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株洲日语(苏氏家风)

  • 职业人才
  • 2023-12-25 23:00
  • 龙泉小编

苏老家联小百年沧桑

苏老家小学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安陵镇苏老家村南。苏老家村地处运河西三里,县城东十五里,土地平衍,河流相绕,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是苏氏族人生息繁衍之地,因立村于明代永乐年间,后裔散叶于景县、吴桥两县,故后人称之为苏家老家。小学位于村南,故名苏老家小学,建立于民国六年(1917年),至今走过了百年沧桑岁月。

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景州志》载,景县教育始于汉代大儒董仲舒,董仲舒去世后,官府先后在其故里广川及县城修建董子祠。元天历元年(1328年),景县县尹吕思诚将北门董子祠移建县治之东,又筑讲堂于祠下,董子祠始兼具讲学、祭祀两大功能。元顺帝时(1333—1368年),河间总管王思诚将广川董子祠改建为董子书院,成为景县历史上有文献记载最早的书院。此后,广川书院与县城董子祠历经磨难,或修于盛世,或毁于战火,兴衰无常。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景县知州宋彭寿在州城南门创修广川书院,光绪二年(1876年)竣工,共计筑堂舍40间,内设桌凳,一如试院编列字号,在北院建义学12间,作为童蒙讲学之地。后来因经费无处筹备,并没有请老师讲学,虽复书院之名,但无书院之实。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广川书院改为高等小学校。由于明清时期,县学尚不完善,清代景县士子多在家乡私塾就读,后赴河间府(明清时景州隶属河间府管辖)参加乡试。

据光绪十六年(1890年)《苏氏族谱》载,苏老家苏氏族人原籍山东省曹州府,明初迁于景县安陵苏老家,虽起于寒微,却极重视子弟教育。明清以来,登乙科为守令者,代不乏人,列胶庠贡太学之人,更是层出不穷。考取功名之子弟,无论官居州位,还是身处乡野,或延聘名师,或开设私塾,教子弟以成才。其中,苏墧号苇村,乾隆年间举人,官至贵州镇远府知府。其子苏锡圭,号成斋,道光年间举人,聪慧绝伦,苏墧为之延聘名宿,后被纪晓岚招入门下,学问渊博,为河间府“一郡巨擘”。其后,苏明庭精通经史,无心为官,在村内设菊园一处,爱菊嗜茶,乡间子弟多跟随他学习,其对苏氏子侄,教以礼法尤严。其子苏成龙,在其教导之下,因军功保荐,官至奉天宁远州学正。

苏老家小学大门剪影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新学”,延续了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走向终结,私塾教育日趋没落。苏老家延续六百余年以科举取功名,以私塾育子弟的教育模式也随之结束。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景县创设劝学所,设总董1名,劝学员若干名。1924年改组为教育局,作为全县教育领导机构推行新学,开启了景县兴办新学的热潮,一时之间,各地新兴学校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截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全县开办有景县乡村师范学校、女子师范班两所高级学校及8个县级完全小学,在城乡各地相继设立482所初级小学。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五月,清廷下诏,用15年时间实行全国地方自治。为此,县政府派苏老家村苏之涛等10人赴天津自治研究所培训,苏之涛也成为苏老家村正式接受新式教育的第一人,培训结束后,成立景州自治研究所。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议事会,刘之山为议长,苏老家村苏玉琛为副议长。1914年2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各县议事会。1924年4月1日重设县议事会、参事会,苏之涛为会长,赵象坤为副会长,由15名议员组成。

在兴办新学的时代背景下,时任景县议事会议员(1924年任县第二届议事会议长)苏老家人苏之涛、苏玉琛(县议事会会员、第一届议事会副会长),积极倡导在苏老家村设立苏老家初级小学,并于1917正式成立,至1930年共招收学生42名。

株洲日语(苏氏家风)

