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 职业人才
  • 2023-11-18 17:00
  • 龙泉小编

兰州军区拱卫着祖国西北的大门,在这里曾涌现出无数颗历史上的将星。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兰州军区却连续换了三员名将,而政委却在这一时期没有变过。那么,他们是谁?又有着怎样的一段历史故事?今天,本期节目为您揭晓问题的答案。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兰州军区“八一”勋章)

铁打的政委:萧华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萧华)

首先为大家介绍的,便是在那时“铁打”的兰州军区政委:萧华。萧华于1977年出任兰州军区政委,并在军区政委的岗位上连续和三任军区司令员做搭档。

1916年,萧华出生于江西省兴国一户贫困的泥瓦匠家庭,萧华的父母都是早期的共产党员,因此萧华也备受熏陶。父母格外重视萧华的教育,不仅将他送到学校读书,而且还陪他练起了吹小号。这让萧华从小便有一定的音乐天赋,后来萧华所著的《长征组歌》,成为了“二十世纪华人歌曲”的经典作品。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萧华故居)

因为思想的进步,萧华于1927年受党的命令,秘密组织“青年干社”,投身革命事业,并在随后组织江西兴国暴动。1930年毛主席在视察兴国时,便对萧华十分欣赏。在此之后不久,萧华就成为了我党的一员,并在红军江西苏区时期,参加过闽北拿口战斗、黎川团村战斗、广昌保卫战等多次战斗。

1934年,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在长征期间,萧华率领先头部队强渡乌江,为红军大部队立下汗马功劳。而在红军路过彝族地区时期,萧华又努力与彝族部落首领沟通,使彝族部落首领与刘伯承歃血为盟,促使红军大部队顺利渡过彝族地区。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萧华与其妻王新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萧华被调往115师,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并参与“平型关大捷”一战。1938年,他率领115师部分部队抵达山东,进驻冀鲁平原,开辟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那一年的萧华,仅有22岁,却只会着2万人的根据地部队,因此被人在当时也称为“娃娃司令”。在经略根据地期间,萧华不仅粉碎了日军的多次扫荡和围攻,而且还一度于1940年击溃了国军石友三的部队,为抗日的革命形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解放战争期间,萧华泽率领部队渡海北上,前往东北,开辟南满革命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东北形势争取了先机。1946年5月,萧华指挥鞍海战役,再次期间促使国军184师师长投诚倒戈;同年10月,则前往指挥新开岭战役,歼灭国军部队8000余人。后又参与四保临江、夏秋攻势之战,均颇有战果。1949年3月,萧华又担任四野特种兵司令员,转战祖国各地,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一份力量。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洪学智、萧华、粟裕、陈赓等人合影)

在新中国成立后,萧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与刘亚楼做搭档,一起携手组建新中国的空军力量。后在1955年授衔仪式中被授予上将,那一年萧华39岁,这使得萧华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将。1977年,年过六旬的萧华复出担任兰州军区政委,继续为祖国贡献力量。

第一位司令员:韩先楚

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位与萧华做搭档的,便是有“旋风司令”之称的韩先楚。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韩先楚)

韩先楚在年龄上,要大萧华3岁,但是萧华的资历却要比韩先楚老得多。韩先楚见到萧华后,也要喊萧华一声“首长”。这是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萧华就是韩先楚的老上级:那时候的萧华在担任辽东军区的司令员、南满军区的副司令员,而韩先楚在那时还不过是四野之下四纵的司令员。但是,两人之间却保持着亲密的战友情谊。在鞍海战役期间,萧华鼓励韩先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这才有了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战场的第一次“开门红”。

而在鞍海战役之后,韩先楚更是屡立奇功,这让他最终在1955年的授衔期间,与萧华一样,都被授勋为上将。在1946年1-月的新开岭战役中,韩先楚率部歼灭国军第52军25师;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期间,韩先楚率部进攻强敌,创造出1:25的历史性歼敌纪录;在1948年的秋季战役期间,韩先楚又采取“掏心战术”,重创敌军。因为韩先楚在东北战场上转进如风,令国军部队闻风丧胆,因此被人称之为“旋风将军”。晚年国军将领杜聿明在被人问道:“哪一个解放军将领让他觉得最不好对付时”,他总会说:“是韩先楚。”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辽沈战役期间的第四野战军)

在辽沈战役结束后,韩先楚率领部队随同四野入关,先后参与平津、广西等大小战役,打遍中国大江南北。在衡宝战役期间,韩先楚率领部队击溃了有“小诸葛”之称白崇禧的部队;而在1950年解放海南岛期间,韩先楚又击败国军名将薛岳,取得了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渡海战役的胜利;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先楚又率领部队参与多次战役,并在第三次大规模战役中攻占汉城,让“旋风将军”的威名更是远扬海外。

