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皇氏新鲜屋(人与鸟兽同群的蒙昧状态)

  • 职业人才
  • 2023-12-10 14:00
  • 龙泉小编

第二篇 法天象地初创

皇氏新鲜屋(人与鸟兽同群的蒙昧状态)

人神杂处,人与鸟兽同群的蒙昧状态,究竟经历了多长时间?这一时期,初民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人类世界才与神灵世界有了较明确的分界,初民才走出蒙昧而具备了较为明确的主体意识?对于这些问题,精确的甚至大体正确的回答几乎是不可能有的。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初民们是依靠着自己在处理人与自然、族群与族群之间关系的过程中用自身的发明创造唤醒了自己的主体意识。而近一个多世纪来的考古发掘也让我们有可能结合有关的神话故事找到“觉醒”的一些大体标志与大体时段,虽然这个时段也是很长很长……

一、重黎绝地天通

1.人与鸟兽同群的上古生活形态

其实,认真探究起来,无论是民间更流传的盘古还是上层所奉礼的羲娲,在蒙昧时期都没有任何绝对的权威,《庄子·胠箧》记载道:

古昔时代有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富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时,民人结绳记事,满足于随时可获得的食物、衣服,乐于自己的风俗,安于自己的居所。邻国间可以相互望见,鸡狗的鸣声可相互听到,而民人之间则至老至死不相往来。

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即自然形态的原始族群之生存形态。庄子的其他篇章与后来的《吕氏春秋》《淮南子》等都有所提及,其名号与《庄子·胠箧》虽有所异同,然而各书所记初民的生存形态都是“混沌”的,十分淳朴。如《庄子》又说:

泰氏——应当是最早的族群——安安逸逸地慢慢入睡,又不知不觉地醒过来,有时把自己当作马,有时又把自己当作羊。

赫胥氏时,民人居留时不知应当做什么,出行时也不问目的地何在,含着食物哺育婴儿而快快活活,鼓着肚子四处游荡。

《淮南子·本经训》则记道:

当初容成氏之时,民人行于道路,长幼如雁行般有序,将婴儿寄放在鸟巢中,在月末把余粮存储起来,揪住虎豹的尾巴,踩在毒蛇毒虫的身上,它们也与人们相安无事。

他们在劳作之余还模仿着动物歌舞以自娱。《吕氏春秋·古乐》记道:

当初葛天氏的古乐是这样的:三个人手执牛尾,跺着脚,唱起八首歌曲,一是《载民》,二是《玄鸟》,三是《遂草木》,四是《奋五谷》;五是《敬天常》,六是《建帝功》,七是《依地德》,八是《总禽兽之极》。

这应当是秦国的先祖商族的歌舞,“载民”就是生民——民之初生;玄鸟是指简娥吞燕子卵而怀上了商人的祖先契;遂草木是逐水草而居;奋五谷则是开始了农耕,说明当时商人的先祖已由渔猎向农耕转型;敬天常、依地理与建帝功三者相关,是敬天祭地歌颂昊天上帝;总禽兽之极,最有意思,应当是说人的生存依赖各种动物,而又为万物之灵长。

要之,虽然上古之世“禽兽多而民人少”,也经常会有禽兽伤害人类的事情发生,然而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学派的记载中总体上是和谐的。那些危害人的禽兽则被视作怪禽怪兽,如《山海经》中所记载,那时祸害同类的已被称作“不才子”,也经常被赋予兽形。《史记》集古代传说称:

当初帝鸿氏、少昊氏、颛顼氏、缙云氏都有不才子,分别叫“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四者在《山海经》《神异经》中都是怪兽。如,穷奇兽在西北,似虎有翼能飞,伺机吃人,知人言语,听到有人相斗,就吃掉有理的一方;听到有人忠信,就吃掉他的鼻子;听到有人恶逆,反倒杀了野兽去送给他;等等。《史记》说这四个不才子后来被大舜流放到四裔,让他们抵御四方人面兽身的魑魅,使他们改恶从善了,而《山海经》《神异经》中的那四个怪兽也都为英雄所收服而变善了。最有趣的是那位兽身人面而贪吃的饕餮,它成了吉祥神,商周的铜鼎上往往饰有它的头像。据专家考证,它的原型应是羚羊。羚羊角是一种珍贵的药材,所以用它为鼎饰,有祛毒远害之意。对照《史记》与《山海》《神异》二经所记,可见上古之世,人兽杂居的生存状态及初民祈向善良并去恶从善的善恶意识。这也与西亚神话中的一味诛恶有所不同。

2.天梯种种与人神杂糅

“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传说中上古之世不仅人兽同处,而且神人杂居。而所谓天梯,是人神交通的途径。天梯是上古初民们对于高耸入云的大山巨木的想象。

高山型的天梯,最著名的自然是昆仑。《淮南子·墬形训》说:由昆仑之丘,再上一倍,是凉风之山,登上了人就能不死。再由凉风之山又上一倍,是所谓悬圃,登上了就有灵异的神通,能呼风唤雨。由悬圃再上一倍,就到了上天,登上了就化为神了,这里就是天帝的居所。

能攀天梯入云天的主要是神巫。《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道:灵山,是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大神巫上下天地的高山,山上有一切可疗百病的药草。此外见于古籍的天梯类高山还有登葆山,是群巫所由上下处;华山东南的肇山,仙人伯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大树而为天梯者,最有名的是西方都广之野上的建木。传说太昊伏羲曾从这儿上下天地,是由黄帝(这里是天神)所建造并护理着的。众神也都从此上下,它形状似牛,有皮如黄蛇状的缨索。

巨木为天梯者尚有东方的扶桑、西方的若木、北方海外的寻木与三桑等等。

兄弟民族中也广有类似天梯的传说,比如苗族传说“楠木是天梯,架上九重天”;独龙族传说,天地之间有土台九重,人类可蹬台上天;藏族以林芝地区的贬税山为神山,山路上多有刻上梯状槽口的小木杆,象征人死后登天的阶梯;鄂伦春族有树葬,树木是人死后升天为星辰的媒介。

在初民的想象中,天梯是人获得天帝启示的媒介,然而也因而又人神杂糅,为天上的精怪开辟了骚扰人类的通道。最著名的凶神就是天狼了。

3.举长矢兮射天狼——附《黑暗传》对传说中人神大战的整合

这是《楚辞·九歌》中的一句歌辞,说是神巫请得“青云衣兮白霓裳”的东君太阳神,用长箭——应当是日光的象喻——诛杀主司天灾的天狼。楚辞中的太阳神就是东夷族的始祖太昊氏,因此“举长矢兮射天狼”的神话是初民与自然灾害斗争的早期反映。《中华创世纪》中曾综合了有关资料,用故事新编的方式再造了一个太昊族与其分支少昊族,同天狼人神大战的故事[1]。这里,不妨再看一下神农架一带著名的民间传说《黑暗传》中有关盘古开天地后的一些故事:

《黑暗传》的开辟故事分为“先天一世”与“后天一世”。先天一世讲的是人类产生前仙界的开辟。说是玄元老祖由黑暗中化生出世界与三百六十位仙众与一众怪物,后来洪水淹没了仙界,只剩下三个半神仙,玄黄老祖斩杀了众多怪兽,并降服混沌怪兽作了坐骑。又将一个收纳洪水的葫芦交付泥隐子,让他在十万八千年后待盘古出世,助他重新开天辟地。后来玄黄老祖的头颅又化为混沌,盘古就从这个混沌中化生。然而天地间仍是一片黑暗,于是盘古开始重造天地。一斧劈开太阳洞,一斧劈开太阴府,释放出日月二珠,又追赶飞去的二珠到东方,将日月藏在深海咸池之中。然后又大步流星地赶向西方,在万丈深渊中找到了双眼碧绿、口吐黑气的混沌怪兽,盘古挥斧战胜了混沌兽,又止住了黑水,归纳大海。就像玄黄收了先天黑暗那样,收了后天黑暗。然后盘古又来到北方,砍倒冰山,打败了鱼龙与鱼龙所化的苍鹰,历险犯难,开辟了寒冷的北溟。又来到南方战胜了火海火山之上守护着的万千火鸟并引水灭火,使得“南海从此对北溟”。这时他才回到东方,礼请日月二珠重新上天。正当二珠服驾金龙服驭的云车十二乘冉冉升天时,西方怪物(混沌)又吐出了满天黑气。这时日神抛出化云珠,月神洒下了甘露水,消除了黑气妖氛,从此日月照临大地,化育了万物。

盘古重开天地后就隐退了,传位于天皇兄弟,又传地皇兄弟、人皇兄弟,各历十数万年。

《黑暗传》是神农架一带的长篇丧鼓歌,成文于明末清初,多取材于《开辟衍义》等明代神魔小说而明显接受有道教的宇宙观念,也有一系列道教仙众登场,如玄元老祖、洪钧老祖等等,也兼取佛、儒,三教合一而汇为巨编。因此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话,也难称有的研究者所说的“汉族的史诗”。然而丧鼓词作为一种民间的唱词,代代相传,而从歌辞也可以看出,原唱者对于上古传说相当熟悉。神农架地区为汉唐时“武陵蛮”“五溪蛮”的东部,与西南苗瑶诸族关系密切,这里本来就流传着大量的盘古传说。《黑暗传》除了以道教观念构架出一个“先天一世”,作为“后天一世”的母体以外,一应叙事如不论道教性质的“先天一世”,从架构看基本沿用了徐整的《三五历记》的统系,即以盘古与伏羲女娲为创世与洪水后再创的两个关键。就具体的故事内容而言,则承继西南与中南南部神话的传统,将原属羲娲(如捏泥为人)甚至有羿(如除四凶)的传说,直接或变形后捏合入先天一世的玄元老祖与后天一世的盘古故事之中。而羲娲及以后的神农氏、轩辕氏、少昊氏、高辛氏、尧舜禹的故事骨架,又均是汉族的固有传说。因此可以认为《黑暗传》是汉魏以后汉族的三皇五帝与西南兄弟民族盘古创世说的捏合,而其中一应盘古战神魔的故事,也是多民族,尤其是汉族传说的半人半神英雄故事的综合。

从以上二节的所引述的资料来看,可以梳理出这样一条轨迹:

在先秦的典籍《庄子》中,各氏族,包括轩辕氏、伏羲氏、神农氏,是与其他许多氏族“当是时也”——同时并存的蒙昧时期的初民。这与《山海经》的有关记载是相应的。至汉代,伏羲与女娲被升格为创世神,演绎汉代《遁甲经》的《遁甲开山图》就说女娲氏没、大庭、伯皇、中央——等族十代“皆袭庖牺之号”,而《竹书纪年》更将伏羲与炎帝列为《前记》叙述,正记中则为黄帝以下五帝,与《史记·五帝本纪》相同。至三国时徐整《三五历记》始引入盘古,置于伏羲女娲之前,从而形成了后世虽不为统治层认可,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盘古开天地,羲娲再造人的两截创世神话,而后世的道教则再加上“先天一世”的故事,便形成二世三截的创世统系,而为多种演义小说所采用。

因此,可以认为在创世故事中的种种人与自然斗争的传说以及种种创造发明,虽然后世往往归总于几位主神——盘古、羲娲,以及黄帝等,但就创造的角度而言,他们只是一种符号。在顺应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种种发明创造,是包括汉族在内的诸多兄弟民族初民们群体智勇的结晶。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有关的记载。

4.初创的先哲们——以有巢氏、燧人氏为主

改造自然的关键,是初民们或利用种种自然现象,或创造了种种工具、用具,作为自己身体的强化或延伸。尽管汉以后的古籍与民间传说,将一应创造归总于各自认可的主神,然而先汉的典籍却有不同的记载,下面我们分门别类地检阅一下。

