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 职业人才
  • 2023-11-19 08:00
  • 龙泉小编

1976年9月9日,我们最为敬爱的毛主席与世长辞,这位伟大共和国的开创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为了纪念毛主席的功绩,为了能够永远缅怀毛主席的贡献,国家决定建设毛主席纪念堂。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

1976年9月9日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被一阵哀乐替代,播音员以颤抖的声调播送了一条消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同志,于1976年9月9日凌晨10分在北京逝世……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中央决定决定建一座宫殿式纪念堂,用来保存毛主席的遗体,供人们瞻仰其遗容,但纪念堂选址何处,却成了一个问题。

选址设计组首先想到,毛主席南征北战、操劳一生,应在风景幽美的地方让他老人家安卧永息。

为此选址设计组设计出“水上日出”的方案:浩浩碧波,霞光绚丽,一轮红日,跃出水面,光焰万丈。选址设计组成员开始到处寻找合适的水域。

中南海、昆明湖……走了一水又一水,却又总觉得“水上日出”的方案不能完全表达人民的心意。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设计组的同志又提出了“山顶红星”的方案,香山、景山、玉泉山……设计组的同志攀山考察后,又觉得“山顶红星”的方案仍不够理想,否定了此方案。

选址、设计迟迟定不下,设计组成员一筹莫展。

后来,又有人提出,应该把毛主席纪念堂的地址设置在天安门广场;最终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多数人的统一,并且不管是从政治意义还是客观条件方面考量,这个选择都非常好。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确定了地址之后,就要立即开始着手设计。

沈勃是当时的纪念堂工程设计小组的领导成员,他回忆在确定纪念堂建筑形式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只有宏大的建筑才能够体现毛主席的伟大和崇高。

所以当时大家给出的设计方案都是比较大型的,看起来工程量会非常巨大。

而南京工学院的杨庭宝却给出了一个50米见方的建筑方案,让沈勃觉得很不错,于是便结合大家的建议,熬了一个晚上画出了纪念堂的草图。

最终确定的方案是正方形的对称建筑,正处于天安门广场的中轴线上,长宽都是105.5米。

对称建筑,给人以稳重平衡的感觉,产生和谐统一的美学效应,具有强烈的中心感和庄严肃穆的艺术效果。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1976年11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成立,时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的李瑞环担任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总指挥。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委托,自始至终负责纪念堂建设的领导工作。

1976年11月23日下午5时,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雕刻老工人顾士元接受了毛主席纪念堂建设指挥部交给他为纪念堂的奠基石雕刻“奠基”二字的任务。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当时上级对顾士元说,时间紧迫,这个奠基石碑明天就要用。

顾士元是个老工人,从事雕刻工作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手艺是十分精湛的。

他的能力,在全厂都是首屈一指,大家对他都很服气。

最重要的是,他对毛主席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一定会打起二十分的精神完成这项任务。

奠基石一拉到工作车间,顾士元便撸起袖子开始干了。

顾士元仿佛不知疲倦,一整夜都扑在花岗岩上进行雕刻,到了第二天天刚刚亮。

终于刻好了“奠基”两个大字和附带的12个小字。

1976年11月24日下午,毛主席纪念堂奠基典礼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工地隆重举行。

参加奠基仪式的首都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各界代.表,以及参加施工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共8000多人。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当时,听说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上下积极响应。

天安门广场正中的毛主席纪念堂刚刚开始破土动工,全国29个省市就捐献出自己最具特色的物产,北京上百万市民自愿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可以说,毛主席纪念堂是举国上下一条心在建设,都想要把最好的献给离我们而去的毛主席。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举国齐心建设纪念堂

当时在全国六大建筑设计院中,古城西安的西北建筑设计院是惟一受到邀请参与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工作的。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出身建筑世家,1954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师从梁思成、莫宗江先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古建园林的张锦秋有幸成为西北设计院选派的老中青三代相结合建筑设计师的杰出代表。

张锦秋和其他20多位专家们仅以短短的4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工作。

毛主席纪念堂是政治性极强的工程,它的每一项工作都体现着全国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

同时,这项工程技术上也是很复杂的,这样高的抗震性能的建筑以及由此而采用的结构形式,在我国还是第一个。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结构工程钢筋十分稠密,有的部位振捣棒根本下不去,但又必须振捣密实;而工期又很紧,中央要求必须在1977年9月9日以前全部竣工。

建造毛主席纪念堂,工程质量必须确保,达到或超过过去的最高水平。

纪念堂本身面积并不大,但它包含的工程量却相当大。

挖运的土方相当于人民大会堂的两倍多;钢筋混凝土用量相当于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三十四万平方米的总和。

同时,还扩建和翻修了天安门广场、前门外环路和正阳门,栽植树木达一万三千多棵。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直接参加施工的单位相当公司、工厂一级的超过五十个;涉及加工订货的,遍及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加工单位有上万个,这又给工程带来十分繁重的组织工作。

而这样一项复杂的工程,又是在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的情况下进行的,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正赶上北京少有的严寒的冬季。

因此,完成这样一项任务是极其光荣又极其艰巨的。

用半年时间完成这样一座工程量大、标准高、要求严的庄严建筑物,的确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创举。

在这半年的战斗中,全国各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那一处没有工农兵日日夜夜在为纪念堂辛勤劳动!

