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普宁流沙招聘(公司宁愿花10K招聘新人)

  • 职业人才
  • 2023-09-08 20:00
  • 龙泉小编

来源|流沙言职

偶然在职场论坛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

看到这个案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想说:老板真黑;老板不人性化;老板不体恤员工......

且慢,我们在“骂“老板之前,不妨把自己代入做一点深入思考,由表及里看看这个现象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原因。

我归纳了三点:

  • 浅层原因:通过鲶鱼效应实现新老交替
  • 更深层原因:成本控制
  • 底层原因:外部招聘市场化VS内部涨薪制度化

我们分别来看。

01.

浅层原因:通过鲶鱼效应实现新老交替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鲶鱼效应

在老板眼里,企业的老员工某种程度上就像这些"安静、追求平稳、安于现状"的沙丁鱼,在公司时间越长,因为太过熟悉公司的文化、业务甚至是老板的习惯,思维越容易僵化,越缺乏创新的动力。

老板们也许不一定人人都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大多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求得这样一条"好动"的鲶鱼,几番"搅动",也许能激起一些"浪花"。

这样做会直接产生两种结果:

1.有野心的老员工被"正面刺激",新老员工达成新的动态平衡

老员工的优势在于"业务熟练",甚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事准则,即发生怎样的状况脑海中几乎是条件反射就能给出"标准答案",这样的技能适合企业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流程化的应对方式能让企业高效运转。

但是当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所有问题便没有了"标准答案",需要员工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应对,与时俱进。

新员工的"不熟悉"具有两面性,既是劣势,但同时也是优势,"不熟悉"使得新员工能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往往会有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扑面而来的"新想法"的刺激下,一部分原本有"野心"的老员工会焕发活力,激起斗志,企业内部会出现你追我赶、积极上进的良性竞争场面。

  • 王子健在被房似锦撬单之后,心中憋着一口气,最终成交了一套大别墅,抵得上房似锦开好几单的佣金;
  • 还没开单的楼山关看到房似锦觉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打法",拜她为师,后来也顺利开单;
  • 连来门店上班就是为了找大款男朋友的朱闪闪也在几个月之后有了"事业心"。

新老员工就这样在一次次的碰撞中达到了动态平衡。

2.不适应的老员工离职,"适者生存",劳动力得到合理配置

当然,企业内部还有一些老员工是真正的"老员工",在一个岗位待了多年,只为"混"那点微薄的工资。

当"生猛"的新员工无所顾忌地释放自己的活力时,这些"老员工"心慌了,但无奈长时间的安于现状让他们丧失了竞争的资本,"求稳"的风格无法适应新的工作作风,逐渐就被企业边缘化。

一个岗位待得太久,会形成惯性。当环境改变时,很多老员工"船大难掉头",无法适应改变,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另谋他处。

现任老板留下了最适合的员工,离职的员工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

人才流动,使得劳动力得到了合理配置。

02.

更深层原因:成本控制

"新老交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即使公司不主动放"鲶鱼"进来,迟早也会发生,只不过新员工的到来加快了这个进程而已。

再往深处想,公司愿意花高薪外部招聘的原因在于成本控制。

1.有些老员工"薪不配位"

涨薪有三种状态:

  • 老板主动提出涨薪
  • 员工申请后经过评估同意涨薪
  • 员工申请后没有同意涨薪

人人都想要第一种,可现实往往是第三种,而第三种恰恰就说明了员工目前的能力无法匹配更高的工资,至少在老板眼里是这样。

作为老板,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而产出要有持续性。

工资5000涨到7000,涨幅达40%,结果无法连续创造7000收入该有的价值,那企业干的就是赔本买卖。

如果工资10000,却能带来比5000月薪多出3倍的收益,并且可持续,那企业就赚了。

员工看的是收入的绝对值,企业看的是投入产出比以及产出的可持续性。只有投入能带来可持续的预期收益,老板才有动力为员工涨薪。

招聘新员工虽然也有"高薪请低能"的风险,但是好处在于新员工有试用期,降低了这种风险。

2.个例的成功会引起连锁反应

涨薪是对一个人能力可否匹配更高工资的综合评定,需要参考一定周期内的业绩表现,不是随时随地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要求。