①网罟与弓箭、舟筏与车辆

这是渔猎时代最重要的发明。

1)网罟

圣人师蜘蛛,立网罟。(《关尹子》)

这应是最早带有仿生学意味的说法。“圣人”不知其名,传称与老子同时的关尹子很客观地说是某位智慧之人,以蜘蛛为师。到了晚周的《吕氏春秋》这位圣人总算有了个名字,说是“蜘蝥作网罟”,蜘与蝥都是虫名,应当是指某个善于编织的民族。

与《吕氏春秋》时代相近的《世本》又说“芒作网”“句芒作罗”。芒应是网的音转,还有着仿生的痕迹,而句芒,则是东帝太昊氏的助手,并为春神。也因此大抵同时期写成的《易经》的《系辞传》又直接称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狩猎)以渔”。

2)弓箭

少昊生般,般是始为弓箭。

这是《山海经·海内经》的说法,少昊是太昊分支,后来到西方司日落,则《海内经》认为弓矢的发明者是东夷族或其西徙者。东夷族的另一英雄有羿善射,成书略早的《墨子》就把弓的发明权给了他。《荀子》的成书与《山海经·海内经》相先后,说是“倕作弓”,倕是一位巧匠,《海内经》说他是帝俊的孙子。帝俊,有专家认为即高辛氏帝喾,所以倕为商族,商族崇风,与东夷族关系密切,后由山东进入河南,入主中原。所以,倕与般一样都可视作东方民族的弓箭之神,倕应是般的后辈吧。

不过,弓箭恐不是东方民族的专利。《山海经》中成文更早的《海外西经》与《大荒北经》都记西北(一说东北)有肃慎国。据郭璞注:肃慎国“其人皆工射,弓长四尺,劲强、箭以楛为之,长尺五寸,青石为镝(箭头),则肃慎人在石器时代就善作良弓利箭。”《竹书纪年》更称,帝舜时,肃慎(在东北)来朝,贡弓矢,所以后世以肃慎弓矢为这类武器的代表。差不多时期的《世本》则称作弓的是“挥”,作箭的是“夷牟”与“浮游”,这两个名称都有希微飘忽之意,可能是指弓矢的发明者目力极佳,能洞察幽微,有“仿生”的意味。想来应是较上述更早的传说,只是不知三者是何地何族。此外尚有“推亡”“远望”“续长”等弓箭之神。其命名也都有仿生迹象。虽见于记载稍晚,但起源未必晚于般与倕。

由此看来,弓箭也是由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约而同地发明的。而以东部与西北两地区所制更为坚利,因此他们的故事有较明确的记录,而其他就渐渐不为人知了。

3)舟楫

渔猎与稍后的游牧生活,居无定所,迁徙成为生活常态。甚至有数百数千里的举族大迁移,如商族由东南向中原,甚至向西南;九黎族由东南迁向南方;以及后面要介绍的伏羲族、黄帝族由西向东的发展;等等。于是,舟楫与车辆应运而生。

据《山海经·海内经》说,帝俊的曾孙“番禺是始为舟”,今广东南海有番禺市,《山海经·大荒东经》已有此地名记载,想来这位曾孙是帝俊或帝喾高辛氏在南方的分支。《大荒北经》又记:东北海之外附禺山南有帝俊竹林,大可为舟。这样看来番禺所制之舟似当为竹舟或竹筏。不过《大荒北经》所指竹林方位似乎在北方,因此引起很多讨论,清人郝懿行注引《初学记》《广韵》所存《神异经》佚文,称南方有沛竹(筛竹)长百余丈,可为舟。则应当是认为帝俊竹林在南方。王红旗先生认为,《大荒北经》这段文字本应是在《大荒南经》之中,而误入《大荒北经》的,可备一说。又古代的地图,多以北在下,南在上,因此也可能是经中所说东北之海外,即今天的东南之海外。帝俊为东夷始祖神,或说即帝喾,或说即虞舜,后二者之发源地也都在东南,因此东南部落是舟船发明的有功之臣。

不过同样的,东南部落也不享有舟船的专利权。《世本》记:共鼓看见一截中空的圆木可以浮水而渡,于是就将树木挖空而始作舟;又说:化狐看见鱼尾划水而游,就削木为船楫,以利行舟。同书又记“共鼓、货狄作舟”,货狄当是化狐的异文,共鼓与货狄都是中央之帝黄帝的臣子,则中原部落同样享有舟船的发明权。

应当成书更早的《吕氏春秋》则记“虞姁作舟”,姁从女,意指美好。所以虞姁应当是有虞氏的一位美丽女子,所以这传说应当起于母系社会时期,虞姁应是虞舜的祖先。

此外,前面介绍过廪君出穴造作土船,木船当然更不在话下。又有记载说伯益作舟,伯益是秦人祖先,他与廪君都在西部。

总之,舟楫的发明与网罟、弓箭一样也地及南北东西。

4)车辆

前面提到《庄子》所举上古民族有轩辕氏。《山海经》成文最早的《五臧山经》之《西山经》《北山经》已提到轩辕之山、轩辕之丘。稍后的《海外西经》与《海内经》则记有轩辕之国。因此,轩辕族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民族。轩为车厢前用作屏障的部件,辕是搭在牛身上以利牵引的直木。因此,轩辕氏的名称就说明了这个民族是车的发明者。据《山海经》的记载,轩辕氏发祥于西北,近于昆仑。也许轩辕氏后来出了个大人物,他率族人一路东下而至中原,影响所及遍于四裔,于是后来被尊为中央之帝。中央属土,色黄,便以原先为上帝别称之一的黄(皇)帝加于这位大人物身上,称之为黄帝轩辕氏。

其实《山海经》中并没有黄帝轩辕氏的提法,轩辕氏自为轩辕氏,黄帝自为黄帝。也因此,后世把车的发明权归之于黄帝,只是以黄帝作为轩辕族造车的代表。

与西北民族造车相关的还有奇肱国的传说,见于《山海经·海外西经》,《海外经》成文略晚于《五臧山经》,在此书中也是较早的部分。故事说:奇肱国在一臂国之北。奇肱与一臂相对,所以有专家依《淮南子》的相关记载认为奇肱应是奇股独腿之意。其人乘文马,有赤黄色的两头鸟护持其旁。所谓“乘文马”是以四匹文马驾车,文马白身红鬃,双目若黄金,产于犬戎国,犬戎是后来匈奴族的前身,《山海经》亦认为黄帝之裔,是以犬为图腾的游牧民族。从高辛氏时代起便与中土不断征战。据此,有理由推想,车在西北的初创权,善于饲马的游牧民族也有着一分子。四马牵引的战车相当厉害。后来秦国统一六国,战车起了重要的作用。犬戎为秦军击败,其部分族裔归于秦国,这也许是秦军战车称雄战国的一大助力。由此可以推想,所谓奇肱,应当是中原人对擅长骑战车战而不善双腿着地步战之犬戎族的一种带有嫉恨之意的变形描写。

几乎与西北民族发明车的记载同时,更有另一位车祖是东部薛族人奚仲的记载。据《山海经》,他是舟船发明者番禺的儿子,奚仲之子吉光又对车作了改良。直至汉代,山东一带还广泛祠礼着这位车神。据传奚仲作车是受到了飞蓬的启发。蓬草干枯后呈圆形,被风一吹便遍地乱滚。所以,《淮南子》说“见飞蓬转而知为车”。

车辆发明者还有另外一些记载,《世本》记:殷人的车神是契的孙子相土,《荀子》则记“乘杜作乘马”,杜与土同,乘是“乘马”之省,所以乘杜应当就是相土。马车的发明又促进了驾车技艺的发展。《世本》记载,腊与韩完善了驾御车辆的技术,这二位在《淮南子》中又转作“乘雅”与“寒号”。不过最有名的车把式是王良、造父。《淮南子》记载,他们上车后一提马鞭绳,四马就协调齐整,步调一致,飞奔如电光明灭,不加鞭策就能左转右拐、周旋如园。因此,王良、造父的名声甚至压倒了同书同篇的钳甘、大丙,而成为历代歌咏中善驾者的象征。

以上资料中有一个疑问,车辆服牛驾马,究竟是牛车在先呢,还是马车在先呢?《世本》记“胲作服牛”,这个胲就是《山海经》中那位“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的王亥。殷墟甲骨文中奉之为祖先,又《太平御览》卷七七三所引《古史考》的说法值得注意,说是“黄帝作车,少昊时略加牛”。这就是说轩辕氏初创车时应是用人力牵引的,到少昊氏时才或用牛车。于是研究者多称牛车先于马车。然而据以上奇肱(股)人乘文马的记载,我们有理由如此推想,王亥、少昊氏为东南民族,牛在南方较普遍,所以,东南部以牛车为先;而西北犬戎诸族是马上民族,当以马车为主。再从古籍中大量记载来看,直到晚周,马车主要为贵族所乘,或用于战争,民间则多用牛车。故直至今世,南方乡村中牛车仍屡见不鲜。

弓箭与网罟的发明延伸了手的作用,舟船与车辆的发明则延长了脚的功能。在众多的早期发明之中,除了取火与造屋外,这些是最为重要的创造,所以上面就以此为代表略作介绍。

②燧人氏与有巢氏:火神与宅神

燧人氏与有巢氏,这是两个以功能命名的氏族或氏族首领而并非姓名。下面我们分别来作些探究。

1)燧人氏与相关神祇

火的发明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大作用,因此《周易·说卦传》称“燥万物者,莫熯于火”。人类不仅用火烧煮食物,以利消化吸收,用火照明取暖,度过长夜寒冬,更“放火烧草猎”(《尔雅·拜天》郭注),即烧山驱兽以围猎;“焚莱,除陈草”(《周礼·夏官·大司马》郑注),即燎原除草以备耕。后来更用火烧陶铸铜等等,所谓“炼金合土”(《礼记·礼运》)。因此在汉代的纬书与今文经学书中,燧人氏成为三皇之一,与伏羲、神农并列,甚至超越伏羲为三皇之首(《尚书大传》)。

晋代王子年《拾遗记》载有一则燧人取火的神奇故事,说是:

南方有燧明国,不分四季昼夜(按:当是“黑暗”“混沌”了),那里的人长生不死,他们一旦厌世了就升天,国中有火树叫燧木,屈曲万丈,云雾在它的树冠间吞吐出入,折取它的树枝相钻砺,火就出来了。后世有圣人为了改变生肉的腥臊之味,就游于日月之外,来到南方,见到这树上有一只鸟,形状像猫头鹰,用喙啄树,火就粲然而生,圣人受此启发,就折取小树枝来钻火,竟然成功了。因此这圣人号燧人氏,在伏羲之前。

王子年讲的这个故事有一定依据。战国前中期的《尸子》就记载“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也”;稍后《韩非子》也有圣人“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的记载。以上《尸子》所记“下察五木”,就是《论语·阳货》所说的“钻燧改火”,据汉代马融注说“《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取火也”。则五木又与五行、五季(季夏单为一季,以补四季之不足)相配,火就有了指示时节变化的意义。《月令》所记当为《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之遗意,而唐韩翃《寒食》诗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便是借汉喻唐,记宫中取火并赐贵族的情景,诗中所赐当是春末夏初时的枣杏之火吧。

由以上资料看来,王子年“燧明国”的故事,当是以由“混沌”——“黑暗”中产生光明的上古意识,糅合先秦古籍记载与南方传说而创作的。台湾高山族传说乌胡火鸟为人类取来火种,当是此类南方民间传说的遗存。

在五行与五方观念中,南方为火,因此南方有关火神的传说最多。南方之帝炎帝是当然的火神,春秋时《管子·轻重》就称“炎帝作,钻燧取火”,《左传·哀公九年》又称“炎帝为火神”。传说炎帝“锐头”,应是象征着火苗是尖的。炎帝又称神农氏、烈山氏(《国语》)则说明早期农业的刀耕火作起于炎帝时代。

