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翻翻网络,网络上关于"日本机床吊打全世界"的论调几乎到处都是,诸如"日本机床全球第一,德国第二" 此类等等。这些论调其实源于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日本机床的神话,经过大肆发布宣扬,时间一长,"日本机床全球第一"的言论也就逐渐传播开来,并且似乎已经对大众洗脑成功。
然而,真相是如此吗?日本机床真的是全球第一吗?谣言猛于虎,今天就来戳穿日本机床的神话吧。
机床行业是支撑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源头产业,机床产业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国强,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真理。德国、日本的机床产业排名于全球前三,下面分别从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机床整体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是全球出口规模的对比
毫无疑问,德国机床出口世界第一。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机床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显示:2019年德国机床以91.9亿美元出口额超越竞争对手日本,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床出口国。
日本机床出口额以79.4亿美元位居第二。而在2018年全球机床出口额中,德国 89.75亿美元,日本 77.98美元,德国打败日本位居第一。
在CNC(计算机数控机床)控制器份额上,据2018年市场调查统计,各国公司占比是日本发那科 29.5% 、德国Siemens 28.5% 、德国Heidenhain 13% 、日本三菱电机 3% 、西班牙Fagor 2% 、日本OKUMA 1% 、法国NUM 1% 、日本Yasukawa 0.5%。
加起来是,德国占比41.5%,日本占比34%,还是德国全球第一。
其次是机床整体技术实力上的对比
在这一点上,第一是世界上美国和俄罗斯两大火箭技术强国,在最精专的火箭制造上,只选择德国机床进行合作。俄罗斯进步设计局使用德国舒勒压力机制造联盟号火箭;德国Leifeld是美国合作先进近净成型技术用于制造火箭团队中唯一的机床制造商。
美国Aerojet Rocketdyne使用德国DMG的DMU 80 FD duoBLOCK机床加工SLS火箭发动机RS-25等。其他国家制造火箭,也要使用德国机床,如意大利Avio使用德国Roth的碳纤维缠绕机制造Ariane 6火箭的助推器,其中的自动铺带机ATL由Avio和Roth合作制造。
第二是全球两大飞机制造商——波音和空客,与德国机床合作制造飞机,其他国家,也大多使用德国机床造飞机。空客A330/A350 XWB/A380和波音737/747/777/787使用德国Bavius(Handtmann)的机床制造结构件。
英国GKN(空客和波音的供应商)使用德国Fooke龙门铣床制造复合材料机翼部件;空客利用德国DMG的DMU 70 eVo linear加工中心和DMC 125 FD duoBLOCK加工中心制造发动机和Ariane 5火箭的上面级。
德国Scharmann的ECOSPEED F机床被用于制造A380翼肋和欧洲战斗机机身结构件,德国Droop+Rein的FOGS D40被用于制造巴航ERJ主起落架;英国Magellan使用德国沙尔曼Scharmann的ECOSPEED F机床制造A350翼肋。
北爱尔兰Moyola使用德国沙尔曼Scharmann的ECOSPEED机床制造A320翼肋;韩国使用德国沙尔曼Scharmann的ECOSPEED制造空客A350 XWB的部件等。另外,除了火箭和飞机,德国机床在战斗机、潜艇、发动机等高精尖工业领域上独领风骚。
事实上,日本机床之所以被全球熟知,还在于他的产品定位。日本机床几乎全是通用化、畅销型的产品,并且其产品优势在于集中批量生产,成本精准控制,性价比极高,所以极容易走量。
而这恰恰是德国的短板,德国机床的特点是做精、稀少、特别,能够充分发挥技术积累传承优势的,在市场上没有其他竞争对手,产品经常是一口价出售,价格昂贵。
可以这么说,世界上高端重切和铣磨以及激光类多数是德国机床,占据高端技术优势;而日本机床,则在钣金,电火花线切等中端技术水平上机有着极大优势,同时生产规模比较大。
按理说,日本机床是在全球排名靠前,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远远没有到网络上鼓吹的"全球第一" 、"全球霸主"的地步。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到处是"日本机床世界第一"的宣扬,实际上是日本最擅长的营销手段之一。
翻开大多数宣扬日本机床多么强大的文章后面,几乎清一色是日本机床相关公司的推介。这就不难理解,利益推动下的大肆宣扬,久而久之,不明真相的群众推波助澜加以传播,口口相传,也就造成了中国普遍民众认为"日本机床世界第一"的假象。
而这样的结果,对于日本来说,既获得口碑又保持订单的强劲增长,实在是双赢。事实上,日本对中国庞大的市场体量垂涎已久,据《日本经济蓝皮书》统计,近12年来,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国,即将在世界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中日双边贸易仍然保持着3000亿美元的规模,相当不容易。
特别是疫情发生后的今天,中国市场显然已经成为日本势在必得的"香饽饽"。2020年疫情蔓延,至今欧美等国仍然在疫情中挣扎,死亡人数持续飙升,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对机床的需求也相应低迷。日本机床要快速恢复元气,疫情得到率先控制的中国成为最佳推动者。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2020年,疫情防控稳定后的中国为了经济回暖,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筑铁路的投资,汽车产业也开始满负荷生产等。
数据统计,2020年6月日本机床对中国的订单同比增长34.2%,达到154亿5千万日元,并且越来越多,7月份日本机床对中国订单同比增长50%,达184亿日元,占总订单的25%;8月来自中国的订单比7月增加了2亿日元,即186亿日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连续三个月迅速增长。
实际上,日本如今的机床技术还是学习德国的。但是德国一向低调,所以也甚少宣扬,如今来看,德国机床才是隐形冠军。
说起德国制造,其以精工品质闻名世界,最主要源于德国人特有的严谨刻板、一丝不苟。低调做事是德国人一贯以来的作风。那么,工业化的国家很多,而德国更是其中翘楚,德国机床为何如此强大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是德国政府重视机床的重要战略地位,大力扶植;
二是德国有着多年技术积累,科技发达。从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德国的工业迅速崛起,超过英法,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三是资本雄厚,科技投入大。机床投入大、资金回流速度慢,德国将巨额资金投入到机床前沿技术研发;
四是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
五是德国的教育发达,重视科技人才培养。20世纪初期,德国国民的受教育率就超过了90%。当今的德国,技术类院校的地位与学术类相等甚至超出,使得民众普遍对技术类人才更为认可和趋之若鹜;
六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高度发达,这是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七是欧盟的促进;
八是德国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工业之母",机床属于重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机床表现如何?
目前,中国高性能机床基本上依赖高度进口,虽然,近年来为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发电设备等制造领域研发的高端数控机床品种已达100余种,但高端数控机床自给率仍不足10%。整体来看,与国外先进机床制造企业相比特别是与德国和日本技术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中国的机床基本处于中低端阶段,在击败国外低端类竞争对手之后,陷入了长久内斗之中。因为无休止的价格战,让利润变得极其微薄,大多数的国产机床企业因资金问题无法开展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不足,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威胁着产业的健康良好可持续发展。
从实际情况来看,定位高端机床的中国企业则是凤毛麟角。中国机床业严重缺乏像华为之类的重量级领袖企业,所以对董明珠造机床的异常期盼。
中国高端机床尚无法和国外抗衡,低端机床被大环境挤压喘不过气,可中国的中端机床并不弱。北京精雕、济南二机、宁波海天、深圳大族等企业,甚至一些在艰难度日的中小企业,都在默默地努力追赶,向世界一流机床看齐。
就像当下全民关注的焦点——光刻机,中国机床产业还需从国家引导上出发,研发投入加大,注重科学技术教育,培养更多高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机床产业发展环境,才是突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