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北京油漆工最新招聘信息(从不觉得体力劳动丢人)

  • 职业人才
  • 2023-07-09 16:00
  • 龙泉小编

“没有人能轻易成功,哪怕你是北大才子”,在中国,自古就秉持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窠臼,然而“学而优”真的能“则仕”吗?

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名校学子的头衔是压力还是动力?北大清华,中国的顶尖学府,多少学子在这条求学的道路上黯然神伤,然而,即使冲破千军万马,进入顶尖学府,也不意味着成功。

一、落寞离场

1998年,南阳市一中的苏黎杰收到了河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而,苏黎杰的心中对北大却是念念不忘,为此,她大学四年锲而不舍地学习,终于在2002年如愿以偿地考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在人们眼中,拿到了名校的offer意味着拿到了绚烂人生的钥匙,美好的未来唾手可得,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成功,背后的失败与辛酸总是被忽略。

即使是生来就含着金钥匙的王思聪,他的熊猫直播也没有如同大众所认为的那般一帆风顺,而苏黎杰的人生更是曲折尴尬,充满质疑。

2005年7月,苏黎杰和所有怀揣梦想的同学们一起离开校园的象牙塔,迎接她们的,将是充满机遇与挫折的社会。在这个时代,名校毕业的招牌依旧很吃香,然而苏黎杰的求职道路却充满了坎坷。

大都市繁花似锦,背后总是沾满北漂青年的无奈与孤独。毕业后,苏黎杰辗转于大学、企业间,但社会的现实很快就打破她的梦想.

2009年年底,公务员考试落榜,苏黎杰在欺骗自己于虚名中挣扎与回乡寻找精神慰藉间,毅然选择了后者。她说:“我觉得北京生活挺艰难的,周围的事情太复杂。”

也许有人会怀疑,苏黎杰求职难是否有履历浅薄的原因,然而,事实是苏黎杰在校期间不仅学习了英语、法语,还在各大期刊上发表了6篇学术文章,策划编撰了旅游、管理、环境等方面的方案。

那么如此丰富的履历为何求职之路如此崎岖呢?

回乡后,苏黎杰的工作依然不顺利,尽管提交简历后她往往能得到公司老总的直接商榷,但最后都因为理念不同不欢而散。

二、走进现实

难道自己的求职生涯要就此放弃吗?那岂不是成了啃老巨婴了吗?

在权衡下,苏黎杰放下了天之骄子的身段,进入了一家装修学校学习刷油漆,并且与装修学校签订好了合同,学成后安排工作每月6000—8000元。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嗅觉敏锐的媒体得知,2011年3月4日到7日,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下苏黎杰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暴火苏黎杰只觉得自己“像电脑一样乱码了”,媒体的闯入打乱了她的生活节奏,众多媒体仿佛观赏的猴子一般聚拢在狭小的培训室内,苏黎杰紧张的无法自然的进行油漆培训。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各个层面的围观,有人认为这是浪费才华“屈才”了,有人认为这是顺应时代潮流转变就业观念,但对苏黎杰而言,这只是为了生存寻找得到一种营生。

面对四面八方的诘问,苏黎杰非常朴实的回答:“我从来不觉得体力劳动有什么丢人的!

虽然是刷油漆的工作,但苏黎杰坦言很享受。

其实早在苏黎杰之前,早已有名校学子干着与身份不匹配的工作的先例,北大中文学子“猪肉佬”陆步轩,哈佛工商管理硕士mike在机场做安检等等,在围观的背后我们更应该去思索,当下对人才的把握与引进机制是否合理?

过去,中国“学历歧视”、“职业歧视”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人们追捧正规本科高等院校,歧视培训职业技术的学校,对于“白领”“金领”大加赞赏,对于基数最大的“蓝领”却总是充满嘲讽。

直到现在,这个鄙视链仍旧存在。其实,在德国一直有完善的学徒制度,德国人并不以接受过高等教育为荣,只要能够达到职业岗位要求,学历问题无伤大雅。

但中国对于学历的重视程度,从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就可见一斑了,这样的选择造成的现象则是,许多技术岗位一员难求,企业在技术院校学生入学时就提前签订好合约,等学生一毕业就直接上任。

而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却常常陷入“求职难”的窘境,造成了当下“遍地大学生”“读书无用论”的现象。

三、名校压力何尝不是动力

名校的头衔究竟是求职利器还是无形的压力附加呢?

对于苏黎杰而言,名校不名校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求学的过程中养成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收获的知识与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须知转身天地宽,名校学子变“油漆工”有何问题呢?职业是平等的,只要自己能够胜任,乐意从事,有何不妥呢?

陆步轩不就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北大学子,也是可以卖猪肉的”吗?要做好一件事,不就是要从最基础的做起吗?

如果苏黎杰在“油漆”行业打牢了基础,凭借她的高智商头脑与亲身实践,也许她就是油漆业的“陆步轩”呢?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曲线救业”呢?

当然,苏黎杰的现象除了她自身的个人因素外,更不能忽视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从苏黎杰现象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当下人才培养机制的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南阳市为人才的利用开辟了绿色通道,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引进倾斜政策。

高校的学生培养计划也有了相应的改善,近几年,在各大高校公示的学生培养计划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各个院校正积极了解社会需求,学生培养正逐步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国家也通过市场调研合理批复了许多社会急缺的专业人才培养申请,应用标准的制定也逐渐规范,人才的浪费现象正在合理的改善中。

也许我们的政策不是最合理的政策,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它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个前进的过程必然是曲折往复,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不妨多给点时间,花开的那天,终会来临。

文/枕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52024.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