1973年开始,富有作战经验的韩先楚便担任起了兰州军区司令员,并在1977年再次和自己的老首长、老战友萧华重逢,做起了搭档。但可惜的是,在1980年,韩先楚便因身体缘故,不再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职务,而是转到了中央去工作,因此才与老上级和战友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位司令员:杜义德

韩先楚是在70年代的兰州军区中,唯一一名做过兰州军区司令员的开国上将,自身拥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然而,在韩先楚因身体缘故辞去军区司令员职务后,由谁来负责军区司令员职务,就成为了一个问题。最终,国家决定派遣一员开国中将去接替韩先楚,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职务,而这名开国中将就是杜义德。


杜义德之所以能够接替韩先楚的职务,是因为他同样是一名经历过战火淬炼的老将。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杜义德就是刘邓大军当中的一员猛将,并挺进大别山战役、淮海战役期间多次立下赫赫战功,深受邓公、刘伯承二人的赏识,成为了刘、邓麾下的一员爱将。后来,他又随着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正是因为深知杜义德优秀的个人能力,因此在韩先楚辞去兰州军区职务后,邓公才建议让杜义德来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职务。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杜义德)


然而,这也并不是杜义德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唯一原因。杜义德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另一个原因,便是他深谙大西北的风土人情。杜义德虽然是湖北武汉人,但是在大西北地区战斗和工作的时间,远远要比他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都要长,感情也更加深厚。在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之前,杜义德在隶属于红四方面军的红31军内。后来,红四方面军在大西北开展起了“西征”,征讨西北三马,而杜义德也正身处于“西征”的队伍中。后来虽然“西征”受挫,但是杜义德在西征期间,考查大西北的风土人情,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战斗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杜义德也以心胸宽广而受到身边战友的一致好评。在得知杜义德将接替韩先楚的职务,就任兰州军区司令员时,萧华还特地从兰州到北京跑了一趟,来迎接杜义德就任。二人在互为搭档期间,经常在大西北散步,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二人的一次外出散步中,两人从高处眺望到了大西北奔驰的骏马,萧华开玩笑说:“或许那些马里面还有你们西路军马匹的后代呢!”杜义德听后不由得哈哈大笑。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西路军西征)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杜义德于1982年卸任兰州军区司令员一职,就这样,萧华送走了自己的第二位搭档。

第三位司令员:郑维山

萧华在兰州军区的第三位搭档,便是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是湖北麻城人,和杜义德算是同省的老乡,也都是1955年授勋的开国中将。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郑维山)

要说起郑维山对于大西北的感情,恐怕要和杜义德对大西北的感情一样深厚。这是因为郑维山和杜义德一样,都出身于红四方面军,并都曾参加过著名的“西路军西征”,讨伐西北三马。1936年,郑维山率领部队西渡黄河,与西北三马部队大战河西走廊。虽然西征的战斗遭遇挫折,但是郑维山却丝毫没有动摇自身的斗志。在大部队被冲散的情况下,郑维山一面逃避敌军的追捕,一面装作是逃荒的平民,才最终回到延安。

而在从河西走廊回到延安的路上,郑维山同样仔细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这就为郑维山后来成为坐镇一方的大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解放战争爆发后,郑维山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在张家口战役、集宁战役、石家庄战役屡立战功,为华北地区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抗美援朝战役的金城战役中,他在白天率领部队,在敌军的眼皮底下设伏,并取得了朝鲜战争尾声金城之战的胜利,不仅创造了我军在白天开展伏击战的历史记录,而且还为朝鲜战争的停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鞍海(兰州军区连换三员名将)

(金城反击战)

在新中国成立后,郑维山又身居在建设祖国的一线。到1982年,杜义德被调离后,郑维山接替杜义德,成为了兰州军区新的军区司令员。在和萧华做搭档期间,郑维山不仅关注着兰州军区的军事国防建设和发展,而且还关心着当地的绿化建设,并提出了西北地区的绿化建设方案。这使得兰州军区内的相当一批荒漠,在绿化计划的推动下变成了绿洲和良田,在遏制了当地沙漠化扩张势头的同时,也振兴了当地的农牧和旅游业,这让郑维山一度受到百姓的好评。

在历史上的今天,英雄们都已随着时光而远去。但是,他们的传奇与故事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并将一代代薪火相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79618.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