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弘扬装饰(张光宇13)

  • 职业人才
  • 2023-12-01 17:00
  • 龙泉小编

1.绘画

从当年的报道可知,上海种种艺术会社的早期创建活动,他是热心的参加者、记录者、探访者。如成立于1919年12月的天马会,和其后一年成立的晨光会,是两个延续时间长,且十分活跃的美术团体,张光宇就是这两个团体的会员。他还与“决澜社”成员交往紧密,张光宇夫人汤素贞生前一直保存着他与部分决澜社成员的合影。

《晨光》创刊号即刊登了他的白描《美女与图案》,这幅画和他在《世界画报》中后期的类似题材作品一样,反映了他已开始将几何结构的“图案”引入构图,尝试突破中西美术一贯的视觉空间习惯,并对前期所习新仕女画做了形式上的突破。1928年春季,天马会举行第九届展览,这时张光宇已在英美烟公司有固定工作,并兼职编辑《上海漫画》周刊,十分忙碌,他还是将作品《元兵》送展参加。

《元兵》与他这一时期的漫画作品完全不同,是具有实验性质的绘画,他在正三角形的构图中,运用“适合形”的原理安排形象与空间,三个人物呈同向运动战斗姿态,使作品的整体结构在整齐中有动势,有节奏,装饰意味浓厚。《申报》报道说:“西洋画中,陆尔强君厚重,张光宇君奇异,张辰伯君雄健、丁慕琴君潇洒,江小鹣君秀媚……”

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的水彩画《紫石街之春》,创作于1929年,当时张光宇任职于英美烟草公司。这幅画与当时写实风格的主流不同,也与张光宇既往的水彩人物画不同,而是吸收了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画面人物的结构、造型脱离了自然主义的描绘,而具有很强的现代主义倾向。1934年徐悲鸿曾把这幅作品带往前苏联,参加“中国艺术展”。

弘扬装饰(张光宇13)

紫石街之春,张光宇,1929年

同一时期,张光宇还借鉴立体主义风格,创作图案、漫画和封面画,他借鉴部分形式,用“立体”塑造出新颖别致的风格,已完全脱出海派古装人物画的模式,而呈现出新的艺术追求。联系张光宇20年代前期的作品《美女与图案》,与1928年的《元兵》、1929年的《紫石街之春》这三幅画作,可以清晰地呈现出张光宇的艺术探索之路。

可惜张光宇的生命太短促,加上颠沛流离的时代,致使他不能专心创作,不能留下更多的作品。他在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等许多领域、许多方面的建树,依然有待于后来者整理、研究、阐释、继承。

2.装饰艺术

张光宇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漫画家,还是一位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家。说起张光宇的艺术风格,不得不将他与“装饰”联系起来。张光宇装饰艺术的形成,与他年轻时从事实用美术工作分不开的。

在上海新舞台剧院,张光宇拜张聿光为师,学画舞台布景,为装饰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后来到南洋烟草公司第一次接触到图案,“老板叫我把一幅月份牌画面装饰得好看一些,在这个‘装饰’要求的启发下,才画了图案。从那时起,我就没有把绘画与图案分割开来。”图案的特点注重形式美,在绘画中运用图案的形式美规律,从而产生了张光宇的装饰风格。“我总是力图扩大它(图案)的领域,冲破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概念,使图案的根本法则运用于画面造型、结构和色彩处理。”

1958年,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张光宇,提出创办一本院刊,并参与筹划、组建《装饰》编辑部,成为弘扬装饰艺术的第一本杂志。如今《装饰》杂志已发行几十年,“装饰”二字也成了光宇艺术精神的象征。1959年装饰绘画系成立商业美术、书籍装帧、壁画三个工作室,张光宇主动承担当装饰绘画的教学。在课堂上,他要求学生观察模特的特征,然后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进行取舍、夸张。他还要求学生学习京剧艺术程式化的表演技巧和脸谱的个性化特点,在绘画中吸收戏剧的表现手法。

明清时期,传统文人画由于过于程式化,而呈现衰落趋势,如四王囿于古人的笔法,缺乏创新,而张光宇将民间艺术、戏剧脸谱的用色引入入绘画,开一代新风,将线描融入装饰因素,在色彩、笔法等方面都突破传统,呈现出新的面貌。他说:“我一直有所思考的,是把中国的装饰和图案的艺术精神结合到中国画中去,脑中追求的正是这种‘新中国画’”。可以说,张光宇以装饰为手段,追求创立新中国画的风格,开创了中国的“装饰学派”。他的装饰风格体现出“一种向上的,飞升的能鼓起崇高超拔精神的境界”,是对传统艺术的升华。