炎帝的辅佐神祝融(黎),被尊为高辛氏时代的火正,它兽身人面,乘二龙。《山海经·海外南经》郭璞注则称他为火神。这位祝融或称黎,是上古神话中一位重要人物,后面我们还会重点介绍他的更重要的故事。

南方之神还有吴回,它只有一只左臂。传说是祝融的弟弟。吴回又叫回禄,也是火神,只不过他执掌的是火灾。《国语·郑语》记,人们向回禄祈祷以禳除火灾,后世因此把火灾叫作“回禄之灾”。祝融与回禄二兄弟同为火神,正显示了初民对于火正反两方面作用的认识。

从《庄子》将祝融氏与神农氏并提,参《尸子》已记有燧人氏来看,他们应是不同的氏族。战国末期五行说兴起,神农氏与炎帝合一为主火的南方之帝,火神的名号始专属于炎帝、祝融一系。然而到了汉代新的三皇说出现,将《尸子》中的燧人置于三皇之首称遵皇,为太阳神,伏羲与神农分别为人皇与地皇。这应当与汉朝已自视中央帝国,而东汉开始,汉由土德改火德有关。中央帝国的火神自然不宜是南帝,于是不知何方神圣的燧人氏也就又翻了个身,成为后世中华民族共尊的火的发明者。其实这些都是个符号。从文献记载郑人祀吴回、荆人礼祝融,更有称伏羲与伯牛钻燧取火、黄帝钻燧取火,乃至怒族火神为腊普与亚妞。独龙族火神为彭哥,高山族火神为阿波苦拉扬与塔里布拉扬,彝族火神为老龙等来看,取火当是各地各族在相近时段不约而同的发明。除钻木取火外,还有钻石,彝族老龙就是其中一位。

火的发明进一步催生了烧铸技艺,最重要的有两项:烧陶与铸铜。

著名的陶神有三位。

一是帝尧陶唐氏,《山海经·中山经》记尧山之阴多黄垩。又尧字从人从土,唐即煻,烧焙之意。因此刘城淮先生认为尧的部族是土图腾,尧的原型当是陶工。尧的继承者虞舜,也善于制陶。所以《国语·晋语》更记,虞舜以上陶祖为陶唐氏,至夏代为御龙氏,至商代为豕韦氏,至周代为唐杜氏。看来御龙氏以下各位,应是陶唐氏的徒子徒孙。考古学家发现,今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500年,与古史所记尧至夏代孔甲时期的时间区间相应。这是《国语》所记的一条佐证。又传,为陶唐氏掌火的火正叫阏伯,后于商丘祀大火星,相土继承之。这应是商族的说法。

第二位是昆吾。见于晚周《世本》《尸子》《吕氏春秋》等。说他是吴回之孙,替夏伯制作陶器,还发明了瓦,代替茅茨来盖屋顶。这是夏族的说法。

第三位是宁封子,相传为黄帝时的陶正,见于汉代刘向的《列仙传》。

中国古籍对上古之事的记载有一种规律。越是后出的书,所记人事溯源越早形象也越高大。顾颉刚先生称之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三位陶神的有关记述,正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状况。宁封子传说属于仙话,故事也灵异幻变。有四川民间传说显示,其原型应是一位舍身救窑的陶工。这样的陶工在江苏的陶都宜兴也另有一位,故不足为凭。而就先秦古籍与上述考古发现来看,上文《国语·晋语》所举系列还是较为平实可信的。

铸铜之神据《山海经·五臧山经·西山经》记载是泑山之神蓐收,他人面虎爪、白尾、执钺,被称为金神,威严肃杀,故又被尊为刑神。战国时诸多故事称蓐收是少昊氏的后裔,这应与当时五方之帝说兴起,少昊为西帝,西方属金,故称少昊金天氏,蓐收为他佐贰有关。少昊本为东夷族,后西迁司日落(详后),故以其后裔该与西方的金神蓐收合一了。所以西方帝神的配置,隐隐透露出冶铜术的确立是东西方部落合作的结晶。可支持这种推测的有二点:一是《尸子》记“造冶者,蚩尤也”,《遁甲开山图》又记“蚩尤,炎帝之后,与少昊冶西方之金”,而蚩尤为九黎族,与东夷族为邻,居东南,后为黄帝战败,南迁而为苗族之祖,蚩尤族兄弟八十一人铜首铁额,善于以铜制作各种兵器,更广见于多种古籍;二是山东平丘的龙山文化考古发掘中,已见红铜器。龙山与少昊族的发祥地相近。红铜先于青铜,由红铜至青铜是冶铸史的一次飞跃。商代青铜器成就最高。商族系出东夷,后西迁据有中原,更有一支深入西南西北。联系汉代记载西域的刀具尤其锋利坚韧,如大食刀。有理由推想,商代的青铜冶炼技艺是在其固有的红铜技术基础上吸取了西部的冶炼术的成分而形成的。

皇氏新鲜屋(人与鸟兽同群的蒙昧状态)

蓐收

2)有巢氏与相关神祇

《庄子·盗跖》记,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筑巢以避禽兽。昼捡橡实,暮栖树巢,所以名之为“有巢氏”之民。

显然,庄子是把“有巢”看作一个氏族的,或者是指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稍后的《韩非子》记叙大体同《庄子》,只是说成有圣人作,构木为巢,所以人民拥戴他为王,号之曰“有巢氏”。于是,有巢氏由族群之称变为“圣人”了。

汉魏间的一些著作更称有巢氏治琅琊山南,王天下百有余年,因误用乱臣贼子而亡国。琅琊山在山东胶南,这就把有巢氏指为东方族群了。更后的《项峻始学篇》则称“上古皆穴居,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这就将有巢氏指为南方族群了,这类实指是有些问题的。

据考古发掘,北方的初民遗址,如甘肃的仰韶文化、陕西的半坡文化,甚至山东河南的龙山文化等,居处都是半穴居式的,即在地坑上以木支撑起茅草的屋顶,这应是穴洞与树巢的结合,并非与“有巢”全然无关。南方如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乃至西南的一些考古发掘,居处多为栅栏式的,即以大木为桩支撑起的竹木栅棚。这诚然是树巢的改进,然而前面所介绍的巴蜀的廪君、云南的司岗里传说及岩画也都指向穴居。因此说“上古皆穴居”是对的,但以为北方未有树屋的影响就有问题了。巢居应是南北共同的第一个进步,西北方的半穴居式与南方的栏栅式,只是因气候不同,可用的材料不同,为由穴居至巢居的变迁中两个不同方向的发展。“有巢氏”也应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营造之神的符号。

《吕氏春秋·审分览》还记载“高元作室”,《淮南子·氾论训》则说,“圣人乃作,为民筑屋构木,有栋梁支撑屋檐”。这应当就是后世土木建筑的雏型了。高元不知何时何地人、元字通玄,所以高元意指高深莫测的天人神人。也是一个符号性的名字。参以昆吾为夏伯作瓦的传说。房屋的建成应是夏代以前的事,这时初民应当已经定居。

甘肃大地湾仰韶文化各期的屋址,很典型地显示了人类居处的演进。第一期的时代均距今七八千年,发掘的居处是经过整修的洞穴。第四期距今5000年左右,发掘出来的建筑都是上栋下宇的宫室,且已经成片并有大型的会堂式建筑。这表明村落已经形成。中间的二、三期,则大多为半穴居式。因此从穴居发展到房屋,中间经过3000年左右的漫长时期。而同时,一期中已不仅有骨器、角器,还有陶器,甚至有少量的谷物。以后各期各种器物越来越精美,著名的彩陶在二、三期中已经成熟,动物骨骼与谷物也越来越多;而四期的会堂式建筑及四周密集的工艺成熟的居室,说明农耕文明至晚在5000年前已经产生。中华初民上述的种种初创都应在这一时期之前,而夏、商、周崇礼的名讳不同而实质相同的各位发明之神又说明各种初创的多元性与互补性。

有居室,自然就有宅神。宅神种种,汉代归结为五祀,即祀门、户、井、中溜与灶五神。不能一一介绍。其中最有名的是灶神。灶神是火神与宅神的结合体。穴居时代就有一种灶,由于灶中常寄居着蛙类动物,所以那时的灶多为蛙状,蛙或蛤蟆也被敬为灶神,属于动物崇拜。随着炎帝与祝融成为火神,灶神也曾由二者兼领。有趣的是,早期的记载称祝融为“老妇”,这位老妇在《庄子》中又被称为“髻”——已婚女子的发型。这应是缘于炊事是妇女操作的。周代的奥祭,也是由女性家长——“老妇”主持的。据《周礼》贾疏,奥为灶神,“常祀在夏,以老妇配之”,所以“奥灶”常连称。江苏昆山著名的“奥灶面”,即取义于此。先炊之时行奥祭之礼,应当也是对灶神的敬礼。这些,有着上古之世女性为尊的遗响。晚周礼乐崩坏,各种祭祀的原始形态都面目不清了,祝融也由“老妇”恢复了男身,数变之后就有了后来的灶王爷。“灶王上天二十三”,向天帝禀报这家人的善善恶恶,实际上包揽了各位宅神的职能。其他四位宅神,除门神唐以后传为秦叔宝、尉迟恭外,都不为人知了。而秦、尉迟二神也肯定不是门神的原型。

在众多的早期发明创造基础上,初民们又想象出一些通百巧、知万物的神人。

《山海经·海内经》是《山海经》中成书最晚的部分,应当在周秦之间或汉初。它记载,帝俊的孙子叫义均,也就是巧倕,他为下民创造了“百巧”——一应巧妙的东西。这记载集结了《墨子》《荀子》《吕氏春秋》《世本》等众多先秦古籍中有关“倕”的传说,而众多古籍的记载说明“倕”应当实有其人。帝俊是《山海经》中出现频率甚高的天帝,学界或认为即帝喾高辛氏,《吕氏春秋》即直接称帝喾命有倕创造了种种乐器,因此倕应当是商族的一位能工巧匠。传说他创造的“百巧”有各种农具、乐器、舟船,甚至规矩准绳——即木工的测量工具。因此,晋代的《抱朴子》称他为“机械之圣也”。想来倕应当对初民的种种创造都作过改进,而被尊为百巧之圣。

托名东方朔所作的《神异经》,是汉魏间仿《山海经》的一种志怪小说,其中《西南荒经》记载:

西南大荒之中有一人,长一丈,腰围九尺,足踏龟蛇,头戴朱鸟,右手凭靠着白虎。他知道河海的水有多少斗多少石,知道山石究竟有多少。不仅懂得大地上人民的各种语言,还通鸟兽之语。他知道哪些谷物可食用,各色草木的种种滋味。所以名曰圣、贤、哲、无不达等等。凡人见到他下拜,他就能令此人聪敏如有神助,因此这位天下圣人又名“先通”。先通的形象与本领明显具有汉赋那种“包荒宇内”的“夸饰”特点,是汉代所造的神而反映了周汉期间形成的圣贤先知先觉以教后知后觉的观念。尽管如此,他与巧倕一样透露出先民在敬重勇强之力的同时,对于智慧之光与技艺工巧的崇拜。可惜这种对“工匠精神”的崇拜,汉以后就失落了,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很大的负影响。

5.重黎绝地天通

智慧之光催生了形形色色的发明,而发明更反过来激发了人的主体精神的觉醒。《国语·楚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