苏之涛及妻谢氏民国18年(1929)摄于上海


1917年学校始建,校址选在苏老家村正街东头临近苏家祠堂的一座民房中,即今苏士新宅西、苏炳涛宅北、苏华春宅南空地处,时为南北两间教室,并无校门。至1937年爆发前的20年间,先后培养本村学生近300余名,涌现出苏景一、苏海泉、苏云沛等杰出校友。苏景一,1922年出生,苏老家初级小学毕业后,考入景县乡村师范学校,后投身革命,1962年任中国社科院新技术局副局长,后赴西安组建中国社科院西安光学仪器研究所,为首任党委书记。苏海泉,1927年1月生,苏老家小学毕业后,投身革命,1949年5月随军南下至湖北省咸宁县,1957年任副县长,1984年任咸宁市政府顾问,1996年去世。苏云沛,生年不详,苏老家小学毕业后,参加共产党地下工作,随军南下,任湖北省孝感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学校推行日语奴化教育,受到师生抵制,学校一度停办。据苏凤和(1930年生)回忆,1937年,日本人进入村庄,村民全部逃往相邻的马辛村,学校停止上课。日本人强迫学校恢复正常上课秩序,课程主要有大东亚共荣历史、日本语、算术等,符合上学年龄的儿童,不能辍学,必须学习日本知识,课余被迫修筑军事工事。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苏老家小学师生才摆脱了日本人的奴役,成为真正的主人。

1945年11月,在王千寺成立景县人民政府,1946年,政府迁至县城(今景州镇),苏老家小学迎来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苏老家小学成为党在苏老家村教育广大民众及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办扫盲班,宣传党的政策的基层阵地,并对校舍进行培修,师资及学生规模得到显著提升。60年代,学校搬迁至今孙和善住宅处。时任教师张秀珍,张庄村人,1963年景县师范毕业,分配到老家小学教学。70年代,由本村苏兰春,苏凤格、苏兰芬、苏墨兴、苏桂珍、郭树勋、赵新奎等相继担任教师。


改革开放后,为推进六年义务教育,加快初级小学教育发展,苏福星、张凤兰等中师毕业后,分配到苏老家小学任教。1984年经县教育局和安陵乡政府批准,在苏老家村南建设新校址。1985年,苏老家小学搬迁新校(现址),新校共建教室8大间,共计面积约5千平方米。

1984年修建苏老家小学开支清单


由于办学条件逐步提升,自1988年开始招收5、6年级学生,苏老家小学成为安陵乡唯一的六年制学校。其中,1—4年级生源主要来自苏老家本村;5—6年级生源除自苏老家本村外的小村、马辛、王沙窝、范庄、刘庄、小屯、双楼、崔庄、马道口等村毕业的四年级学生。苏老家小学由此升格为安陵镇苏老家联小、安陵镇中心小学,成为安陵镇小学体育比赛、六一表演等活动中心场地。1996年,为巩固普六成果,实现普九达标,在时任校长苏福星带领下,苏老家小学再次修建教室4间,并对校门进行扩建,形成今天的学校格局。

90年代苏老家小学教师合影


截止到1996年,苏老家小学云集了班松林,苏福星、范玉文、魏书昌、苏桂珍、张凤兰、彭玉荣,张明国、闫洁、苏兰静、马秀娟等学有专长的老师,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安陵镇前茅。

2001年以来,为贯彻中央撤点并校政策,安陵镇各村小学逐渐合并裁撤,在时任校长王炳炬、现任校长张燕的带领下,苏老家完小进一步整合周边各村生源,形成了幼儿园、小学1—6年级两个培养梯次学校,成为安陵镇五大联合小学之一。

1996届苏老家小学六七班毕业合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历任校长及广大教师的辛勤付出和精心培育下,广大学子从这里启蒙、从母校出发。据不完全统计,百年来,苏老家小学共培育学生7200多名,其中不乏考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大学、四川大学等“211”、“985”重点名校。广大毕业生或分布于党、政、军、企等单位,或独自创业,造福一方,或学有所长,服务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苏老家小学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正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百年,是中国教育深刻变革的百年。一路走来的苏老家小学,有曲折,有成绩;有苦难,有辉煌。在当前夯实基础教育东风之下,苏老家小学借助百年建校的历史契机,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各位教师的辛勤耕耘,广大学子的奋发进取、毕业校友的鼎力支持,苏老家小学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苏东来 2020年3月24日于成都百花潭

苏东来


关于作者

苏东来

河北景县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老家文化研究

编辑:苏耿仁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家风|扬正气,从关注开始

点开底部“了解更多”处观看最近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93058.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