如果个例申请涨薪成功,极大可能会引发组织内部的效仿。

今天小A因为项目成功而要求涨薪40%,明天小B就会因为技术取得突破进展要求涨薪50%。

到时,成本将无法控制。

老板自然可以拒绝,只是拒绝一个人容易,拒绝一群人恐怕就难了,处理不好还会影响组织的安定团结,得不偿失。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种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现有员工薪资不变,以更高的薪资招聘新员工,成本可控,组织秩序也可控,老板何乐而不为呢?

03.

底层原因:外部招聘的市场化VS内部加薪的制度化

1.外部招聘的市场化

在招聘员工这件事上,企业当然希望花得钱越少越好,如果5000可以搞定绝对不可能花10000。

但是,外部招聘相当于和众多公司竞争劳动力,劳动力的价格在多方的博弈之下,达到新的高度。

这是市场决定的,老板想要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就需要按照市场的定价支付报酬,否则劳动力就会被竞争对手抢走。

外部的人才争夺战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决定作用。

2.企业内部的涨薪逻辑:依靠制度,有一定的流程

企业内部则不同,相对来说,不存在其他企业的直接竞争。

涨薪与否,涨多少、给谁涨完全企业说了算,涨薪制度便应运而生。。

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或者创业型公司,薪资体系相当灵活而多变,可以有高的涨幅,然而一般的传统中大型公司,其涨薪制度都有既定流程和固定频率,相对稳定。

一般企业每年会有一次普调涨薪,一般发生在年初。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员工升职,项目奖励等,不受普涨时间的约束。

普涨的基本流程是:

公司会在上一年度制定加薪预算,分解至各部门,部门负责人根据额度,确定本部门涨薪计划。

比如甲部门领导接到通知,今年整个部门涨薪额度为2000块,不算领导本人,部门成员共4个人:a、b、c、d,假设工资都是10000元。

经过综合考虑,领导给出如下的涨薪方案:

  • a:涨500(涨幅:5%)
  • b:涨600(涨幅:6%)
  • c:涨500(涨幅:5%)
  • d:涨400(涨幅:4%)

但是如果给b的涨幅是10%,整体方案就随之变成:

  • a:涨400(涨幅:4%)
  • b:涨1000(涨幅:10%)
  • c:涨400(涨幅:4%)
  • d:涨200(涨幅:2%)

可以看出,涨薪总额控制在部门整体额度内,领导只是对员工的涨幅进行重新分配而已,所以,是先确定涨薪额度,再计算出涨幅。

在确定员工的涨薪额度时,部门负责人通常会考虑如下因素:

  • 员工在上一年度的KPI评分
  • 对部门的贡献
  • 当下的薪资水平
  • 领导的主观偏好
  • 分配的相对均衡

其中最后一点"分配的相对均衡",就是要尽可能地让差距不要太大,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均衡,涨幅出现10%这样的情况都属于运气爆棚。

一般情况下,第一种更有可能成为最终的实施方案。

明白了涨薪的底层逻辑后,我们就不难发现,普通员工,即使你是老员工,也毫无理由要求公司在非升职,非普涨的情况下给自己加薪;即便在涨薪期间,要求涨薪额度等于或超过部门额度,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涨薪这件事绝不仅仅是你提出,由领导确定行和不行的过程,而是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博弈。

企业要考虑自己的整体薪酬预算、外部市场的人才抢夺、内部的利益平衡、投入产出比、人才创新的活力等。有人说:跳槽才是涨薪的王道,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在明白了这一整套逻辑之后,你还能抱怨企业吗?毕竟企业内部还是有很多人实现了晋升、涨薪,而被留在最后的你是不是该想想为什么单单自己被"遗弃"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68686.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