上古之世,人神不相混杂,人只是依靠巫觋与神交流。到少昊氏衰微时,九黎族乱德,民神杂糅,一切秩序都乱了套。人人都可设祭,卿大夫之“家”也有巫史,然而没有诚信。民人因祭祀匮乏,却得不到神的福祐。祭享没有法度。民神同居一处。民亵渎了斋敬,没有威严;神熟稔于民间的习俗,也放松了行为的自律。于是,天不再将丰收降赐人间,民间也没有东西可以祭天神,祸灾接连而至,和气不能舒展。颛顼氏接替少昊氏,就命南正重管理天作为神的居所,让火正黎管理地,让人居住。使一切恢复旧规,神人不相扰,这就是所谓绝地天通。

这段话是楚大夫观射父就楚昭王问《尚书·吕刑》说重黎绝地天通是何意的答辞。东周时礼乐崩坏,观射父的解读显然有孔子所谓正定名分的意思。也因此研究者多谓这故事反映了阶级分化、反映了奴隶主的意志。然而,这并不符合神话故事的原意。

重黎绝地天通的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是,西北大荒之中有座日月山,是天的枢机。日月从天门吴姖出入,有位神,人面无臂,双足反过来拗到头上,名叫嘘。颛顼帝生老童,老童生重与黎,帝名重将天抬高,命黎将地压低,地上生出了这个嘘,处于西方极边,以便日月星辰依次而行。

《大荒经》所记没有商代以后的内容。王红旗先生据此认为成于商代,比《尚书·周书》中的《吕刑》更早,《国语·楚语》的故事,显然本源于此。《吕刑》已把这故事称为“绝地天通”,可见天地初分之时相隔很近,有天梯可上下,因此民神杂处,人既受天神的庇佑指导,也会受到邪神精怪的侵扰,所以产生了“举长矢兮射天狼”一类的想象。民神杂处是人处于混沌状态主体意识尚未清晰的象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阐述了人类认识的发生发展原理:儿童在七八岁前处于朦胧与半朦胧状态,至七八岁时,此前所接受的各种片断印象在大脑中构成了个人认识世界的最初图式。这时,主客体才有了分界,个人的主体意识便觉醒了。人类的认识史与儿童的认识过程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认为颛顼命重黎绝天地通故事的实质正反映了人从神人杂糅的朦胧半朦胧状态中开始觉醒,企图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主体意识已经发生。《大荒西经》所说反环自身而“行日月星辰之行次”的嘘,便是人对天体运行早期观测的反映。《山海经·海内经》还记有一个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就是说他观测到了岁星(木星)十二年环太阳一周的规律(王红旗说)。两相互参,再证以商周时期已经相当普遍的天文观测,可以认为在颛顼(高阳氏)时代,初民已跨过了由听天由命到知天顺天利天的门槛。这是一种伟大的开始具有形而上意味的创造。有关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的伏羲创八卦中再行展开。

二、八卦与历法

如果把地下生嘘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视作初民对天体运行认识的开始,那么八卦与历法的发明,便是早期典籍已言之凿凿的事实;如果说诸多发明创造的神人大抵众说纷纭或难以实指,那么八卦的创始者,却没有疑义,几乎所有的记载都指向伏羲。也因此在后来形成的“造人与再造人”的叙事架构中,盘古被指为中华人类始祖,伏羲则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而在较早的伏羲创世说中,他更一身而二任,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伏羲创八卦在中华文明史上地位的重要。

1.伏羲创八卦

传为孔子所作的《易经·系辞传》记载: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传》之前,《管子·轻重》已记管仲对齐桓公问,称“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阴阳”。峜即法,六峜之名目与八卦中乾、离、艮、兑、坎、坤相合,可见六峜是八卦的前身。战国时《尸子》更记“伏羲始画八卦,以迎阴阳”。司马迁作《史记》,因三皇之事悠谬难以证信,所以以“五帝”为《本纪》之首。但在自序中还特意写道“余闻先人(其父司马谈)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这样,伏羲作《易》创八卦便成为定论。

汉以前的记载多说伏羲为华胥氏,其母在雷泽踩到了巨人的足迹,而生下了他。其地在今甘肃天水。天水甘谷西坪乡出土的仰韶文化之彩陶瓶,绘有一个人首蛇身、双足各四爪、口眼为窟窿的图像;大地湾的一个彩陶瓶,器口更绘有一个被发、蒜头鼻、口微张的人头像,瓶形似截尾的“人头蛇身像”(参杨复峻说),这些与各种古籍记载中伏羲牛鼻、大目、长须、蛇身人首基本相合。至于地理位置在西北,也相应。所以,这种造型可视为昆仑山下蛇身人首的伏羲兄妹的前身。因此,伏羲应是西北蛇(龙)崇拜部族的首领而被神化,时代应在公元前七八千年甚至更前。后面我们还会讲到伏羲族非常强大,他们不断东迁。伏羲创八卦,据龙马负图出河启发了他等传说,应是东迁至中原时的事情。王子年《拾遗记》记:

皇氏新鲜屋(人与鸟兽同群的蒙昧状态)

天水甘谷西坪乡出土彩陶瓶

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风,乃画八卦。

风是元气的运动,所以古人称风为“乾坤之至德”。伏羲与女娲也都是“风”姓。

又后人所辑《周易》之前的古《易》,有《归藏》,说是“昔女娲筮张云幕而枚占神明,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万国”。《易》最初是用来占卦的,“枚”即占卦时的蓍草。因此,我们根据八卦的根本为阴阳,综合以上材料,以及兄弟民族的传说设想为这样一个场景:

人类繁衍,食物变得匮乏,雨雪风霜与毒虫凶兽更时时威胁着初民的安全。伏羲与他的妻子女娲很难过,苦苦思索着天地万物的因果关系,希望找到能让他们的孩子更好地生活的根本之道。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伏羲仰观天穹,注意到太阳东升西落,月亮盈亏圆缺,虽有寒暑阴晴的递代,而日月运周,永不止歇。他更注意到夜空群星璀璨,月移星转,而有一组七星组成的斗状星座,斗柄所指方向不同,天下的冷暖也不同。他又俯察大地,风向变换,冷暖更易,而地上的草木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草丛中的昆虫鸟兽,树木上的长蛇蜥蝎,或随草木变换着颜色,或随冷暖更换着羽毛,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风声又起来了,乌云裹着阵雷从四方聚拢来,霹雳一声,雷电击中了远山上的大树,山火熊熊地燃起,可一会儿,大雨倾盆,浇灭了林火,雨水又从万千的枝梢上滴下,激活了山溪,更汇聚拢来,形成悬垂于悬崖上的巨大瀑布。悬瀑奔腾而下,却又被山崖阻遮,或消失于山岭之间,或不断地改变着方向。道道水泉,终于汇成巨大的水流——江河,由高处向低平处流去,奔腾不歇,既滋养着万物,又时时造成水灾。这些日常发生在身边而不甚注意的事物,这时都成了伏羲的新发现。而每一次发现都使他心动神驰,若有所悟……

他登上了河畔一道方广十亩的土坛,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盘腿而坐,合上双眼,倾听沉思;女娲张开了云幕,在坛下面朝伏羲,也盘腿坐下,静静地,精神却与伏羲交通。昆虫鸟兽也都为这庄严的一幕震慑了,屏息敛迹,生怕惊扰了这一对人类的始祖。伏羲思考得那么入神,昼夜相继,纹丝不动。他下巴上的胡须越长越长,竟然长过了盘着的双腿。冥冥之中,他究竟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也许他想到看到他南方的孩子们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一只狼、一只青灰色的饿狼向他走来,忽然又听到了一声虎啸,一只斑烂猛虎跃出林莽吓跑了灰狼。忽然又一声咆哮,一头金鬃雄狮走来,驱赶了猛虎。林间又发出树枝折断的咯咯声响,一头巨大的白象挥动长鼻吓跑了雄狮。然而大象又突然止步,不停地摆动着脑袋,两只耳朵蒲扇般左右狂搧。原来一只小老鼠在大象头上身上蹦跶,想要钻进他的耳朵,使这庞然大物好不可恼,“喵”地一声,一只花猫从树上蹿下,扑向小老鼠。小老鼠眼看要落入花猫的爪牙,谁知“汪汪”连声,一只大黄狗扑向花猫,花猫急忙逃窜。大黄狗正得意间,原先那条灰狼又出现了,对着狗呲牙咧嘴,却又慑于虎威,不敢造次。这样虎禁狼,狮禁虎,象禁狮,鼠禁象,猫禁鼠,狗禁猫,狼又反过来禁狗,七物环伺,相生相禁,形成一个环状的物物相生相灭的链索(西南传说)。伏羲若有所悟,正待张开眼来,忽听风声又起,环伺的物象消隐了,而这时的风声,听来更与前此不同——

迎面的风吹来了,吹得长须向后飘动;背后的风吹来了,吹得长须向前飞拂;右手边的风吹来了,长须飘向右边;左手边的风吹来了,长须飘向左边。……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四面八方的八位风神交替着贴着伏羲的耳边掠过,又转向女娲,绕着她飞舞。八面来风中伏羲微垂的头颅渐渐抬起,微弓的背脊渐渐地挺直……“看啊!”围观的人群突然惊呼起来,原来伏羲通体慢慢散发出金色的光辉,越来越亮,而云幕下,女娲也开始散发出银光。金光(阳)、银光(阴),在八风交汇中融为一柱冲天的明光,伏羲随光柱一跃而起,长须及地,双手高举,朝向太阳高呼:“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又朝向围观的人们说道:“孩子们,你们看啊,昊天大神通过他的使者——风启示我们,那太阳升起的地方我们叫它作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叫他作西方。我右手的方向是南方,左手的方向是北方。东南西北与上天下地合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叫作“六合”,东南西北四面的交界的四隅,叫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隅与东南西北合称四面八方。

阴气与阳气相摩相荡,产生了东风、东南风、南风、西南风、西风、西北风、北风,东北风。八风相续相生,周而复始,从而在神妙不可端倪的变化中孕生了雷电霜雪等一应天象,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地表物象。万物都领沐着天地阴阳的恩泽,而唯有我们人类才终于参透了其中的道理,所以我们人类既是万物之一,也是唯一懂得天地之心的万物之灵。

伏羲话音未落,大河上忽然白浪翻滚。一匹纯白的龙首神马从波涛中跃起,奔向伏羲。它背负着一幅方形的由五组黑(阴)白(阳)两列圆点组成的图案。由内向外:下为白一黑六,上为黑二白一,左为白三黑八,右为黑四白九,中间则为上下各五黑夹着五白,各组内层无论黑白,点数为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外层六、七、八、九、十为成数,生数为先天之数,成数为后天之数。这组由数组成的图象就是所谓河图。

皇氏新鲜屋(人与鸟兽同群的蒙昧状态)

伏羲八卦图

伏羲仔细地研究了河图的各组象与数,参合了自己的觉悟,然后向女娲点头示意,让她张开了白色的云幕,自己则拔起一棵大树,在云幕上化点为线,改四面为八方,各以“”与“”两种分别代表阴阳的线条,相配合,画上了三根一组而组合不同的线条,如:(☰☱☲☳☴☵☶☷),中间则是一个黑阴白阳相合抱而未分的圆形。这就是“八卦图”。

八卦图与“河图”的关系相当复杂,且众说纷纭,这里不可能细述。八卦本身,据说后来经周文王、周公的推演更演衍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来显示天地万物与人事的变化。这一复杂的系统也不可能在这里细述。于是我们只能对原始的八卦最基本的含义略作介绍。