浙江、山东、江苏、福建、辽宁等省,专门派来了优秀的石工,参加建堂工程。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为了保证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的需要,许多省市在党委领导下组成专门班子,负责纪念堂工程材料设备的供应工作。

有些省市制造机械设备、特艺制品等,好中选好;制作时更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可以说,毛主席纪念堂的一砖一瓦都凝结着全国人民的心血,寄托着全国人民对毛主席的追念与哀思。

北大厅是举行纪念毛主席活动的场所。

大厅上方装置着一百一十盏葵花灯,北大厅里面有着四根方柱,是用奶油红色的大理石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不仅如此,这四根柱子的顶部,还镶嵌着华美的和田白玉石。

大厅正中,安放着3米多高的汉白玉雕塑的毛主席坐像,毛主席安详地坐在沙发上,栩栩如生、面带笑容、亲切慈祥,好像在同人们亲切交谈。

这尊汉白玉毛主席坐像,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雕塑工作者和北京市建筑艺术雕塑工厂的工人精心创作、精心雕刻的。

为了精确地按照毛主席坐像的石膏模型雕刻出3米多高的汉白玉坐像,需要用40多立方米的汉白玉石料,经过一锤一整才能打出外形。

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西南部山区。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1976年11月20日,中共房山县委接到了为毛主席纪念堂开采1500立方米汉白玉的光荣任务。

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房山县的县委一分钟都没有耽搁,很快便成立了指挥部,准备开采汉白玉石。

过去,房山县的汉白玉一年最高的开采量是2000立方米,现在要求在4个月内完成1500立方米的任务,而大量的汉白玉又都储藏在30米以下的岩层中。

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不言而喻的。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在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广大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石矿职工、机关千部日夜奋战,克服重重困难,开挖土方48000立方米,开石方4600立方米,终于遵期完成开采1500立方米汉白玉的任务。

除了汉白玉石之外,还有很多材料都是全国各地运来的。

为按期建好纪念堂,只有调动全国各地的力量,绝大一部分的原材料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由各个省市准备原材料再分别加工,肯定是比北京一个方面埋头骨干要快、要更好。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像毛主席纪念堂的奠基基石周围,砌上的就是产自珠穆朗玛峰的石头,而基石周围的水,也是来自台湾海峡的。

山东是建筑石料之乡,各类花岗石、大理石不仅储量大,而且质地好,品种多,所以选用山东花岗石建设毛主席纪念堂是情理之中的事。

贵州江县苗族岂沙人民为修建纪念堂献了一棵有千年之久的香樟木。

在绿化纪念堂庭园的一万三千株花树之中,有北京油松、青岛雪松,北京房山红果树、延安青松,还有八十株樱花树,是台湾同胞万里迢迢辗转曲折从海外送来的。

呈正方形的毛主席纪念堂,外有44棵福建枣色花岗石建筑的明柱,柱间装有广州石湾花饰陶板,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瞻仰厅里面,毛主席遗体所安眠的水晶棺的基座,原材料是泰山的黑色花岗石,肃穆而庄重。

而在南大厅里,有一面大理石篆刻着毛主席的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这块大理石墙面的下面,有着十盆针松。

这些栽种针松的花盆,制作材料用的是云南特产的绿色大理石,上面还雕刻着延安、长城、井冈山等红色革命场景。

因为毛主席纪念堂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大理石,而宜兴的大理石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材质优良。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其中咖啡色、红奶油色大理石曾在1975年被国家建材部评定为国内珍稀品种,分别以外贸编号052、059作为大理石出口品种,所以中央决定委托宜兴政府负责毛主席纪念堂大理石的材料供应。

1976年12月,宜兴接到任务:须在1977年3月21日前,为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工程开采140立方米大理石,其中咖啡色80立方米、红奶油色60立方米。

开采大理石的时间实在是非常紧,任务又很重,若是天气好倒是锦上添花,可偏偏当年遭遇了极端天气,三个月内积雪就有33天,平均的气温更是没有到过零度以上。

而因为开采工作在年初启动,所以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才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当时任渚东公社党委副书记的吴洪珍回忆说,采石期间“上级经常到宕口现场检查开采进度和石材质量,先后来了六七次,每次来三个宕口都要转到”。

