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 职业人才
  • 2023-12-01 20:00
  • 龙泉小编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中共铜陵市委办公室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陵市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各党委(党组、党工委),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铜陵市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铜陵市委办公室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3日



铜陵市建设全国基础教育
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
(2021—2025年)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设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部署安排,结合铜陵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铜陵,对标长三角,以优质公平为奋斗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优质教育高位均衡、广泛覆盖,着力构建更高品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任务,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 、“三全”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优质均衡。补齐基础教育发展短板,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牢牢把握基础教育公益性,让群众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
(四)坚持改革创新。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创新举措,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五)坚持统筹协调。加大在重点改革、重大政策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协调各方力量为基础教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总体目标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到2025年,基础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学校办学特色充分显现,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发展选择,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基本构建起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教育体系。
——教育规模与结构更加合理。基础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总量与城市人口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教育质量、发展水平、创新活力、社会满意度等指标全省领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市域全覆盖。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加公平。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适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县域、城乡、校际之间高位均衡,实现人有所学,学有优教。
——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在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构建起全面发展育人新模式,探索实践减负增效新路径。
——教育信息化建设更加全面。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成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优质数字资源库,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新模式,实现教育资源的智慧互联与统筹共享。
——教育生态更加优化。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进一步纯净师德师风,让学生学习真正回归校园,让教育回归本源,形成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教育生态。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党建政治引领。发挥好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创新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发挥团组织、少先队组织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育人作用,形成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党建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把关、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用,积极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二)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等途径,加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形成公办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到2025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力争达到9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争达到85%,不断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加强幼教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师合法待遇。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课程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全面推广罗家村幼儿园“快乐户外2小时”游戏活动教育模式,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加强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形成动态多元的质量监测、反馈机制。
(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以市域内优质公办学校为龙头,采取“名校+”形式,深入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带领薄弱学校、新学校尽快成长为优质学校,实现集团内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全面推动一县三区积极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力争“十四五”期间市辖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评估验收,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
(四)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完善残疾儿童入学保障机制,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完善随班就读资源支持体系,大力实施融合教育,提升市特教学校对智力障碍、自闭症、听力障碍儿童的专业康复水平,力争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8%。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延伸,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教体系。
(五)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做好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资源需求的预测与顶层设计,优化办学条件,加强探究型实验室等功能教室建设,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和体验式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健全学生发展指导机制,提高学生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以综合素质评价推动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指导学校立足实际,明确发展定位,探索分层、分类评价方式,促进高中教育从分层教育向分类教育转型,形成科技、人文、体艺等不同办学特色的现代化普通高中,逐步形成区域内普通高中学校布局相对合理、各具特色,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办学局面。
(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当“四个”引路人。注重选优配强校长,加大校长培养培训力度,推进教育家办学治校。改革教师招聘方式,建立完善招聘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的“绿色通道”。将师德师风建设提到首要位置,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规范师德失范行为处理。优化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推进中小学教师学历和教学能力提升。到2025年,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制度基本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更加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五、重点项目