中间黑白合抱的圆形象征着阴阳两气负抱而未分的“太极”(太一),二气相摩相荡,便产生八方的八种卦象,各以阳线“▂”与阴线“▂”共三根表示。阳线、阴线的数量与相互位置,呈现出一种图像,表示阴阳盛衰的配合与变化。八卦的名称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乾、坤处于一与八的位置,为纯阳与纯阴(☰与☷),代表生成万物对立统一的二极。其他六卦都是阴阳的不同配合变化,以八种物质来代表,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这是化生万物的八种最基本的事物。各卦中都蕴有二气的变化。就卦气而言,从纯阴的坤卦开始,卦气依“坤、震、离、兑、乾、巽、坎、艮”的次序循环移行,而有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形成四时八节气候的变化与万物的滋长。人们也就可以依天道而春生、夏长、秋杀,冬藏。

后世对卦象、卦气解说中以三句话最为紧要。

一是“阴阳不测之谓神”,说的是万事万物的变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非刻意人为。因此人可以利天,但前提是不能逆天。

二是“生生不息之谓易”,说的是易的基本原理是变与不变。变是永恒的,不变的只有八气周流,阴阳化生而生生不息,是永不止歇的宇宙运动形态。所以说“易”的一种意思就是“变易”,如果说有什么不变,那么只是这一运动形态。

三即是前面所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人们法天象德,改造万物,也改造着自己。在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人应像天道运行般自强不息,像大地载物般宽厚有容。

后面我们还会结合历法的产生,用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易》的上述重要原理。

2.鸟历与龙历

①少昊氏的鸟历

历法应当是八卦对于气候变化观察的进一步发展。《左传·昭公十七年》记商族的郯子所说各氏的纪官方式,大意谓:黄帝氏以云纪,故设云师而以云名官;炎帝氏以火纪,共工氏以水纪,太昊氏以龙纪,而郯子的祖先少昊氏立为帝时,恰恰有凤鸟降临,所以以鸟纪。少昊氏所立各官,均从鸟名,其中有关天象气候的有五种鸟,凤凰氏是历正,即历法的主管;玄鸟氏,即燕子分司春分、秋分;伯赵氏,即伯劳鸟分司夏至、冬至;青鸟氏,即黄莺分司立春、立夏;丹鸟氏,即锦鸡分司立秋、立冬。这就是让四鸟在虚拟的凤鸟统领下,分掌一年三百六十日的八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四十五天。具体情况郯子未言,幸而后世的《吕氏春秋》与《礼记·月令》篇,有着对一年十二月物候变化的较具体的描述,而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四鸟的活动变化,所以应有着少昊氏以鸟制历的遗存。下面我们就以二书所记为主,参以卦气与八风之神说对初民观察到的四鸟八节的物候作一简略的介绍。

万物“负阴而抱阳”。冬至是纯阴极寒之时,所以冬至可视作气候物候变化每一循环的起点并终点。以昼夜为十二等分的话,这时的比例是夜(阴)八昼(阳)四,也就是阴气最盛,黑夜最长之时。

当风向由北向东北方逐渐转移时,白昼开始渐渐加长,而当风向变为正东北,家家户户用白桦皮或羽毛制成的风信幡飘向正西南时,云层中露出了东北融风之神青黑色的圆脸,他大笑着鼓腮劲吹,而一阵咕咕的鸟儿欢鸣声突然响起,青鸟黄莺儿应风而起,开始放声歌唱。这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坚冰开始融化,冬眠的蛇虫开始蠕动,水獭入水取鱼,陈列在岸边,一只大黑熊从洞穴中走出来,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冬眠结束了,它直立着伸伸懒腰,望着初升而带有第一阵暖意的太阳傻笑。这时,离冬至四十五天的立春到了,黑与昼的比例已由八比四,变为七比五,显示着春天开始来临。

风向又继续由东北向东移动,当转为正东向时,东方的明庶风劲吹,东风之神露出了他青色的圆脸,下瞰着风信幡向正西飘舞而微笑,这时风声中传来了阵阵初雷声,绵绵细雨也开始飘下,而玄鸟小燕儿突然啾啾着迎着斜风细雨展翅翻飞。后来唐代的诗圣杜甫描写过这一景象——“微风燕子斜”。燕语呢喃,而退居次席的黄莺儿的嘤嘤声也来相和。破土的草禾开始吐芽,柳树梢由鹅黄转为青绿,桃树枝上,花蕾含苞待放。俯望着这一切,玄鸟在空中盘旋一周,然后由东向西飞去。这时,离立春又是一个四十五天了。春天也过了一半了。夜与昼的比例则已由七比五,变为六比六了。昼夜长短等分,所以这一天叫春分。

风向逐渐由东向东南转移,待转到正东南方,风信幡向正西北飘舞时,清明风中露出了东南风神紫色的脸,而这时一直迎风歌唱的青鸟黄莺儿停止了歌唱,而河边池畔的青蛙却开始聒噪起来,叫得野麦黄了,又熟了;叫得野蚕儿过了三眠,开始吐丝作蚕。繁花盛开中,蚯蚓从湿土中钻了出来,晒起了太阳,又时不时地抬起头,诧异地仰望着雨过天晴后,这一年天边第一道七彩的虹霓。这时离春分又已经四十五天。阳气开始胜过了阴气,天气也越变越热,而昼与夜的比例由对等而转为昼七夜五了。昼长超过了夜长,夏天就要开始,所以这一日叫作立夏。

风向又从正东南向南转移,待到正南的景风浩浩吹起,风信幡向正北飘飞时,风云中露出了开怀大笑的南风之神红彤彤的脸。红尾巴的伯劳鸟突然出现在东北方向,嘎咕嘎咕连连长鸣,叫得大地郁郁葱葱。夏雨连连,江河水丰,梅花鹿跑到水边,蜕下了旧角。虽然繁花已过,然而半夏长了,桂花开了。“知了,知了”,浓阴下,蝉儿开始鸣唱;“叽呷叽呷”,水池中,野鸭在吐艳的荷花间游弋;“嘎咕嘎咕”,伯劳鸟叫得更欢了,忽又振翅高翔由东北向西南飞去。这时离立夏又过去了四十五天。这一天称为夏至。至是极致的意思,阳气极盛。到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白昼最长,昼夜比例为八比四,与冬至正好相反相成。然而,物极必反,从明天起,白昼就要渐渐缩短了。

当风向又由正南向西南渐渐转移,转到正西南,风信幡向正东北向飘飞时,天幕上露出了西南风神粉红色的脸,凉风——送凉的西南风习习吹送,丹鸟锦鸡,应风而动,“咯咯咯”地由草丛中飞到了西南方。随着凉风劲吹,蝉鸣渐疏,凉露已经初降;鹰击长空,搏杀群鸟,开始贮备经秋越冬的食粮。第一片黄叶从树上飘下,发出一丝轻轻的叹息。后来唐人诗说“山僧不解甲子数,一叶落知天下秋”,其实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这种物候。伯劳西飞之日,秋天开始了;阳气渐弱,阴气渐长,离夏至又一个四十五天了,这一日称为立秋,昼夜之比又变为七比五,与立夏相当而与立春相反相成。

风向又由西南向西转移,当转到正西向,风信幡向正东飘舞时,由天门阊阖吹来的阊阖之风——西风中渐渐露出了西风之神银白的脸,冷峻而又威严。一道剪影从空中掠过,是玄鸟小燕儿从北方飞还,盘旋着寻找旧居。蟋蟀躲进了茅屋,草木纷纷黄落,唯有桂子开始飘香,菊花含苞待放。离立秋又四十五日,这一天称为秋分。与春分相仿,昼夜之比又变为六比六,但又不一样,春分是阳长阴消过程中的等分,而秋分是阳消阴长过程中的均衡。从这一天起,黑夜又将一天比一天更长。

风向又从正西向西北移动,由西北不周山上吹来的西北风——不周之风由弱而强,终于怒号。风信幡飘向正东南,而面色灰白的西北风神,在寒云中不断地鼓吹着肃杀之气。河面上结起了薄冰,林木凋伤,落叶金黄,还点缀着点点银白的寒霜。这时丹鸟锦鸡也似乎不胜风寒,它望一望开始萎蔫的黄菊,又抬头看一看天边这一年最后一道虹霓,长啼一声,由西向东飞去。这一天我们称之为“立冬”,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二气开始闭塞不通,严寒的冬天即将开始。昼夜之变又成为五比七,虽与立春日相等,但是黑夜将越来越长。

风向又由西北向北转移,由北方广莫之野吹起的北风——广莫之风,越吹越紧,当风向为正北,风信幡飘向正南时,面色黝黑的北风之神大展神威,河冰结得厚厚重重,地面也冻得龟裂了。百兽潜伏,百鸟蛰藏,唯有苍鹰一点,周天高翔,在寒风冻云中,孤独而又倔强。然而极寒之际,一丝阳气又由地面升腾,芳香的芸草、荔草,率先破土,四不像蜕下了旧角,山中之王老虎先于百兽开始动情交配。趁着阳气始升,娇小却又勇敢的红尾巴伯劳鸟,刷羽砺喙,准备着由西南向东北返飞。这时离立冬又经过了四十五天,称之为冬至,昼夜之比又返回到了夜八昼四。与夏至日正好相反相成。然而,极阴中阳气始生,又一轮八风循环即将开始,四十五天后下一年的立春又将来临……

上面就是我们由有关古籍综合而成的四鸟司八节的大体情状。细节虽未必尽合少昊氏鸟历的已不能详知的情况,但其骨格——四鸟与其分司的八节,则一依郯子所述。四鸟候凤,各司二节,青鸟司立春立夏,这二节就是启,启是开始之意;丹鸟司立秋立冬,这两节就是闭,闭是闭塞之意。二启二闭是四季的开始,所以后来合称为四始,虽然都是始,但启与闭则分指阴阳之气开始交通而至开始畅通,开始闭塞而至开始阻绝的过程。玄鸟司春分、秋分,这两节都叫分,分是阴阳昼夜均衡之意;伯劳司夏至、冬至,至如前述是极至之意,指阳气、阴气至盛之时。再将分至启闭联系起来看,前四节立春(启)、春分、立夏(启)、夏至,二启之中夹一分而归于至。后四节立秋(闭)、秋分、立冬(闭)、冬至,二闭之中也夹一分而归为至。前四节是阳长阴弱的过程,到夏至为阳气的极点;后四节是阴长阳弱的过程,到冬至为阴气的极点。这样八节推移,就显示了一年四季八个阶段(节)阴阳二气盛衰的变化。这变化中,二气有交通、有闭塞;然而通而塞,塞而通;盛而衰,衰而盛;周而复始,无有穷尽,其原理与伏羲八卦中的卦气推移若合符契。气的运动为风,风是节气推移的原动力,所以反过来,也可证明,所谓卦气也就是气的运动,也就是风。我们说历法是八卦的发展,道理就在于此。

郯子所说五氏以不同物名记官,唯少昊氏的鸟历尚有足够的史料可追溯。其他四氏,以云记、以火记、以水记、以龙记,史料仅存一鳞半爪(如前述五木,应是火历的遗存),故很少见于战国后的介绍。十数年前,美国学者夏含夷先生在闻一多先生等研究的基础上对龙象分季有所发明,今结合《易经·乾卦》的爻辞,演衍如下。

②太昊氏的龙历

龙象分季的龙,具体指的是由七座星宿共三十三颗星星组成的龙形星群,古人称为东方苍龙七宿。天人相应,龙图腾的东方民族太昊族,就是依据东方苍龙七宿在天地间的位置来作季节占候的。

七宿的名称为角、亢、氐、房、心、尾、箕。角宿二星,形似龙头顶上的二角;亢宿四星、氐宿四星、房宿四星、心宿三星,合成青龙的上半身,其中心宿三星

最为重要,是青龙的心脏;尾宿九星、箕宿四星,为青龙的下半身,所以,以尾、箕名,箕,当是象征龙的尾鳍,因为箕字的本意是扬米去糠的工具。七宿名称中角、心、尾、箕四名如上述,余下三个:亢,应是象征龙的咽部,因为亢通肮,肮是咽喉;氐宿又名天根,氐的本义是头下垂,两者合参,则氐应象征龙首下垂时抵及的胸的上部,这正是支撑头与颈咽的部位,天根之名当由此来;房,可从古时“房心”连用悟得,古代祭礼中以“明堂”为主祭处,房为明堂旁附建的房屋。房又有聚集义,则似乎象征氐下部位聚集着以心室为主的脏腑。

