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省级预验收,向迎接国家正式验收、正式封关运行迈进关键一步。这是安徽省唯一一个区港联动的综合保税区,标志着马鞍山经济从此拥有接轨世界的大平台,将进一步提升马鞍山乃至全省的对外开放水平,成为全省向外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开放平台是开放型经济的门户。近年来,马鞍山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和口岸资源优势,在“一区一港多口岸”(即综合保税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和肉类、粮食进口指定口岸)的三大平台建设上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喜获“国际通行证”和对外开放“金字招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以及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建设的深入推进,马鞍山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通过“以港兴市”发展临港经济,构筑外向型产业体系,以港口、航道干支联动,达到通江达海。
马鞍山突出港口航线发展,打通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开通到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直达国际航线,初步构建了与长江沿线、沿海港口,南北和东西兼有的班轮航线网络。目前,郑蒲港已成为长江“水水转运”节点港,初步实现了江海联运的枢纽港地位,有力促进了长江内陆省份实现直接出口、直接进口。
目前,依托港口岸线资源,马鞍山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发达经济体、世界500强、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重点开展对德、对意、对以招商,引进龙头型、旗舰型重大外资项目。引进南京大学、中科院食品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在郑蒲港新区设立了科技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并引进瑞声科技、桑尼光电、帝显电子、奈创科技、上海紫江彩印等一批高科技项目。仅2017年1-11月份,马鞍山临港产业新签约项目达到54个,总投资62.2亿元人民币。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临港产业新开工项目32个,总投资83.1亿元。
宁安高铁、常合高速及马鞍山长江大桥、马濮旅游大道、205国道、313省道等道路相继建成通车,使马鞍山与南京之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作为长三角成员,马鞍山正以开放姿态逐梦“融合之路”。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方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芜马城市组群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实施方案》……一揽子融通政策相应出台,马鞍山全面融入“长三角”纲举目张。
从规划蓝图来看,宁马轨道交通对接、宁镇扬马巢城际、宁和城际二期工程、宁马高速扩建等多项工程正稳步推进,一张规模化的“一体化交通网”初步形成,一个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渐渐“浮出水面”。
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合作是重头戏,其中宁马合作最为普遍。仅“十二五”期间,南京企业在马投资的项目有35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400亿元,雨润肉制品、红太阳生物药肥、华星化工、东方置业、金鹰国际、苏宁电器、苏果超市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马鞍山也积极支持本地企业向南京发展,投资项目达300多个、投资额近200亿元。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马鞍山找准定位,强化错位竞争、互补发展,构建与长三角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等高对接“长三角”,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上,整合全市开发园区,做大做强招商承载平台,积极承接南京、上海、北京、武汉等都市圈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2017年10月底,第六届海峡两岸(马鞍山)电子信息博览会暨皖台科技论坛落下帷幕,来自两岸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产业的企业家签下36个合作项目,产业投资超100亿元,为马鞍山对台合作再添一笔。
借助“马博会”平台,马鞍山抢抓机遇,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把区位优势转为开放优势,狠抓软硬环境建设,吸引更多优质龙头企业、配套企业和研发机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推动现有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目前,马鞍山共有台资企业200多家,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马鞍山)产业转型转移示范基地”。
除了对台合作,马鞍山对欧合作也在紧锣密鼓展开。2017年11月初,马鞍山摩利纳轨道交通项目落户郑蒲港新区,随之而来的还有玻利维亚、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国家约27亿美元的订单,这仅仅是马鞍山对欧合作的一个缩影。
随着2017年5月13日马鞍山欧洲投资企业联盟的成立,“对欧合作”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积极与意大利维罗纳华人商会、德国中国商会、英中贸易协会等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成立驻德国经贸联络处——马鞍山打造了一条与欧洲经贸交流合作的新通道。中欧合作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之际,摩利纳轨道交通等12个项目相继入驻园区,在马投资的欧洲企业已达到 39家,共引入投资总额24.04亿美元。
打开马鞍山外经龙头企业十七冶的海外地图,可谓沿线开花。经过多年在“一带一路”沿线深度开拓,十七冶目前拥有高端房建、高速公路等多个项目,海外营业收入已经占据该公司业务20%。 2017年上半年,已建成的科威特大学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碧桂园金海岸等3个项目实现产值约7600万美元。
五年来,马鞍山与“一带一路”沿线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共有48个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施工,完成营业额2.14亿美元,占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的87.12%。涉及光伏电站、装备制造及钢结构制作、食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等领域。
开放,是拥抱机遇的胸怀,是扬帆远征的动力,而推进“放管服”改革就是为开放合作激发深层次市场活力。
2017年,马鞍山全面实施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依托微信公众号搭载“马鞍山清单服务平台”,方便群众查询。五年来,在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上,马鞍山采取一系列重大创新举措,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 《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接、放、管”任务,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下放、调整审批项目承接到位,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精简近半。
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快速推进安徽省政务服务网马鞍山分厅平台建设,严格标准规范,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首批414项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让市民感受“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马鞍山在深入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过程中,将政务服务管理和业务办理系统作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核心内容,加快升级改造进度,重点围绕平台运用,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围绕覆盖市、县区、园区新区、乡镇街道、村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开展功能开发、应用流程测试、实体大厅调试,畅通门户与业务办理平台技术通道,将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一张网一个门,群众办事不求人”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