我将之归类为悟性。这里,并不是对学历高低有多少歧视,学历确实不代表文凭。
以上五点,已经无需我再怎么总结了。到底要不要考研?
最好去考研,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