归纳一下,角为龙角,亢为龙咽,氐为龙胸上部,房为龙胸下部,心为龙之心室,尾为龙下半身,箕为龙的尾鳍。这种解读是否尽当,有待识者是正。

冬季时龙是蛰伏于海渊深处的,所以人们是见不到它的。《易经·乾卦》六爻中第一爻的爻辞“潜龙勿用”意思正与此相应。

东风时至,惊雷始发。潜龙惊醒了,人们可在东方地平线看到角宿二星,此时大抵与八季中的春分相当。此后到八节中的夏至间前后约九十天的时间,亢宿四星、氐宿四星、房宿四星、心宿三星,也就是龙的上半身依次出现在地平线上。

而当最主要的心宿三星出现时,古称“三星在野”,就是夏至时分了,这又与《乾卦》第二爻的“见龙在田”相应。

此后的九十天中,尾宿九星、箕宿四星也一点点出现,大抵在八节中的夏至与秋分之间。这时龙身虽已全部出现,但下半身尚离地较近。似处于可进可退的地位。《乾卦》的第三、第四爻分别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意思是,这龙象表示,君子如于此时能够努力,保持着自我惕厉的状态,那么进跃于天,退守于渊,都可以没有灾祸。爻辞与这时的龙象近地向天又是相应的。

尾、箕二宿不断升高,并将龙角与上半身四宿越推越高,并向西折转后终于平飞了。而心宿三星则处于它的最高位,当人们在傍晚时看到心宿就像直悬在自己的屋顶上时,凉风也就吹来了。这时正相当于八节中的秋分之时。《乾卦》第五爻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青龙平飞于天,已达到最壮盛的正位了,为万民共仰,可以去大展抱负了。这也与秋分时的龙象相应。

秋分昼夜均分而阴气就要渐占上风,而从此时至八节中冬至的九十天中平飞的青龙在达到最高点后开始西流倾斜,当龙首(角)、龙颈(亢)逐渐隐没于西方地平线下时,西北风开始吹起,大抵相当于八节中的立冬。《乾卦》第六爻说“亢龙有悔”,意思是到了极高之后,就要注意盈满必亏了。这又与龙首西流倾下相应。而当北风劲吹,青龙全体隐入西方地平线下归回海渊时,就又相当于八节中的冬至了。龙行周天后又回归到原位,等待着下一个春季的来临。《乾卦》总结性的“用九”说“群龙无首,吉”。龙并非无首,只是此时龙因“盈满必亏”而藏起其首,回到了“万物资始”的境界,所以是“吉”。

从以上演绎中,可见:①太昊氏的龙历是观察苍龙七宿在天的不同形象来分季的,不及少昊氏的鸟历八节来得精细,因此,其形成时代也许更早些。②太昊氏没有文字,所以用八卦的图像来见意,《乾卦》的爻辞是后人所为,比如传说中的周文王、周公之属,《乾卦》爻辞的重心在以天象说人事,这层意思是否是太昊氏的本意,因当时没有文字,已不可究诘;然而从上述《乾卦》爻辞与龙历分季中苍龙在天的情景如此若合符契来看,二者应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如果推测作爻辞者当时有着口耳相传的卦象解说为依据,应该是不为无据的。③因此伏羲原创的八卦,与二昊氏的龙历、鸟历,再与《易经》的爻辞构成了一个从法天象地到顺天知天、天人相应的文化系统,并成为战国秦汉间五行说发生兴盛后形成的以五行、五季(季夏单为一季)、五方(中央单为一方)、五脏、五色、五声相匹配的宇宙观念的基础,乃至此后数千年间中华民族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因此研究者多以伏羲为“中华人文始祖”也就不难理解了。

或许观众会问,那么伏羲、太昊、少昊,还有前面已提到过的太昊伏羲,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篇“龙与凤”中回答,现在还是先来看看先民初创中的压轴戏,女娲补天与理水吧。

三、女娲补天理水

女娲的故事在前面“造人与再造人”中已经讲了一节。由于前面提到的本为二个系统的“造人”与“洪水”两个神话母题的混淆,后世有关女娲的故事既丰富多彩,又相互矛盾,经典的与传说的矛盾,两者中的各种记载更花样百出,因此这一节的介绍不能如前面的引一段资料,阐述一段,而将采取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分共工怒触不周山、补天、理水三个小节来介绍,并在必要时做些史料解析。虽然容有细节上的再创造,然而,必有经典或者传说的资料作依据,这是首先要说明的。

1.共工怒触不周山与第一次洪水时代——先民对宇宙格局的再认识

以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地塌为女娲补天理水的起因,不见于今存汉以前的典籍。如《列子·汤问》(此书今已证明主体当为战国时作)就将女娲补天放在共工怒触不周山前。西汉的《淮南子·览冥训》述补天则不提共工怒触的事。不过,东汉王充的《论衡·谈天》说:

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融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之音也。

王充说“儒书言”,“此久远之文,世间之音”,可知这说法也是由来已久的民间传说,并被某种现已佚失的儒家之书收入。《楚辞·天问》:“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康回即共工,所以这传说至晚战国时就有了。相信与《列子》《淮南子》所记是时代相先后而在汉代并存的史前传说,所以我们采用作为女娲这一系列故事的梗概。其中“颛顼”,后来的记载也偶有作“祝融”的,祝融是南方之火神,为南帝炎帝之辅佐,与西北的不周山相去甚远,故不足采信。

颛顼氏,《史记》将他列为黄帝之孙,不可信。其实他与共工氏其初都是某个古老氏族的首领。颛顼氏,在《山海经·大荒经》各部分有不少记载:说他的子孙在南方、西方、北方都建立国家,神通广大,驱使各种猛兽,状貌奇怪,甚至有三头一臂的。而据其中说到他是少昊氏的孺帝来看,则其初应出于东夷,诸子孙是由东方向南北西扩张而建国的。颛顼氏的图腾,应当是鱼龙一类的,因为《大荒西经》记载:风道北来,天下乃大水泉,蛇就化为鱼,这就是“鱼妇”,“鱼妇”是颛顼死后复苏化成的。因此颛顼本是“蛇”,又化为“鱼”,蛇龙不分,所以颛顼为鱼龙之族。就其为少昊之孺帝,而与女娲出现在同一个传说中,这个氏族应当是二昊氏不远的支属,故从鱼龙。共工,《管子·揆度》篇记“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因此可推测,共工族的图腾应当是水或水蛇,所以他能“为水害”。其时代同样因与女娲氏同一故事,而前举《左传》记郯子言,称共工氏以水纪,与二昊氏并提,故当可视为与颛顼同时,后世的一些说法也因此不足采信。也许正因为是水族,居无定所,所以共工氏的发祥地,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共工有一个九头蛇的臣子叫相柳,居于西北方的九山,离不周山不远,这或许是这一族的发祥地或根据地吧。共工本身也状貌奇特,古易书《归藏》说他人面蛇身、朱发。相柳、共工均为蛇身,可证明上面对他们图腾的推测。

虽然文献中几乎都将共工说成是一位不讲道理的凶神,但是民间却流传着他做过的不少好事。这情况与后面要讲到的蚩尤一样。共工与颛顼之战为“争帝”。据前面所述,应当是共工本来以水纪,“水处什之七”,相当于水神或水霸了,而颛顼被封为北帝而主水,共工当然不忿,所以“与颛顼争为帝,怒触不周之山”。这一触,非同小可,把整个宇宙格局都打乱了。为此,我们有必要先简要介绍一下,在前面已介绍的初民最初的宇宙格局意识后,夏商周三代以后人们对宇宙格局的再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神话的内在意蕴。

1991年陶思炎先生《中国宇宙神话略论》中阐述原始思维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先民对宇宙格局的认识,并以“四神三光”“两河三界”“四极八柱”来做概括,颇有见地。这里结合笔者自己的思考辨证,撮要略述并辨补如下。

四神三光:三光,即日、月、星,是初民测定岁时的基准。三光各有兽体形象为其代表,日精是三足鸟,月精是蟾蜍,星精陶先生认为是鱼。四神为代表东南西北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三光在天,四神司天地间的四方,其中玄武的形象最为奇特,其初是龟背负着蛇的复合体。古时之南北方位观,与今天相反,是南上北下,东左西右。这从传为伏羲所制的八卦图的方位标志可得到证明(这种认识当与中国处于北半球有关),于是古人认为朱雀在上(南)而行天,玄武居下(北)而伏地。玄武龟蛇合体的形象正是由这种认识而来。其中蛇象征大地,龟则居下,负载着大地,这种兽体象征的宇宙意识肯定是很早的,不过已不尽是陶文所说的蒙昧时期的原始思维。四神即四象,本是东龙形、南鸟形、西虎形、北龟蛇形四组星体。据天文学界研究,这个排列符合公元前2000年前后春天黄昏后的天象,则约当夏后启的时代,已是三代的开始了。至于四象配以青红诸色,则是战国五行说兴起后的事了(至于三光之称,首见于东汉初的《白虎通义》),因此四神三光的宇宙意识,应是经夏商周三代酝酿至战国之际方成型的对原始宇宙观念的第一次秩序化的整合,是早期天文地理观测发展的产物。

两河三界:两河是天河(银河)与地川,三界是神人鬼。古人认为地上的河川是与天上的银河相通的,汉代的纬书《孝经援神契》说“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晋代的《抱朴子》更说“河水者,天之水也,随之而转入地下通”;民间更有汉代张骞乘木槎从黄河直达银河的故事,当然这传说的产生不会早于汉代。这些说法虽有更早文献来源,如前举《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说“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又有稍后的水浮天载地等说法。然而,以神界的天河流为人界的地川,地川又将人界与鬼界分开的两河三界说,肯定是汉代对原始三界观念的整合,其中道教思维的影响很重要,不细述。

四极八柱:四极是天之四隅,天极一词首见于《天问》,而四极与八柱或八极则首见于《淮南子》有关女娲补天故事的篇章,因此也是汉人对原始宇宙意识的整合。陶文中将八柱与天梯并提,然而从文献资料的序列来看,天梯本是原始宇宙思维的反映,已见前述,而八柱则是四面八方观念形成后,至晚在周秦汉间对天梯的秩序化。虽然如此,四极八柱观念是周汉间宇宙意识最重要的发展,所以要略加补充说明。《淮南子》的《天文》《墬形》二训继本体论性质的《原道训》后,总括了上古以来一应天文地理观念而构建了秩序井然的天地间的格局,其规制十分宏大,这里不能尽述,仅以地理形态而言,其九州八极的概念吸收了《山海经》与《尚书·禹贡》的一应有关传说,参以他书作了整合,称九州之外有八殥,八殥之外有八纮,三者均方千里,八纮之外有八极。八极各有大山而与八个天门交通,不周山就是八极的八山之一。天界的雨云通过八极八纮八殥而惠泽九州,而八纮又是八根大绳子(纮即大绳),维系着大地的稳固。这一整套大地形态,已远远越出九州的范围,而与天边相衔接。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就是上古传说在周汉间这一宇宙格局中的再造。

