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表弟磊磊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里,因为阿姨晚年得子,因此非常宝贝这个儿子,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幼儿园开始读的就是国际学校,家里的保姆阿姨也有两三个,而且表弟所就读的这所国际学校读书没有太大的压力,反而注重兴趣爱好的培养,足球,萨克斯等,表弟爱什么就把时间投放在哪,过着非常让我羡慕的生活。
这种神奇的成长环境也让我一度为他堪忧,优渥的家境和散漫的成长方式让表弟变得不太懂事也比较懒散。我深刻的记得,一起在他家吃饭时,我因为吃了一个鸡翅而被表弟怼:“你为什么要吃我家的鸡翅?”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就是看电视,还要玩手机,阿姨工作忙时常不在家,保姆已经没有办法管住他。十几岁的少年,大人的模样,不成熟的心智,不知人间疾苦的天真,让人担忧。
今年,终于到了表弟上高中的年纪。阿姨早早就帮他选择了一所澳洲的寄宿学校,3月入学后,我就鲜少从阿姨口中听到表弟的消息直到这个暑假,当我看到被晒得健康黝黑的表弟出现在我眼前,抱着我女儿温柔小心的样子,和我聊起校园生活彬彬有礼的态度,我惊讶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表弟就读的是澳洲一所百年贵族学校Geelong Grammar School(吉朗文法学校),传说在澳洲排名前三的高中,是澳洲学费最昂贵的一所私立高中。表弟在报道的第一天就被通知,所有学生严令禁止带任何电子设备入学。我以为手机不离身的表弟会因此大闹一番,没想到他只是带着情绪将手机电脑还给了阿姨。
入校报道后,学校给每位学生家长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虽然禁止学生带手机,但家长们也不必担心联系不到孩子,学校要求学生每个月都要写一封家书。另外,学校希望家长能够在正式入学前训练孩子的体能,因为在正式入学后,校方会要求学生每天早期晨跑,直到学生能够顺利轻松完成30公里的长跑训练,这还不包括一些野外求生的训练。学校希望每个学生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尽自己所能的完成学业,在如此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下,学生不会再有精力和时间玩手机和电脑,应该抓紧时间补充体力。
看完阿姨发给我的这封校方给的信,我久久说不上话来。这听起来好像是一所军事化管理的高中,但又不是。学校设有丰富的各类课程,也给了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只是校方所强调的是非常“原始”的一种校园模式:早起,晨跑,学习,业余活动,野外求生训练,早睡。
独特的生活和教育方式使吉朗文法学校的学生们在各个领域中努力,自信,包容忍让,并且尊重别人。9年级的学生要学习正常课程的同时也要进行野营训练,为期一年,住在山上的小木屋里,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一些相关课程也正在野外开展。在那里学生每天面临不同的挑战:体能训练、爬山、到河里游泳、在农场做农活,亲自养牛,学生学到的是在团队中如何与人相处。
我想象着表弟在农场做农活,养牛,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小男孩,我再次陷入沉思:澳洲学费最昂贵的百年贵族学校,却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用一整年的时间教孩子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上,却依然有很多家长挤破头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个学校,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因为普遍家庭环境都比较好。我们不再需要孩子像过去那样为家庭生计付出努力。相反的,我们以爱的名义给予了太多。很多人已经无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就能得到一切,并且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太多的父母认为自己吃过的苦就不必让孩子再经历,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便面孩子遭受挫折和失望,如此一来,孩子就被剥夺了把握自己生活的能力,也不知道对家庭做出该有的贡献。没有得到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孩子,显而易见是缺少责任心的,但家长却又要反过来埋怨孩子。
而澳洲的这所学校,给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孩子在真正的生活中学会独立,生存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恰恰也是现在教育最匮乏的缺失,很多学校都有好的师资,一流的设施,强有力的课程,但却忽略了让孩子学会“最接地气”的能力。
在《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这一书中,作者简尼尔森提出想要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 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 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 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 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 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 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我们可以发现,这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其实并不都是在学习中获得的,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作为父母,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三观端正,积极进取,努力有责任心的孩子,但现在的孩子却很少能又自然的机会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因此父母或老师就应该为孩子提供这种机会,就像这所百年贵族学校一样,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正面管教的方式,能培养出孩子健康的感知力和技能,也能解决孩子身上不当的行为问题。
澳洲的这所百年贵族名校,虽然不是人人都可以进去,但没办法读上这所学校的孩子难道就不会变得优秀了吗?当然不是,既然知道了方法,我们也可以将其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培养出一个正面的,独立的,积极向上的孩子。
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有了自己的生活,应该让孩子独立地有意识地去建立认知,适应社会规则、做出自己的选择。大人可以从帮协助,但不要介入过多,这样会影响孩子享受他原本该有的自由和独立。
比如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大人可以做的就是按时的接送,看老师每天给出的反馈信息。不要总是盯着老师打听孩子在园里的情况,也不要对孩子百般叮嘱。
孩子上学以后,除了按时接送以外,不要去盯孩子作业,不要帮孩子整理书包,也不要去强迫孩子学他不愿意上的兴趣班和活动。当然,如果他在没有父母监督下没有好好做事,那么被老师批评等也是他自己应该承担的后果。
生活中也是如此,孩子的房间让他自己整理,要换洗的衣服,学会自己主动的放进洗衣机。孩子每天要穿什么衣服,从懂事起就可以由他们自己搭配。不要担心孩子会不会穿少了,搭配不好看等,要选择去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人天生就知道什么天起该穿什么衣服,怎么搭配才好看,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
16岁时我开始申请美国各高校,需要非常多的材料,不仅仅是我自己的,还有父母的,比如父母的在职证明,收入证明等。其实当时我爸爸完全可以去上班的时候就帮我搞定,但他没有这么做。他只是告诉我,想要什么资料需要找哪个办公室的人,仅此而已。然后让我自己去搞定。
我也曾抱怨过,明明老爸去上班时就能轻松搞定的事,为什么非要我一个小孩去跑一趟。当时我爸爸对我说:“你到美国以后我能帮你做什么吗?你到时候要自己租房签合同,要在学校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能我帮你去吗?”后来我一个人搞定了所有的事,到了美国以后,即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也能快速的想到找谁可以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到我。
这种自己去搜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是需要培养的。因为环境所迫,我一个人在国外生活,因此不得有了这一份能力,但现在的孩子还在父母身边时,父母就可以选择不要去干涉孩子做出内心的选择,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利弊,不要对孩子说一些有倾向性的引导,要让孩子自己去衡量考虑。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可我们能用自己的小小力量,培养出一个积极向上,三观端正,懂得感恩有责任感的人,这应该是我们值得欣慰的事吗?而这样的一个好孩子,从来都不会与父母渐行渐远,爱让他们心中有所牵挂,让父女母子这一场人世间的相遇,终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