他在美术领域的方方面面播撒了装饰艺术的种子,正如韩美林所说:“张光宇作为一个装饰艺术家,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提倡了“装饰”,鼓励了风格。他是一面旗帜。50年代,很多人幸亏跟着这面旗帜,才从写实的路上逃了出来。最早,我也是喜欢写实的。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学时有一种崇尚写实的风气,不写实会叫人看不起。越到后来才发现不对劲,因为你画得再怎么写实,人家顶多说你像某某某。那么艺术世界还要我韩美林来做什么?我转而对张光宇那一派的风格感兴趣了。

3.工艺美术

早期的漫画家除了画漫画,更兼及各种实用美术的工作,他们顺应上海这个新兴工商都市的需求,并不停留在纯绘画的层面上,而是把刘海栗、林风眠、庞薰琹等留学法国所带回的现代主义艺术的种子,消化吸收到他们所涉猎的各种工作领域中,使之流布更广,影响更远。

作家施蛰存曾在《谈“漫画”》一文中这样解释“漫画”这个名词的涵义:“它可以是Sketch的译名,也可以是Design的译名,也可以是Caricature的译名,或是Comics的译名。速写、素描、构图、底稿、粉本、讽刺画、滑稽画,这许多艺术名词,我们现在都使用‘漫画’这一个名词来代表……”由此可见,在三十年代,“漫画”也含有设计(Design)的意思。

多数漫画家都是在实际工作中自学成才的,他们的大胆摸索,使他们成为多个领域的先锋人物。如张光宇先后从事过舞台设计、月份牌和香烟画片设计、广告设计、家具设计等工作,而叶浅予曾在三友实业社任广告设计,亦曾为云裳时装公司设计时装,更与郎静山一起从事摄影活动。

画家郁风曾回忆:“三十年代上海滩是有欧洲引进的现代艺术,但只是在美专的教室里,冷落的展览会中,和一些艺术家的亭子间里。然而社会的需求:新建国际饭店的大堂,需要一幅中国神话故事的装饰壁画,‘大舞台’上演连台戏,需要画新布景,英美烟草公司大量发行月份牌和成套香烟小画片,出版物要画封面、插图……谁去干?漫画家去干了。”

张光宇在工艺美术方面最早的成果,便是出版《近代工艺美术》一书。最初是1929年,张光宇在《上海漫画》上开辟“工艺美术之研究”栏目,然后在第77期《上海漫画》上,发表了第一篇工艺美术的文章《研究者的意志》,这是张光宇最早的工艺美术(现代设计)方面的论文,随后张光宇又在《上海漫画》第78期和第80期分别介绍意大利和日本的现代工艺美术。《工艺美术之研究》成为《上海漫画》的一个不定期栏目,张光宇一直是《工艺美术之研究》栏目的编辑人和主笔,对一向不受国人重视的“用”的美术,他已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后来张光宇又把“工艺美术之研究”栏目,转移到《时代画报》继续办下去。

1932年,张光宇集结“工艺美术研究”栏目的文章,出版了《近代工艺美术》。《近代工艺美术》是近代中国第一本关于工艺美术的理论书籍,封面设计也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只有几个简洁大方的标题文字,白色艺术字和黑色投影在暖绿色调的底子上,显得异常清新醒目。《近代工艺美术》已经包含了设计的主要门类,如“室内装饰”、“染织工艺”、 “商业雕塑”、“舞台工艺”等,除介绍外国的工艺品、家具之外,还刊登了中国的艺术设计,如张光宇的灯具及家具设计、标志、装饰字、图案,以及钱君匋、张正宇、江小鹣、刘既漂的书籍、广告、室内和展示设计等。

弘扬装饰(张光宇13)

《近代工艺美术》,张光宇,1932年

当年的“工艺美术”和“漫画”既非正统“国画”,也不属于外来的“洋画”,由于和民众联系紧密,只能属于“通俗艺术”,属于被边缘化的艺术门类。张光宇关注工艺美术,也是受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启发,但张光宇“与其说是为讨论工艺美术问题,不如说是他在感受到大工业时代的现代气息之后,为探求中国美术在新的时代生存、发展,进而影响公众社会而努力。”张光宇不但重视宣传工艺美术,还身体力行,成立了一个“工艺美术合作社”。1929年他在《上海漫画》第81期刊登了“工艺美术合作社”的成立公告。可惜后来受现实条件和历史环境的制约,张光宇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出版和漫画创作。

张光宇最早开始关注工艺美术,此后数十年在实践中践行,为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光宇三十年代设计的家具,是新艺术的典型样式,在今天看来依然不落伍。建国后,张光宇更是参与、指导了新中国大部分艺术设计工程,如国徽设计者张仃坦承,张光宇、周令钊曾为国徽设计提出建议,他不同意梁思成先生以‘璧’为基本形象,坚持以天安门为基本形象的构思,而且得到了周恩来的支持。可以说,张光宇是中国现代设计的先行者。

弘扬装饰(张光宇13)

张光宇设计的邮票

弘扬装饰(张光宇13)

弘扬装饰(张光宇13)

张光宇设计的家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84308.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