现在我们再回到本题。颛顼与共工之战相当激烈,综合各种记载,其经过大抵如下。

共工本来要与颛顼争北方之帝的位置,恰恰这年冬天他有个“不才子”在冬至日死于北方,共工更迁怒于颛顼。于是聚潴留未去的秋气以攻冬令,使时令失调。冬至日地气不能上达,天气不能下降,二气闭塞的状态不能应时而交通,不周山的阊阖之风不能适时吹送,郁结于山隙之中。开战时,执短剑的都为敌人所击刺,铠甲不坚的都受了伤。颛顼更专门布下了对付共工的战阵,并头顶干戈,手执曳影宝剑,亲自督阵,危急中更效八风之音,奏“承云”之乐,从而冲破了共工布下的戾气。共工这才败下阵去。一怒之下,便一头撞倒了不周山。不周山是八极在西北方的一极,不周山崩便是所谓“天柱绝”,西北天柱一倒,西北方的地纬(纮)也断裂了。这些更连带了其他七极七纮的变形,于是“天倾西北”,而“地不满东南“,不周山郁积的气流更冲涌而出,为大风雨,且挟烈火而成为极其凶险席卷大地的滔滔洪水。这就是共工“为水害”。由于这次洪水与后文介绍的大禹治水人物、时代都不同,因此我们称之为“第一次洪水时代”。

2.女娲救灾补天

女娲救灾补天的传说,文献记载相当简略。现举篇幅最长的《淮南子·览冥训》为例,说是: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焰熊熊而不灭,洪水汪洋而不息。猛兽趁机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禽也攫取老弱之人。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重新立起四根天柱。更杀死为害的黑龙来拯救冀州(此指中原),堆积起芦苇烧成的灰烬阻挡住乱奔的洪水,于是苍天补,四极正,洪水涸,冀州平,蛟虫死,人民生……

以下更说从此禽兽蛟虫都乖乖地听话了,人民也就面天立地,快乐地生活。

皇氏新鲜屋(人与鸟兽同群的蒙昧状态)

女娲补天

文献之外,各地各族,尤其是西南地区,关乎救灾的传说林林总总,然而各说其是,情节不同,又都与“再造人”联系在一起而变形,因此难以一一征引。值得注意的是,如包括汉族传说在内,以伏羲女娲为主角的有十数个,而以葫芦为救生工具的更占了多数。因此我们以《淮南子》与前举《列子》的记载为骨干,参取各民间传说与羲娲的图腾及汉画中的形象,对女娲伏羲救灾补天作如下合理的演绎。

①洪水

从《山海经》所记太昊伏羲曾经过西北方的天梯建木及另外一些零星史料,可以设想伏羲女娲中原为帝后,曾视察过天下,至少视察过西北方,也许就在那时察觉到了异常的动静。共工怒触不周山时,从前举《淮南子》所记冀州来看羲娲已回到中原。这一年冬至前一日,当然是昼短夜长,也许他们老两口(参前举西南再造人传说)早早休息了,半穴屋外,西北的不周之风挟着浓云渐渐吹来,呜呜咽咽,遮蔽了月,遮蔽了星。

忽然,一阵巨大的震动,山呼海啸,女娲与伏羲梦中惊醒,冲出屋外,只见西北天边一片冲天的火光(火爁炎而不灭),一会儿水火并至,暴风骤雨挟着一团团烈焰从西北袭来,大地更剧烈地震颤呻吟,空中无数带火的树屋如转莲,似飞轮,向东南飞去。地上的江河之水顿时暴涨,又似万千疯牛野马(水浩洋而不息),由西北向东南狂奔倾泻。大树被连根拔起,丘陵被从头淹没,东南远处的海面上狂浪又黑压压地似山崩般地倾倒下来,向西北倒灌。无数牛马鸡犬、无数大人小孩,白天还生龙活虎,瞬间已成了火中的焦炭,水上的浮殍,随洪波沉浮,被巨浪吞没。

天比绝地天通前垂得更低,地却不规则地西北隆起,东南塌陷。伏羲与女娲佩上日轮、月牙形的头箍(参汉画像),挺立在一处仅露山顶的高岗之上,相互倚立,火光映照中就似同二尊并肩的雕像。他们的心在号哭,却没有失去常日的镇静与威严。“该来的终于来了!”伏羲早已从卦象中预见到将要来临的灾祸(洪水传说中有占卜),这时长叹一声,又转向女娲说:“娲妹,是你,人类的母亲,施展神通的时候了。”女娲答道:“早有准备。”说着,命身后的随从句芒——少昊之子,扶好已经老迈的伏羲,自己望空展臂,陡然,一枚金光闪闪的大葫芦,由耸天的崖顶上,穿风破雨,落到了她的掌中,一分为二(《黑暗传》记羲娲生于昆仑山上悬垂的葫芦),大葫芦籽又化作成千上万个小葫芦(西南传说中有小葫芦),似同繁星闪烁,又在风雨烈火中一一绽裂为二,女娲望空吹气,一股祥和的风穿透戾气,半瓢的葫芦纷纷望风见长,瞬间长得与小船一样,从空中冉冉漂到水中(传说有葫芦舟),洪水中幸存之民人、牲畜、野兽、禽鸟、昆虫,奋力爬上葫芦船,直到所有的幸存生物都上了船,伏羲女娲才携着五谷良种登上了一瓣大葫芦瓢,另一半则预备着搭救一切可搭救的生灵。说也奇怪,烈焰沾到大小葫芦船,哆嗦一下,就熄灭了,狂风吹至,呜咽一下就绕了过去,巨浪扑来,刚要施虐,又一下子蔫头耷脑地退了下来。波涛汹涌中,无数金色的大小葫芦船,随波上下,逐浪进退,犹如海面上浮起了点点星光。而万千星光中,有两点最大的光芒,恰如夜空中的角宿——青龙的两个犄角,在狂狼中游走。为“众星”导航……

②补天

也不知过了多少天,风渐渐停了,雨渐渐消了,连连的余震渐渐停止了,漫漫的洪水也在慢慢地退落。太阳终于从灰暗的云层中露出了因恐惧而惨白的脸,映照着焦枯的枝头上悬挂的点点劫火的残余。这些微弱的光亮,更映衬得大地一片沉沉死气。幸存的人、畜、禽兽从葫芦船上走了下来,人们悲哭着,呼号着,寻找自己的亲人,悲声中夹杂着禽兽家畜的长号凄啼,它们也都在绝望地呼伴寻侣。悲声在劫后余烬的大地上回荡,这时,只是在这时,女娲才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呼号:“苍天啊,孩子们犯了什么天条,要经受如此的浩劫!”“现在还不是伤心的时候,”经历了长时间的颠沛,衰老的伏羲已快走到了生命尽头,他半倚着娲妹,勉力说道,“你看!”女娲抬头望去,只见西北天穹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黑洞洞的,深不见底,时不时地冒出一股浓烟,蹿出一股股火苗,如同巨蟒翕张的大口中,吞吐倏忽的猩红的舌信。

“天塌了,天塌了!”人们惊呼起来;“地陷了,地陷了!”人们又发现,东南的大地塌陷了一大片。而洪峰过后,水涝遍野,仍在不羁地横流。女娲的脸色越来越凝重,这时受命西行打听消息的句芒飞回报告,人们这才明白,这浩劫发生的前因后果,而闯下大祸的共工与相柳,战败后已逃之夭夭,不知去向……女娲听了后,不无担忧地说了声:“除凶未尽,只怕后患无穷啊……”这担忧在后来的第二次大洪水中有所应验。

救死扶伤、消除余害的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女娲白天忙于组织救灾,她召集了四方部族头领会商,不仅裹扎了万千伤者的创口,还掩埋了劫后山积般的尸体,避免了一场大瘟疫;还收捞了大大小小的木材,搭起了许多树屋,让幸存者遮风避雨。四方大大小小的部族,更互通有无,共度艰难。然而,灾难虽然稍获缓解,但却远未过去,因此,每天晚上,辛苦了一天的女娲,又与伏羲一起,思索讨论着弭害消灾的根本大计。

原来趁着天纲紊乱,地维断绝,饥饿的猛兽鸷鸟,开始猎食老弱的民人。尤其是中原有条黑龙,为害最烈,时时兴风作浪,以食人噬肉为快,以淹没村庄为乐。而时令不正,风雨也不时而至,使淤积的涝水时时漫过堤防,堵住了这边,那边又不断告急。羲娲反复讨论后,一致认为,节节为之的小修小补总不是长久之计,根本之法是要重整天纲,重立地维。然而应怎样进行呢?

那一夜,女娲久久地望着西北天边的大窟窿,思索着。“补天”,一个大胆的念头掠过,天塌而后地陷,天塌地陷是一切灾害的总根源。因此只有补天才是根本之策。补天,就不是等待天空自己合拢,这样等到何年何月?想到这里,夜光下,女娲的脸上透现出白玉般的光辉,她下定了决心,要以人力来扶助天地。

补天故事的情节,文献记载就大抵如前举《列子》《淮南子》那样,很简单,也就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二句。然而,其中却含蕴有很丰富的历史的、观念的信息。因此,尽管各地各族有不少情节较丰富、初创时代也未必太晚的传说,但我们仍以这两句为纲,来继续讲这个故事,又尹荣方、王维堤、王小盾先生的有关著述,也曾由不同角度说及五色石、五帝、四方与五方等问题,这里综合各说,参以己见,先就五色石作一解读。

五色石肯定与五行说有关,五行一词初见于《尚书·洪范》——传说是商纣王时箕子传天赐禹之“洪范”九畴所作,然而并未与五色相匹配,五行生克且与五方、五色、五音等相配是战国后期五行说系统化后的产物。

且五方的观念远远晚于四方,从词源而言则初见于《礼记·王制》,因此可推断,五方观或略早于《吕氏春秋》以季夏为四季之中的又一季,从而变四时为五时,以与中央东南西北五方相配。

更值得注意的是,《史记·封禅书》记刘邦入关后,曾问“秦时上帝祠何帝”,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刘邦说这就要等我来具备五帝了。乃立黑帝祠。从这些资料可见,直到秦代还是祠四帝,五方的观念还是不稳定的。方位与颜色的配置也不定型。据王维堤先生的考证,东周初,秦文公还不知有属土德的中央之帝黄帝,又经过250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才始祭黄帝,但也未有把黄帝视作中央之帝的观念(秦处西方,他们最尊礼的白帝,始祭于襄公前的文公)。以黄帝为土德、中央之帝,始见于秦王嬴政的老师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因此“五色石”的观念,应是战国秦汉间才发生的。五方观晚于四方观,是因为“中央”一方是观察者以自我为中心观四方而后设定的,必然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后的产物。

汉代的纬书《易乾凿度》又说伏羲“立四正”。所谓“四正”是:一、定气;二、日月出没;三、阴阳交争;四、天地德正。同书又说伏羲画四象、立四维,以定群物之发生门。因此,四正应当是神话传说中“四维”的哲理化。而四正的名目又与女娲补天的功效相应,这更说明,参用五行观的道家《文子》《淮南子》所记“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不是杜撰的,而是由他们的宇宙哲学观决定的。

首先,石是土,炼石补天是天地合德;其次,炼五色石,五色与五方相应,是集东西南北中之精气以攻共工怒触不周山所释放的戾气,由“阴阳交争”而重新“定气”,补天后,断绝的天柱地维重新确立,又相应于“天地德正”,一度乱了套的“日月出没”,又重新恢复了正常。

《淮南子》在述女娲补天后,继续写道:苍天补,四极正,万物得以重新背靠大地,怀抱周天(负阴抱阳),而春夏秋冬四时,也合乎了规矩准绳。阴阳之气壅塞不通的又都各由相应的孔道归于正常,逆气与因中逆气而失去本性的各物也绝止了,不再伤害人民的生生之业。然后又说,生活又回到了远古之世至善的混沌状态,然皆得其和。这正说明,前述我们对“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解读是符合故事原意的,也因此,前面我们解读“怒触”的实质是,共工以戾气攻时气,使时令失调,山崩后戾气喷涌形成不正常的大火洪灾;而后面的故事,也不妨依此参以民间传说再作如下合理的演绎。