(一)党建品牌领航工程
1.开展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工作。制定基层党建特色品牌活动创建工作方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一校一品”“一支部一特色”评选,每年选树5-6个党建特色品牌,挖掘和选树特色鲜明、效应明显、群众满意的党建特色品牌,推进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并进。
2.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党员教师日常管理监督,引导党员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三亮一创”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创先争优,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充分发挥党员教师骨干带头作用,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3.强化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好《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管理。净化网络空间,优化育人环境。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把少先队和共青团工作纳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少工委、团组织建设全覆盖。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创新思政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把学校建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
(二)立德树人强基工程
1.制定“五育”并举实施方案。树立立德铸魂、增智固本、健体强基、尚美培元、以劳立身的育人理念,推动“智育独大”向“五育”并举转变。着重做好教育理念更新、课程资源丰富、评价体系完善、队伍结构优化、设施设备配套等五个方面的工作,明确“分步走”目标,力争到2023年形成“五育”并举区域实施策略,2025年健全区域“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支持体系。
2.坚持立德树人做实落细。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细化实化德、智、体、美、劳贯彻落实措施,优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方案,完善全市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建好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大通营地,加强中小学生国防教育,组织开展视力监测活动,2021—2023年,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全方位、立体化加强学生德智体美劳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3.开展“五育”并举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支持不同学段学校创建市域、省域“五育”工作品牌,以点扩面、稳步推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五育”典范学校。构建三位一体、“五育”并举育人格局,制定家校共育实施方案,推广龙山湖小学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常态化家庭教育指导机制。
(三)优质资源扩面工程
1.启动基础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园)建设力度,对义务教育阶段89所学校、39个教学点进行优化整合,着力解决“师生比”“班师比”不合理问题。完善提升市区2所省示范高中、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完成铜陵中学整体搬迁,优先新建一批功能教室,满足新高考选课走班教学改革需要,深入推进教体融合发展。
2.推广“名校+”办学模式。总结推广铜官区义务教育阶段“联合办学”工作经验,并向学前及高中阶段延伸,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市域全覆盖。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校+分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联合办学,稳步提升新建学校、薄弱学校、乡镇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强化城乡教师结对提升。制定教育结对帮扶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发挥“三名”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组织选派城镇优质学校的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挂职上岗,遴选乡村学校优秀干部和教师到城镇学校挂职锻炼,帮助和引导薄弱学校教师践行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四)教育评价改革工程
1.落实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优化涵盖德智体美劳的“五维”评价体系,将落实立德树人、育人方式、减负增效等改革目标和具体要求作为学前、义务和高中三个学段评价体系核心要素,实施综合评价。围绕学生学业增值发展、课业负担、体质健康、幼小衔接等重点领域,提炼监测指标,借助大数据手段,在全市所有学校抽取不少于总量5%的样本,实时监测并定时发布反馈,实行过程与增值评价。
2.制定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任务清单。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突出问题,从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五个领域梳理重点改革项目,列入任务清单,推动系统解决我市教育评价面临的各类问题。
3.改革“四优工程”评选机制。对标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要求,围绕不同学段和类型学校特点,对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校长、班主任和教师进行综合评估,推动优秀学校、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评选走深走实,真正让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认可满意。结合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教育评价结果在学生升学、教师职评,特别是学校办学考核中的运用。丰富“四优工程”评选内容,按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创建评选一批劳动、艺术、体育、技术等领域的特色名校。以评价促发展,让学校既“综合全能”,又有“单项特色”。
(五)师资队伍提升工程
1.实施领军校长培养工程。制定年度培养计划,面向全市各学段各学校,培养高水平领军校(园)长队伍。加强“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发挥市域内名校长示范带动效应,全面提升校长办学治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支持校长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开展“铜都青年英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实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培育工程,培养一批师德师风高尚、教学成绩优异、社会各界满意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铜都孺子牛奖”,选树一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教师群体,形成强大正能量。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
3.实施思政课教师培优计划。到2025年,全市中学按课程设置方案要求,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兼职承担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实施全市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培优计划,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着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师德师风、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
(六)教育生态优化工程
1.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以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等五项管理为突破口,建立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监测和定期公示制度,以访谈(含电话和邮件)、问卷调查和抽查学生作业等方式,对县区及市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学生课外作业监测。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建立中小学校减负投诉督查、通报责任追究工作机制,保护学生健康、自由的成长空间。
2.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积极拓宽“快乐3点半”课后服务覆盖面,“一校一案”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重点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急需服务的群体。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广”原则,启动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实行“财政拨款+合理收费”的成本分摊方式。加强课后服务管理和评估,督促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形成课后服务治理闭环,保证课后服务有序开展。
3.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坚持“黑白名单”公示制度,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平台,严防“爆雷跑路”退费难等乱象。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督查各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情况,重点打击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七)课堂教学提质工程

