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米宅
作者大白
1
今天我读了一篇写北京投资客去年在杭州买房亏了30万的文章。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去年杭州二手房市场开始量价齐跌,尤其是之前倒挂打新大热的网红板块网红小区,比如未科板块、奥体板块等。
于是呢,这个故事的主角觉得,此时应该是进场“抄底”或者“捡漏”的时候。
于是就通过一系列专业的操作手法,在没有购买资格的情况下创造了购房资格。(hp是啥意思,就是找个本地人假的结婚。不知道的留言区找答案)
在没有抵押资格的时候创造了抵押条件。(经营抵押贷需要公司满一年以上,于是买了个空壳公司)。
甚至通过金融中介获取了几乎零首付的高杠杆。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时间安排的很紧凑,按照这个流程,减少垫资成本,尤其是离婚取证和过户的时间点,大家要好好看看,将来能用上)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故事的主角在下定之后,觉得接下来杭州房价还会继续大幅下跌,于是呢,思考之后决定放弃定金,再加上之前杂七杂八的费用,大概这笔交易赔了30万。
后来他为了验证自己的决定英明,一直观察这个小区的成交,三个月之后发现又掉了70万。
换句话说,如果当初不是果断放弃,亏的就是70万。
我们随便找一个未科板块的红盘看一下成交记录,基本可以验证他的判断是对的。
下图是2022年8月之前的成交
下图是2022年9月之后的成交
确实杭州二手在去年底的几个月又经历了一次至少10%的跌幅。
所以他毁约是对的。
买了,会亏得更多。
从这个故事大家应该能品出来,在大趋势面前,个人的专业啊、技巧啊,其实不堪一击。
关键是时机。
所谓小富在己,大富在天,就是如此!
房价持续下跌的大趋势下,你多专业的手法都不行。都是亏钱的。
再一个,一个人如果想要买房,一点都不难,有的是办法。
比如说,没有购房资格,这都不叫事。
可以这么说,全国没有一个城市的购房资格是不能解决的。
可能有人说,我没钱。
这么说吧,你只要能拿出10万块,没有哪个城市是搞不定的。
类似杭州这样的强二线,未科这种核心板块,首付3万就能买458万的房子。
还有人说,还不起月供。也非常好解决。
只要有房子,利用房子的融资借贷手段更多。
想买房,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想买就能买,没钱也能买。
有人会说,借的钱总要还吧。
对,这你算说到点上了。
这一切所有背后的手段和算计,前提是房价要涨。
只要两三年房价涨一波,把前面的欠账平一平,这个循环才能继续。
如果房价不涨,这一切就是无根之水,长不了。
2
通过这个事,我又想到这两天看的另一篇文章,写的是青岛城阳区城投平台缺钱,于是导致部分共有产权房无法交房的尴尬局面。
事情是这样的,2023年1月4日,某位购买了城阳龙湖开发的共有产权房项目的网友发现,开发商拒接交房。
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市政公司在购房时承诺的76万元人才补贴款没到位。
按照人才共有产权房的购买条件,是个人出资一半,剩下的一半城阳城投的马甲公司青岛家安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出资。
比如这位网友购买一套150万的房源,其中城阳区城投马甲需要出资76万元。
现在的问题是,龙湖把房子建好了,购房者把自己购买的这一半产权的钱也付了。
可是城投却没钱付,导致龙湖不能给业主交房。
这一下就把该人才整不会了。
去问城投平台,“现在没钱,正在积极筹钱。有意见就找房管局投诉吧。”
去房管局投诉,“你可以找开发商退房。”
去找龙湖退房,“退房扣除20%的违约金,差不多60万吧。”
该人才懵了,“咋滴,我啥待遇没享受到,还得先倒贴60万呐”
当然这个事情的最新进展很圆满。青岛城阳市政投资发文称,已将48套房款拨付到位。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
这肯定不是个例。
其实去年4月,就已经有一批共有产权房购房者反映自己购买房子,因为共有产权款项迟迟不到位,导致银行贷款下不来,无法收房。
目前以“共有产权房”作为关键词搜索,会出来很多案例,涉及的问题主要是“未打款”。
我们知道城阳区于2020年开始实施的“阳光引才”工程,不但赢得了“抢人才”的面子,也赢得了“楼市去库存”的里子。
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当地政府补贴不起了。
因为仅仅2020年城阳区需要投入配套+房补就需要110亿。
但是,参照2021年城阳区政府发布的《2020年度财政预决算报告》:
1、2020年,城阳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才78.4亿元。
2、而2020年末,城阳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就高达150.18亿元(不含高新区)。
3、那么2020年,城阳全区可新增专项债券只有49亿元。
简单地说,财政收入不够补贴。
为啥不够呢?原因可能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和土拍有关。
城阳的地块,主要被地方平台拿走了。
那么作为区城投,一边要大肆掏钱托起土地财政,另一边,还要给共有产权房出资。
蜡烛实在经不起两头烧。
城阳城投付不出共有产权购房款其实广大地方城投困境的缩影。
毕竟,去年全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仅为3.3万亿元。这其中90%的地块都是地方城投自己拿的。
说起城投公司,它的作用就是给地方财政套个马甲融资。
可这里面的关键点是,城投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但地方政府不能明着担保,所以名义上还是要给抵押物的。
用什么抵押呢?很多地方政府“穷得只剩地”了,所以土地就是最好的抵押物。
国有土地倒腾给国有公司,这个操作不复杂,就是城投拿地。
那么地到手了,之前的操作就是先修路造公园把土地的评估价拉上去,然后再拉几个房地产公司做“托”把地价炒上去,然后城投把地抵押,从银行借钱,或者发债,土地财政的闭环就完成了。
当然,这个过程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购房者。
购房者下场买房,把房贷背起来,完成债务转移,可购房者也不是大傻子啊!
房价不涨,没有哪个大傻子会心甘情愿背房贷?就算是像诸葛瑾这种死多头也是宁愿毁约赔钱也不愿意背的。
因此,这个循环就是房价上涨,然后地价上涨,接着房价再涨,地价再涨,如此循环下去。
这里面的关键点,就是房价要上涨。
如果房价不涨,地价上涨就是无根之水,长久不了。
现在的情况是,只有城投拿地,房企不参与炒地价了,房价不涨反跌了。
那么,这个时候,银行就很难办了。
之前地价虚点就虚点,只要合规性没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明知城投债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银行也借。无非就是举新还旧利滚利一直滚下去而已。
现在是地价不涨,再怎么努力举新债也裹不住旧债了。
所以,2022年每一块城投托底的地,现在都成了压在地方城投身上的一座山。
如何解决当下困境?其实摆在城投面前的路不多。
第一条,对自己下手。
比如,有城投公司上班的朋友,竟然也有了卖房任务。要求年底之前,每人五套,和他们年终考核挂钩。搞不好可能连工作都保不住了。
再比如,对自己人,薪水下手。
第二条路,就是寄希望市场回暖,房价上涨,房企进场抢地炒地,然后地价上涨。
除此之外,还能有其它路吗?
你当然可以站到道德的制高点去声讨,为什么房价不降?但还是要面对实际问题。