因为工期实在太紧,采石场的师傅们是能加班加点地做,每天早起,天还没完全亮就已经出现在采石的现场,中午饭也不会去吃,基本上都是自己早上带饭来解决,节省更多的时间可以去采石。

当时,有些采石的师傅为了方便,直接用毛竹筒来带饭,这样要吃的时候加热也不会麻烦,只需要用火烤一下就能吃了,马上把饭扒完就能继续干活,一点也不耽误。

余贤国(时任祖山大队一号矿采石工)回忆,“有段时间工期特别紧,我们还在晚上加过班。我们连续加班加点干了一个多月,最终提前完成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安全工作也不能松。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余贤国介绍说:“宕口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检查工人是否头戴安全帽、脚穿山袜(高筒的布靴)、外套草鞋(稻草编的鞋子,可以防滑);查作业面上边的泥土坡度,坡度不够平缓时及时挑土清坡,防止滑坡。”

由于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开采、运输等环节都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然而,天气实在太过寒冷,又连天地下大雪。

采石场工人们不得不咬紧牙关干活,想尽办法让大雪不要影响到大理石的开采。

即使是现场被雪盖满,工人们也想出办法继续工作,有很多采石工人,在雪上铺上稻草,这样可以坐在稻草上凿石头。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凿石头的过程中,有不少的雪会被震下来,他们就抖一抖拍一拍,再继续干活。

为及时清除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工地车辆组的同志冒雪踏冻,快装快卸运出宕口,为采石提供方便。

快到竣工的时候,雪实在是下得太大,公路都被雪埋了起来,当时革委会的副主任都带着周围的群众一起,在路面上清理积雪,好能够让运输大理石的车辆顺利通过。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之下,终于提前完成了采石的任务。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从宜兴开采的石料,经过加工后,咖啡色大理石最终用于纪念堂瞻仰厅的地面,红奶油大理石则装贴在北大厅的四根方柱上。

除了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工程材料,绣品也是毛主席纪念堂中无法忽视的亮眼之处。

在毛主席的坐像背后,有着一副气魄宏大的壮丽绒绣——《祖国大地》。

这幅巨大的描绘祖国山河的绒绣,长24米,高7米,总面积170多平方米,重达310公斤,画面雄伟壮观,

这幅有着巨大感染力的绒绣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作品创作组的主要成员有著名画家黄永玉和时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袁运甫、中央民族学院教师刘秉江、北京市工艺美术服务部美术工作者李传瓒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美术工作者秦龙等人。

而最终的成品,则是依靠山东人民的精湛手艺与智慧。

创作组的人员,经过三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创作出《祖国大地》的油画,这幅油画当即被送到山东烟台绒绣厂。

山东烟台绒绣厂,经过一系列的周密的组织和准备之后,举行了隆重的《祖国大地》绒绣画开工仪式。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被严格挑选出来的担任绣作任务的43位女工,等距离地一字排开,她们眼看彩色画稿,飞针走线,把对毛主席的无限深情绣进壮丽画面。

绣工们发挥了绒绣的特长,一针一线,精心研究,精心绘制,进行了绒绣再创作。

过去这个厂的产品,最多的不过300多种颜色,而绣制《祖国大地》却用了1200多种颜色,还第一次使用了金线和彩色丝线,使画面的受光部分更加灿烂辉煌。

43名女绣工,43双巧手,协同一致,进度一致,用500多斤绒线,经过68个日日夜夜,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这幅巨大的作品,并亲自护送到北京,把它装镶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厅壁上。

可以说,毛主席纪念堂的小到一颗螺丝钉,都倾注着全国人民的心血,熔铸着全国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与怀念。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纪念堂正式落成

经过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在建筑工人的加班加点,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毛主席纪念堂于1977年5月27日落成。

毛主席纪念堂是一座方形平顶建筑,占地72公顷,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

1977年的9月9日,在毛主席离我们而去的一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毛主席纪念堂的落成典礼终于得以隆重举行。

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心血。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纪念堂工程选用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材料,首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人民,代表全国人民参加了纪念堂工程的义务劳动。

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的全过程中,工程所需要的优质材料设备来自全国各地,这其中,凝聚的是全国人民对于毛主席深切的热爱。

毛主席纪念堂的落成,让全国人民的心再次有了寄托。

这个带领我们走向新世界的伟人,他的功绩,将会被中国人民乃至师姐人民永远地敬佩与铭记。

古建设计院(毛主席纪念堂建设全过程)

参考资料:

《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始末》党史博采

《精心组织 精心施工 高标准建成毛主席纪念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79810.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