1.实施教师业务能力“大比武”。开展“青铜杯”铜陵市中小学教师业务能力“大比武”,从命制一套试题、撰写一篇教案、上好一节现场课以及“三字一话”基本功入手,学校、县(区)和市教育主管部门逐级进行业务打磨。以命题促作业和考试质量提升,以教案设计促教师备课质量提升,以现场课促教师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升。

2.搭设教育课题集群化研究支撑平台。围绕我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和热点问题,组织教研力量进行课题攻关,探索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路径。将课堂教学提质工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按学段学科细化为不同课题。将同领域课题整合为课题集群,统筹专业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共同协作,加以研究和解决。启动“新课程新教材教研系列活动”,重点针对普通高中阶段改革提供教研支撑。

3.建立课程质量监测督导机制。督查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以大数据平台和第三方评估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监测模型,对学校课程落实情况进行监测、督导和反馈。通过综合分析,既督查指导课程的“落地”开设,也评估监测课程的“扎根”发展,确保各门课程真正“落地生根”。

(八)智慧教育推进工程
1.科学务实推进智慧教育。以推进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为突破口,以人才队伍和基础环境建设为支撑,构建“5项基本功能+2项支撑条件”的智慧学校结构,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教育体系。构建铜陵智慧教育网5G融合应用基础环境,完善智慧教育网基础应用平台,保障教育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建设智慧教室,建立电子身份统一认证系统,满足教学教研、学习活动、生活服务等需求。
2.推动智慧教学常态化应用。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起点,利用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技术,服务于教学、学习、管理、生活、文化的智能化与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持续改进区域教育教学质量与教育治理水平,让教育教学不断从经验走向科学,全面推动铜陵教育向现代化迈进。
3.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互联网”,利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运用,通过网络将全市名校、名师资源与农村偏远地区实现互联互通,让优质资源的扩展打破时间空间的壁垒,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群众“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服务的愿望。
(九)办学活力激发工程
1.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扩大学校人事工作自主权,由学校按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名、推荐副校长和中层管理人员,发挥学校在教师公开招聘中的作用,探索在学校先行面试的基础上组织招聘,试点具备条件的学校自主按规定程序组织公开招聘。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无校籍管理”改革,科学动态调整县区及学校教职工编制,实施教师、校长市域内跨县区交流改革试点,提高教育系统人员编制效益。
2.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在总结铜官区校长职级制改革基础上,制定全市校长职级改革办法,到2023年,市辖区学校全部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到2025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实行校长职级制。对校长职级实施动态管理和考核,建立校长职级晋升和诫勉降职制度,促使校长职级能上能下、校长职位能进能出,落实校长职级待遇,设立校长职级津贴,与校长绩效工资并轨管理,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发展。
3.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修订完善《铜陵市中小学幼儿园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意见》,将新增绩效工资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进一步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的占比。充分发挥考核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奖励性绩效工资向班主任、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实行疗休养制度。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教育、编制、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以及县(区)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区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建立市、县(区)综合改革协同落实机制。加大市级层面统筹,充分调动县(区)和相关部门积极性,实行项目化管理,确保按时、有序、高效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二)保障经费投入。健全基础教育投入及保障机制,健全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保障各项改革经费足额拨付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
(三)完善督导考核。建立方案实施评价监测机制,组织对方案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优化策略措施,确保方案落到实处。将方案实施情况作为县(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暨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考核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督导结果运用。
(四)创设良好氛围。组织召开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研讨会、现场推进会,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积极宣传综合改革的进展与成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凝聚改革共识,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附件:铜陵市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任务清单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铜陵市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方案》

一图读懂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本文来源铜陵新闻网。

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评论、分享、收藏。


枞阳在线视频号上新啦!

↓↓↓

主编:王长学
视觉总监:王章志
责任编辑:吴福成
值班编辑:张超
主办单位:枞阳县融媒体中心
主管单位:中共枞阳县委宣传部


青阳县教师招聘(刚刚)




祝贺!枞阳这些老师评审通过!


国家公祭日 | 84年,我们从未忘记!


纵览 | 每天一分钟,一览枞阳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84359.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