五色石来自五方,必需要有一个合适的集中熔炼的地方,而地处中原,高耸苍天,下通黄泉的太行山(参晋袁宏太行诗)应是最合适的所在,也许正根据这一点,晋代的《南康记》记太行山的主峰归美山有女娲石,“赫若彩纶”,而广集早期传说资料的宋代《路史》更直指太行为女娲炼石处,因而也名“皇母山”(女娲为女帝,曾列为三皇之一),这些均应采纳;炼石要用坩锅,《山海经》记太行山上盛产金玉与碧玉,金玉是作坩锅的好材料,碧玉也可做附件,这资料也不宜放过;熔炼补天之石要用三昧真火,所以不妨把西方之神冶铜的发明者蓐收也一并请来;五方之石要炼成可以补天的石浆,关键在于调和,因此又不妨设想,后来居上为五帝之首的中央之帝黄帝那代表土德的黄石,在五色石浆最终的调和中,起了关键作用;如前析,补天故事的意蕴在于伏羲的调谐四正,他又与娲妹共同抗洪,再造世界,因此设想伏羲曾为女娲出谋划策,应不为无理;石浆沉重,又怎能在补天中不坠落呢?不妨参用壮族、布朗族等以云补天的传说,让一片片云朵托住一勺勺石浆;女娲补天的功德为万民敬仰,各地流传的“补天穿”的祀礼庆典自然也应当纳入……

正是基于上述种种资料与推想,我们曾以故事新编的形式,在《中华创世纪》中,新编了一个情节曲折波澜起伏的补天故事,梗概为:

经与伏羲谋划,女娲驾乘她的坐骑之一东海神鳌,飞降天地之中的太行山,以金玉为锅,碧玉为架,在太行山神的帮助下,架好炼具,更召四方之神送来了四方之石,让蓐收司火,开始炼石,不料,四石熔而未和,这时因事远行的黄帝遣使者——共工那悔罪的孙子句龙及时送来了中央黄石,五石因此得以调和,女娲一行浩浩荡荡来到不周山下,勺石浆飞身补天,石浆却坠落了,这时她请来云神帮助,以云托浆,一勺浆一片云,终于补上了天洞。坠落的石浆,落在屋顶上形如煎饼,后世因设“补天穿”一节,以红线串面制煎饼置屋顶上,是谓“天穿节”云云。读者也尽可参考以上线索,对炼石补天做出更美丽更宏伟的想象。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因资料散碎,意蕴复杂,故需重组,而“断鳌足以立四极”,有关资料较现成,就只需细节补充,便可构成壮丽的故事。前述“四神三光”说已介绍,巨鳌负地是蒙昧时期就有的先民的想象,至今流传的苗族、布朗族的传说中,还都有巨鳌做地柱的说法,世界各族的传说中,也有类似故事。王充《论衡·问天》说,鳌是一种巨兽,四足长大,故断其足以立四极。这说明断鳌足是汉代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楚辞·天问》还问道“巨鳌手舞足蹈,大地又如何安放呢”来看,由巨鳌负地到鳌足立极的转型,应当是秦汉间发生的,而后来更衍化为“巨鳌献足”的说法。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在《中华创世纪》中做了这样的演绎:

巨鳌本来就是娲神的乘骑之一,娲神以五色石补天后,由不周山断峰回落平地,略事休息,敛容整衣,向东海巨鳌下跪请求道:“巨鳌啊巨鳌,素来你们一族就负载大地,请你再大显神通,使苍天升高,重新复位吧!”巨鳌伸出长长的脖颈,连点了三下,似乎在说“来吧,来吧”,女娲不禁热泪夺眶而出,似乎在犹豫,巨鳌又幅度更大更坚决地点了三次头——“来吧,来吧,来吧!”女娲这才起身接过句芒递过来的昆仑寒玉铸成的倚天宝剑,抽剑出鞘,寒光千道,人们不禁打了个冷噤。女娲双手托剑,又向巨鳌三揖,说声“巨鳌啊巨鳌,为天为地为民,让你受苦了”,说罢将剑递了过去。巨鳌张口衔宝剑,长声喑呜,似万牛齐吼,顿时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形,昏暗中,只见寒光一闪,风尘即消,人们揉眼一看,巨鳌已自断四足,倒在血泊中……

八方风神呼呼呼呼地跃起,抬起伤鳌巨大的身躯,曳着长长的悲声向四方飞去,巨鳌归位了。女娲再次望空揖拜,热泪飞洒,也顾不得擦一下,即命四方之帝的四名助手,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各自抱起一只鳌足跨上自己的神骑向东南西北四隅飞去。倏忽之间已杳杳不见踪影。女娲自己则飞身登云,四方瞭望,又高喊一声:“长!”人们隐隐地看到,最近的西极那只鳌足陡然长高,似巨峰在云雾中峙立,将西边的垂天渐渐地托了起来。几乎同时,东边、南边、北边的天穹也渐渐地重新升了起来。日月星辰归复了原位,灰暗的天空骤然明亮起来,而那一片新补的云天、云朵里,石浆的中心部分似乎还未凝固。在蓝天的映衬下如同水包玛瑙般流光溢彩,昭示着劫后的日月重光……

(3)补天的尾声——制凶、理水与归位

轻清的天,已经恢复原状,重浊的地,却再也回不到原初模样。据说西北方高而多山,东南方低而多水的华夏大地的基本形态,就是在那次浩劫与修整后,大体固定的。不过,由于阴阳两气,重新交泰,大地尽管恢复不了原状,却也生气勃勃,开始孕育劫后重生的万物。女娲还是不敢怠慢,因为黑龙还在肆虐,涝水还在横流,她命句芒召来那位曾经一脚踹翻海上五神山中四座的龙伯国巨人——他大概就是《庄子》中那位以五十头牛为饵钓起大鱼的任公子的祖先吧——又取出肃慎国的青石箭,背上伏羲射天狼的彤弓,率众由太行山下行,来到冀州之野,寻找那条狂暴的黑龙——它应当是《黑暗传》中黑龙的原型——黑龙察风见兆,早已躲入深渊之中,龙伯巨人故伎重演,以绳系牛,投入渊中。不久潭水震荡如沸,黑龙吞饵而起,女娲亲自张弓搭箭,三支肃慎劲矢,箭箭贯胸穿咽,肆虐的黑龙轰然倒毙,沉入渊底,不久尸身浮了上来,原来是一条百十来丈长的纯黑巨蟒。

女娲又想起,当初与伏羲缘建木,游天庭时,曾见到一种灰土名叫“息壤”,专制洪涝。现在天地隔绝,轻易不得上天,更不能事事祈请天帝助力,然而幸好当时打听得明白,所谓“息壤”,是用天河芦苇锻灰而成的。尽管仙凡有别,息壤遇水即长,人间苇灰无此神力,但人间之水本由天河水下注而来,而大水过后,芦苇疯长,如果聚百族人民之伟力,集人间千泽之苇灰,应也可抵上天庭息壤一撮了。想到这里,女娲即命句芒传命,让百族百姓抢割芦苇,连夜锻灰。令如风,动如箭,到得明月中天之时,千里原野,燃起了无数火堆,星罗棋布,红光烛天,想来那情境应比1958年举国大炼钢铁时,还要壮观百倍——终于,洪水被平息了。

《淮南子》在述补天理水毕,人民安居后,更有一段文字,描述女娲功德圆满后,风光万千地升天了,后世解读为“归位”,也就是升化为天仙。也正是据此,前文我们反复提及,伏羲已经老迈了,阿细族的造人传说不也称他们为一对老夫妻吗?据此我们大抵用意译的办法,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来讲述《淮南子》这段故事,唯前面加上一节劫后重光的想象,也是据《淮南子》所述景象改写。

百川安流,在初升的红日照耀下,滚滚滔滔,奔向东海,过水的山岗,已重新青绿,经火的丛林,黄鸟儿又在枝头鸣唱。梅花鹿,对对双双跑到溪边,连一度失性的猛禽凶兽也敛首贴耳与人类亲密相处。繁花丛中,一声初生牛犊的哞哞鸣声,穿过如梦般的晨气,在空中缭绕,似乎在宣告着人类的新生。然而,我们的英雄——太昊伏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双圆圆的大眼睛,他躺在半跪的女娲怀中,如此地安详,清风拂动他的长须,一丝丝,似乎在诉说他为人类建立的一件件一桩桩殊勋,初阳映照着他清癯的脸,深深的皱纹中藏着他为人类付出的无比辛劳。女娲没有流泪,她回忆着伏羲临终前的嘱咐:告诉孩子们,切莫学那意气用事的共工,要想在重生的大地上精进不息,就必须像大地母亲一样宽厚有容……

这时,空中传来一阵仙乐,神武的应龙以青虬为骑乘,以白螭为前导,以奔蛇为扈从,驾着雷车,从五色祥云中冉冉而降,这是昊天大帝派羲娲氏族的图腾性的仪仗来迎接二位神人归位了。女娲抱起伏羲的遗体,登上雷车,排云驾电,升空而去。天风猎猎,云霭缭绕,她似乎重见了当年连体兄妹从鸿蒙中降生人间的景象。她微笑了,她从云端俯望着与兄长兼丈夫伏羲共同率领人类,法天象地,开辟的青山绿水,微笑着抬起了那张青春常驻的美丽的脸——悬挂着两道清清的泪……

羲娲归位了,然而他们理水补天故事的意蕴却令人深思。相比于《圣经·诺亚方舟》神话,它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抗争困境的强毅精神与创造伟力。后来《易》传把这种精神,概括为人可以而且应当参与天地之造化。以人心应合天之运气,从而以正克邪,达到新的和谐。

3.各族补天故事举隅

故事已讲得够长了,因此这部分不再铺展详析,仅引刘城淮先生《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一节概述性的文字,以资说明:

关于天崩地裂,补好天地的神话,广泛流传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如苗族《龙牙颗颗钉满天》、阿昌族《遮帕麻与遮米麻》、高山族《蜜蜂与地震》等。

此外,苗族还传称:从前,天地用五棓木撑着,天总是摇晃着,一天要塌下六回。九昌昂公公把天往上撑高,天裂了缝,又塌了地,他变成了蝉。白族传称:龙王大发洪水,天崩地裂,盘古、盘生兄弟杀死龙王,盘古变成了天,西南方天不塌,用云补;盘生变成地,东北方地不满,用水补;四座山做顶天柱,四个鳌鱼做支地柱。壮族也说天崩用云补。布朗族传称,有只鳌鱼托着大地,它老想走动,一动就地震。彝族传称,开天辟地时,打雷试天天开裂,用云补好,震地试地地通洞,用地公叶子补好,捉鱼来撑地,地稳了,捉虎来用它的骨头撑天,天稳了。其(彝)支族阿细人传称,大地由三个大鱼背着,它们一动地就震,银龙神令阿托用银链子拴住大鱼,鱼动不了,地就不震了。天有缝隙,用云补好,地有缺陷,用草铺好。布依族传称:力戛用手把天撑得高高的,但一伸手天就会垮下来。他便一手撑着一手拔下自己的牙齿当做钉子钉好天,颗颗钉子成了颗颗星。纳西族传称:开天辟地之神,用蓝宝石补天,黄金铺地……至今云南藏族还流传着女娲娘娘的故事……印度神话也有补天之说……

同类的各族神话还能举出很多。这些神话传说的关系如何,这里暂且置而不论。但是从中我们又一次感受了中华各民族创世神话多样性中的同一性、互动性中的包容性。


[1] 参看赵昌平、骆玉明、汪涌豪:《中华创世纪》,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87485.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